本文主要是介绍外包出口增幅放缓的背后(转),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关于数字统计以信誉为基础的服务外包,要想在业务上与国际接轨,首先必须在思维上与国际接轨
近来软件外包业的发展由于2007年上半年外包出口增幅下降而倍受关注,业内多数人将增幅下降的原因归结为多元化外包。近几年,软件服务外包业 成为各国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对象,除了印度之外,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外包业务,如俄罗斯、东欧、非洲、南美、东南亚等。但在新一批崛起的国家中,专业人 士认为,东南亚各国会成为中国外包企业的潜在竞争对手。据了解,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签于成本和语言优势已经成为欧美国家的重点关注 对象。
由此,有人开始担忧在高端市场比不上印度,低端市场又面临东南亚国家挑战的中国外包企业在刚刚起步的欧美市场的发展前景,甚至有人认为有可能陷 入“边缘化”的危机之中。对于外界的种种观点和看法,国内的外包企业则认为圈里和圈外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那么,他们对于出口增幅下降又有怎样的理解?面 对全球化竞争他们又有哪些应对策略呢?
关于数字统计
在记者采访的几家外包企业中,虽然他们并不否认来自东南亚的竞争威胁和潜在压力,但对出口增幅下降的统计数字(2006年全年软件出口外包达到 60亿,增长68.8%,但2007年上半年中国软件出口为32.7亿美元)却提出了质疑。“海关统计的出口数字只是整体外包出口数额的一小部分,一般情 况下海关统计的数字小于企业统计的数字。”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李晖表示。
在外包领域从业多年,经验十分丰富的博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曲玲年分析说:“现在面对欧美市场的外包企业,大部分都不是直接从欧美 承接项目,而是从跨国公司驻中国机构来承接外包业务。比如很多公司都是与IBM、微软、HP、BEA等合作,承接他们的软件开发、测试等业务。而这些跨国 公司的分支机构并不是通过商业渠道与总部进行结算,而是以预算的形式结算。因此这一部分就没有计算在出口统计数字之中。另外,即使一些出口业务,因为服务 外包出口有诸多不便,退税的额度又不是非常有吸引力,因此很多企业的出口项目也没有通过海关出口。”
曲玲年认为,本来外包服务是否要通过海关出口就一直存有争议。因为海关是货物通关的关口,通过海关出口的产品都是有形的有实体的物体,而且产品 可以进行一次性交付。但服务外包并不具备这样的特点。首先,服务外包的数据本身是无形的,以前通过海关出口,都是封装成一个光盘,但严格来讲这是存在知识 产权问题的。其次,服务外包也不是一次性交付,因为客户要进行阶段性测试,数据要不断地传输,客户测试通过的数据不再返回给外包企业,测试通过就是完成了 交付,因此他不是一个成型的产品,不具备一次交付的条件。在曲玲年看来,这两年外包企业的增幅应该都在40%左右,上下徘徊的幅度并不大。
不论外包出口是否有明显下降,不可否认的是东南亚各国外包业务的兴起,尤其是菲律宾,已经潜在威胁到了中国外包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东南亚的威胁
在东南亚各国中,菲律宾的外包业务发展最为迅猛,据悉前两年增长率都在100%左右。菲律宾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外包领域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菲律宾的优势在呼叫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国企业的优势则在于IT技术,即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等。”曲玲年表示。李晖也表示了相同的观点,不过他认为菲律宾 在英语呼叫中心的优势是垄断性的,中国在这一领域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因为菲律宾曾是美国的殖民地,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体制等方面都与美国相 息相通。他们精通英语,熟悉美国客户要求的专业知识,双方容易交流,也容易达成合作,而中国的英语口语人才成本较高。
据调查显示,菲律宾在英语运用、电讯基础设施、管理等方面都优于印度,经营成本也低于印度。因此,美国、英国和亚洲邻国对在菲律宾设立呼叫中心 都很感兴趣。有人认为,在未来5~7年,菲律宾有望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呼叫中心市场。除了菲律宾在呼叫中心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之外,马来西亚、泰国、越 南等东南亚国家都开始大力拓展外包市场。据悉,在2005年年初,越南就有一家做BPO(业务流程外包)的软件公司的员工数超过了6000人,而中国现在 规模最大的外包企业也不过3000人左右。而且东南亚的人力成本比中国更具竞争力。
中国的外包优势是在日本市场,但日本市场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外包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东软、海辉、大连华信等一批国内外包企业在日本市场已经占 据明显优势,但日本市场空间也非常有限,依靠日本市场很难支撑企业的长久发展。更何况日本企业将项目切割得很碎很小,使外包企业很难形成绝对优势。据武汉 兴源广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铁军介绍,日本的项目流程非常精细,精确到具体每个功能如何开发,开发人员只要按要求一步步执行就可以,这样的编码工作有日 语优势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胜任。据了解,因为人才成本的问题,近年来,也有一些日本企业开始将外包业务转移到东南亚。
但目前国内外包企业自身还没有直接感受到东南亚外包企业的竞争。“从企业竞争角度来看,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和东南亚直接竞争。因为现在要把工作 释放出来的国家比较多,如今的外包现状是供大于求,定单在找能力。”曲玲年说。但他也表示,中国外包企业太年轻,成立最早的海辉、博彦、文思也不过只有 12年的经验,以这样的经验,接单能力还是远远不够的。
而在被认为中国最有机会的BPO领域现在中国企业也刚刚起步。不过,给外包企业做咨询服务的南开越洋副总裁王京城认为,虽然现在看来,中国的 BPO业务依然比印度差,但因为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印度和东南亚的制造业与中国相比相差较远,理论上讲,中国的外包企业依托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应该在 BPO领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能否成为事实,还要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因素是中国企业做事情的心态。
心态决定一切
上周采访一个行业ISV的老总时,他对企业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显得很愤慨。他认为中国企业做事情太急于求成了,甚至是不计后果,这样的心态会削 弱整个国家竞争力。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一个朋友是一家外包企业的负责人,前段时间某国外大公司想将一大型开发项目外包出去,在印度考察了一圈之后, 最后还是选择让中国企业做。和他朋友所在公司谈了几次之后,双方感觉都不错,正打算签订委托合同时,另外一家外包企业主动找到这家外国公司以很低的服务费 要承揽这项业务。因为价格被压得太低,其朋友的公司只能放弃这个项目。“最近听说那家外包企业在服务过程中,让外国公司非常不满,结果在承包项目半年之 后,外国公司将外包服务撤离了中国,又将这个项目转包给了印度公司。”
我们知道在经验和能力不够的情况下,中国人已经习惯于在低端进行价格竞争,而且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恶性竞争。这个问题在中国市场似乎只有依靠 时间去化解,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一些好的企业开始离开最下层市场,或保持下层市场的同时往上走。但外包市场面对的是国际市场,如果还是按照旧有的竞争规律 一步一步走下去,像故事中的外包企业一样,他会选择放弃中国市场,不仅是放弃某个企业。在全球竞争环境中,有太多的机会可以选择,中国恶性价格竞争的习惯 葬送的不再只是一两个企业的利益,正如上述行业ISV老总所言,它有可能削弱整个国家竞争力。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中商家们惯用的策略,但中国企业与国外企 业不同的是,国外企业有底线,当然中国企业也有底线,但为了拿到项目,中国企业往往可以突破底线。
“中国人不是做不好,而是根本就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做,总是想找捷径。这与欧美国家的做事风格截然不同。”王京城说。
在欧美市场,中国在地理位置,语言与文化的相容性,以及政策环境等领域都没有优势,如果再得不到国外企业的信任(当然首先是做事的态度,其次才 是CMM的相关资质认证),那外包业务的持续发展难上加难。以信誉为基础的服务外包,要想在业务上与国际接轨,首先必须在思维上与国际接轨。
进军垂直行业市场
现在大多数国内的外包企业都是从IT企业承接外包项目而不是垂直行业。“光给IT企业打工没用。客户要刷墙,你光说我会刷墙不行,还要根据客户 的整体设计知道用什么颜色来刷更合适。”李晖说。这就是说,如果只在产业链低端承接IT企业的软件开发和测试工作,不可能积累到行业经验,因此也很难进入 高端垂直行业市场。“打造行业优势是外包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拿银行业来说,国内银行的业务与国外银行业的业务相差至少30年,国内的银行业都难以梳理清 楚国外银行业的业务,更何况我们这些做服务的IT企业。在国内不可能找到精通国外行业业务的人才,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国际人才应对国际市场”曲玲年如是说。
在外包企业中,网新恒天的定位与其他企业有很大不同,他选择的是直接进入垂直行业。网新恒天是浙大网新与美国道富银行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公司。 “现在网新恒天主要是为美国道富银行的内部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李晖说。通过道富银行,网新恒天积累了美国金融业的行业经验,将道富银行作为成功案 例,进一步拓展美国金融业的业务就容易很多,也容易获得美国企业的信任。
如今国内上规模的外包企业如博彦、文思、海辉以及大连华信等都在筹备2008年在海外上市,据了解,上市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进入垂直行业。据曲玲年介绍,博彦已经在医药行业拿到一个外包单子。鉴于上市的原因,各家不方便透露更多的具体策略。
业内的专业人士认为,虽然国内的IT服务外包市场现在才刚刚开始释放,但未来10年内,国内市场需求会超过日本,因此国内市场更需重视。今年印 度的TCS就在中国获得了1亿美元的大单,引起了业内人士的羡慕和嫉妒。像印度的Infosys和TCS都拥有30多个行业的成功案例和精通各个行业的复 合型人才,而中国企业拥有IT和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少。说到底,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人才依然是困扰外包企业的一大难题。
打造人才供应链
如果问外包企业现在困扰他们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会不约而同的说“人才”。外包是一个技术和劳动密集型工作,需要大量的开发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 而外包需要的人才和软件产品开发企业所需人才又有所不同,外包需要的普通开发人员,并不需要有太高的技术水平,但他们要懂流程。中国的技术开发人员更愿意 秀技术,很少有人愿意成为软件开发流水作业中的一个螺丝。
“缺乏开发和软件项目经理等国际化软件人才将导致中国难以进一步扩大外包市场份额。”李铁军表示。兴源广成2003年成立之后,开始做外包项 目。做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人才很难找到。于是李铁军决定暂时放弃外包业务,而是转型去做外包服务人才培训。“虽然现在IT培训不少,但专门针对外包人才 的培训却比较少。”兴源广成和印度的培训公司合作,整个培训按真实项目运作,有项目经理,远程控制,共享平台等。“我们计划在两年内,在武汉各大院校建立 实验室,把客户的项目拿来进行实际操作。”李铁军说。外包培训机构作为外包人才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发展迅速。
“我们现在和大学,以及一些专业培训机构都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在BPO领域我们也和一些专业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由他们给我们提供人员培养方面的服务。”曲玲年说。
虽然外包业在努力打造自己的人才供应链,但人才的断层问题短时间内很难解决,而且中高端人才不是培训出来的,要在实际项目中不断摸爬滚打才能成长起来,这需要时间。
这篇关于外包出口增幅放缓的背后(转)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