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第一关之常规用法

2024-02-19 22:20
文章标签 redis 用法 常规 第一关

本文主要是介绍Redis第一关之常规用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简介

Redis不用多说,已经火了很多年了,也用了很多年了。现在做一些归纳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Redis的常规知识及用法,包括数据结构、使用场景、特性、过期机制、持久化机制。

Redis与Mysql

Mysql是一款基于磁盘的关系型SQL数据库。
Redis是一款基于内存的、非关系型、Nosql数据库,

Mysql的基本构成结构是二维表,由行和列组成。
Redis的数据存储形式是Key-Value结构,由键和值组成。

相较于传统的RDBMS数据库,NOSQL数据库更满足Web2.0时代数据爆炸式需求。不需要固定的格式,严格的关系,提供高并发性能等等。单NOSQL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数据库,因此,RDBMS+NOSQL是最好的方式。

下面具体来分析Redis的数据结构

Redis数据结构

Redis是Key-Value结构,Key值都是单字符串,Value也是字符串,但却有9种数据类型,分别如下:

  1. String(字符串)
  2. List(链表)
  3. Set(无序集合)
  4. ZSet(有序集合)
  5. Hash(哈希)
  6. Geo 地理位置
  7. Bitmaps 位图
  8. HyperLogLog 基数统计

除了最后三种特殊数据结构外,常用的5种数据结构可以按类型分类。

1. 按单、多个字符串分类:
String为单个字符串结构
List、Set、Zset、Hash为多字符串结构2. 在多字符串结构中,再按有序、无序分类
List、ZSet为有序数据结构,其中List底层为链表结构,以插入顺序排序。ZSet通过分数Score来排序。
Set、Hash为无序数据结构,其中Set为无序唯一性集合,会自动去重。

Hash数据结构是以field-value形式,非常适合存储对象结构。同时支持对对象属性的增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dis应用场景

Redis作为Web2.0时代受欢迎的产物,其基于内存的高性能、过期机制、特殊的数据结构都分别决定了它的用途广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缓存应用的三大问题

缓存击穿

概念: 缓存将某个或小面积热Key击穿,
造成原因:误操作、缓存过期
解决办法:暂时设置永不过期、增加热点监控

缓存穿透

概念: 请求穿过了缓存,直达缓存后的数据库层,大并发下容易造成数据库宕机,从而影响全局。
造成原因:大并发请求,缓存层未命中,黑客攻击等
解决办法:增加数据有效性校验,对不存在的数据进行Null值缓存,使用布隆过滤器。

缓存雪崩

概念:大面积缓存的key值在同一时间段都未命中
造成原因:key值过期时间过于集中,或者Redis宕机。
解决办法:分散key值得过期时间,通过随机数加权计算。增加Redis高可用性。 

过期时间

在Redis中,很多场景可以通过过期机制来实现。比如短信验证码、七天免登录等。
但是Redis中允许key不设置过期时间,这会让key值永不过期,占用内存。如果不是特殊设计不建议这样使用。

关于Redis的设计缺陷及补丁措施思考

Redis是一款基于内存的数据库,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快速处理的高并发特性。
但是内存是有物理局限的,它无法像硬盘一样容量可以扩充到很大,也容易受到断电丢失数据影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此,Redis作者又做了几个补丁。

补丁一:过期机制

如果Redis没有过期机制?

那么意味着,所有存入到内存的数据都是永不过期的,使用完了就得删除,这像是 C++语言开发,而过期机制相当于Java的内存回收机制,操作起来更柔性。

过期机制的底层原理?

Redis内部采用的是定期删除+惰性删除,两种机制相配合保证了最终一定被删除。

定期删除
设置了定时器,每次会取出一部分过期的key进行删除。

为什么不是轮询全部过期的key值?

因为如果内存较大,过期的key值较多,轮询比较耗时,会消耗大量的CPU在轮询上。

那么,未被取出的过期key值如何删除?

惰性删除
惰性删除,类似于java中的类的懒加载,Spring IOC对象的懒加载。
未被定期删除策略命中的过期key,只有当这个key再次被访问时来判断是否要删除。

因此,定期删除+惰性删除策略,一定会删除所有过期的key,但是有一个时间差问题。

某个key值过期了,它的最快删除时间是定期任务第一次扫描就被取出来并删除。它的最慢删除时间是…很久,这取决于定期删除是怎么取出数据的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虽然这些过期的key最终会被删除,但Redis内存容量总是动态变化的,不断的有增量Key,也有不断的删除Ke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

增量速度 > 删除速度,删除速度>=0(等于0时所有的key都未过期)

Redis内存就会膨胀,逐渐趋于饱和。这时候,那些未被及时删除的过期Key就亟需被找到并删除掉了,作者怎么做的呢?

内存淘汰策略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作者设计了一种内存淘汰机制,使用者可以不同的策略来清理内存,保证Redis能否正常使用。

1. volatile-lru(least recently used) 从设置了过期时间的数据中(server.db[i].expires) 淘汰最近最少被使用的数据。
2. volatile-random 从设置了过期时间的数据中 随机淘汰数据。
3. volatile-lfu 从设置了过期时间的数据中 淘汰最不频繁被使用的数据。4. allkeys-lru 从所有的数据中(server.db[i].dict) 淘汰最近最少被使用的数据。- 常用
5. allkeys-random 从所有的数据中(server.db[i].dict)随机淘汰数据。
6. allkeys-lfu 从所有的数据中(server.db[i].dict)淘汰最不频繁被使用的数据。7. volatile-ttl 从设置了过期时间的数据中(server.db[i].expires)淘汰将要过期的数据。
8. no-eviction 禁止淘汰数据。

补丁二: 持久化机制

Redis毕竟是基于内存的数据库,如果断电了肯定会导致数据丢失。所以设计持久化机制是必然的。

作者设计了两种持久化机制:AOF、RDB

AOF持久化

AOF是一种以记录实时日志的方式,将Redis的每个操作命令持久化,其优点是实时性比较强,可以每秒钟记录一次,其缺点是产生的日志量较大,重启恢复时的耗时较长。

RDB持久化

RDB是一种全量备份模式,将Redis中的所有数据全部备份下来,可以实现备份和迁移。
其优点是产生的数据量较小,重启时可以快速的恢复,其缺点是实时性较弱,容易产生数据丢失。

RDB持久化时,如果发生在Redis运行中,由于数据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常见的备份方式是将Redis其他操作阻塞,直到全量备份完成在放行,另一种方式是Redis作者提供的异步备份。

1. 同步备份 save
2. 异步备份 bgsave

异步备份是bgsave命令,其原理是在主进程中fork一个子进程异步执行,不会阻塞主进程操作。

Redis高可用设计

Redis提供了高可用设计,分别是主从模式、哨兵模式、集群模式。

主从模式
Redis数据库的主从模式和Mysql数据库的主从模式类似,都是以容灾备份为目的设计的,因此当Redis主结点发生故障时,可手动切换为从结点提供服务。
主从模式需要两个Redis结点。

哨兵模式

虽然主从模式可以提供容灾备份的功能,但是当发生故障时,需要手动切换,并不智能。 于是,哨兵模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哨兵模式通过哨兵集群监控所有Redis结点,让主结点发生故障时,自动将主节点踢出,然后重新选择一个从节点作为主节点提供服务,保证了高可用性。
哨兵模式最大的优点是故障自动转移,但至少需要3个Redis结点。

群集模式

群集模式提供了Redis分布式数据存储功能,由于单机内存上限的限制,群集模式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数据分片的形式将Redis数据分散到多个结点,实现容量的横向扩展,每个主结点都需要配置一个从结点作为数据容灾备份,以便故障自动转移。
Redis群集模式一般需要3主3从,共6个Redis结点。

这篇关于Redis第一关之常规用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26146

相关文章

揭秘Python Socket网络编程的7种硬核用法

《揭秘PythonSocket网络编程的7种硬核用法》Socket不仅能做聊天室,还能干一大堆硬核操作,这篇文章就带大家看看Python网络编程的7种超实用玩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 目录1.端口扫描器:探测开放端口2.简易 HTTP 服务器:10 秒搭个网页3.局域网游戏:多人联机对战4.

MyBatis 动态 SQL 优化之标签的实战与技巧(常见用法)

《MyBatis动态SQL优化之标签的实战与技巧(常见用法)》本文通过详细的示例和实际应用场景,介绍了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标签来优化MyBatis配置,提升开发效率,确保SQL的高效执行和安全性,感... 目录动态SQL详解一、动态SQL的核心概念1.1 什么是动态SQL?1.2 动态SQL的优点1.3 动态S

java之Objects.nonNull用法代码解读

《java之Objects.nonNull用法代码解读》:本文主要介绍java之Objects.nonNull用法代码,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 目录Java之Objects.nonwww.chinasem.cnNull用法代码Objects.nonN

Redis 中的热点键和数据倾斜示例详解

《Redis中的热点键和数据倾斜示例详解》热点键是指在Redis中被频繁访问的特定键,这些键由于其高访问频率,可能导致Redis服务器的性能问题,尤其是在高并发场景下,本文给大家介绍Redis中的热... 目录Redis 中的热点键和数据倾斜热点键(Hot Key)定义特点应对策略示例数据倾斜(Data S

JavaScript Array.from及其相关用法详解(示例演示)

《JavaScriptArray.from及其相关用法详解(示例演示)》Array.from方法是ES6引入的一个静态方法,用于从类数组对象或可迭代对象创建一个新的数组实例,本文将详细介绍Array... 目录一、Array.from 方法概述1. 方法介绍2. 示例演示二、结合实际场景的使用1. 初始化二

一文带你了解SpringBoot中启动参数的各种用法

《一文带你了解SpringBoot中启动参数的各种用法》在使用SpringBoot开发应用时,我们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或特定需求调整启动参数,那么,SpringBoot提供了哪些方式来配置这些启动参... 目录一、启动参数的常见传递方式二、通过命令行参数传递启动参数三、使用 application.pro

redis+lua实现分布式限流的示例

《redis+lua实现分布式限流的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redis+lua实现分布式限流的示例,可以实现复杂的限流逻辑,如滑动窗口限流,并且避免了多步操作导致的并发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 目录为什么使用Redis+Lua实现分布式限流使用ZSET也可以实现限流,为什么选择lua的方式实现

Redis中管道操作pipeline的实现

《Redis中管道操作pipeline的实现》RedisPipeline是一种优化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的技术,通过批量发送和接收命令减少网络往返次数,提高命令执行效率,本文就来介绍一下Redis中管道操... 目录什么是pipeline场景一:我要向Redis新增大批量的数据分批处理事务( MULTI/EXE

Redis中高并发读写性能的深度解析与优化

《Redis中高并发读写性能的深度解析与优化》Redis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广泛应用于缓存、消息队列、实时统计等场景,本文将深入探讨Redis的读写并发能力,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引言一、Redis 并发能力概述1.1 Redis 的读写性能1.2 影响 Redis 并发能力的因素二、

关于@RequestParam的主要用法详解

《关于@RequestParam的主要用法详解》:本文主要介绍关于@RequestParam的主要用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 基本用法2. 默认值3. 可选参数4. 绑定到对象5. 绑定到集合或数组6. 绑定到 Map7. 处理复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