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基于MF RC500的RFID射频读写器设计,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0 引言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estion) 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其射频信号空间祸合的传输特性,可以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识别过程无须物理接触,无须光 学可视,无须人工管理即可完成信息的录人和处理。采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运动目标、多目标的识别。同时,电子标签可读写、能携带大量数据、保密性 强,且具有不怕污渍、灰尘等较强的环境适应力。正是由于这些其它识另一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RFID技术在生产、物流、交通、运输、医疗、防伪等领域有着 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发展前景。在RFID系统中,射频读写器是识别标签后将采集信息送人后台信息处理系统的关键设备,对保证RFID系统的可靠工作具有重 要作用。本文将以Philips公司的MF RC500芯片为核心设计一种以AT-MEGA162 MCU为控制器的RFID射频读写器。它能完成对Mifare one卡所有读写及控制的操作,并且还可以方便地嵌人到其他系统(如门禁、收费)中,成为用户系统的一部分。
1 RFID基本原理及系统组成
RFID 系统一般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后台计算机组成。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或数据载体;读写器又称为读头、通信器或读出装置(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 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通过祸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祸合;在藕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的交换,然 后由后台计算机对读写器读取的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分析等操作trio R FID系统基本组成如图I所示。
图1 RFID 系统基本组成
系统工时,读写器在一个区域内发射电磁波(区域大小取决于工作频率和天线尺寸),标签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当电子标 签经过读写器电磁波有效区域时,在电磁波的激励下,标签内的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产生感应电荷,累计到一定程度时,此电容可作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 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收读写器的数据读写器接收到卡的数据后,解码并进行错误校验来决定数据的有效性,然后,通过RS-232,RS- 422,RS-4
这篇关于基于MF RC500的RFID射频读写器设计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