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噪声实践(一) 海波

2024-02-10 05:40
文章标签 实践 噪声 柏林 海波

本文主要是介绍柏林噪声实践(一) 海波,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这篇文章用于记录柏林噪声的一些实践,在开始前,先看下维斯百科里对柏林噪声的一些说明.

  用随机法产生的噪声图像和显然自然界物体的随机噪声有很大差别,不够真实。1985年Ken Perlin指出[1],一个理想的噪声应该具有以下性质:

  1. 对旋转具有统计不变性;
  2. 能量在频谱上集中于一个窄带,即:图像是连续的,高频分量受限;
  3. 对变换具有统计不变性。

  先来看下一张图:

  

  这二张图都是模仿海波(只是看二者波形,颜色啥的先不要看。。。),同样的模型密度,一张是随机点生成高度的,一张是经过柏林噪声生成的高度。通过二张图的对比,让我们对柏林噪声先有个初步的认识。

  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对柏林噪声的定义各有不同,有些定义是柏林噪声是由一系列的Coherent noise构成,而在维基里,定义的是前面的Coherent noise是柏林噪声,而前面的柏林噪声应定义为分形噪声,就是说,分形噪声是由柏林噪声来组成的。在这里,因为大部分文章都采用第一张说法,这里的说明也采用第一种定义。

  那面上面的第二张图就是一个Coherent noise(后面直接简称noise)生成的高度点,网上关于noise生成方法很多,有着色器版的,有C语言版的,有改进版的,还有经典版的,好吧,刚开始看完全找不到北,最后下下心来,把Nvidia的一个关于柏林噪声的例子下来,因为想方便追踪一下执行过程,把其中Cg代码改为F#代码。Nvida例子 http://http.download.nvidia.com/developer/SDK/Individual_Samples/samples.html 其中Vertex Noise程序  vnoise地址 。

  noise分别有一维,多维,最能说明情况的应该是二维,明白二维nose的生成过程,一维和多维的就很清楚了。先来看下noise的原理,网上讲解的非常多,下面我认为能清楚的一些说明摘抄下来:

  首先是维基百科里说的。  

经典Perlin噪声[编辑]

Perlin在上述文章中提出了一种产生符合要求的一维噪声函数的简单方法,这是后续工作的基础:

  1. 在一维坐标轴上,选择等距的无穷个点,将值空间划分为等长的线段(为方便起见,选择坐标值为整数的点),为每个点随机指定一个值和一个梯度(在一维的情况,梯度就是斜率);
  2. 对于坐标值为整数的点,将该点对应的值作为噪声图像上该点的值;对于坐标值不为整数的点,将相邻两点的值和根据梯度进行插值运算,获得该点的灰度。

  插值使用的函数是一个在0处为1,在1处为0,在0.5处为0.5的连续单调减函数。例如,设 c0, c1 为左右两整数点的颜色,t 为该点距离左边点的距离,使用 (1-t) 作为插值函数,则该点的值为 c_1(1-t) + ct

  (1-t) 是线性插值,得到的结果人工痕迹严重,且在整数点上不连续。Perlin建议使用 3t^2 - 2t^3 作为插值函数 [1],后来又建议使用 6t^5-15t^4+10t^3 作为插值函数[2]。对于二维的情况,可以将上述算法进行推广,即:

  1. 为所有坐标为 (x, y) 且 x, y 都是整数的点指定一个值,同时指定一个梯度,这些点将空间分成方格;
  2. 对于坐标轴为整数的点,即上述方格的顶点,将为它指定的值作为该点的值;对于某个方格内部的点 (x, y),用所在方格四个顶点的值和梯度进行插值。

  例如,对于点 (x, y),令 i = \lfloor x \rfloor, j = \lfloor y \rfloor 它所在方格的四个顶点分别为: (i, j)(i+1, j)(i+1, j+1)(i, j+1)。令 u=x-i, v = y-j,这四个顶点对点 (x, y) 的贡献可以用它们的梯度(g_{00}, g_{10}, g_{11}, g_{01})和 (x, y) 点与这四个顶点的方向((u, v)(u-1, v)(u-1, v-1)(u, v-1))进行点积获得。但是在二维的情况下,插值更为复杂。首先需要对 (i, j) 和 (i+1, j) 两点在 x 方向插值,得到点 (x, j) 的值;之后对 (i, j+1) 和 (i+1, j+1) 两点在x方向插值,得到点 (x, j+1) 的值;最后对 (x, j) 和 (x, j+1) 在 y 方向插值,得到 (x, y) 的值。

  在三维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七次插值。可以证明,插值次数随着维数的增长指数增长。

  经典Perlin噪声基本满足Perlin提出的噪声条件。但是由于 3t^2 - 2t^3 导数中含有线性分量,在计算相邻点差时会体现出人工效果,不够自然。经典Perlin噪声在进行下文的分形和运算后效果不够自然[2]

  这个全是文字说明,下面再来段图解,可以和上面合在一起看。出自 http://webstaff.itn.liu.se/~stegu/simplexnoise/simplexnoise.pdf

  建议大家看完这个PDF,我最开始看noise的代码,老是觉的不可理喻,至到看到这个图,就理解其中的几个比较主要的步骤。下面看下针对上面的那个例子改写的F# noise版本。

  1 type PerlinNoise() =
  2     let B = 256
  3     let BM,DBN,N = B-1,2*B+2,B*B
  4     //let B,BM,N,NM,NP,DBN=256,255,4096,4095,12,(2*256+2) 
  5     //permutation 排列表 实现一种伪随机的效果
  6     let p = Array.create DBN 0
  7     //gradient 梯度表 索引在排列表中
  8     let pg = Array.create DBN vec3.Zero
  9     let curve t =
 10         // t * t * (3. - 2. * t) ) 
 11         t * t * t * (t * (t * 6. - 15.) + 10.)         
 12     let lerp t a b = a + t*(b-a)
 13     //得到点vec在对应维度上(x,y,z)上的二边的索引,以及二边的贡献点,二阶平滑插值
 14     let pos vec =
 15         //去掉负值 1/B*floor(P)+ONEHALF; 
 16         let t = vec + float N + 0.5 // Math.Floor(float vec)/(float B) + 1.0/(float (2*B))
 17         //let t = Math.Floor(float vec)/(float B) + 1.0/(float (2*B))
 18         //点d的左边,前面,下面索引  (指的是排列表中的位置索引)
 19         let x0 = int (Math.Floor(t)) &&& BM
 20         //点d的右边,右面,上面索引
 21         let x1 = x0 + 1 &&& BM
 22         //点d在当前维度上,用于对应梯度中左边(x轴),前面(z轴),下面(y轴)各点贡献值
 23         let u0 = t - Math.Floor(t)
 24          //其中u0+(-u1)=1.0,-(1.0-u0) 右边,后边,上面各点贡献值 (
 25         let u1 = u0 - 1.0   
 26         //二阶平滑位置
 27         let cf = curve u0
 28         x0,x1,u0,u1,cf   
 29     let init() =
 30         let rand = Random(2)
 31         for i = 0 to BM do
 32             p.[i] <- i
 33             pg.[i] <- vec3(rand.NextDouble()*2.0 - 1.0,rand.NextDouble()*2.0 - 1.0,rand.NextDouble()*2.0 - 1.0)
 34             //pg.[i]  <- vec2( float (rand.Next()), float (rand.Next()))
 35             pg.[B+i] <- pg.[i]
 36         for i = 0 to BM do
 37             let j = (rand.Next() >>> 5) % BM
 38             let t = p.[i]
 39             p.[i] <- p.[j]
 40             p.[j] <- t
 41             p.[i + B] <- p.[i]           
 42     do
 43         init()        
 44     member this.Noise1 (x:float) =
 45         let x0,x1,u0,u1,cx = pos x
 46         //得到二点的梯度值.
 47         let ug0 = u0 * pg.[p.[x0]].X
 48         //-(1.0-f0) 负表示
 49         let ug1 = u1 * pg.[p.[x1]].X
 50         //u v 平滑位置 noise1位置
 51         lerp cx ug0 ug1    
 52     member this.Noise2 (x,y) =
 53         let x0,x1,u0,u1,cx = pos x
 54         let y0,y1,v0,v1,cy = pos y
 55         //2维中权重也需要混合 下标DBN,p.[x0] + y0 最大为2B
 56         let gx0y0 = pg.[p.[p.[x0] + y0]] 
 57         let gx1y0 = pg.[p.[p.[x1] + y0]] 
 58         let gx0y1 = pg.[p.[p.[x0] + y1]] 
 59         let gx1y1 = pg.[p.[p.[x1] + y1]] 
 60         let mixuv (v3:vec3) u v = v3.X * u + v3.Y * v
 61         //yo轴上x混合值
 62         let u0v0 = mixuv gx0y0 u0 v0 //gx0y0.X * u0 + gx0y0.Y * v0
 63         let u1v0 = mixuv gx1y0 u1 v0//gx1y0.X * u1 + gx1y0.Y * v0
 64         let ccx0 = lerp cx u0v0 u1v0
 65         //y1轴上x混合值
 66         let u0v1 = mixuv gx0y1 u0 v1//gx0y1.X * u0 + gx0y1.Y * v1
 67         let u1v1 = mixuv gx1y1 u1 v1//gx1y1.X * u1 + gx1y1.Y * v1
 68         let ccx1 = lerp cx u0v1 u1v1
 69         //混合二y轴
 70         let result = lerp cy ccx0 ccx1
 71         // -1 --- 1映射成 0 --- 1
 72         result //* 0.5 + 0.5
 73     member this.Noise3 (x,y,z) =
 74         let x0,x1,u0,u1,cx = pos x
 75         let y0,y1,v0,v1,cy = pos y
 76         let z0,z1,r0,r1,cz = pos z
 77         //权重与当前点(一维左右二个,二维上下左右四个,三维八个)上各分量的点积
 78         let mixuvr (v3:vec3) u v r = v3.X * u + v3.Y * v + v3.Z * r
 79         //3维中权重也需要混合 zo面 同二维
 80         let gx0y0z0 = pg.[p.[p.[x0] + y0] + z0]
 81         let gx1y0z0 = pg.[p.[p.[x1] + y0] + z0]
 82         let gx0y1z0 = pg.[p.[p.[x0] + y1] + z0]
 83         let gx1y1z0 = pg.[p.[p.[x1] + y1] + z0]   
 84 
 85         let u0v0r0 = mixuvr gx0y0z0 u0 v0 r0
 86         let u1v0r0 = mixuvr gx1y0z0 u1 v0 r0
 87         let ccx0z0 = lerp cx u0v0r0 u1v0r0
 88 
 89         let u0v1r0 = mixuvr gx0y1z0 u0 v1 r0
 90         let u1v1r0 = mixuvr gx1y1z0 u1 v1 r0
 91         let ccx1z0 = lerp cx u0v1r0 u1v1r0    
 92         
 93         let ccyz0 = lerp cy ccx0z0 ccx1z0
 94         //z1面 同二维
 95         let gx0y0r1 = pg.[p.[p.[x0] + y0] + z1]
 96         let gx1y0r1 = pg.[p.[p.[x1] + y0] + z1]
 97         let gx0y1r1 = pg.[p.[p.[x0] + y1] + z1]
 98         let gx1y1r1 = pg.[p.[p.[x1] + y1] + z1]       
 99         
100         let u0v0r1 = mixuvr gx0y0r1 u0 v0 r1
101         let u1v0r1 = mixuvr gx1y0r1 u1 v0 r1
102         let ccx0z1 = lerp cx u0v0r1 u1v0r1
103 
104         let u0v1r1 = mixuvr gx0y1r1 u0 v1 r1
105         let u1v1r1 = mixuvr gx1y1r1 u1 v1 r1
106         let ccx1z1 = lerp cx u0v1r1 u1v1r1 
107           
108         let ccyz1 = lerp cy ccx0z1 ccx1z1
109         //混合z轴
110         lerp cz ccyz0 ccyz1     
111     //octave 倍频,amplitude振幅,调整高低,frequency频率,越小间隔越平滑
112     member this.PerlinNoise2(x,y,octave,amplitude,frequency) =
113         let mutable total = 0.0
114         for i in [|0 .. octave - 1|] do
115             let freq  = Math.Pow(frequency,float i)
116             let amp = Math.Pow(amplitude,float i)
117             total <- total + this.Noise2(x*freq,y*freq)*amp
118         total
119     //生成一张图片RGBA源,用于测试
120     member this.Test() =        
121         init()
122         let arrayrgb = ArrayList<byte>()
123         let mutable maxvalue = 0.0
124         for i in [| 0 .. 255|] do
125             for j in [| 0 .. 255|] do
126                // let r = this.Noise2 (float i + float i/256.,float j + float j/256.) 
127                 //let r = this.Noise2 (float i,float j ) 
128                 let r = this.Noise2 (float i/256.,float j/256. ) 
129                 let color = byte (r*128.) + 128uy
130                 arrayrgb.AddRange([| color; color; color;color |])         
131         arrayrgb.ToArray()
132        
133 //如果我们想要坐标(i,j,k)的gradient g(i,j,k),而P里预存储了256个gradient, 那么:
134 //    g(i, j, k) = P[ ( i + P[ (j + P[k]) mod 256 ] ) mod 256 ]
PerlinNoise

  主要思路前面资料都有说明,这下加些我自己的理解,生成noise时,我们一般需要二个表,一个是排列表-英文permutation,一个是梯度表-英文gradient,如果我们用256个点来组成索引。那么在排列表里会随机放入0-255这256个数值,而梯度表里的数据,默认是放入-1到1的浮点数,当然这都没有定死,256个不需要,我看到有些noise生成里就只有32个,还个-1到1,也有放入0到1而在计算梯度映射成-1到3的代码,这些可以根据你的需求来改动。这里有点要说明,排列表里用256个数字,但是排列表与梯度表的长度应该是2*256(请看代码中的pg.[p.[p.[x0] + y0]] 这种),这里和下面的算法有关,当然,也有直接用256,而在下面计算时映射成正确的索引,如果基本排列表与梯度表如果比用的数据多一倍,那么排列表与梯度表的前半部分和后面部分是一样的。需要指出的是,索引表在这里是随机替换成杂序的,而很多noise生成算法索引表是直接用的Perlin最初给出如int perm[256]= {151,160,137,91,90,15这种256个长度的序列数字,不管是自己生成还是给定的,都是无序的。网上各算法如上面所说,可能各有一些不同,但是都不影响最终生成的效果图。也都满足柏林提出的三个性质。

  生成noise的过程,我在代码中都加了注释,主要过程上面的那张图很经典,加些自己的理解,在二维noise中,根据梯度与排列表构成的二维平面中,根据传进来来的二维点x,y,分别找到他在排列表中的位置的上下左右包围它的四个梯度点(对应前面图的i,j),并分别计算与这四个梯度点的位置(对应前面图中的u,v).然后根据四个梯度点对点x,y分别给出的贡献,得到x,y的值。在三维noise,分别对应有六个点,分别是前后左右上下,然后计算是差不多的,大家可以直接分析代码。

  关于noise的生成差不多就是如上了,在这里,noise已经生成了能模仿自然界中的平滑变动的信息了,还要Perlin噪声做什么?在上面,可以看到海水的高度不高,那这里,大家肯定直接想到,我把noise生成-1到1的范围映射成-n到n的范围不就好了,下面看下图:

  第一张图是noise放大30倍,也就是(-1) - (1)映射成(-30) - (30)的效果,第二个是采用上面的代码,以PerlinNoise2生成的效果,采用以4倍频,每次增加4倍振幅。生成最终高度可能达到1+4+16+64,远远大于30,但是都还是保持平滑的变动。由此可知,noise我们传入的是-1到1,那么他产生的平常效果也是在区间-1到1,映射到n到n+2都是有平滑效果的,而映射成那种-n到n(n大于1)后,平滑变化开始漫漫消失。而映射到-n到n而继续平滑变动,唯有用柏林噪声才行。

  关于柏林根据noise叠加的相关说明,大家可以参考如http://freespace.virgin.net/hugo.elias/models/m_perlin.htm,但是不建议最开始看这个,这个讲解是先讲柏林如果构造noise,然后noise如何生成的,容易迷糊。在明白noise的生成过程后,再来看这个倒是非常好的资料。在this.PerlinNoise2(x,y,octave,amplitude,frequency) =中,amplitude,frequency一般来说,相乘等于一,不过也没限制,其中amplitude可以用来控制高度,而frequency控制波形的间隔。

  在上面右图是以pNoise.PerlinNoise2(x,z,4,4.0,0.25),生成,下面来看下改动frequency的效果。

  上面左图是frequency由0.25变成0.56的效果,而右图是frequency由0.25变成0.11的效果,左图的用来模拟那种山峰倒是不错,在这访海波有种瞎眼了的感觉,而frequency为0.11后,大家可以看到波形之间变化不大。amplitude的是上下振幅,改变这个的效果图就不发了,一想就明白,影响生成的高度的。

  其中这个面与高度的代码如下:

 1 type Plane(xres,yres,xscale,yscale) =
 2     inherit Shape()
 3     let xr,yr,xc,yc = xres-1,yres-1,xscale,yscale
 4     let vboLen,eboLen = (xres*yres),xr*yr
 5     let pNoise = PerlinNoise()
 6     override this.Init() =
 7         let halfx = (float32 xr) * xscale * 0.5f
 8         let halfy = (float32 yr) * yscale * 0.5f
 9         let rand = Random(222131)
10         let data = Array2D.init vboLen 6 (fun yx i ->
11             let y = yx / yr
12             let x = yx % xr
13             //012-color-rgb 345-position-xyz
14             if i = 3 then xc * (float32 x) - halfx
15             else if i = 5 then yc * (float32 y) - halfy
16             else 
17                 let x,z = float (xc * (float32 x) - halfx),float (yc * (float32 y) - halfy)
18                 let y1 = float32 (pNoise.Noise2(x,z)) * 30.0f//  
19                 let y2 = float32 (pNoise.PerlinNoise2(x,z,4,4.0,0.11)) 
20                 let y3 = float32 (rand.NextDouble()) //* 8.0f    
21                 let color = float32 (pNoise.Noise2(x,z) + 1.0) * 0.5f
22                 if i = 4 then y2 
23                 else if i = 0 then 0.5f*color  
24                 else if i = 1 then 0.8f*color
25                 else 0.9f*color
26                 )
27       
28         let indexs = Array2D.init eboLen 6 (fun yx i ->
29             let y = yx / (yr-1)
30             let x = yx % (xr-1)
31             if i = 0 then (y+0)*xr + x
32             else if i = 1 then (y+1)*xr + x
33             else if i = 2 then (y+0)*xr + x + 1
34             else if i = 3 then (y+0)*xr + x + 1
35             else if i = 4 then (y+1)*xr + x
36             else (y+1)*xr + x + 1
37             )             
38         let mutable vID,eID = 0,0
39         GL.GenBuffers(1,&vID) 
40         GL.BindBuffer(BufferTarget.ArrayBuffer,vID)
41         GL.BufferData(BufferTarget.ArrayBuffer,IntPtr (4 * vboLen * 6),data,BufferUsageHint.StaticDraw)
42         
43         GL.GenBuffers(1,&eID)
44         GL.BindBuffer(BufferTarget.ElementArrayBuffer,eID)
45         GL.BufferData(BufferTarget.ElementArrayBuffer,IntPtr (4 * eboLen * 6),indexs,BufferUsageHint.StaticDraw)
46  
47         this.vboID <- vID
48         this.eboID <- eID   
49         this.IsCreate <- true
50     override this.Draw() = 
51         if this.IsCreate<>true then this.Init()
52         GL.BindBuffer(BufferTarget.ArrayBuffer,this.vboID)
53         GL.BindBuffer(BufferTarget.ElementArrayBuffer,this.eboID)
54         GL.InterleavedArrays(InterleavedArrayFormat.C3fV3f,0,IntPtr.Zero)
55         GL.DrawElements(BeginMode.Triangles,eboLen * 6,DrawElementsType.UnsignedInt,IntPtr.Zero)
平面-波形

  很简单的一段代码,分别是生成点坐标,点颜色,然后是点索引。点坐标与点颜色分别占用3位,排列顺序如012-color-rgb 345-position-xyz,这样主要是为了简洁代码,下面可以直接指定数据的排列顺序InterleavedArrayFormat.C3fV3f。其中y1是noise生成,y2是柏林noise生成,y3是随机点。

  上面都是2维的noise应用,对应是2D平面,那么3维noise对应就是3D空间.这里不说3D空间的应用,继续还是针对上面的波浪,可以看到是不动的,如果想要真实如海面的随时间而动,可以应用3维noise,把时间做为参数,传入noise中的一维中来生成噪声值.把上面的代码改下.  

1                 let x,z = float (xc * (float32 x) - halfx),float (yc * (float32 y) - halfy)
2                 let date =float  DateTime.Now.Millisecond * 0.1 - 500.0
3                 let y1 = float32 (pNoise.Noise3(x,z,date)) 
3维时间动画

  需要注意的是,前面2维里因为只生成就不动了,故只需在初始化时调用一次noise生成,而波浪动画不一样,需要每桢来更新数据,就是调用上面的noise生成.在这里,前面有个比较重要的说明一直没说,在这里说下,noise生成的值是伪随机性的,大家看到前面的Rnadom对象,都是给定种子了的,每次他生成的索引表与梯度表都是一样的,同样的参数下,每次noise生成的结果是一样的,当然大家可以替换random种子,会改变生成的noise.所以这里如果大家想着每桢里调用2维noise,生成的结果就是不一样的是错误的,当然你每桢改变种子,用二维来生成,你会发现,每桢的波型变化是杂乱,不自然的.唯有用3维noise,才能得到比较随时间而自然变动的波形.这个效果图在这先不放了,下面会给出着色器版的.

  大家这样改后,可能就会发现,卡的完全动不了,因为noise的计算虽然不是很复杂,但是架不住点多,CPU的并行计算能力有限,请看下文,把相关计算放入着色器中,用GPU来计算.然后我们再来看效果.

  附件请看下文。

这篇关于柏林噪声实践(一) 海波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96259

相关文章

Docker集成CI/CD的项目实践

《Docker集成CI/CD的项目实践》本文主要介绍了Docker集成CI/CD的项目实践,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 目录一、引言1.1 什么是 CI/CD?1.2 docker 在 CI/CD 中的作用二、Docke

基于MySQL Binlog的Elasticsearch数据同步实践

一、为什么要做 随着马蜂窝的逐渐发展,我们的业务数据越来越多,单纯使用 MySQL 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数据查询需求,例如对于商品、订单等数据的多维度检索。 使用 Elasticsearch 存储业务数据可以很好的解决我们业务中的搜索需求。而数据进行异构存储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数据同步的问题。 二、现有方法及问题 对于数据同步,我们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建立数据中间表。把需要检索的业务数据,统一放到一张M

系统架构师考试学习笔记第三篇——架构设计高级知识(20)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本章知识考点:         第20课时主要学习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的理论和工作中的实践。根据新版考试大纲,本课时知识点会涉及案例分析题(25分),而在历年考试中,案例题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并不多,虽在综合知识选择题目中经常考查,但分值也不高。本课时内容侧重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按照以往的出题规律,通信系统架构设计基础知识点多来源于教材内的基础网络设备、网络架构和教材外最新时事热点技术。本课时知识

Prometheus与Grafana在DevOps中的应用与最佳实践

Prometheus 与 Grafana 在 DevOps 中的应用与最佳实践 随着 DevOps 文化和实践的普及,监控和可视化工具已成为 DevOps 工具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Prometheus 和 Grafana 是其中最受欢迎的开源监控解决方案之一,它们的结合能够为系统和应用程序提供全面的监控、告警和可视化展示。本篇文章将详细探讨 Prometheus 和 Grafana 在 DevO

springboot整合swagger2之最佳实践

来源:https://blog.lqdev.cn/2018/07/21/springboot/chapter-ten/ Swagger是一款RESTful接口的文档在线自动生成、功能测试功能框架。 一个规范和完整的框架,用于生成、描述、调用和可视化RESTful风格的Web服务,加上swagger-ui,可以有很好的呈现。 SpringBoot集成 pom <!--swagge

vue2实践:el-table实现由用户自己控制行数的动态表格

需求 项目中需要提供一个动态表单,如图: 当我点击添加时,便添加一行;点击右边的删除时,便删除这一行。 至少要有一行数据,但是没有上限。 思路 这种每一行的数据固定,但是不定行数的,很容易想到使用el-table来实现,它可以循环读取:data所绑定的数组,来生成行数据,不同的是: 1、table里面的每一个cell,需要放置一个input来支持用户编辑。 2、最后一列放置两个b

【HarmonyOS】-TaskPool和Worker的对比实践

ArkTS提供了TaskPool与Worker两种多线程并发方案,下面我们将从其工作原理、使用效果对比两种方案的差异,进而选择适用于ArkTS图片编辑场景的并发方案。 TaskPool与Worker工作原理 TaskPool与Worker两种多线程并发能力均是基于 Actor并发模型实现的。Worker主、子线程通过收发消息进行通信;TaskPool基于Worker做了更多场景化的功能封装,例

vue2实践:第一个非正规的自定义组件-动态表单对话框

前言 vue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组件,作为一个没有经历过前几代前端开发的我来说,不太能理解它所带来的“进步”,但是,将它与后端c++、java类比,我感觉,组件就像是这些语言中的类和对象的概念,通过封装好的组件(类),可以通过挂载的方式,非常方便的调用其提供的功能,而不必重新写一遍实现逻辑。 我们常用的element UI就是由饿了么所提供的组件库,但是在项目开发中,我们可能还需要额外地定义一

《C++中的移动构造函数与移动赋值运算符:解锁高效编程的最佳实践》

在 C++的编程世界中,移动构造函数和移动赋值运算符是提升程序性能和效率的重要工具。理解并正确运用它们,可以让我们的代码更加高效、简洁和优雅。 一、引言 随着现代软件系统的日益复杂和对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C++程序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来优化代码。移动构造函数和移动赋值运算符的出现,为解决资源管理和性能优化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它们允许我们在不进行不必要的复制操作的情况下,高效地转移资源

Vue3+elementplus实现图片上传下载(最强实践)

图片上传子组件: 实现照片的上传,预览,以及转成以逗号隔开的图片地址,即时监听,并发送消息到父组件。 <!-- ImageUploader.vue --> <template><div><el-upload class="avatar-uploader" :http-request="customUpload" :before-upload="beforeUpload":show-f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