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2020.05.17 期回顾:如何积累知识的复利?,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产品沉思录是我从 2017 年开始运营的付费 Newsletter (邮件组),经过四年来的运营,还积累了一个庞大的关于产品的知识库。
每周我(少楠) 和 fonter ,都会精选四篇关于互联网产品的优质内容集合,并附上独立的观点,以期为你拓展视野的边界。
我们关注的范围不仅仅包括互联网产品,还包括构建产品的许多其他相关领域,如新技术、新趋势、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我们尽量选择那些半衰期较长的内容,以确保这些知识能跨越时间。
2021.11.28 邮件内容预告
读书
贪婪的多巴胺产品
像农夫一样耕耘平台 | Gardening Platforms by Alex Komoroske观点
创作者平台的度量衡 by Evan Armstrong历史
战后美国的 73 年 by Morgan Housel
如需获取最新订阅,或访问会员专属数据库,请扫描文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全文;如果觉得有帮助,也欢迎转发给同样走在产品路上的小伙伴。
VOL.20200517
少楠说:这周在朋友的介绍下遇到了成甲,交谈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记得查理芒格曾经说过,告诉我我会死在哪里,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这个听起来像是一个玩笑话,但是实际上却是非常智慧的。这背后说的是一种思考方式,真正的逆向思考不是完全反过来,这是机械的因果论。而是应该知道雷区在哪里躲着走,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存活的概率更高。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仅可以用于投资,也可以用于工作和生活。比如我们无法确保自己始终是幸福的,但是至少我们知道哪些事情会让我们不幸福。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健康」的,但是至少我们能避免不健康的习惯。我们很难说公司怎么能成为行业第一,但是至少知道缺少现金流和用户认可一定会死。
所以这么来思考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焦虑了,因为许多机缘只是未到,在这之前,幸福健康的活着,才能确保不下牌桌。
本期内容比较「硬核」,都是关于「思考」的研究,分别从外部工具(如 App)和内部工具(你的大脑)来解释我们是如何学习知识的,以及一个来自微信创始团队「啃饼」的个人「思考」的复盘。最后是 Naval Ravikant 对于「思考」之后的致富之路的建议。
#01
我们如何获取信息,组织知识
少楠说:《降临》中九肢桶拥有一种人类无法描述的语言,即每次沟通都会把因果一起交代出来。初看时候觉得很费解,但是随着对思维方式不断地研究发现,其实我们脑子中许多知识的节点也拥有一些类似的特征 —— 比如当你和别人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彼此很有默契则沟通效率很高,你可以直接说答案而不需要说原因,而和没默契的人,就需要耐心的一点一点的展开你的想法,还要确保他始终跟得上。
其实每个词汇背后,都拥有巨大的背景信息,只是不同的人存储的不同,以及每个词汇背后联结的网络不同。所以这才明白,为什么说「词汇」是认知的边界,以及为什么国外总有一些书籍会提到要扩充你的词汇量 —— 以前我只是单纯从文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件事,觉得有点矫情;而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则是不断地扩充你的知识网络,比如「白牌」「工作量证明」「激励相容」—— 这也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我对一些「词汇」的局限性导致我的认知边缘曾经被束缚在文学感性的角度。
最近越发发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其实这个概念从我高中开始就有人天天念叨了),信息的产量和交换速度,远超我们本身大脑的进化。对此我们做的准备非常不足,依赖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记录方式根本无法让我们应对这些局面,而对于这一课其实学校也不曾教授,公司也不太提及,那么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因为这个知识网络会伴随你一生,而且会不断地产生复利效果 —— 相比投资的复利,知识的复利对我们来说确定性更强。
那么是否需要重新审视我们是如何获取信息,以及该如何将这些信息放置在自己的知识网络中方便后续的调用呢?这篇文章本来是在研究 RoamResarch 的白皮书的摘要及创始人在 twitter 的 meme ,但是在过程中不断的和其他朋友讨论以及查阅了更多相关的资料,增补了一半关于信息组织的思考,以及结合了部分西蒙学习法。所以算是一篇半摘录半总结的内容。文中还有一些关于 Roam 本身设计思路的,放在参考资料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其实从使用体验上来看,Roam 并非是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只是试图回答「如何组织信息」的一个解,同样 Bear 的 Tag 也是一个解。
如果你看完对「信息组织」感兴趣,欢迎和我一起讨论,目前感觉离吃透这个部分还差比较远,但先写下来,才能让我们有进化的可能。
#02
学习《如何学习》
少楠说:这篇文章源自 @Bob Fu 的「灵感买家俱乐部[1]」通讯,这个俱乐部是关于「工具、观念和谜题」的,他也是之前我很喜欢的媒体「离线杂志[2]」和「利器[3]」的创办人,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围观。
这篇文章可以看做上面那篇文章的另一面,上面的关乎外部工具,而这一篇关于我们的内部工具 —— 即我们的大脑究竟是如何「学习」的。文章中让我比较印象深刻的地方有:
思维的聚焦模式和漫步模式各有其用途,聚焦模式解决已知问题,漫步模式适合解决未知问题。所以并非说思维跳跃就是坏事,聚焦就一定是好事(反之亦然)。结合当下的场景(或者环境)来找到适合的思维方式更关键。
抽象的概念和已有知识的神经元联系的比较弱,所以复习(Recall)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加强。如果不刻意的练习,则很快就会失去这个链接 —— 但前提是你最好能记下来,否则日后连 Recall 的触发器都不存在。
记得给学习(包括工作)设置一个终点。我们很多时候会有起点,但是却忽略了终点。超过一定时限之后再学习就会进入疲倦期。而且睡觉能帮我们巩固已有知识,清除不必要的链接。所以留点时间给睡前回溯下今天的收获是个好习惯。
只是聚焦在知识块(chunk)的积累并不一定能让你记忆的更清楚。更好的记忆方法是记录这个 Chunk 更上级的 Context 是什么(即我们经常会提到的大背景是什么)。所以如果遇到一些不懂得问题,除了搞明白这个问题怎么弄,最好能再问问,这个问题背后的更大的背景是什么,而有了 context,就不一定用这个 chuck 来解决,或许有更多的思路。
Chunking 不仅有助于掌握特定的知识,还有助于将来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是因为 Chunk 之间可以互相联系。这种现象叫做迁移(Transfer)。一个人如果掌握许多 Chunk,就好比他的大脑里面储存了许多有用的神经回路。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他就有很大概率能够直接调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在这里 Diffuse Mode 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要用「意志力」来对抗习惯,而是重新设计你所在的环境。比如如果有睡懒觉的习惯,那么就确保 10 点半以后不看手机。如果精力很难集中,那么就把手机设置为勿扰模式。对于我来说,清晨的游泳就是一个确保自己能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进行思考的时段 —— 毕竟没法抓着手机游泳,而且清晨起床也不会有太多的信息骚扰,还能增加点内啡肽 什么是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催产素[4] 感受世界的美好。
这篇文章比较好的是没有太多的鸡汤,而是从神经学和人的认知层面来讲述这么做的原因,相对比较科学以及可实践,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实践或者有什么心得,欢迎来 Comment 。
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25787003
#03
啃饼关于圈子、微信、产品的思考
少楠说:啃饼是微信团队最早的一批成员,曾经沉思录也推荐过他的公众号的一些文章,他是早期微信客户端的群、语音等产品都有他的代码。而坊间传说之所以叫啃饼是因为他啃着饼干撸完了曾经风靡全国的「飞机大战」,以及奠定了早期的微信小程序的框架设计。而最近的时间,则是放弃了之前所有的成就,开始捣鼓微信的「圈子」,这些内容就是从他的圈子中摘录出来的。
其实外界对于圈子有诸多的解读和定位,唱衰看好都有。这个过程中圈子也有很多次转型,比较难得的是他都分享了每次转型背后的原因及思考 —— 即使是在 WXG,即使是十年经验,也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如他所说「优秀的产品功能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我个人把他的分享按照自己的理解分为了几个部分:关于微信、关于产品设计、个人思考、关于社区、关于产品
关于社区部分是比较有趣的,其中分析了社区的成长阶段,分类方式,社交、媒体、社区之间的关系等,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值得反复体会 —— 从文字中能看到,社区的关键是「文化」的形成。
另外他还分享了不少关于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思考,认为要成长为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其一,独立思考能力。这需要丰富的经历和强大的内省。
其二,资源控制力。包括研发资源、推广资源和运营资源。这需要基于专业度的影响力、有论据的说服力和正直的人品。也不用太着急,成功的产品经理一般都要经历二十年以上专注的工作才获得了这两项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的第二个十年才刚刚开始,这样一来反而没那么焦虑了。
#04
如何不靠运气致富
少楠说:自从做了这个邮件组之后,其实自己收获了许多意外的朋友,比如和 @Yifeng Li 讨论开始了Marketplace 的研究,而和 @fonter Yuan 的聊天开启了 Tools for Tought 的探索等等,而最近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在 Notion 的批注版上留言。这个过程中隐约有一种感觉,即慢慢的沉思录成为了某种「数字资产」,能让我在睡觉之后依旧能收获更多的灵感和知识。
推荐这篇文章便是因为他将我这种模糊的感觉给具象化了,文中是这么解释的:
你不会通过出租自己的时间而变得富有。你必须拥有产权,也就是生意的一部分,以此才能赢得个人财务自由。互联网极大拓展了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可能性。绝大多数人对此毫无认知。(而所谓的产权,不一定非得是一幢楼或者一部小说,一篇经典的文章,一部短视频,都会成为你的资产)
财富增长需要使用杠杆。商业杠杆有三个来源:1、资本;2、人力;3、复制起来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如:代码和媒体)。资本和劳动力是需要征得许可才能使用的杠杆。每个人都在追逐资本,但总得有个什么人给你才行;每个人都想要领导其它人,但总得有什么人愿意跟着你才行。代码和媒体是无需要许可即可使用的杠杆。它们是新贵人群背后的杠杆,你可以通过自己创建的软件和媒体,在睡觉时仍然为你干活。
如果你不会编程,那你还可以写书和博客,或者做视频或者音频节目。
另外这篇文章说是「致富」,但其实最核心的观点是你要拥有你自己「独特的知识」,并且能规模化的供应。
独到知识是那种不可以通过培训而获得的知识。这是因为,如果这种知识可以经由培训而得,那么其他人同样也可以,并且以此取代你。在真正的好奇心和热情驱使你前进的路上,你更有可能获得独到知识,而不是在追逐潮流热点的闻风起舞脚步里。创建独到知识的过程对于你就像是在玩,而对于别人则像是工作。
许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给沉思录做严格的权限控制,别人很容易复制。但于我来说其实沉思录有两个独到知识,一个是关于这么多内容的「索引」,另一个是不断地「更新」(包括历史的内容)。如果他复制走了但没有这里两把钥匙,效率会大打折扣吧。
别问现在动手还晚不晚,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原文:https://new.qq.com/omn/20200413/20200413A0U72C00.html
#05
温故知新:开放在他处
收录时间:january 2019
少楠之前说:前些天,因为有一个医生在平台给一个家长推荐小儿推拿而审核同学没有发现,被其他用户看到(因为患者选择公开问题)发到了网上,引起了团队内部的争辩,即这样的问题,是否应该强监管。
其实关于这件事我之前并没有定论,但隐约间我觉得我们打造的生态是一个针对性设计,强监管的生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秩序和安全。想通了这件事之后,对应的其他管理系统以及审核系统的重要性则一目了然。
不过唯一遗憾的是,相对严格控制的生态,我更喜欢那种自然生长的生态,野蛮但又具有多样性,不过在医疗行业还是作罢,也许团队这个「产品」可以变成那种样子?
这篇文章应该成为微信群和朋友圈组成的「暗网」相关的项目开始大肆融资的注脚。
少楠说:这篇还是当年收藏的啃饼的文章。过了一年,对于生态的设计理解更深入了一些,之前自己喜欢自然的野蛮状态,是因为不曾设计好一套体系,而且对于「意外」有过多的美化。但是对于生态来说,「规制」反而更加重要,尤其是人类设计的机制。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要试图去设计完美的规则,更重要的是时时刻刻保持平衡。而灰色的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要慢慢的清晰。比如今年以来微信的各种对于微信群的规则等 —— 灰色带来生命力,然后将其能驯化的部分漂洗为白色,而抹去黑色的。
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zl5Hpi91dVSySsxpgrMWZA
如需获取最新订阅,或访问会员专属数据库,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全文
References
[1]
灵感买家俱乐部: https://club.q24.io/[2]
离线杂志: https://www.zhihu.com/org/li-xian-81-24[3]
利器: https://liqi.io/[4]
什么是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催产素: https://www.notion.so/5e5640cf807443cdac5a3e848b2e24b7
这篇关于2020.05.17 期回顾:如何积累知识的复利?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