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丈夫用肉体保护妻儿:为何总有人沉溺于“患难救赎”?,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社交媒体上,标签为“地震发生瞬间丈夫用肉体保护妻儿”的视频被热议。事情发生在台湾花莲县,一女子正抱着孩子在床上睡觉,突然一阵剧烈摇晃,在一旁工作的丈夫放下手里的活,飞扑过来抱住她和孩子,用肉体保护他们(依照视频的拍摄视角来看,应该是房间内的监控器所记录)。
类似的感人事件,在过往的灾难中也有发生。但能记录下全貌的却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大多都是通过当事人被解救时的情形而作出的判断,即便出现这种感人的事件,也都是事后的描摹,就算过程惊悸,但也不会很亲历。于此,当一段“丈夫舍身保护妻儿”的视频出现时,自然就会受到异常的关注。
当然,关注归关注,层面上还是有区分。一方面是灾难本身所引发的关注,另一方面便是“丈夫舍身保护妻儿”的行为探讨。人们一边感叹灾难无情,一边感慨男子是真爱。甚至,有一些人发誓,遇到类似的情况,自己也会挺身而出。整个评论区,已经从视频本身抽离,转而成为围观者自我救赎的一池圣水。
可让我感到失望的是,绝大大多数人在强调“患难见真情”,却很少有人直面家庭责任本身和家庭命运共同体。或许是现实生活中的感情太脆弱,人情太稀薄。于此,才让本是属于责任范畴的部分也显得弥足珍贵。
实际上,作为一个家庭来讲,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某种意义上都有共同扶持的义务和责任。之所以如今的人们喜欢大谈“真爱”和“真情”,大抵是因为能履行责任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民间情绪才会将“义务和责任”带上高帽,以此来维持局域范畴内的关系稳定。
坦白讲,别说生死患难见真情,有时候蝇头小利都能将一个人看穿。我亲眼目睹,一些家庭中的夫妻,就因为一方(丈夫偏多)短暂的工作不顺,经济收入不畅,竟然有闹到离婚的地步。从这个角度上去看,大抵“丈夫舍身保护妻儿”的事情,确实显得很不一般。
或许,是基于这样的反差。所以,在遇到类似“丈夫舍身保护妻儿”的事情时,往往很多人会打上“患难见真情”的标签,一方面是对当事者的一种敬畏,另一方面便是希望自己也能遇到类似的人或是映射自己成为类似的人。
这种希冀之中,或多或少存在救赎的意味。但真实的情感里,还是带着些许悲怆。一直以为,国人都有一种自虐的怜惜情愫和牺牲的奉献情节。总觉得如“丈夫舍身保护妻儿”这种情形很震撼,很感人。所以,一些人总喜欢用极端的方式去考验人性,可却忽略正常交往中的细节验证。
实际上,极端的事情常人或许一生都不会遇到,但依旧不妨碍对真爱的判断。对于常人而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认定,多数来源细节。因为细节靠装模作样很难持续,而且真情也需要岁月沉淀。于此,那些认识几天的青年男女,就要求对方对其舍身入死,大抵就有点想当然。
于是,他们一边彼此心虚,一边却沉溺于“患难救赎”中难以自拔。就跟武侠小说中那些痴情女一样,自己遇到坏人被侠客救下,就要以身相许。表面来看是知恩图报,实际上就是一种凭借极端经历选择丈夫的方式。
这种情节放到如今的境遇中,实际上就是“作”的根源。单凭自然灾害创造极端境遇的概率很低,于此一些女性为检验男伴的真心,就凭空制造一些极端处境,一旦被识破也就鸡飞蛋打,最终落得一地鸡毛。
说到底,关注“丈夫舍身保护妻儿”,多数人就是为证明真情还存在。可他们却难以实证,自己所处的感情境遇里,自己遇到的是不是真爱。他们一边焦虑,一边希冀。就算无法验证自己的处境,但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却能给他们一些能量,让他们一条道走到黑。
可我并不认为,这样的方式和逻辑是健康的。说到底,一个人希望另一个人用牺牲和苦难证明爱他,这种逻辑本身就是自私的。不管是夫妻之爱,亲子之爱,兄妹之情,朋友之情,所有的情感维系表达,都应该是双向的,任何一方单方面要求对方对其死心塌地,都是一种畸形的,荒唐的逻辑。非但得不到爱,反而会让爱越来越远。
说到底,沉溺于“患难救赎”本来就是一种人格缺陷。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把自己搞的无路可走,让“真爱'将自己打捞出困境,以此来彰显自己遇人不淑。而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不断建设自己,让自己强大,以最好的状态迎接“真爱”,只有彼此对自己很负责任,才有能力对彼此负起责任,这包括物质的,也包含精神的。总之,人需要先独立,而后才能有机会遇到真爱。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这篇关于丈夫用肉体保护妻儿:为何总有人沉溺于“患难救赎”?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