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Linux信号的产生核心转储---初步认识信号

2024-01-27 01:36

本文主要是介绍(27)Linux信号的产生核心转储---初步认识信号,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信号入门

1. 生活角度的信号

  • 你在网上买了很多件商品,再等待不同商品快递的到来。但即便快递没有到来,你也知道快递来临时, 你该怎么处理快递。也就是你能“识别快递”
  • 当快递员到了你楼下,你也收到快递到来的通知,但是你正在打游戏,需5min之后才能去取快递。那 么在在这5min之内,你并没有下去去取快递,但是你是知道有快递到来了。也就是取快递的行为并不 是一定要立即执行,可以理解成“在合适的时候去取”。
  • 在收到通知,再到你拿到快递期间,是有一个时间窗口的,在这段时间,你并没有拿到快递,但是你知 道有一个快递已经来了。本质上是你“记住了有一个快递要去取”
  • 当你时间合适,顺利拿到快递之后,就要开始处理快递了。而处理快递一般方式有三种:1. 执行默认动 作(幸福的打开快递,使用商品)2. 执行自定义动作(快递是零食,你要送给你你的女朋友)3. 忽略快 递(快递拿上来之后,扔掉床头,继续开一把游戏)
  • 快递到来的整个过程,对你来讲是异步的,你不能准确断定快递员什么时候给你打电话 

2. 技术应用角度的信号 

1. 用户输入命令,在Shell下启动一个前台进程。 . 用户按下Ctrl-C ,这个键盘输入产生一个硬件中断,被OS获取,解释成信号,发送给目标前台进程 . 前台进程因为收到信号,进而引起进程退出

//signal.cc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while(1){cout<<"I am a process! I am waiting signal"<<endl;}return 0;
}

 

  • 请将生活例子和 Ctrl-C 信号处理过程相结合,解释一下信号处理过程
  • 进程就是你,操作系统就是快递员,信号就是快递 

3. 注意 

  • 1. Ctrl-C 产生的信号只能发给前台进程。一个命令后面加个&可以放到后台运行,这样Shell不必等待进程 结束就可以接受新的命令,启动新的进程。
  • 2. Shell可以同时运行一个前台进程和任意多个后台进程,只有前台进程才能接到像 Ctrl-C 这种控制键产生 的信号。
  • 3. 前台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用户随时可能按下 Ctrl-C 而产生一个信号,也就是说该进程的用户空间代码执行 到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收到 SIGINT 信号而终止,所以信号相对于进程的控制流程来说是异步 (Asynchronous)的。 

4. 信号概念 

信号是进程之间事件异步通知的一种方式,属于软中断。

  • 进程之所以能够识别信号,是因为程序员将对应的信号种类和逻辑已经写好了的。
  • 当信号发给进程后,进程不一定要立刻去处理,可能有更加紧急的任务,会在合适的时候去处理。
  • 进程收到信号到处理信号之前会有一个窗口期,这个期间要将收到的信号进行保存。
  • 处理信号的方式有三种:默认动作,自定义动作,忽略。

 

我们学习信号是学习它的整个生命周期,按照时间轴,分为信号产生,信号保存,信号处理。但是在这之前先需要学习一些预备知识。

进程能够识别的信号是已经写好的,它有62个:

kill -l

  • 红色框中的是普通信号,编号从1-31。
  • 绿色框中的是实时信号,编号从34-64。

这其中没有32号和33号信号,所以一共有62个信号。而且这里我们只学习普通信号,对实时信号暂不做研究。 

在使用这些信号时,可以用信号名,也可以用信号编号,它是一样的,都是宏定义后的结果。

根据我们对Linux的了解,信号存放在哪里呢?既然信号是给进程的,而进程是通过内核数据结构来管理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信号放在进程的task_struct结构体中。

既然它是在PCB中,而且数量是31个,task_struct中必定不会设置31个变量来存放信号,数组还有可能,但是信号的状态只分为有和没有两种,所以再次推断,31个信号放在一个32位的整形变量中,每个比特位代表一个信号。

就像在学习基础IO和进程间通信的时候,那些flags标志中的不同的比特位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这31个信号量也是这种方式:

具体的保存细节后面本喵再详细讲解。

问题来了,内核数据结构的修改,这个工作是由谁来完成的?毫无疑问是操作系统,因为task_struct就是它维护的,而且是存在于内存中的,只有操作系统才有权力去修改它,用户是无法直接操作的,因为操作系统不相信任何人。

所以说,无论哪个信号,最后的本质都是由操作系统发生给进程的,这里的发送本质就是在修改task_struct中存放信号那个变量的比特位

5.信号处理方法的注册

 所谓的注册,就是告诉操作系统,当某个进程接收到某个信号后的处理方式。

既然是告诉操作系统,那么肯定会用到系统调用,该系统调用的名字是signal()

int signal:要注册的信号编号
sighandler_t handler:自定义的函数指针

 可以将信号的处理方式写成一个函数,然后将函数名传递个signal,此时当进程接收到signum指定的信号编号时,就会执行我们定义的函数。

void handler(int signo)
{cout<<"进程接收到的一个信号,编号:"<<signo<<endl;
}
#include<iostream>
#include<unistd.h>
#include<signal.h>
using namespace std;void handler(int signo)
{cout<<"进程接收到的一个信号,编号:"<<signo<<endl;
}int  main()
{signal(2,handler);int  count=0;while(1){cout<<"I am a process! I am waiting signal"<<count++<<endl;sleep(1);}return 0;
}

运行起来后发现,按上ctrl+c后,进程不会结束了。

  • 2号信号SIGINT的默认处理方式就是结束进程。
  • 我们自定义的处理方式中并没有结束进程,所以进程在收到2号进程后打印了一句话。

所有信号的默认处理方式都是结束进程,只是不同的信号代表的意义不一样。 

 二、信号的产生

1. 通过终端按键产生信号

SIGINT的默认处理动作是终止进程,SIGQUIT的默认处理动作是终止进程并且Core Dump,现在我们来验证一 下。

#include<iostream>
#include<unistd.h>
#include<signal.h>
using namespace std;int signo_arr[2]={2,3};
void handler(int signo)
{cout<<"进程接收到的一个信号,编号:"<<signo<<endl;
}int  main()
{for(auto& signo:signo_arr){signal(signo,handler);}int  count=0;while(1){cout<<"I am a process! I am waiting signal "<<count++<<endl;sleep(1);}return 0;
}

 

可以看到通过键盘产生了2号和3号信号。

2、调用系统调用向进程发信号 

 系统调用kill():

  • pid_t pid:要给发信号的pid
  • int sig:要发送的信号编号
  • 返回值:发送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该系统调用是一个进程给另一个进程发送指定信号,可以向任意进程发送任意信号。 

信号接收端: 

//mytest.cc
#include<iostream>
#include<unistd.h>
#include<signal.h>
#include<string.h>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while(1){cout<<"我是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pid:"<<getpid()<<endl;sleep(2);}return 0;
}

 信号发送端:

//mysignal.cc
#include<iostream>
#include<unistd.h>
#include<signal.h>
#include<string.h>
using namespace std;int signo_arr[2]={2,3};
void handler(int signo)
{cout<<"进程接收到的一个信号,编号:"<<signo<<endl;
}
void Usage(const string& proc)
{//cout<<"Usage: "<<proc<<"signo pid: "<<endl;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if(argc!=3){Usage(argv[0]);exit(1);}int signo=atoi(argv[1]);pid_t pid=atoi(argv[2]);int ret=kill(pid,signo);if(ret!=0){cerr<<errno<<":"<<strerror(errno)<<endl;exit(2);}return 0;
}

这是一个带有命令行参数的程序,输入的选项中的pid值和信号编号,在程序中在调用kill系统调用向指定pid的进程发送指定信号。 

运行结果:

 左边在执行mysginal的时候,输入对应的信号编号和pid,右边正在运行的进程就会接收到指定的信号而停止运行。

系统调用raise():

int sig:要发送的信号
返回值:发送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该系统调用是由进程自己调用,也就是进程自己可以给自己发送任意信号。

通过命令行参数指定信号,在程序执行5秒钟后给自己发送该信号。

无论命令行输入哪个信号的编号,在5秒钟后,该进程都会给自己发送输入的信号,让进程结束。

系统调用abort():

没有参数,没有返回值

该系统调用只能给自己发送指定的信号,该信号是SIGABRT,信号编号是6。

运行结果:

在运行5秒钟后,该进程接收到了6号信号SIGABRT。

虽然有3个系统调用来产生信号,但是归根到底都是在使用kill系统调用。

  • kill()可以给任意进程发送任意信号。
  • raise()可以给自己发送任意信号。
//raise本质
kill(getpid(),signo);

 abort()可以给自己发送SIGABRT信号。

//abort本质
kill(getpid(),SIGABRT);

3、硬件异常产生信号

除0操作导致的硬件异常:

在这段代码中,有除0操作,我们知道,除0得到的是无穷大的数,所以在编程的时候是不允许出现的。

  • 在运行的时候,直接出错,没有再执行下去,是因为接收到了信号。
  • 接收到的信号是SIGFPE信号,编号为8号。

 这其实就是一种硬件异常产生的信号。

  • CPU中有很多的寄存器,例如eax,ebx,eip等等。

CPU会从内存中将代码中的变量拿到寄存器中进行运算,如果有必要,还会将运算的结果放回到内存中。

  •     还有一个状态寄存器,如果CPU在运算的时候发现了除0操作,就会将状态寄存器的溢出标志位置一。

此时就意味着硬件产生了异常。而操作系统是一个进行软硬件资源管理的软件,CPU的中状态寄存器的溢出标志位置一后,操作系统可以第一时间拿到。

除0导致硬件异常以后,操作系统会给对应的进程发送SIGFPE信号。 

当进程接收到SIGFPE信号以后,默认的处理方式就是结束进程。

现在我们对这个SIGFPE信号注册一个自定义处理方式:

只打印接收到的信号编号,进程不退出。

在进程运行起来后,怎么就开始鞭尸了呢?也就是这个信号被操作系统不停的发送给这个进程。

  • 进程收到信号后进程不退出,随着CPU时间片的轮转就会再次被调到。
  • CPU中只有一份寄存器,但是寄存器中的内容属于当前进程的上下文。
  • 当进程被切换的时候,就有无数次的状态寄存器被保存和恢复的过程。
  • 而除0操作导致的溢出标志位置一的数据还会被恢复到CPU中。
  • 所以每一次恢复的时候,操作系统就会识别到,并且给对应进程发送SIGFPE信号。

 所以就会导致上面不停调用自定义处理函数,不停打印接收到的信号编号。

        解引用空指针导致的硬件异常:

  • 运行的时候直接出错,没有再运行下去,也是因为接收到了信号。
  • 接收到的信号是SIGSEGV,编号是11。

这同样是一种硬件异常产生的信号。 

  •  我们之前一直谈论的页表时间上是页表+MMU,而MMU是在CPU中的,未来简便,我们就只说页表。
  • 进程地址空间和物理内存之间的映射关系实际上是有MMU去完成映射的。
  • 当对空指针解引用的时候,MMU会拒绝这种操作,从而产生异常标志。
  • 操作系统拿到MMU产生的异常以后就会给对应的进程发送SIGSEGV信号。

 当进程接收到编号为11的SIGSEGV信号以后,默认的处理动作就是结束进程。

将这个信号注册自定义处理方式,同样打印接收到的信号编号,但是不结束进程,可以看到,和除0操作一样,也是在鞭尸,不停的打印。

  • 硬件异常所产生的信号,如果不结束这个进程,我们是没有能力去处理这个进程的。
  • 随着时间片的轮转,这个导致硬件异常的进程还会不停的调到,所以操作系统会不停的向进程发送信号。
  •  硬件异常产生的信号并不会显示发送,而是由操作系统自动发送的。

4、由软件条件产生信号 

读端关闭触发的信号:

比如在学习匿名管道的时候,当读端关闭的时候,写端所在进程就会收到编号为13的SIGPIPE信号结束进程。

#include<iostream>
#include<unistd.h>
#include<signal.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dlib.h>
#include<error.h>
using namespace std;int signo_arr[2]={2,3};void handler(int signo)
{sleep(1);cout<<"进程接收到的一个信号,编号:"<<signo<<endl;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int fds[2];int ret=pipe(fds);if(ret==-1){cerr<<errno<<":"<<strerror(errno)<<endl;exit(1);}pid_t id=fork();int cnt=0;if(id==0){close(fds[1]);while(1){char* msg[1024];ssize_t ret=read(fds[0],msg,sizeof(msg)-1);printf("我是子进程,pid:%d,receive data:%s\n",getpid(),msg);if(++cnt==5){//5s后关闭读端close(fds[0]);cout<<"读端关闭"<<endl;}sleep(1);}}signal(SIGPIPE,handler);//自定义处理方式close(fds[0]);const char* buffer="I am 子进程";while(1){ssize_t ret=write(fds[1],buffer,strlen(buffer));cout<<"我是父进程,我正在运行,pid: "<<getpid()<<endl;sleep(1);}return 0;
}

运行结果:

在读端关闭以后,写端的自定义处理方式中就接收到了系统发给的SIGPIPE信号,编号为13。

  • 读端是否关闭是软件中的条件。
  • 当条件达成以后,产生信号。

闹钟触发的信号:

闹钟就是系统中的定时器,使用的时候同样需要通过系统调用实现:

 

  • 参数:要定的时长。
  • 返回值:距离定的时间还差多少。

 

当定时1秒钟时间到了以后,自定义处理方式中打印出接收到的信号编号是14号的SIGALRM信号,并且统计出了1秒钟进行加1操作的次数。

  •     自定义处理方式中没有退出进程,所以在执行完处理方式以后,进程继续运行。
  •     也就是继续进行加1操作,但是不会再收到信号了,因为定时到的条件只达成一次,所以信号也只产生一次。

 如果想每隔一秒条件达成一次,产生一次SIGALRM信号,可以在这样处理:

运行结果:

  • 在自定义处理方式中定时1s。
  • 当1秒定时条件达成以后,产生信号,执行处理方法后会开始新一轮的定时。

软件中某个条件达成以后,操作系统就会产生相应的信号,比如上面的SIGPIPE信号和SIGALRM信号。 

闹钟的管理:

操作系统中会有很多个进程,我们可以创建一个闹钟,那么其他进程也可以创建闹钟,这样就会存在很多个闹钟,那么这些闹钟是怎么管理的呢?先描述再组织

首先需要创建一个闹钟的结构体,伪代码:

struct alarm
{unit64_t when;//定时时长int type;//闹钟类型,一次性还是周期性task_struct* p;//所属进程的地址struct_alarm* next;//下一个闹钟的地址//其他属性
}

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构体来描述闹钟,必须由的肯定是定时时长,所属进程。

接下来就是组织了,用某一种数据结构来管理这些闹钟对象,为了方便管理,可以选择优先级队列prority_queuq来管理。

  • 将定时时间最小的闹钟放在前面,时间长的放在后面。
  • 操作系统每次只需要检测队首的定时时间是否达到就可以。
  • 达到了就向对应进程发送SIGALRM信号,并且从队列中取出,以待再次检测。

操作系统会周期性的检测链表中的这些闹钟,伪代码:

curr_timestamp > alarm.when;//超时了
//OS发送SIGALRM信号到alarm.p;

 具体的实现细节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源码是怎么管理的,这里本喵只是介绍一种思想。

三、核心转储

是否有一个疑问,31个信号的默认处理方式都是结束进程,并且还可以自定义处理方式,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多信号呢?一个信号不就行了吗?

  • 重要的不是产生信号的结果而是产生信号的原因
  • 所有出现异常的进程,必然是收到了某一个信号。

在man的7号手册中介绍了信号的名称,对应的编号,默认处理方式,以及产生该信号的原因。

  •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表找到不同信号产生所对应的不同原因。

 

以信号2和3为例,他两的默认处理方式一个是Term,一个是Core。

  • Term和Core的结果都是结束进程。

那么这两个方式的区别在哪里呢?

  • Term方式仅仅是结束进程,结束了以后就什么都不干了。
  • 但是Core不仅结束进程,而且还会保存一些信息。

 

 在数据越界非常严重的时候,该进程会接收到SIGSEGV信号,来结束进程。

11号信号的默认处理方式是Core。

在云服务器上,默认情况下是看不到Core退出的现象的,这是因为云服务器关闭了core file选项:

  • core file size(红色框)的大小是0,意味着这个选项是关闭的。 
  • 从这里还可以看到别的关于这个云服务器的信息,比如能够打开的最多文件个数,管道个数,以及栈的大小等等信息。 

为了能够看到Core方式的明显现象,我们需要将core file选项打开: 

 

此时该选项就打开了,表示的意思就是核心转储文件的大小是1024个数据块。 

  • 再运行数据越界的程序时,同样会收到SIGSEGV信号停止。
  • 但是在当前目录下会多出一个文件,如上图中的绿色框。

core.1739:被叫做核心转储文件,其中后缀1739是接收到该信号进程的pid值。 

对于一个奔溃的程序,我们最关心的是它为什么崩溃,在哪里崩溃?

  • 当进程出现异常的时候,将进程在对应的时刻,在内存中的有效数据转储到磁盘中-------核心转储

核心转储的文件我们可以拿着它进行调试,快速定位到出现异常而崩溃的位置。 

  • 使用gdb调试我们的可执行程序。
  • 调试开始后,输入core-file core.pid值,表明调试核心转储文件。
  • 此时gdb就会直接定位到产生异常的位置。

这就是核心转储的重要意义,它相比Term方式,能够让我们快速定位出现异常的位置。

感谢阅读!!!!!!!!!!

这篇关于(27)Linux信号的产生核心转储---初步认识信号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48678

相关文章

Java架构师知识体认识

源码分析 常用设计模式 Proxy代理模式Factory工厂模式Singleton单例模式Delegate委派模式Strategy策略模式Prototype原型模式Template模板模式 Spring5 beans 接口实例化代理Bean操作 Context Ioc容器设计原理及高级特性Aop设计原理Factorybean与Beanfactory Transaction 声明式事物

每天认识几个maven依赖(ActiveMQ+activemq-jaxb+activesoap+activespace+adarwin)

八、ActiveMQ 1、是什么? ActiveMQ 是一个开源的消息中间件(Message Broker),由 Apache 软件基金会开发和维护。它实现了 Java 消息服务(Java Message Service, JMS)规范,并支持多种消息传递协议,包括 AMQP、MQTT 和 OpenWire 等。 2、有什么用? 可靠性:ActiveMQ 提供了消息持久性和事务支持,确保消

linux-基础知识3

打包和压缩 zip 安装zip软件包 yum -y install zip unzip 压缩打包命令: zip -q -r -d -u 压缩包文件名 目录和文件名列表 -q:不显示命令执行过程-r:递归处理,打包各级子目录和文件-u:把文件增加/替换到压缩包中-d:从压缩包中删除指定的文件 解压:unzip 压缩包名 打包文件 把压缩包从服务器下载到本地 把压缩包上传到服务器(zip

认识、理解、分类——acm之搜索

普通搜索方法有两种:1、广度优先搜索;2、深度优先搜索; 更多搜索方法: 3、双向广度优先搜索; 4、启发式搜索(包括A*算法等); 搜索通常会用到的知识点:状态压缩(位压缩,利用hash思想压缩)。

Andrej Karpathy最新采访:认知核心模型10亿参数就够了,AI会打破教育不公的僵局

夕小瑶科技说 原创  作者 | 海野 AI圈子的红人,AI大神Andrej Karpathy,曾是OpenAI联合创始人之一,特斯拉AI总监。上一次的动态是官宣创办一家名为 Eureka Labs 的人工智能+教育公司 ,宣布将长期致力于AI原生教育。 近日,Andrej Karpathy接受了No Priors(投资博客)的采访,与硅谷知名投资人 Sara Guo 和 Elad G

Linux 网络编程 --- 应用层

一、自定义协议和序列化反序列化 代码: 序列化反序列化实现网络版本计算器 二、HTTP协议 1、谈两个简单的预备知识 https://www.baidu.com/ --- 域名 --- 域名解析 --- IP地址 http的端口号为80端口,https的端口号为443 url为统一资源定位符。CSDNhttps://mp.csdn.net/mp_blog/creation/editor

【Python编程】Linux创建虚拟环境并配置与notebook相连接

1.创建 使用 venv 创建虚拟环境。例如,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myenv 的虚拟环境: python3 -m venv myenv 2.激活 激活虚拟环境使其成为当前终端会话的活动环境。运行: source myenv/bin/activate 3.与notebook连接 在虚拟环境中,使用 pip 安装 Jupyter 和 ipykernel: pip instal

MCU7.keil中build产生的hex文件解读

1.hex文件大致解读 闲来无事,查看了MCU6.用keil新建项目的hex文件 用FlexHex打开 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经过软件的解释之后,发现这些数据排列地十分整齐 :02000F0080FE71:03000000020003F8:0C000300787FE4F6D8FD75810702000F3D:00000001FF 把解释后的数据当作十六进制来观察 1.每一行数据

Linux_kernel驱动开发11

一、改回nfs方式挂载根文件系统         在产品将要上线之前,需要制作不同类型格式的根文件系统         在产品研发阶段,我们还是需要使用nfs的方式挂载根文件系统         优点:可以直接在上位机中修改文件系统内容,延长EMMC的寿命         【1】重启上位机nfs服务         sudo service nfs-kernel-server re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