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介绍

2024-01-25 19:32

本文主要是介绍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介绍,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是一种针对网络应用的设计和开发方式,可以降低开发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REST提出了一些设计概念和准则:
    网络上的所有事物都被抽象为资源(resource);
    每个资源对应一个唯一的资源标识(resource identifier);
    通过通用的连接器接口(generic connector interface)对资源进行操作;
    对资源的各种操作不会改变资源标识;
    所有的操作都是无状态的(stateless)。
    对于当今最常见的网络应用来说,resource identifier是url,generic connector interface是HTTP,第4条准则就是我们常说的url不变性。这些概念中的resouce最容易使人产生误解。resouce所指的并不是数 据,而是数据+特定的表现形式(representation),这也是为什么REST的全名是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原因。举个例子来说,"本月卖得最好的10本书"和"你最喜欢的10本书"在数据上可能有重叠(有一本书即卖得好,你又喜欢),甚至完 全相同。但是它们的representation不同,因此是不同的resource。
    REST之所以能够简化开发,是因为其引入的架构约束,比如Rails 1.2中对REST的实现默认把controller中的方法限制在7个:index、show、new、edit、create、update和 destory,这实际上就是对CURD的实现。更进一步讲,Rails(也是当今大部分网络应用)使用HTTP作为generic connector interface,HTTP则把对一个url的操作限制在了4个之内:GET、POST、PUT和DELETE。
    REST之所以能够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是因为它强制所有操作都是stateless的,这样就没有context的约束,如果要做分布式、做集群,就不 需要考虑context的问题了。同时,它令系统可以有效地使用pool。REST对性能的另一个提升来自其对client和server任务的分 配:server只负责提供resource以及操作resource的服务,而client要根据resource中的data和 representation自己做render。这就减少了服务器的开销。
    既然REST有这样的好处,那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拥抱它啊!目前一些大牛(像DHH)都已经开始投入到了REST的世界,那我们这些人应该做什么或者说思考写什么你呢?我觉得我们应该思考两个问题:
    如何使用REST; REST和MVC的关系。
    第一个问题假设REST是我们应该采用的架构,然后讨论如何使用;第二个问题则要说明REST和当前最普遍应用的MVC是什么关系,互补还是取代?
    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问题,如何使用REST。我感觉,REST除了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架构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在开发系统过程中的一种新的思维 方式:通过url来设计系统的结构。根据REST,每个url都代表一个resource,而整个系统就是由这些resource组成的。因此,如果 url是设计良好的,那么系统的结构就也应该是设计良好的。对于非高手级的开发人员来说,考虑一个系统如何架构总是一个很抽象的问题。敏捷开发所提倡的 Test Driven Development,其好处之一(我觉得是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testcase直观地设计系统的接口。比如在还没有创建一个class的时候就 编写一个testcase,虽然设置不能通过编译,但是testcase中的方法调用可以很好地从class使用者的角度反映出需要的接口,从而为 class的设计提供了直观的表现。这与在REST架构中通过url设计系统结构非常类似。虽然我们连一个功能都没有实现,但是我们可以先设计出我们认为 合理的url,这些url甚至不能连接到任何page或action,但是它们直观地告诉我们:系统对用户的访问接口就应该是这样。根据这些url,我们 可以很方便地设计系统的结构。
    让我在这里重申一遍:REST允许我们通过url设计系统,就像Test Driven Development允许我们使用testcase设计class接口一样。
    OK,既然url有这样的好处,那我们就着重讨论一下如何设计url。网络应用通常都是有hierarchy的,像棵大树。我们通常希望url也能反映出 资源的层次性。比如对于一个blog应用:/articles表示所有的文章,/articles/1表示id为1的文章,这都比较直观。遗憾的是,网络 应用的资源结构永远不会如此简单。因此人们常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RESTful的url能覆盖所有的用户请求吗?比如,login如何 RESTful?search如何RESTful?
    从REST的概念上来看,所有可以被抽象为资源的东东都可以使用RESTful的url。因此对于上面的两个问题,如果login和search可以被抽 象为资源,那么就可以使用RESTful的url。search比较简单,因为它会返回搜索结果,因此可以被抽象为资源,并且只实现index方法就可以 了(只需要显示搜索结果,没有create、destory之类的东西)。然而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search的关键字如何传给 server?index方法显然应该使用HTTP GET,这会把关键字加到url后面,当然不符合REST的风格。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每次search看作一个资源,因此要创建create和 index方法,create用来在用户点击"搜索"按钮是通过HTTP POST把关键字传给server,然后index则用来显示搜索结果。这样一来,我们还可以记录用户的搜索历史。使用同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对 login应用REST,即每次login动作是一个资源。
    现在,我们来复杂一些的东东。如何用url表达"category为ruby的article"?一开始可能想到的是/category/ruby /articles,这种想法很直观。但是我觉得里面的category是不需要的,我们可以直接把"/ruby"理解为"category是 ruby",也就是说"ruby"出现的位置说明了它指的就是category。OK,/ruby/articles,单单从这个url上看,我们能获得 多少关于category的信息呢?显然category隐藏在了url后面,这样做到底好不好,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对于如何表达 category这样的东西,我还没想出很好的方式,大家有什么好idea,可以一起讨论。
    另外还有一种url形式,它对应到程序中的继承关系。比如product是一个父类,book和computer是其子类。那么所有产品的url应该是 /products,所有书籍的url应该是/books,所有电脑的url应该是/computers。这一想法就比较直观了,而且再次验证了url可 以帮助我们进行设计的论点。
    让我再说明一下我的想法:如果每个用户需求都可以抽象为资源,那么就可以完全使用REST。
    由此看来,使用REST的关键是如何抽象资源,抽象得越精确,对REST的应用就越好。因此,如何改变我们目前根深蒂固的基于action的思想是最重要的。
    有了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第二个问题就容易讨论多了。REST会取代MVC吗?还是彼此是互补关系(就像AOP对于OOP)?答案是It depends!如果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用户需求都可以抽象为资源,那么MVC就可以推出历史的舞台了。如果情况相反,那么我们就需要混合使用REST和 MVC。
    当然,这是非常理想的论断。可能我们无法找到一种方法可以把所有的用户需求都抽象为资源,因为保证这种抽象的完整性(即真的是所有需求都可以)需要形式化 的证明。而且即使被证明出来了,由于开发人员的能力和喜好不同,MVC肯定也会成为不少人的首选。但是对于希望拥抱REST的人来说,这些都没有关系。只 要你开发的系统所设计的问题域可以被合理地抽象为资源,那么REST就会成为你的开发利器。
    所以,所有希望拥抱REST的朋友们,赶快训练自己如何带上资源的眼镜看世界吧,这才是REST的核心所在。

 

http://space.91.com/704613886/blog/14090.html

这篇关于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介绍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44362

相关文章

四种Flutter子页面向父组件传递数据的方法介绍

《四种Flutter子页面向父组件传递数据的方法介绍》在Flutter中,如果父组件需要调用子组件的方法,可以通过常用的四种方式实现,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方法 1:使用 GlobalKey 和 State 调用子组件方法方法 2:通过回调函数(Callb

Python进阶之Excel基本操作介绍

《Python进阶之Excel基本操作介绍》在现实中,很多工作都需要与数据打交道,Excel作为常用的数据处理工具,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了一些Python中Excel的基本操作,希望... 目录概述写入使用 xlwt使用 XlsxWriter读取修改概述在现实中,很多工作都需要与数据打交

java脚本使用不同版本jdk的说明介绍

《java脚本使用不同版本jdk的说明介绍》本文介绍了在Java中执行JavaScript脚本的几种方式,包括使用ScriptEngine、Nashorn和GraalVM,ScriptEngine适用... 目录Java脚本使用不同版本jdk的说明1.使用ScriptEngine执行javascript2.

Python实现NLP的完整流程介绍

《Python实现NLP的完整流程介绍》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实现NLP的完整流程,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1. 编程安装和导入必要的库2. 文本数据准备3. 文本预处理3.1 小写化3.2 分词(Tokenizatio

性能测试介绍

性能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旨在评估系统、应用程序或组件在现实场景中的性能表现和可靠性。它通常用于衡量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等关键指标。 为什么要进行性能测试 通过性能测试,可以确定系统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的性能要求,找出性能瓶颈和潜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和调整。 发现性能瓶颈:性能测试可以帮助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即系统在高负载或高并发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问题

水位雨量在线监测系统概述及应用介绍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智能监测系统已成为保障公共安全、促进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其中,水位雨量在线监测系统作为自然灾害预警、水资源管理及水利工程运行的关键技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水位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 水位雨量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网络、数据处理中心及用户终端四大部分构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 数据采集单元:这是系统的“眼睛”,

Hadoop数据压缩使用介绍

一、压缩原则 (1)运算密集型的Job,少用压缩 (2)IO密集型的Job,多用压缩 二、压缩算法比较 三、压缩位置选择 四、压缩参数配置 1)为了支持多种压缩/解压缩算法,Hadoop引入了编码/解码器 2)要在Hadoop中启用压缩,可以配置如下参数

图神经网络模型介绍(1)

我们将图神经网络分为基于谱域的模型和基于空域的模型,并按照发展顺序详解每个类别中的重要模型。 1.1基于谱域的图神经网络         谱域上的图卷积在图学习迈向深度学习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节主要介绍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谱域图神经网络:谱图卷积网络、切比雪夫网络和图卷积网络。 (1)谱图卷积网络 卷积定理:函数卷积的傅里叶变换是函数傅里叶变换的乘积,即F{f*g}

C++——stack、queue的实现及deque的介绍

目录 1.stack与queue的实现 1.1stack的实现  1.2 queue的实现 2.重温vector、list、stack、queue的介绍 2.1 STL标准库中stack和queue的底层结构  3.deque的简单介绍 3.1为什么选择deque作为stack和queue的底层默认容器  3.2 STL中对stack与queue的模拟实现 ①stack模拟实现

Mysql BLOB类型介绍

BLOB类型的字段用于存储二进制数据 在MySQL中,BLOB类型,包括:TinyBlob、Blob、MediumBlob、LongBlob,这几个类型之间的唯一区别是在存储的大小不同。 TinyBlob 最大 255 Blob 最大 65K MediumBlob 最大 16M LongBlob 最大 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