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SSH工作原理 思科CCIE工程师必读-ielab

2024-01-25 12:58

本文主要是介绍网络技术SSH工作原理 思科CCIE工程师必读-ielab,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作者:ielab-悦然             更新日期2020年4月2日

头条:
网络工程师的实用网络安全技术SSH工作原理 值得收藏
SEO:
网络技术SSH工作原理 思科CCIE工程师必读

        SSH 为 Secure Shell 的缩写,由 IETF 的网络小组(Network Working Group)所制定;SSH 为建立在应用层基础上的安全协议。SSH 是较可靠,专为远程登录会话和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安全性的协议。利用 SSH 协议可以有效防止远程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泄露问题。SSH最初是UNIX系统上的一个程序,后来又迅速扩展到其他操作平台。SSH在正确使用时可弥补网络中的漏洞。SSH客户端适用于多种平台。


       在整个通讯过程中,为实现SSH的安全连接,服务器端与客户端要经历如下五个阶段:

一、协商阶段:(明文方式传输)

       1、服务器打开端口22,等待客户端连接。

       2、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起TCP初始连接请求,TCP连接建立后,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第一个报文,包括版本标志字符串,格式为“SSH-<主协议版本号>.<次协议版本号>-<软件版本号>”,协议版本号由主版本号和次版本号组成,软件版本号主要是为调试使用。

       3、客户端收到报文后,解析该数据包,如果服务器端的协议版本号比自己的低,且客户端能支持服务器端的低版本,就使用服务器端的低版本协议号,否则使用自己的协议版本号。

       4、客户端回应服务器一个报文,包含了客户端决定使用的协议版本号。服务器比较客户端发来的版本号,决定是否能同客户端一起工作。

       5、如果协商成功,则进入密钥和算法协商阶段,否则服务器端断开TCP连接。

二、密钥算法协商:
       1、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分别发送算法协商报文给对端,报文中包含自己支持的公钥算法列表、加密算法列表、MAC(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消息验证码)算法列表、压缩算法列表等。

       2、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根据对端和本端支持的算法列表得出最终使用的算法。

       3、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利用DH交换(Diffie-Hellman Exchange)算法、主机密钥对等参数,生成会话密钥和会话ID。
通过以上步骤,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就取得了相同的会话密钥和会话ID。对于后续传输的数据,两端都会使用会话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保证了数据传送的安全。

认证阶段:
       1、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认证请求,认证请求中包含用户名、认证方法、与该认证方法相关的内容(如:password认证时,内容为密码)。

       2、服务器端对客户端进行认证,如果认证失败,则向客户端发送认证失败消息,其中包含可以再次认证的方法列表。

       3、客户端从认证方法列表中选取一种认证方法再次进行认证。

       4、该过程反复进行,直到认证成功或者认证次数达到上限,服务器关闭连接为止。

四、会话请求阶段:
       认证通过后,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会话请求。服务器等待并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在这个阶段,请求被成功处理后,服务器会向客户端回应SSH_SMSG_SUCCESS包,SSH进入交互会话阶段;否则回应SSH_SMSG_FAILURE包,表示服务器处理请求失败或者不能识别请求。

五、交互阶段
       会话请求成功后,连接进入交互会话阶段。在这个模式下,数据被双向传送。客户端将要执行的命令加密后传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报文,解密后执行该命令,将执行的结果加密发还给客户端,客户端将接收到的结果解密后显示到终端上。

       在交互阶段,客户端可以通过粘贴文本会话的方式发送要执行的命令,但文本会话不能超过2000字节。如果粘贴的文本会话超过2000字节,可以采用将配置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利用新的配置文件重新启动的方式执行这些命令。

这篇关于网络技术SSH工作原理 思科CCIE工程师必读-ielab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43336

相关文章

CentOS7更改默认SSH端口与配置指南

《CentOS7更改默认SSH端口与配置指南》SSH是Linux服务器远程管理的核心工具,其默认监听端口为22,由于端口22众所周知,这也使得服务器容易受到自动化扫描和暴力破解攻击,本文将系统性地介绍... 目录引言为什么要更改 SSH 默认端口?步骤详解:如何更改 Centos 7 的 SSH 默认端口1

Spring Boot循环依赖原理、解决方案与最佳实践(全解析)

《SpringBoot循环依赖原理、解决方案与最佳实践(全解析)》循环依赖指两个或多个Bean相互直接或间接引用,形成闭环依赖关系,: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循环依赖原理、解决方案与最... 目录一、循环依赖的本质与危害1.1 什么是循环依赖?1.2 核心危害二、Spring的三级缓存机制2.1 三

C#中async await异步关键字用法和异步的底层原理全解析

《C#中asyncawait异步关键字用法和异步的底层原理全解析》:本文主要介绍C#中asyncawait异步关键字用法和异步的底层原理全解析,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 目录C#异步编程一、异步编程基础二、异步方法的工作原理三、代码示例四、编译后的底层实现五、总结C#异步编程

Go 语言中的select语句详解及工作原理

《Go语言中的select语句详解及工作原理》在Go语言中,select语句是用于处理多个通道(channel)操作的一种控制结构,它类似于switch语句,本文给大家介绍Go语言中的select语... 目录Go 语言中的 select 是做什么的基本功能语法工作原理示例示例 1:监听多个通道示例 2:带

鸿蒙中@State的原理使用详解(HarmonyOS 5)

《鸿蒙中@State的原理使用详解(HarmonyOS5)》@State是HarmonyOSArkTS框架中用于管理组件状态的核心装饰器,其核心作用是实现数据驱动UI的响应式编程模式,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State在鸿蒙中是做什么的?二、@Spythontate的基本原理1. 依赖关系的收集2.

SpringBoot3实现Gzip压缩优化的技术指南

《SpringBoot3实现Gzip压缩优化的技术指南》随着Web应用的用户量和数据量增加,网络带宽和页面加载速度逐渐成为瓶颈,为了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用户体验,我们可以使用Gzip压缩HTTP响应,... 目录1、简述2、配置2.1 添加依赖2.2 配置 Gzip 压缩3、服务端应用4、前端应用4.1 N

Java编译生成多个.class文件的原理和作用

《Java编译生成多个.class文件的原理和作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在Java项目中执行编译后,可能会发现一个.java源文件有时会产生多个.class文件,从技术实现层面详细剖析这一现象... 目录一、内部类机制与.class文件生成成员内部类(常规内部类)局部内部类(方法内部类)匿名内部类二、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本文详细指导如何在VMware环境下配置NAT网络模式,包括设置主机和虚拟机的IP地址、网关,以及针对Linux和Windows系统的具体步骤,... 目录一、配置NAT网络模式二、设置虚拟机交换机网关2.1 打开虚拟机2.2 管理员授权2.3 设置子

揭秘Python Socket网络编程的7种硬核用法

《揭秘PythonSocket网络编程的7种硬核用法》Socket不仅能做聊天室,还能干一大堆硬核操作,这篇文章就带大家看看Python网络编程的7种超实用玩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 目录1.端口扫描器:探测开放端口2.简易 HTTP 服务器:10 秒搭个网页3.局域网游戏:多人联机对战4.

Java利用JSONPath操作JSON数据的技术指南

《Java利用JSONPath操作JSON数据的技术指南》JSONPath是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查询和操作JSON数据,类似于SQL的语法,它为处理复杂的JSON数据结构提供了简单且高效... 目录1、简述2、什么是 jsONPath?3、Java 示例3.1 基本查询3.2 过滤查询3.3 递归搜索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