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CentOS on Mac#2.加入系统调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实验要求:
1.加入系统调用,在终端输出信息
2.编写用户态程序,运行输出
实验步骤
1.修改实验一的源码
终端进入
/usr/src/linux-4.6.4/usr/include/asm/unistd_64.h
这里64是64位,32位应为32
2.修改系统调用号
define __NR_yssyscall 329
查询系统调用号,不同的系统号不同,应该为未使用过的
3.简单起见按照第一篇文章的函数修改sys.c文件
gedit /usr/src/linux-4.6.4/kernel/sys.c
在文件最后添加函数(功能为输出姓名学号
asmlinkage int sys_yssyscall(void)
{
printk("qyisi 20142100”);
return 0;
}
4.加入 define __NR_yssyscall 329
cd /usr/src/linux-4.6.4/arch/x86/entry/syscallsgedit syscall_64.tbl
我的电脑里syscall_64.tbl的位置很奇怪,若找不到搜索一下就好了
同理,若是32位即找对应的tbl文件
5.make menuconfig
详细介绍
http://blog.csdn.net/xuyuefei1988/article/details/8635539
6.重新编译内核
清除上次痕迹 make mrproper
make
make modules
make modules_install
make install
编译
7.reboot 重新启动 进入新内核
8.编写用户态文件
在主文件目录(/home)下创建文件夹
mkdir test
进入/home/test/目录下
cd test
(1)创建文件test.c
gedit test.c
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define __NR_yssyscall 329
int main()
{
int rs;
rs = syscall(__NR_yssyscall);
if (!rs)
printf("qyisi 20142100");
return 0}
(2)执行命令编译
gcc –o test test.c
(3)编译成功后
./testHello
(4)查看内核日志
查看系统调用在内核空间的运行情况
dmesg
思考问题
“什么是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system call)?系统调用过多会引起进程的性能开销么?为什么?”
Linux内核中设置了一组用于实现各种系统功能的子程序,称为系统调用。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调用命令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中调用它们。系统调用和普通的函数调用非常相似。
区别仅仅在于,系统调用由操作系统核心提供,运行于核心态;而普通的函数调用由函数库或用户自己提供,运行于用户态。系统调用过多会引起进程的性能开销,因为系统调用需要从用户空间陷入内核空间,处理完后,又需要返回用户空间。其中除了系统调用服务例程的实际耗时外,陷入/返回过程和系统调用处理程序(查系统调用表、存储\恢复用户现场)也需要花销一些时间,这些时间加起来就是一个系统调用的响应速度。
系统调用对性能要求很苛刻,因为它需要陷入内核执行,所以和其他内核程序一样要求代码简洁、执行迅速。
这篇关于#CentOS on Mac#2.加入系统调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