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fabric 自动部署falsk 应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介绍
Fabric 是一个高级 Python (2.7,3.4 +)库,旨在通过 SSH 远程执行 shell 命令,从而产生有用的 Python 对象。 它构建在 Invoke (子流程命令执行和命令行特性)和 Paramiko (SSH 协议实现)之上,扩展它们的 api 以相互补充并提供额外的功能。
Fabric 最基本的用途是通过 SSH 在远程系统上执行 shell 命令,然后(可选)查询结果。 默认情况下,远程程序的输出直接打印到终端,并被捕获。
2.安装
pip install fabric==1.14.0 (python2)
pip install fabric3 (python3)
3.简单示例:fabfile.py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from fabric.api import *
from fabric.context_managers import *__author__ = 'jing'"""
一个自动部署样例,主要过程是
1.进入项目目录
2.拉取最新代码
3.杀掉对应端口的进程
4.启动服务
5.查看状态
"""# 项目配置,可以不参照我的
# 项目目录
PROJECT_PATH = '/data/project/my_project/'
# 项目名称,用于ps -ef时查询
PROJECT_NAME = "my_project"
# 端口
PROJECT_PORT = 5133
# git 分支,由于我配置了ssh 链接,所以可以直接拉取代码
GIT_BRANCH = 'master'# 服务器配置,名称可以随便取
# 用户名
USER = 'root'
# 外网ip
HOSTS = ['127.0.0.1']
# 密码
PASSWORD = 'pwd'# 重点配置
# fabric的上下文环境配置
env.user = USER
env.hosts = HOSTS
env.password = PASSWORD
# 可以把退出换为警告,以提供更灵活的错误处理。如果设置为False,则一条命令运行失败会就会退出,不再执行后面的命令。
env.warn_only = True
# 命令执行超时时间
env.command_timeout = 1800
# 连接超时时间
env.timeout = 3000
# 在连接到新服务器时,Fabric 尝试连接的次数。 由于向后兼容的原因,它默认只有一次连接尝试。
env.connection_attempts = 300def check_user():# 切换身份run("sudo -s ", pty=True)def pull():# 拉取最新代码run('git pull origin %s ' % GIT_BRANCH, pty=False)def kill_run_procedure():run("kill $(lsof -i:%s|awk '{if(NR==2)print $2}')" % PROJECT_PORT)def restart():# 这里有一个坑,执行source ../venv3/bin/activate命令 进入虚拟环境时会失败# 解决办法是写一个shell脚本,执行shell.脚本# restart.sh# `source /usr/local/pythonvenv/venv3/bin/activate# nohup python runserve.py &`sudo("sh restart.sh")def show_result():run('ps -ef|grep %s' % PROJECT_NAME)def runserver():# 进入目录with cd(PROJECT_PATH):# 拉取代码pull()kill_run_procedure() # 杀掉正在运行的程序# 重新启动restart()# 查看结果show_result()print('结束')
4.执行命令
在命令行里执行命令 fab -f [文件名] [方法名]
fab -f fabfile.py runserver
这篇关于fabric 自动部署falsk 应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