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TCP/IP协议数据传输中一些限制性字段,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链路层:
MTU(max-transmission-unit)最大传输单元
如果IP层有一个数据报要传,而且数据包的长度比链路层的MTU还大,那么IP层就需要进行分片(fragmentation),把数据分成若干个小于MTU的片。(典型的以太网MTU为1500字节),分片发生在源主机或中间路由器上。因此,更准确的说,IP和链路层之间传送的数据单元应该是分组(packet),分组可以是一个IP数据报,也可以是IP数据报的一个片。
(PS:有些链路层的MTU并非指的是网络媒体的物理特性,如点到点的链路层(SLIP和PPP)的MTU典型值为296,他是一个逻辑限制,目的是为交互使用提供足够快的响应时间)
网络层/IP:
TTL (time-to-live) 生存时间
生存时间字段设置了数据报可以经过的最多路由器数。由源主机设置,一旦经过一个处理他的路由,值减去1,当该字段为0时,数据报被丢弃,并发送ICMP报文通知源主机。
16位总长度字段
总长度字段是IP首部中必要的内容,因为一些数据链路(如以太网)需要填充一些数据以达到最小长度。例如以太网数据帧最小60字节(首部占14)。
传输层/TCP:
MMS(max-segment-size)最长报文大小
表示能接受的最大块数据长度。可以限制另一端发送数据长度,加上主机也能控制他发送数据报的长度,可以是以较小的MTU连接到另一个网络上避免分段。每一方都有用于通告期望接受的MSS选项(MSS选项只能出现在SYN报文段中)。
16位通知窗口
用于流量控制,声明TCP缓冲区大小。拥塞窗口是发送方使用的流量控制,而通告窗口是接受方使用的流量控制。
这篇关于TCP/IP协议数据传输中一些限制性字段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