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基本的职业技能,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你对产品的理解是否足够深?
个人觉得,在构思产品之初,我们就应该用公司的PRD模板来作为规划产品的提纲,以此提高对细节的把握,并大幅缩短正式产出PRD时所花费的时间。要想保证别人能从零基础开始看懂你的PRD,你得自己先经历一遍同样的过程才行。
而且请记住,这世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完美PRD模板”。
我看过阿里的PRD模板,看过朋友创业公司的PRD模板,看过不少产品爱好者们交流的PRD模板,虽说大体相同,但仍然存在不少差异:有的事无巨细,一一叙清;有的言简意赅,毫无冗余;有的以高保真原型为主,PRD只用于必要时的信息补充。
但在我看来,这都是好的PRD模板。因为PRD是给人看的,只要这个模板能让负责同个产品的所有人员顺畅地沟通,那它就是一个好的模板。严谨地遵守条条框框固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条条框框背后“无损地信息交换”这一原则。
有些朋友可能天赋比较好,对产品和PRD比较有感觉,一上手就能对照着规范产出高质量的PRD;而我在这方面显得比较笨拙,所以我在实习时采用了“仿写+对比”的方法,对照着过往的高保真原型,试着自己撰写PRD,然后将其与对应的原版PRD进行比对,总结差距。
老实说,这个过程并不好玩,费时、费力,还容易产生挫折感,让人在巨大的差距面前怀疑自己是否有天能够达到boss们的水准,但它确实能让你对写PRD的套路熟捻于心。而且,几次重复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语言风格、遣词用句都与前几版越来越像,这也能在工作中帮助降低你与同事间的沟通成本。
对了,如果时间、精力、资源都允许的话,不妨再找个自己喜欢的互联网产品,写写PRD,与身边做技术的同学讨论一下,试着将这些信息无损地传递给他。也许你在实习时没有太多机会直接与开发人员们沟通,但这并不妨碍你见缝插针地在生活中寻找类似的锻炼机会。
二、你是否定期审视自己的个人成长状况?
这一点其实并不是针对“如何入门”的,而是针对“在入门后如何继续成长”的。产品是一项入门容易、精通极难的工作,定期回顾自己过往的产出、总结自己过往的经历,会对自己的成长速度大有帮助。
就算你一直保持着120%的努力与专注,尽力把所有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但当你在两三天后回看自己第一次产出的PRD时,很有可能就会发现不少问题——即使它已经通过了内部评审并提交给开发人员,可你仍会心存芥蒂。这很正常,不用感到气馁;你应该做的,是将这些问题记在心中,向同事们虚心请教,在下一次机会到来时,争取交出让自己更满意的答卷。
在阿里实习时,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情,是在离职前才去翻看自己的过往周报。直到那时,我才发现自己有许多问题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解决,有很多细节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做好,有很多错误一次两次三次地栽了跟头。如果我能养成定期回顾自己成长状况的习惯,如果我能更早一点发现自己的这些缺点,也许我在那段日子里就能收获更多的成长,留下更少的遗憾。
这篇关于基本的职业技能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