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del 第四天(关键字和__del__()方法)

2024-01-11 14:38

本文主要是介绍python的del 第四天(关键字和__del__()方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python的__del__()方法

创建对象后,Python解释器默认调用__init__()方法。当删除一个对象时,Python解释器也会默认调用一个方法,这个方法为__del__()方法。在Python中,对于开发者来说很少会直接销毁对象(如果需要,应该使用del关键字销毁)。Python的内存管理机制能够很好的胜任这份工作。也就是说,不管是手动调用del还是由Python自动回收都会触发__del__方法执行。

  1. 创建多个对象的时候触发__del__方法
    Python解释器释放实例对象的时候,调用该对象的__del__方法

各个对象被被Python解释器释放对象的时候调用__del__方法

class Person(object):
def init(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del(self):
print(“实例对象:%s”%self.name,id(self))
print(“python解释器开始回收%s对象了” % self.name)

print(“类对象”,id(Person))
zhangsan = Person(“张三”)
print(“实例对象张三:”,id(zhangsan))
print("------------")
lisi = Person(“李四”)
print(“实例对象李四:”,id(lisi))
执行效果

  1. 使用del删除引用时的调用情况
    当使用del 把内存的所有应用删除,立刻调用__del__方法

执行效果

创建对象后,Python解释器默认调用__init__()方法;

当删除一个对象时,python解释器也会默认调用一个方法,这个方法为__del__()方法

  1. 创建多个实例对象并且删除

import time
class Animal(object):

# 初始化方法
# 创建完对象后会自动被调用
def __init__(self, name):print('__init__方法被调用')self.__name = name
# 析构方法
# 当对象被删除时,会自动被调用
def __del__(self):print("__del__方法被调用")print("%s对象马上被干掉了..."%self.__name)

创建对象

dog = Animal(“哈皮狗”)

删除对象

del dog
cat = Animal(“波斯猫”)
cat2 = cat
cat3 = cat
print("—马上 删除cat对象")
del cat
print("—马上 删除cat2对象")
del cat2
print("—马上 删除cat3对象")
del cat3

print(“程序2秒钟后结束”)
time.sleep(2)
结果:

  1. 测量对应引用个数

  2. 小结
    当有1个变量保存了对象的引用时,此对象的引用计数就会加1。

当使用del删除变量指向的对象时,如果对象的引用计数不会1,比如3,那么此时只会让这个引用计数减1,即变为2,当再次调用del时,变为1,如果再调用1次del,此时会真的把对象进行删除

注意
del xxx 不会主动调用__del__方法,只有引用计数 == 0时,del()才会被执行,并且定义了__del_()的实例无法被Python的循环垃圾收集器收集,所以尽量不要自定义__del__()。一般情况下,del() 不会破坏垃圾处理器。

这篇关于python的del 第四天(关键字和__del__()方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94698

相关文章

Python调用Orator ORM进行数据库操作

《Python调用OratorORM进行数据库操作》OratorORM是一个功能丰富且灵活的PythonORM库,旨在简化数据库操作,它支持多种数据库并提供了简洁且直观的API,下面我们就... 目录Orator ORM 主要特点安装使用示例总结Orator ORM 是一个功能丰富且灵活的 python O

Nginx设置连接超时并进行测试的方法步骤

《Nginx设置连接超时并进行测试的方法步骤》在高并发场景下,如果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长时间未响应,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影响其他正常请求的处理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置Nginx的连接... 目录设置连接超时目的操作步骤测试连接超时测试方法:总结:设置连接超时目的设置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Java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重合的方法小结

《Java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重合的方法小结》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中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重合的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有间隔判断时间段集合是否与某时间段重合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有间隔实体类内容public class D

Python使用国内镜像加速pip安装的方法讲解

《Python使用国内镜像加速pip安装的方法讲解》在Python开发中,pi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用于安装和管理Python的第三方库,然而,在国内使用pip安装依赖时,往往会因为网络问题而导致速... 目录一、pip 工具简介1. 什么是 pip?2. 什么是 -i 参数?二、国内镜像源的选择三、如何

IDEA编译报错“java: 常量字符串过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IDEA编译报错“java:常量字符串过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今天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尝试将一个文件的Base64字符串设置为常量,结果导致IDEA编译的时候出现了如下报错java:常量字符串过长,... 目录一、问题描述二、问题原因2.1 理论角度2.2 源码角度三、解决方案解决方案①:StringBui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Linux中的nload命令是一个用于实时监控网络流量的工具,它提供了传入和传出流量的可视化表示,帮助用户一目了然地了解网络活动,本文给大家介绍了Linu... 目录简介安装示例用法基础用法指定网络接口限制显示特定流量类型指定刷新率设置流量速率的显示单位监控多个

Java覆盖第三方jar包中的某一个类的实现方法

《Java覆盖第三方jar包中的某一个类的实现方法》在我们日常的开发中,经常需要使用第三方的jar包,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第三方的jar包中的某一个类有问题,或者我们需要定制化修改其中的逻辑,那么应该如何... 目录一、需求描述二、示例描述三、操作步骤四、验证结果五、实现原理一、需求描述需求描述如下:需要在

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

《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的相关资料,reduce是JavaScri... 目录1. 什么是reduce2. reduce语法2.1 语法2.2 参数说明3. reduce执行过程

C#中读取XML文件的四种常用方法

《C#中读取XML文件的四种常用方法》Xml是Internet环境中跨平台的,依赖于内容的技术,是当前处理结构化文档信息的有力工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C#中读取XML文件的方法都有哪些吧... 目录XML简介格式C#读取XML文件方法使用XmlDocument使用XmlTextReader/XmlTextWr

python使用fastapi实现多语言国际化的操作指南

《python使用fastapi实现多语言国际化的操作指南》本文介绍了使用Python和FastAPI实现多语言国际化的操作指南,包括多语言架构技术栈、翻译管理、前端本地化、语言切换机制以及常见陷阱和... 目录多语言国际化实现指南项目多语言架构技术栈目录结构翻译工作流1. 翻译数据存储2. 翻译生成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