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只是将Web3.0看成是一个入口的做法,其实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本文主要是介绍仅仅只是将Web3.0看成是一个入口的做法,其实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对于Web3.0依然是一个入口的定义,其实在无形当中建构了一堵高墙,将Web3.0分成了内外两个世界。尽管在Web3.0以内,我们的确可以享受到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所带来的全新的生活,但是,Web3.0以外呢?我们依然还是要去感受传统而又原始的体验。这样一种方式打破的仅仅只是横亘于不同平台之间的「高墙」,弥合的是它们之间的「鸿沟」,实际上,它将Web3.0带入到了一种「内」、「外」两种不同的环境当中。
  说到底,以「入口」来定义Web3.0同样将其带入到了孤立、对立、割裂的发展状态里,并未真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与融通。按照笔者的理解,真正意义上的Web3.0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入口」内外完全不同的世界,而是一个完全融通,内外兼修的新世界。在Web3.0的内外,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完全一样的新世界,在这样一个新世界里,我们不仅实现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而且还实现了不同技术之间的纵横联通,最终达成的是一个复合、融通的全新世界。
  Web3.0并不存在「切换」的概念
  很多人将元宇宙和Web3.0结合起来看待,甚至还有人认为,元宇宙是Web3.0时代的一个最为贴切的表达方式。对此,我并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元宇宙的逻辑下,依然还是存在着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切换」的概念的。如果依然有「切换」的概念,那么,Web3.0其实还是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打通的。
  另外,所谓的「切换」其实依然是有一个「屏」抑或是「入口」的概念的。既然有这样的一个概念的存在,那么,Web3.0就不能称之为是真正意义上的Web3.0。按照我的理解,真正意义上的Web3.0应当可以实现自身在不同环境,不同场景的自由穿梭,不同环境下的自由切换,并且这样一种「穿梭」和「切换」是无感的,是顺理成章的。
  仅仅只是将Web3.0看成是一个入口的做法,其实依然是存在着「切换」的概念的。当「切换」依然存在,就预示着穿梭和切换的「不自由」,就意味着用户依然有感知的痛点。如果我们将这样一种Web3.0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Web3.0的话,未免有些太过简单和武断了。
  笔者认为,在Web3.0时代,「屏」和「入口」的概念是无处不在的,当「屏」和「入口」无处不在的时候,它的存在便没有意义了。当它的存在不再有意义的时候,依然将Web3.0定义成为是一个入口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结语
  当区块链的发展开始成熟,特别是当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开始串联成网,我们看到的是有关Web3.0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一种必然,透过它,我们应当更多地看到的是,区块链时代的来临。
  当越来越多的关注点开始聚焦在Web3.0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有人开始将其定义成为一个入口,一个「屏」,很显然,这其实又将Web3.0带入到了横向、独立的怪圈之中。仅仅只是以这样的看法来看待和定义Web3.0,只会把它带入到新的死胡同里。
  跳出横向的、孤立的牵绊,真正站在新的角度来看待Web3.0,把Web3.0看成是一个实现了虚实结合,数实结合,物理空间与赛博空间的结合的存在,才能真正抓住Web3.0的精髓和核心要义,才能真正把Web3.0带入到真正属于它的的正确的发展轨道里。
 

这篇关于仅仅只是将Web3.0看成是一个入口的做法,其实并不是完全正确的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85820

相关文章

Marsview这么好用?快速搭建后台不是梦

Marsview竟然这么好用?快速搭建后台不是梦! 还在为项目开发而焦头烂额吗?别再纠结了,Marsview来了!这个面向后台管理系统的低代码平台,不仅让你轻松搭建项目,还能让你成为团队中的“流量担当”。本文将带你了解 Marsview 的核心功能、技术架构,以及如何快速上手。 软件简介 Marsview 是一款专为中后台管理系统设计的低代码可视化平台,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完成项目搭建和

20190315 把整理和培养自己当作一生的事业,而不是局限在找工作拿offer。

把整理和培养自己当作一生的事业,而不是局限在找工作拿offer,做有本事的人。 来东南读研半年了,明显感觉自己掌握的不过是书本知识级别的中上水平,垃圾收集器这些的只知道背面经,靠脑子硬记,缺乏整理和系统,一头浆糊。 现在一边做实训这个烂项目,一边刷面经,一边刷剑指offer,想投些大公司的实习,又觉得还没准备好,看着各 种面经,都能说个大概,但明显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体系和不深入,**做的项目

OpenAI澄清:“GPT Next”不是新模型。

不,”GPT Next” 并不是OpenAI的下一个重要项目。 本周早些时候,OpenAI 日本业务的负责人长崎忠男在日本 KDDI 峰会上分享了一场演讲,似乎在暗示一个名为 “GPT Next” 的新模型即将出现。 但OpenAI的一位发言人已向Mashable证实,幻灯片中用引号括起来的”GPT Next”一词只是一个假设性占位符,旨在表明OpenAI的模型如何随着时间呈指数级进化。发言人

去 IOE 的本质不是 PR 砸场,而是云端再造

「青云一直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建立一朵更好的云,全模云的推出也标志着我们在实现这个目标上往前走了一大步。」 本文由青云QingCloud CTO 甘泉的演讲内容整理而来,共 2628 字,8 图,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青云QingCloud 如何解决「敏态」问题 先谈谈传统业务的 IT 部署模式,基本上都是刀片机+存储柜的模式,它们都是真实的物理机,上图密密麻麻的是刀片机,右边是存

cmd命令无法使用的情况(显示该命令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

CMD 命令无法使用显示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也不是可运行的程序或批处理文件。 问题所在:就是环境变量导致无法使用 重新配置环境变量    (注意是“用户变量”!而不是“系统变量”) 需添加环境变量如下 %SystemRoot%\system32%SystemRoot%%SystemRoot%\System32\Wbem%SYSTEMROOT%\System32\WindowsPo

大数据只是听起来唬人?其实啥也不是。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选择“设为星标” 回复”面试“获取更多惊喜 各位读者大佬们晚上好。 前两天一个读者找到我,问了一些问题。想来大家都是同龄人,虽然素不相识,但是我想起来我前几年刚毕业的时候,大概也是怀揣这样的问题,进入到了这么一个行业。 这个同学的问题大概也是很多新手同学的疑问罢。 这位同学在学校一直学习的是Java后端的工作,「然后现在做实时流平台,岗位是Java大数据,工作一年半了快,但

函数能否返回对象,而不是指针

现有一通用 获取记录集合函数 function GetRec(StrSql:string):Tadodataset; var rec1:Tadodataset; begin rec1:=TADODataSet.Create(nil); rec1.Connection:=ADOConnection1; rec1.CommandText:=strsql; rec1.Open; result:=rec1

Bagging: 数量,而不是质量。

由 AI 生成:过度简化的树、引导聚合、集成方法、弱学习器、减少方差 集成方法 — 数量,而不是质量 一、说明         机器学习中的集成方法是指组合多个模型以提高预测性能的技术。集成方法背后的基本思想是聚合多个基础模型(通常称为弱学习器)的预测,以生成通常比任何单个模型更准确、更稳健的最终预测。一般而言,我们通常遵循质量胜于数量的原则。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事实证

flutter的入口和原生交互

从今天起,笔者要开始从flutter列表页面向原生页面跳转了 首先遇到了N个No such module "Flutter" 因为笔者的公司其实是从前往后改造Flutter的,所以也不需要引擎组,但是笔者搞不懂,只能照着葫芦画瓢,以后等笔者Flutter技术日渐精进,一定回过来更新怎么单个页面嵌入flutter。 在Appdelegate里还有很多_lifeCycleDelega

[Python][不是说CPython]Cython语法与Pyton语法对比及相互转换和Python引入C函数完整示例

Cython语法与Pyton语法对比及相互转换和Python引入C函数完整示例 注意,这里说的Cython不是CPython啊,两码事。 Cython的语法在这里。 Cython 是 Python 的超集,旨在提高 Python 代码的执行速度。它允许你在 Python 代码中混合使用 C 语言的功能和类型,使得代码在一些场景下能够显著加速。以下是 Cython 语法和 Python 语法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