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web2.0随想:p2p、草根、跑马圈地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注:本人对web2.0这个词非常的不感冒,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想写文章骂它了。不过现在看网上的文章,这个词风头已过,已经是人人喊打的年代了,所以也就懒得骂它,也敢在题目中用它了)众多的p2p系统设计者都没有充分注意到,p2p系统一个天生的缺陷:
每个peer的力量都是很小、有很多缺陷的。
一个peer就是用户的一台pc。它的上传带宽往往很有限。它的性能往往不佳。
它往往不稳定。它经常关机。
主人经常很懒,几个月不更新内容。
这,就是为什么我对qq等"点对点"地共享目录的功能不感冒的原因:
相对于服务器提供存储空间的系统来说,这样的“点对点”系统有着数不清的缺点。
即使它能穿透局域网那又怎么样?
它的下载速度永远如蜗牛一样,还是一只脆弱的蜗牛,经常掉线的蜗牛。
万幸的是,单个peer的力量虽然小,peer的数量却是非常多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多的peer联合起来,系统的性能就容易超过中心服务器的模式了。
BT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许多人把BT说成是点对点文件交换软件,大错特错了!
BT下载一般都不是点对点的,而是“多点对多点”的。
BT客户端下载文件时, 能从多个点那里同时下载文件。
这才是它快速下载的原因,也是它实现“下载人数越多,速度越快”的秘密所在。
要是真的是“点对点”文件传输,凭共享者那么一点点带宽,下载速度将会低得可怜。
所以,要设计p2p系统,一定要充分利用“人多力量大”这个原理。
单个peer的力量微不足道,是不能吸引人的。人多了才有力量,才能吸引人。
所以,p2p文件共享系统一定要与分布式下载、分布式储存等等机制结合起来。
BT如此,eMule也是如此,甚至Naspter也是如此。
所谓人多力量大,不仅仅是说下载速度。还有其它的,例如内容的编辑。
任何单个用户都不能编辑出一本百科全书来,wiki集中了众多用户的力量,却能成就这一事业。
任何一个用户都远远不如狄德罗,但wiki却比狄德罗的百科全书牛b得多。
del.icio.us也是如此。
bloglines也是如此。
每个用户贡献一点点内容,结果就是汪洋大海般的内容。
任何一个人不小心接近了这个系统,都能被这个汪洋大海淹死。
广义来说,google也是集中了众多网站的力量。
阿里巴巴和淘宝是集中了众多商家的力量。
blog是集中了众多写手的力量。
flickr是集中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力量。
这是一个草根们抱成一团的时代。这是一个活生生演绎1+1〉2的故事的年代。
这是一个编写出了系统就不用害怕没有内容的年代。这是一个跑马圈地的年代。
为什么说这是跑马圈地的年代?
人类的需要是有限的,爱好也是有限的。
人以群分,但这个“群”的数目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p2p的应用是有限的。
QQ就是一个明证。QQ的巨大粘性使得它无论多难用,竞争对手都很难和它抢夺用户。
因为QQ已经第一个圈住了网络聊天这块地,别人是没法进来 的。
从前我们总是说先行者往往要变成先烈,因为大公司很轻易就能抢夺小公司的创意。
如今看来事情可能有所变化。
第一个跑马的人就能圈住土地,就能在这块土 地上做土皇帝,就能吃香的喝辣的。
所以说这是一个跑马圈地的年代。
所以说为什么这个年代的人都抛弃了“枪打出头鸟”的祖训,
不约而同地捡起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西方谚语。
是啊,世界那么大,还没有人去称王呢,只要跑过去圈一块地,那么你就是王了,何乐而不为?
skymountain,2005-12-15,于深圳
这篇关于web2.0随想:p2p、草根、跑马圈地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