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核Kconfig和Makefile原理

2024-01-06 22:08

本文主要是介绍学习内核Kconfig和Makefile原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内核源码树的目录下都有两个文档Kconfig(2.4版本是Config.in)和Makefile。分布到各目录的Kconfig构成了一个分布式的内核配置数据库,每个Kconfig分别描述了所属目录源文档相关的内核配置菜单。在内核配置makemenuconfig时,从Kconfig中读出菜单,用户选择后保存到.config的内核配置文档中。在内核编译时,主Makefile调用这个.config,就知道了用户的选择。


上面的内容说明了,Kconfig就是对应着内核的配置菜单。假如要想添加新的驱动到内核的源码中,能够修改Kconfig,这样就能够选择这个驱动,假如想使这个驱动被编译,要修改Makefile。所以,添加新的驱动时需要修改的文档有两种(注意不只是两个)
*Kconfig
*Makefile

---------------------------------------------------------------------------------------------
Kconfig

1.先了解一下Kconfig的语法:
一个典型的内核配置菜单如下:
menu "Network device support"
config NETDEVICES
        bool "Enable Net Devices"
        depends on NET
        default y
       help
               This is help desciption。
...
endmenu
包含在menu/endmenu中的内容会成为Network devicesupport的子菜单。每一个子菜单项都是由config来定义的。congfig下方的那些bool、dependson、default、help等为config的属性,用于定义该菜单项的类型、依赖项、默认值、帮助信息等。

2. 补充说明一下类型定义部分:
每个config菜单项都要有类型定义: bool布尔类型、 tristate三态(内建、模块、移除)、string字符串、 hex十六进制、 integer整型。
例如:
config HELLO_MODULE
bool "hello test module"
bool 类型的只能选中或不选中,显示为[ ]; tristate类型的菜单项多了编译成内核模块的选项,显示为< > ,假如选择编译成内核模块,则会在.config中生成一个CONFIG_HELLO_MODULE=m的配置,假如选择内建,就是直接编译成内核影响,就会在.config中生成一个CONFIG_HELLO_MODULE=y的配置. hex十六进制类型显示为( )。

3. 目录层次迭代
在Kconfig中有类似语句:source "drivers/usb/Kconfig"
用来包含(或嵌套)新的Kconfig文件,这样便可以使各个目录管理各自的配置内容,使不必把那些配置都写在同一个文件里,方便修改和管理。

----------------------------------------------------------------------------------------------

Makefile

2.6内核的Makefile分为5个组成部分:
       1. 最顶层的Makefile
       2. 内核的.config配置文件
       3.   在arch/$(ARCH) 目录下的体系结构相关的Makefile
       4. 在s目录下的 Makefile.* 文件,是一些Makefile的通用规则
       5. 各级目录下的大概约500个kbuild Makefile文件

顶层的Makefile文件读取 .config文件的内容,并总体上负责build内核和模块。Arch Makefile则提供补充体系结构相关的信息。 s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包含了所有用来根据kbuild Makefile 构建内核所需的定义和规则。


Kbuild Makefile
对于Makefiles的不同组成部分,有一些不同的语法规则。针对的对象也不同,对于大部分内核模块或设备驱动的开发者和使用者来说,最常接触到的就是各层目录下基于kbuild架构的kbuild Makefile文件。Kbuild Makefile核心内容主要包括:

1.目标定义
目标定义就是用来定义哪些内容要做为模块编译,哪些要编译链接进内核。如:

obj-y += foo.o

表示要由foo.c或者foo.s文件编译得到foo.o并链接进内核,而obj-m则表示该文件要作为模块编译。除了y,m以外的obj-x形式的目标都不会被编译。而更常见的做法是根据.config文件的CONFIG_变量来决定文件的编译方式(该变量如何起作用见文末另一篇文章的链接),如:
obj-$(CONFIG_EXT2) += ext2.o

除了obj-形式的目标以外,还有lib-y library库,hostprogs-y 主机程序等目标,但是基本都应用在特定的目录和场合下。


2.多文件模块的定义
最简单的kbuild Makefile如上一节一句话的形式就够了,如果一个模块由多个文件组成,那么稍微复杂一些,采用模块名加 –objs后缀或者 –y后缀的形式来定义模块的组成文件。如以下例子:
obj-$(CONFIG_EXT2) += ext2.o
ext2-y := balloc.o bitmap.o

或者写成如-objs的形式:
obj-$(CONFIG_EXT2) += ext2.o
ext2-objs := balloc.o bitmap.o

模块的名字为ext2,如果CONFIG_EXT2的值是m,由balloc.o和bitmap.o两个目标文件最终链接生成ext2.o直至ext2.ko文件,如果CONFIG_EXT2的值是y,生成的 ext2.o将被链接进built-in.o最终链接进内核。


3.目录层次的迭代
如下例:
obj-$(CONFIG_EXT2) += ext2/

如果CONFIG_EXT2 的值为y或m,kbuild将会将ext2目录列入向下迭代的目标中。

----------------------------------------------------------------------------------------------

模块的编译

编译模块的时候,你可以将模块放在代码树中,用Make modules的方式来编译你的模块
此时Makefile内容很简单,例如:obj-$(CONFIG_EXT2) += ext2.o 即可。

也可以将模块相关文件目录放在代码树以外的位置,用如下命令来编译模块:
make -C <path to kernel src> M=$PWD modules

‘-C’指定代码树的位置,M=$PWD 或 M=`PWD` 告诉kbuild回到当前目录来执行build操作。
当然,我们也可以为其写一个Makefile,这里介绍一个教通用的Makefile(2.6版本):

# Makefile2.6
ifneq ($(KERNELRELEASE),)
#kbuild syntax. dependency relationshsip of files and target modules are listed here.
obj-m := hello.o
hello-objs := hello.o  
else
PWD := $(shell pwd)
KDIR :=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all:
$(MAKE) -C $(KDIR) M=$(PWD) modules
clean:
rm -rf .*.cmd *.o *.mod.c *.ko .tmp_versions
endif

此例子驱动目录叫做hello,实际中需要将下面的hello换成自己的目录名称。其中代码树路径是自动获取的。之后在目录下直接执行make命令即可,不再用敲上面一大长串命令。

----------------------------------------------------------------------------------------------

在添加新驱动时,需要创建Kconfig、Makefile文件,且需要修改父目录Kconfig、Makefile这两个文件以便将自己的驱动包含进去。

在linux2.6.x/Documentation/kbuild目录下有周详的介绍有关kconfig、makefile的知识。



这篇关于学习内核Kconfig和Makefile原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77767

相关文章

Go 语言中的select语句详解及工作原理

《Go语言中的select语句详解及工作原理》在Go语言中,select语句是用于处理多个通道(channel)操作的一种控制结构,它类似于switch语句,本文给大家介绍Go语言中的select语... 目录Go 语言中的 select 是做什么的基本功能语法工作原理示例示例 1:监听多个通道示例 2:带

鸿蒙中@State的原理使用详解(HarmonyOS 5)

《鸿蒙中@State的原理使用详解(HarmonyOS5)》@State是HarmonyOSArkTS框架中用于管理组件状态的核心装饰器,其核心作用是实现数据驱动UI的响应式编程模式,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State在鸿蒙中是做什么的?二、@Spythontate的基本原理1. 依赖关系的收集2.

Java编译生成多个.class文件的原理和作用

《Java编译生成多个.class文件的原理和作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在Java项目中执行编译后,可能会发现一个.java源文件有时会产生多个.class文件,从技术实现层面详细剖析这一现象... 目录一、内部类机制与.class文件生成成员内部类(常规内部类)局部内部类(方法内部类)匿名内部类二、

Python中随机休眠技术原理与应用详解

《Python中随机休眠技术原理与应用详解》在编程中,让程序暂停执行特定时间是常见需求,当需要引入不确定性时,随机休眠就成为关键技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Python中随机休眠技术的具体实现与应用吧... 目录引言一、实现原理与基础方法1.1 核心函数解析1.2 基础实现模板1.3 整数版实现二、典型应用场景2

Java的IO模型、Netty原理解析

《Java的IO模型、Netty原理解析》Java的I/O是以流的方式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Java的类库涉及很多领域的IO内容:标准的输入输出,文件的操作、网络上的数据传输流、字符串流、对象流等,这篇... 目录1.什么是IO2.同步与异步、阻塞与非阻塞3.三种IO模型BIO(blocking I/O)NI

新特性抢先看! Ubuntu 25.04 Beta 发布:Linux 6.14 内核

《新特性抢先看!Ubuntu25.04Beta发布:Linux6.14内核》Canonical公司近日发布了Ubuntu25.04Beta版,这一版本被赋予了一个活泼的代号——“Plu... Canonical 昨日(3 月 27 日)放出了 Beta 版 Ubuntu 25.04 系统镜像,代号“Pluc

JAVA封装多线程实现的方式及原理

《JAVA封装多线程实现的方式及原理》: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封装多线程的原理和常见方式,通过封装可以简化多线程的使用,提高安全性,并增强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前言一、封装的目标二、常见的封装方式及原理总结前言在 Java 中,封装多线程的原理主要围绕着将多线程相关的操

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

《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Java开发中的远程调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特别是在处理生产环境的问题或者协作开发时,:本文主要介绍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 目录概述Java远程调试的开启与底层原理开启Java远程调试底层原理JVM参数总结&nbsMbKKXJx

kotlin中的模块化结构组件及工作原理

《kotlin中的模块化结构组件及工作原理》本文介绍了Kotlin中模块化结构组件,包括ViewModel、LiveData、Room和Navigation的工作原理和基础使用,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 目录ViewModel 工作原理LiveData 工作原理Room 工作原理Navigation 工

Java的volatile和sychronized底层实现原理解析

《Java的volatile和sychronized底层实现原理解析》文章详细介绍了Java中的synchronized和volatile关键字的底层实现原理,包括字节码层面、JVM层面的实现细节,以... 目录1. 概览2. Synchronized2.1 字节码层面2.2 JVM层面2.2.1 e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