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linux内存管理学习笔记(3)-页表前戏

2024-01-06 21:38

本文主要是介绍arm-linux内存管理学习笔记(3)-页表前戏,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start_kernel之前的汇编代码建立了内核临时页表,完成了内核区域的静态线性映射,保证内核可以在舒适的虚拟地址空间(运行地址和链接地址一致)运行。进入start_kernel之后就要准备建立完整的页表映射,这部分工作是在paging_init中完成。
不过在建立完整页表映射之前还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本文来分析下。
为了简化整个代码流程,便于分析,我的设备内核配置为不使用高端内存,不配置CONFIG_HIGHMEM。bootargs中传给内核的mem=256.
内核版本号:3.4.55
paging_init是在start_kernel的setup_arch中调用,这里按照先后顺序对setup_arch跟页表相关的各个函数功能做个介绍,重点函数paging_init进行详细分析。
setup_processor:调用lookup_processor_type,跟head.S中__lookup_processor_type一样,获取存储在.proc.info.init段中与cpu id一致的proc_info_list结构体,该结构体中存储着处理器的一些特性。打印出cpu的一些相关信息(如版本号 cache属性等)。

setup_machine_tags:对uboot传递来的tags进行解析,获取mem cmdline等信息,具体过程可以参考我分析kernel传参的博文,链接:http://blog.csdn.net/skyflying2012/article/details/35787971

parse_early_param:对boot_command_line进行早期的解析,具体解析原理可以参考我分析kernel参数解析的博文,链接:http://blog.csdn.net/skyflying2012/article/details/41142801
与页表相关的是对mem的解析,相应的解析函数如下。

{static int usermem __initdata = 0;unsigned long size;phys_addr_t start;char *endp;/** If the user specifies memory size, we* blow away any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size.*/if (usermem == 0) {usermem = 1;meminfo.nr_banks = 0;}start = PHYS_OFFSET;size  = memparse(p, &endp);if (*endp == '@')start = memparse(endp + 1, NULL);arm_add_memory(start, size);return 0;
}
early_param("mem", early_mem);

我的设备内存起始物理地址是0x80000000,即PHYS_OFFSET = 0x80000000,cmdline中mem=256m,
early_mem最终调用arm_add_memory将0x80000000起始的256MB内存添加到meminfo的membank数组中。meminfo中记录着系统有多少块连续内存,用membank数组记录,这里我们仅使用1个membank表示0x80000000起始的256MB内存空间。

sanity_check_meminfo:对meminfo中所有的membank进行范围检查,不能覆盖最小的vmalloc区域,将lowmem_limit设置为最高membank的顶端,我的设备只有一个membank,因此lowmem_limit为0x90000000,这是内存物理地址。最后将high_memory设置为lowmem_limit的虚拟地址,lowmem是线性映射到0xc0000000,因此high_memory=0xd0000000。
static void * __initdata vmalloc_min = (void *)(VMALLOC_END - (240 << 20) - VMALLOC_OFFSET);
我的设备VMALLOC_END=0xfc000000,这是vmalloc区域的上限,VMALLOC_OFFSET=0x800000,是vmalloc区域与lowmem之间8MB的隔离带。这样计算vmalloc_min是0xec800000,这是一个最小(240MB)的vmalloc区域.

arm_memblock_init:全局结构体memblock用来记录内存中可用和保留的区域,memblock.memory代表可用区域,memblock.reserved代表保留区域。arm_memblock_init中首先将meminfo中记录的membank添加到可用区域中。将kernel的代码段 数据段以及ramdisk区域都添加到保留区域,再将一级页目录的16KB区域添加到保留区域。
最后如果在板级结构体machine_desc定义了reserve函数,则会调用该函数完成板级相关的一些内存区域的保留。
为了方便调试,可以在cmdline中加入memblock=debug,会将memblock中可用和保留的区域全部打印出来。
我的设备是将0x80000000起始的256MB区域添加到可用区域memblock.memory中。
以上完成了对meminfo memblock的初始化,需要注意,其中存储的都是物理地址。

接下来调用paging_init,其中与页表建立相关的函数如下。在arch/arm/mm/mmu.c中

这篇关于arm-linux内存管理学习笔记(3)-页表前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77699

相关文章

Linux线程之线程的创建、属性、回收、退出、取消方式

《Linux线程之线程的创建、属性、回收、退出、取消方式》文章总结了线程管理核心知识:线程号唯一、创建方式、属性设置(如分离状态与栈大小)、回收机制(join/detach)、退出方法(返回/pthr... 目录1. 线程号2. 线程的创建3. 线程属性4. 线程的回收5. 线程的退出6. 线程的取消7.

Linux下进程的CPU配置与线程绑定过程

《Linux下进程的CPU配置与线程绑定过程》本文介绍Linux系统中基于进程和线程的CPU配置方法,通过taskset命令和pthread库调整亲和力,将进程/线程绑定到特定CPU核心以优化资源分配... 目录1 基于进程的CPU配置1.1 对CPU亲和力的配置1.2 绑定进程到指定CPU核上运行2 基于

golang程序打包成脚本部署到Linux系统方式

《golang程序打包成脚本部署到Linux系统方式》Golang程序通过本地编译(设置GOOS为linux生成无后缀二进制文件),上传至Linux服务器后赋权执行,使用nohup命令实现后台运行,完... 目录本地编译golang程序上传Golang二进制文件到linux服务器总结本地编译Golang程序

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的实现方式

《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的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的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方法1方法2总结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方法1使用ls -i命令找到文件或目录

Spring Boot集成Druid实现数据源管理与监控的详细步骤

《SpringBoot集成Druid实现数据源管理与监控的详细步骤》本文介绍如何在SpringBoot项目中集成Druid数据库连接池,包括环境搭建、Maven依赖配置、SpringBoot配置文件... 目录1. 引言1.1 环境准备1.2 Druid介绍2. 配置Druid连接池3. 查看Druid监控

Linux在线解压jar包的实现方式

《Linux在线解压jar包的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在线解压jar包的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linux在线解压jar包解压 jar包的步骤总结Linux在线解压jar包在 Centos 中解压 jar 包可以使用 u

linux解压缩 xxx.jar文件进行内部操作过程

《linux解压缩xxx.jar文件进行内部操作过程》:本文主要介绍linux解压缩xxx.jar文件进行内部操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解压文件二、压缩文件总结一、解压文件1、把 xxx.jar 文件放在服务器上,并进入当前目录#

Linux系统性能检测命令详解

《Linux系统性能检测命令详解》本文介绍了Linux系统常用的监控命令(如top、vmstat、iostat、htop等)及其参数功能,涵盖进程状态、内存使用、磁盘I/O、系统负载等多维度资源监控,... 目录toppsuptimevmstatIOStatiotopslabtophtopdstatnmon

在Linux中改变echo输出颜色的实现方法

《在Linux中改变echo输出颜色的实现方法》在Linux系统的命令行环境下,为了使输出信息更加清晰、突出,便于用户快速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信息,常常需要改变echo命令的输出颜色,所以本文给大家介... 目python录在linux中改变echo输出颜色的方法技术背景实现步骤使用ANSI转义码使用tpu

Knife4j+Axios+Redis前后端分离架构下的 API 管理与会话方案(最新推荐)

《Knife4j+Axios+Redis前后端分离架构下的API管理与会话方案(最新推荐)》本文主要介绍了Swagger与Knife4j的配置要点、前后端对接方法以及分布式Session实现原理,... 目录一、Swagger 与 Knife4j 的深度理解及配置要点Knife4j 配置关键要点1.Sp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