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oud”听着像“刻光盘”?这不索性又“刻”出一波新品、新服务来……

2024-01-04 09:20

本文主要是介绍“UCloud”听着像“刻光盘”?这不索性又“刻”出一波新品、新服务来……,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这不是小编第一次参加UCloud 用户大会了,但还是被每次绝对首发出场的老季惊了一把,咋回事儿捏?

作为科技圈小编真真头一次遇到如此调侃自己公司的老大,“很多人觉得我们的公司名称UCloud,实在是不好记,听起来就像刻光盘的……”老季在台上憨厚地笑着,场下的听众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逗乐了。

尽管这不过是句玩笑,但从“UCloud”名称本意来看,当然这也是老季本次爆料给大家的,关于公司名称的“官方正解”哈:“UCloud”本意是指优秀的云服务,立刻就可以得到;但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奋斗,也是趋于成熟的企业文化的体现,或许“秀,是苦努力到的!”这种诠释在如今看来更合适一些。

当然名称的解读只是一方面,那个在上海的寒冷中脱胎而出、至今一路高歌猛进的UCloud,做到的可不仅仅是这些,而是一直以来始终坚持“能够帮助用户的技术才是真正的好技术、技术只有为用户创造价值,才能体现自身价值”这样的信条;并在“凭借云计算技术服务用户”的漫长实践中,体验“客户的需求是下一个产品”,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痛点,用技术研发产品来满足需求,这都是老季与其背后的团队每天都做的大事儿!

“精神理念的坚守+技术产品的研发实践”,造就了UCloud从2012年至今,始终奔跑在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创新的道路上,而每一次的用户大会就是这些“新”的集中呈现与总结。

会上“刻”出的第一张盘:UCloudStack

现场,UCloud技术副总裁杨镭一上场就开始了“一路到底”抖包袱的节奏,最初他果断瞄准了从2015年开始逐渐走“下坡路”的OpenStack。他总结道“过去OpenStack这个开源项目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几年却一路向下,但如果仔细观察另一个一年火过一年的关键词’私有云’,就会发现其中热度不减反增的趋向,只能说明OpenStack这个解决方案的热度降低了而已。” 

通过OpenStack以及私有云的充分铺垫后,透析技术发展的趋向,作为一家从公有云入局的行业公司,杨镭表示,UCloud一直在思考怎样能够将技术与产品带到更多领域,目前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就是最新研发的、轻量级且可以私有化的云计算软件系统UCloudStack。更进一步了解,这款新宠实际上作为UCloud的技术和产品的集合,如今推出的为企业场景定制的解决方案中的第一款产品,也是一个轻量的平台解决方案。

你可能会产生疑问,本身已经基于公有云运营了六年时间,为啥要转头做起了重构定制呢?关于这个问题,UCloudStack产品研发的负责人文天乐是如此回答的:“实际上此次重构定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分别是部署规模以及快速交付。“公有云通常具有成千上万的数据的数据中心,但企业却达不到这个层级,我们不可能将公有云的直接架构完全照搬至用户的数据中心,大量的裁剪、复用以及优化工作比较繁重。”

恰好出炉的这款产品刚刚可以解决如此问题,如果追根究底其合适的用户场景,主要集中在短期内或者由于数据安全影响,无法使用公有云的客户;需要将行业云、园区云、政务云完全独立部署在成熟领域并具备完全可运维的工具的用户;以及短期不能上公有云,但是有虚拟化和云化需求的企业等。

面对这些“特殊”企业的诉求,UCloud会从虚拟化核心、虚拟化网络、计量计费、多租户、云管理平台、分布式存储等六大核心能力出发,实现完整的产品线上大多数功能,并可以放心构建在不同的X86服务器和普通的交换机上。

谈及UCloudStack产品的方案特性,相关技术人员着重强调了两点,分别是实现从小规模到大规模的平滑过渡与升级,以及成本的最佳优化。

在企业发展中,业务发展初期可以用6-10台解决云平台部署问题;但当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需要扩展到800台以上的这种能力,所以实现从小规模到大规模的平滑过渡和升级,这事儿很关键。

此外就是对成本优化的不懈追求了。如果将公有云上的混合云方案完全移植到UCloudStack私有化部署的平台上,那些利用用户存量无法虚拟化的特殊设备,就可以妥妥比较方便地集成在云中做到共同使用与管理。更重要的一点,该软件平台不绑定任何一个厂商特性,简单来说如果不追求性能和可靠性的情况下,用两台PC也是可以部署这个平台的。

突出强调的是,如果用户需要把这套系统集成在原有的用户管理系统中,通过API就能完成更加方便的集成工作;此外,业务实现分离和组建化以后,如果有定制需求,还可以支持快速定制的迭代,这个实现过程中无论是纯软件交付,还是软硬一体交付均可实现。

文天乐补充道,“其实我们专业服务中就包含为用户设计数据中心架构这一项,目前标准中为用户推荐了三种数据中心架构设计模式,而第一种是从性价比和可扩展性出发都是最好的。主要是建议用户计算、存储等融合在一起,利用交换机的迭代提供整个物理基础设施环境的可靠性。 ”倘若用户对存储性能有更高的可用性要求,还可以单独做成存储网络与存储设备进行优化。

有没有见过凌晨四点钟的上海呢?SDN网络表示,我诞生于此!

“有没有见过凌晨四点钟的上海呢?”杨镭发问现场。

这不是一个颇有毒鸡汤意味儿的梗,因为此般真实存在的辛劳,网络产品研发部门的邱模烔就深深品尝过,那还是在研发SDN网络的过程中。

“我们今天所讲的重点是技术本质,或者也可以被认为是SDN网络的精华,但其实可以归结为两点,自主可控、进化能力。”开场言简意赅。

因为动手实践过,虽说讲的是SDN网络的技术本质,但邱模烔一上台打出的比方却是形象生动,最合适的莫过于“造车”。

在他看来,SDN网络就像造车一样,假如搞不定哪些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什么发动机、变速箱还有悬挂器等,车做不到很舒适,而且也是跑不快的。但造车人深深知道,那些核心的器件无法直接购买到,怎么办?必须静下心来自己做,而且没有任何先前的参考。

例如针对物理云网关的实践,他表示,过去UCloud有物理云主机,主要可以用来解决特定场景下用户的业务问题。为了让这台普通的服务器具备SDN的能力,研发人员采用了硬件SDN 交换机,即将服务器连接在硬件交换机上已达成效。

“但随着时间,我们发现硬件的SDN交换机限制较大,油表数较少,直接限制物理云的规模。为了解决这类困难,同样基于X86服务器,我们自己又研发了一个物理云网关的转化集群,可做到线性扩展。换句话说,如果之前是100台用8台网关集群,如今200台就可以用16台进行扩展,更重要是可以升级。”邱模烔详细表示。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后来UCloud决定自己开发软件SDN来代替硬件SDN,也完全是基于解决进化能力的问题,无论需要两年还是29个月。

在对软件SDN成功研发表示自豪之余,邱模烔表示仍有两个问题还未解决,分别是不支持驱动以及地址空间的受限。

为了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UCloud有分别推出了SDN的第四版本以及第五版本,也就是1.5和2.0。其中2.0版本在功能特性上,都表现出了相对领先的水平,还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例如跨子网可用区、跨VIP漂移等,用户可以从这版SDN中构建自己的虚拟数据中心、规划子网、定义路由等。

对于网络这种非常核心的系统,自主可控与进化能力几乎决定了一切,这一点不是仅仅研制出一两个新功能、新特性就搞定的,需要长期打磨,这也是以邱模烔为代表的SDN技术研发团队一致认为的事儿。

现场UCloud还推出了基于可编程白盒交换机的UXR网络架构平台。该平台利用基于P4开发的核心交换路由器,达成了公有云网络平台与物理云网络、UCloud全球骨干承载网络、混合云网络等异构网络架构的完美解耦,并提供了精确到IP粒度的网络灰度发布能力;UCloud并表示未来也将在智能网卡研发上发力,让我们一起期待。

从没经历过的数据中心迁移,必须也要试一试!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是否经历过数据中心被迫关闭的尴尬?UCloud应用云产品中心总监吴斌炜向大家分享了他的经历。

“事情发生在我们在韩国设置的数据中心,由于各种外因被迫需要关闭……当时我们听到'换地方'这个需求的时候,确实内心是非常崩溃的。但数据中心绝不能关闭,必须马上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方案。

而数据中心的迁移是UCloud之前从未做过的。经过技术团队分析,目前机房存在两类产品,一类是商品承载用户的产品,主要涉及主机网络产品并存在于用户的业务中;另一类则是控制产品的管理模块,而这些模块控制了产品的创建、删除以及扩容操作。

团队成员们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将原来分属在两个机房的产品合成部署在一个机房中进行迁移工作,具体的迁移工作就涉及到控制系统迁移以及产品迁移两部分。

针对控制系统的迁移,吴斌炜说:“在开始迁移工作的时候,最先着手的就是控制系统迁移,主要是相对简单,一旦出现错误也比较容易恢复。在这种架构下,控制系统就相当于主编的模式,只需要做到系统下线,自动就可以完成切换,当然经过实践来看,这个做法针对无状态模块相对容易,但对于位于下端的公共数据库来说就稍微麻烦一些了。”

可以想见的一点,数据库的切换工作顺利实施,最重要的是保证两边数据的一致性。据了解,当时完成数据切换的时候,技术人员选择将控制台功能暂时关闭,主要为了防止数据库内有新的数据接入,但由于这个关闭的举措,大概在15分钟左右,用户无法进入控制台是比较重要的影响。

总体来说,在控制系统层面的迁移之后,数据层面的迁移有相对简单了许多,凭借比较成熟的迁移工具,例如主机迁移可做到对用户影响在1秒之内。

有人说机房建设就是粗放型,用钱“砸”就好了!话说建设机房的确很费钱,这事儿不假,但建成之后出现的用户痛点可不是用钱就能够解决的了……

经过多年的海外机房建设,UCloud解锁了名叫“硬件隔离组”的新功能,足见能够成功完成上文描述的“迁移任务”,并不奇怪。

为什么会做这个产品呢?杨镭坦言,UCloud成功出海之后,大多数面临的质疑就是“如果你宕机了该怎么办”的问题,这源于人们会十分倾向性认为在国内的宕机会得到第一时间的快速恢复,但国外就“不敢保证”的疑惑。

还是宕机这个问题,不幸出现宕机之后又将如何通过产品以及技术手段保证业务影响的最小化呢?

UCloud经过多年运营的积累发现由内存引发的宕机几率还是很高,约占三分之一,甚至连服务器宕机都极有可能是内存的问题。

“所以现在UCloud正在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内核隔离错误的比特位,主要分几种情况,第一个可纠正就是记录一下,发一个报警短信就可以了;第二个不可纠正,可恢复,我就把这个故障在内核中设置为可以忽略的错误。”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隔离之后透传给虚拟机,让里面的内核可以“感受”到如今外面的内存出现了故障,这样就可以达成在虚拟机内部第二次隔离的效果,完成此项工作,预计由内存引发的宕机可以减少90%。

杨镭坦言这项创新技术还存在很多挑战。首先需要对内核进行比较深入的修改与维护,同时还要保证在所有服务器上透明更新。作为一个云服务来讲,已经不像十年前那样提供软件,所谓服务就是用户不要关心具体过程,而是充分感受到所带来的进化与好处,这就是服务与软件非常不同的地方。

虽然这项创新看上去简单,但十分安全,一定程度上也展示了未来UCloud对以SGX为代表的技术的投入,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加密技术确实很火爆。

TA,基于硬件,能够做到将关键阶段的运算放入CPU内置芯片中,而不是传统内存里,即使内核与虚拟化软件出漏洞时,也可以高效保证安全。但值得明确的一点,数据安全这件事儿,技术保障固然重要,但相对的意识层面也应该跟上才是。

六年前,UCloud仅仅是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组成的创业团队,未来的一切还有太多未知……

六年里,在云市场的摸爬滚打中,它频频谢绝巨头们递过来的橄榄枝,坚持纯内资;自带“中立”基因,热衷自主研发到如今……

六年后,在巨头们“挥金如土”的岁月里,在他们“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的情势下,它依旧可以手握“中立”大旗,一骑绝尘,成长为如今服务用户超过8万的云服务商,不得不说是一件神奇确又令人佩服的事儿。

最后想用那句经典的话结尾,“客户的需求是下一个产品”,毋容置疑,UCloud的未来还会有更多惊喜呈现!

这篇关于“UCloud”听着像“刻光盘”?这不索性又“刻”出一波新品、新服务来……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68857

相关文章

windos server2022的配置故障转移服务的图文教程

《windosserver2022的配置故障转移服务的图文教程》本文主要介绍了windosserver2022的配置故障转移服务的图文教程,以确保服务和应用程序的连续性和可用性,文中通过图文介绍的非... 目录准备环境:步骤故障转移群集是 Windows Server 2022 中提供的一种功能,用于在多个

解决systemctl reload nginx重启Nginx服务报错:Job for nginx.service invalid问题

《解决systemctlreloadnginx重启Nginx服务报错:Jobfornginx.serviceinvalid问题》文章描述了通过`systemctlstatusnginx.se... 目录systemctl reload nginx重启Nginx服务报错:Job for nginx.javas

【区块链 + 人才服务】可信教育区块链治理系统 | FISCO BCOS应用案例

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也在持续发展。利用区块链数据共识、不可篡改的特性, 将与教育相关的数据要素在区块链上进行存证确权,在确保数据可信的前提下,促进教育的公平、透明、开放,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赋能,实现教育数据的安全共享、高等教育体系的智慧治理。 可信教育区块链治理系统的顶层治理架构由教育部、高校、企业、学生等多方角色共同参与建设、维护,支撑教育资源共享、教学质量评估、

【区块链 + 人才服务】区块链集成开发平台 | FISCO BCOS应用案例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其应用于实际业务中。然而,区块链技术的专业性使得其集成开发成为一项挑战。针对此,广东中创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国产开源联盟链 FISCO BCOS 推出了区块链集成开发平台。该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提供一套全面的区块链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支持开发者快速开发和部署区块链应用。此外,该平台还可以提供一套全面的区块链开发教程和文档,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区块链开发。

基于SpringBoot的宠物服务系统+uniapp小程序+LW参考示例

系列文章目录 1.基于SSM的洗衣房管理系统+原生微信小程序+LW参考示例 2.基于SpringBoot的宠物摄影网站管理系统+LW参考示例 3.基于SpringBoot+Vue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LW参考示例 4.基于SSM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LW参考示例 5.基于SpringBoot的二手数码回收系统+原生微信小程序+LW参考示例 6.基于SSM的民宿预订管理系统+LW参考示例 7.基于

Golang支持平滑升级的HTTP服务

前段时间用Golang在做一个HTTP的接口,因编译型语言的特性,修改了代码需要重新编译可执行文件,关闭正在运行的老程序,并启动新程序。对于访问量较大的面向用户的产品,关闭、重启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无法访问的情况,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使用Golang的系统包开发HTTP服务,是无法支持平滑升级(优雅重启)的,本文将探讨如何解决该问题。 一、平滑升级(优雅重启)的一般思路 一般情况下,要实现平滑

Golang服务平滑重启

与重载配置相同的是我们也需要通过信号来通知server重启,但关键在于平滑重启,如果只是简单的重启,只需要kill掉,然后再拉起即可。平滑重启意味着server升级的时候可以不用停止业务。 我们先来看下Github上有没有相应的库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找到了如下三个库: facebookgo/grace - Graceful restart & zero downtime deploy for G

Java后端微服务架构下的API限流策略:Guava RateLimiter

Java后端微服务架构下的API限流策略:Guava RateLimiter 大家好,我是微赚淘客返利系统3.0的小编,是个冬天不穿秋裤,天冷也要风度的程序猿! 在微服务架构中,API限流是保护服务不受过度使用和拒绝服务攻击的重要手段。Guava RateLimiter是Google开源的Java库中的一个组件,提供了简单易用的限流功能。 API限流概述 API限流通过控制请求的速率来防止

【微服务】Ribbon(负载均衡,服务调用)+ OpenFeign(服务发现,远程调用)【详解】

文章目录 1.Ribbon(负载均衡,服务调用)1.1问题引出1.2 Ribbon负载均衡1.3 RestTemplate整合Ribbon1.4 指定Ribbon负载均衡策略1.4.1 配置文件1.4.2 配置类1.4.3 定义Ribbon客户端配置1.4.4 自定义负载均衡策略 2.OpenFeign面向接口的服务调用(服务发现,远程调用)2.1 OpenFeign的使用2.1 .1创建

java后端服务监控与告警:Prometheus与Grafana集成

Java后端服务监控与告警:Prometheus与Grafana集成 大家好,我是微赚淘客返利系统3.0的小编,是个冬天不穿秋裤,天冷也要风度的程序猿! 在现代的微服务架构中,监控和告警是确保服务稳定性的关键组成部分。Prometheus和Grafana是两个强大的工具,它们可以集成在一起,为Java后端服务提供实时监控和可视化告警。 服务监控的重要性 服务监控可以帮助我们实时了解服务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