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使用量块?

2024-01-02 09:10
文章标签 正确 怎样 使用量

本文主要是介绍怎样正确使用量块?,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量块是一种横截面为矩形,并具有一对相互平行测量面的实物量具。它用耐磨材料制成,其线胀系数小,不易变形,且耐磨性好。

量块的形状通常为截面呈矩形的六面体,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上、下为两个平行的测量面,周边为四个非测量面。两测量面是极为光滑平整的平行平面,两测量面间具有精确尺寸,称为标称长度。每个量块上均标记有标称长度数码,标称长度不大于5.5mm的量块,其标称长度数码刻印在上测量面上;标称长度大于5.5mm的量块,其标称长度数码刻印在面积较大的侧面上。

量块的标称长度是指用以表明与主单位(m)之间关系的量值,也称为量块长度的示值。
量块的中心长度是指量块上测量面中心点的量块长度,如下图所示,即由上测量面的中心点(两对角线的交点)至与另一测量面相研合的辅助体(如平晶)表面的垂直距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满足生产中不同的要求,标准中规定有两种精度划分标准:一种是以其长度测量不确定度分等,共分为1、2、3,4、5五等;另一种是以量块长度的偏差分级,共分为K、0,1、2、3五级。标准中对各等、级量块长度变动量和其他性能均规定有相应要求(见JG146-2011《量块》)。上述等、级的精度依次从高至低排列。

量块是一种端面长度标准,主要用作尺寸传递系统中的工作基准,作为检定准确度基准或检定工作测量器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等),也用于精密定位、划线和精密机床的调整,有时也直接用于测量精密零件和量规。

量块都是按一定尺寸系列成套生产的,每一套由一定数量的不同标称尺寸的量块组成,根据生产需要可选用不同规格的成组量块。表34中列出91块一套的量块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成套量块装在同一盒中,如下图所示。使用时通常不可能从已有量块中直接找到所需尺寸,而需要通过量块的研合性选取两块或更多量块组合构成所需尺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研合性是指量块的一个测量面与另一量块测量面,通过分子力作用而相互粘合的性能。

选取组合量块时,为保证其精度,选取的块数应尽量少些。

选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应选取能去除最小位数的量块,然后依次选取较大位数的量块,每选一次应能使所要组成的量块组尺寸至少减少一位。

例如,要组成37.545mm的量块组,选用量块的方法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量块是极精密的量具,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使用前用汽油清洗干净(洗去防锈油),再用清洁的鹿皮或软绸擦干。测量面上不得有灰尘、纤维或明显的油迹。

2)清洗后的量块,不要用手直接去拿,而应用软绸衬起来拿。量块放在工作台上时,应使非工作面与台面接触。

3)量块的研合方法如图187所示。将两量块呈300交叉贴合在一起,用手前后微量地移动上面的量块(图187a),同时旋动使两量块的测量面转到平行方向(图187b),然后沿测量面长边方向平行向前推动量块直到两测量面完全贴合在一起(图187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常情况下,在研合过程中手指能感到研合力,两量块不必用压力就能贴附在一起。如研合力不强,在旋转和推进研合时,可施加一定的压力,但用力不宜过大,以免使小尺寸量块变形。

研合过程中如有打滑、阻滞或刮磨感觉时,应立即停止研合,检查测量面是否有灰尘、污物或毛刺。

用小于5mm的量块与大尺寸量块研合时,应将小量块放在上面,以免损坏小量块。不得将非工作面与工作面放在一起研合。

4)量块用完后,应及时将研合在一起的量块拆开,放到汽油中清洗干净,擦干后涂上防锈油,放到专用的盒内。若经常使用时,清洗后可不涂防锈油,直接放入干燥缸内保存。绝不允许将量块长时间研合在一起,以免产生金属粘接损伤量块工作面。

这篇关于怎样正确使用量块?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61992

相关文章

golang1.23版本之前 Timer Reset方法无法正确使用

《golang1.23版本之前TimerReset方法无法正确使用》在Go1.23之前,使用`time.Reset`函数时需要先调用`Stop`并明确从timer的channel中抽取出东西,以避... 目录golang1.23 之前 Reset ​到底有什么问题golang1.23 之前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的

【测试】输入正确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没有响应的可能性原因

目录 一、前端问题 1. 界面交互问题 2. 输入数据校验问题 二、网络问题 1. 网络连接中断 2. 代理设置问题 三、后端问题 1. 服务器故障 2. 数据库问题 3. 权限问题: 四、其他问题 1. 缓存问题 2. 第三方服务问题 3. 配置问题 一、前端问题 1. 界面交互问题 登录按钮的点击事件未正确绑定,导致点击后无法触发登录操作。 页面可能存在

LabVIEW程序员是怎样成长为大佬

成为一名LabVIEW编程领域的“大佬”需要时间、实践、学习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经验。尽管LabVIEW作为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在初期可能相对容易上手,但要真正成为精通者,需要在多个层面上深入理解。以下是LabVIEW程序员如何逐步成长为“大佬”的路径: 1. 打好基础 LabVIEW的大佬们通常在初期会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理解LabVIEW编程的核心概念,包括: 数据流编程模型:Lab

十四、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子用例与扩展用例

用例模型作为UML中4+1视图中非常重要的一员,非常集中地体现了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思想。用例模型将现实世界中连续的一个一个业务流程,按照场景划分到了一个一个的用例中。由于场景的出现,使得用例中的业务流程存在着高度的内聚性,从而成为了日后各种对象的雏形。同时,在用例分析中,又将那些存在于各个用例中的,相同或相近的业务操作提取出来,形成一个一个的子用例或扩展用例,又体现了面向对象设计中的复用性。现在

十三、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查询报表分析

在我以往的用例分析中,使用这样格式的用例模式,对于大多数业务操作流程来说是得心应手的,但对于有些功能来说总感觉不对劲。感觉不对劲的,就是那些查询、汇总与报表功能。对于这部分功能,需要我们描述的不是什么操作流程,而更重要的是那些数据项、数据来源、报表格式、数据链接,以及使用者、使用频率的说明。而这些,在以往的用例说明格式中统统都没有,怎么办呢?俗话说“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把我们的用例格式改改吧。

九、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功能角色分析与用例图

在我们进行一系列需求调研工作的同时,我们的需求分析工作也开始启动了。需求调研与需求分析工作应当是相辅相伴共同进行的。每次参加完需求调研回到公司,我们就应当对需求调研的成果进行一次需求分析。当下一次开始进行需求调研时,我们应当首先将上次需求分析的结果与客户进行确认,同时对需求分析中提出的疑问交给客户予以解答。这就是一个需求捕获->需求整理->需求验证->再需求捕获的过程。  但是,当我们经

八、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调研:需求捕获(下)

前面我们讨论了,需求分析工作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求捕获->需求整理->需求验证->再需求捕获······需求捕获是这个迭代过程的开始,也是整个需求分析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没有捕获哪来后面的整理与验证工作?但是,非常遗憾,按照我以往的经验,需求捕获是我们最薄弱的环节。前面我提到的许许多多项目开发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需求分析的问题,而许许多多需求分析的问题又都可以归结为需求捕获不完整的问题。需求捕获是整

七、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调研:需求捕获(上)

前面我们讨论了,需求分析工作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求捕获->需求整理->需求验证->再需求捕获······需求捕获是这个迭代过程的开始,也是整个需求分析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没有捕获哪来后面的整理与验证工作?但是,非常遗憾,按照我以往的经验,需求捕获是我们最薄弱的环节。前面我提到的许许多多项目开发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需求分析的问题,而许许多多需求分析的问题又都可以归结为需求捕获不完整的问题。需求捕获是整

六、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调研:迭代

前面我一直在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需求分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它将从第一次需求分析开始,一直持续到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在第一次的需求分析阶段,我们在一段时期内需要与客户进行反复地讨论,这个过程往往是这样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需求捕获->需求整理->需求验证->再需求捕获••••••  需求捕获,就是我们与客户在一起开研讨会

五、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调研:需求研讨

前面我们探讨了业务研讨会应当怎样组织,下面我们再具体讨论一下我们应当怎样与客户讨论业务需求。如果说组织业务研讨会是项目经理的功底,那么讨论业务需求就是需求分析人员的功底。  以往我们常常认为,需求分析是一件最简单的事情。客户说他们需要做一个什么软件,有些什么功能,我们照着做就可以了,所谓的需求分析员就是需求的记录员。我要说,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许多失败的软件项目,或者说软件项目中的需求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