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生长制备单根碳纳米管并测一下它的电导率

2023-12-29 22:10

本文主要是介绍如何生长制备单根碳纳米管并测一下它的电导率,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 一、整体思路
  • 二、具体实施方案
    • 1、制作基底
    • 2、沉积催化剂
    • 3、生长碳纳米管
    • 4、沉积探针
    • 5、接线测量
  • 三、参考文献

最近学习了微纳材料加工方面的技术,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如何生长制备一根碳纳米管并测一下它的电导率的报告,做完后觉得很有意思,在这里把部分内容分享出来。这里只是提出一个想法,实际操作时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不要过多参考此文,请多自己思考,实践出真知。
这个报告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制备一根碳纳米管,二是测量电导率。学界中关于制备单根碳纳米管的研究较少,只是因为其应用范围较小,但并不代表不能实现。根据文献 1中所提思路,通过控制催化剂的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碳纳米管的单根生长,因此第一个问题可以解决。又根据文献 2,水平阵列形式生长的碳纳米管能够很好的应用在集成电路中,因此本报告的思路为先制作外围电路,再控制单根碳纳米管朝着电路空隙方向以水平生长,最后沉积金属导线将碳纳米管与外围电路相连,就可以进行碳纳米管的电导率测量。

一、整体思路

整体的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首先制作一块基底,基底分为两部分,底层为石英晶片,上层为金pad阵列,pad之间保持一定空隙;然后在pad阵列边缘沉积少量的催化剂材料(FexOy);再CVD法通入甲烷等气体进行碳纳米管的生长制备,并控制碳纳米管的生长方向在pad的空隙中;生长好单根碳纳米管后,在基底上沉积钨探针将碳纳米管与周围的金pad连接;最后使用引线键合技术将pad引脚连接出来,进行电导率的测量。
请添加图片描述

二、具体实施方案

1、制作基底

根据文献2生长碳纳米管的衬底选择ST切割的石英晶片,并将该晶片在900℃中退火8小时。晶片退火完成后使用薄膜沉积技术形成四个金pad(5um×5um),每个pad间隔为10um。

2、沉积催化剂

基底制作完成后利用离子束沉积在pad阵列的边缘沉积一片小面积的铁膜(理论上只需沉积几个铁原子,面积约为3nm×3nm甚至更小),然后将带有铁膜图片的石英晶片在氧气-氮气环境中550℃下退火2,最终的到孤立的氧化铁纳米颗粒,这些颗粒就作为用于CVD生长碳纳米管的催化剂。

3、生长碳纳米管

将石英晶片放入反应炉中,保持石英晶片横向放置,在900℃下用通入氢气吹扫5分钟,然后再通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9:3的比例)流通1小时即可生长出所需要的单根碳纳米管2,期间控制气流速度为2mm/s左右3

4、沉积探针

将生长了碳纳米管的石英晶片取出放入真空室中进行离子束辅助沉积。沉积四根80nm粗的钨金属探针,探针之间的距离为1um,并依次将每个探针连接至4个pad上4,探针的沉积图形如下图所示。
请添加图片描述

5、接线测量

将石英晶片取出固定在外围电路上,通过热压键合技术将晶片上的pad连接到外围电路的引脚上。连接完成后在ad两触点上加一个合适的恒定电流,测量bc间的电压大小,然后根据四探针法公式即可算出碳纳米管的电导率。

三、参考文献


  1. Controlled growth of a single carbon nanotube on an AFM probe ↩︎

  2. High-performance electronics using dense, perfectly aligned arrays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 ↩︎ ↩︎ ↩︎

  3.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individual carbon nanotubes ↩︎

  4. Growth of half-meter long carbon nanotubes based on Schulz–Flory distribution ↩︎

这篇关于如何生长制备单根碳纳米管并测一下它的电导率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50879

相关文章

SWAP作物生长模型安装教程、数据制备、敏感性分析、气候变化影响、R模型敏感性分析与贝叶斯优化、Fortran源代码分析、气候数据降尺度与变化影响分析

查看原文>>>全流程SWAP农业模型数据制备、敏感性分析及气候变化影响实践技术应用 SWAP模型是由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开发的先进农作物模型,它综合考虑了土壤-水分-大气以及植被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描述作物生长过程的一种机理性作物生长模型。它不但运用Richard方程,使其能够精确的模拟土壤中水分的运动,而且耦合了WOFOST作物模型使作物的生长描述更为科学。 本文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和农业工作者

【详细介绍一下GEE】

GEE(Google Earth Engine)是一个强大的云计算平台,它允许用户处理和分析大规模的地球科学数据集,如卫星图像、气候模型输出等。以下是对GEE用法的详细介绍: 一、平台访问与账户设置 访问GEE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访问Google Earth Engine的官方网站来开始使用GEE。 创建账户: 用户需要注册并登录Google账户,然后申请访问GEE平台。申请过程可能需要提

做技术的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网站,

1   csdn  http://www.csdn.net/ 2. 开源中国  http://www.oschina.net/ 3. 深度开源(有些经验之谈) http://www.open-open.com/ 上面很多东西大家可以学很多。。。。。。 android须知的网址 Android开发者网站可以很好的帮助你,很多的文档也可以通过SDK工具下载。这些文档不仅仅是Javadoc A

大数据开发体系,进来了解一下?

“5G失败、物联网已死、鼓吹大数据无用论”打开手机又是承接今日份的“丧”, 这种丧味十足的帖子我们已经被投喂得太多了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说这些话的人,多少显得无聊而耸人听闻。 有这样一句话叫数据重构商业,流量改变未来。不管怎么唱衰,大数据时代已经向我们滚滚而来,早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参与大数据建设,10年后一定后悔”。 早在几年前,马云就在某次

193篇文章暴揍Flink,这个合集你需要关注一下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选择“设为星标” 回复”资源“获取更多惊喜 前一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我们在学习Flink的时候,到底在学习什么?》。 基本上把大多数情况下Flink需要学习的点都照顾到了。 然后重点来了,我整理了一个合集放在了CSDN论坛,根据Flink版本发布过程和知识点,收录了网络上写的比较好的文章,基本覆盖了近100%的Flink的知识点。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以跳转,你有必要收藏一

他来了他来了,Hadoop序列化和切片机制了解一下?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选择“设为星标” 回复”面试“获取更多惊喜 切片机制 一个超大文件在HDFS上存储时,是以多个Block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比如一个512M的文件,HDFS默认一个Block为128M,那么1G的文件分成4个Block存储在集群中4个节点上。 Hadoop在map阶段处理上述512M的大文件时分成几个MapTask进行处理呢?Hadoop的MapTask并行度与数据切片有有关系

C++中const关键字的使用方法,烦透了一遍一遍的搜,总结一下,加深印象!!!

之前一直在学习C/C++,关于const的使用,这里出现一点,那里出现一点。知识用时方恨少,这一段时间正好各种笔试题,其中关于const的用法也是层出不穷,所以疲于在书本上各种翻,这里汇总一下,加深自己的印象的同时,也方便以后查阅和学习。菜鸟一个,若有错误,望指正! const关键字 常类型是指使用类型修饰符const说明的类型,常类型的变量或对象的值是不能被更新的。不管出现在任何上

结合sklearn说一下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排序)对于数据科学家、机器学习从业者来说非常重要。好的特征选择能够提升模型的性能,更能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特点、底层结构,这对进一步改善模型、算法都有着重要作用。 特征选择主要有两个功能: 减少特征数量、降维,使模型泛化能力更强,减少过拟合增强对特征和特征值之间的理解 拿到数据集,一个特征选择方法,往往很难同时完成这两个目的。通常情况下,我们经常不管三七二十一,选择一种自己最熟悉或者

EasyExcel的导入与导出及在实际项目生产场景的一下应用例子

EasyExcel解决数据解析问题 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产出业务描述业务需求代码逻辑EasyExcel导入导出 学习目标 实际场景业务对文件流进行落库操作 熟练掌握EasyExcel解析Excel文件中的数据并对内容进行解析操作 熟练掌握EasyExcel导出List数据成excel 学习内容 EasyExcel 导入EasyExcel 导出 学习产出 完成基本的业务要

图像分割_区域生长

区域增长方法是根据同一物体区域内象素的相似性质来聚集象素点的方法,从初始区域(如小邻域或甚至于每个象素)开始,将相邻的具有同样性质的象素或其它区域归并到目前的区域中从而逐步增长区域,直至没有可以归并的点或其它小区域为止。区域内象素的相似性度量可以包括平均灰度值、纹理、颜色等信息。      区域增长方法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方法,在没有先验知识可以利用时,可以取得最佳的性能,可以用来分割比较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