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解析MongoDB的ObjectId,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MongoDB的文档固定是使用“_id”作为主键的,它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默认是个ObjectId对象(在Java中则表现为字符串),那么为什么MongoDB没有采用其他比较常规的做法(比如MySql的自增主键),而是采用了ObjectId的形式来实现?别着急,咱们看看ObjectId的生成方式便可知悉。
ObjectId使用12字节的存储空间,每个字节两位十六进制数字,是一个24位的字符串。由于看起来很长,不少人会觉得难以处理,其实不然。ObjectId是由客户端生成的,按照如下方式生成:
前4位是一个从标准纪元开始的时间戳,是一个int类别,只不过从十进制转换为了十六进制。这意味着这4个字节隐含了文档的创建时间,将会带来一些有用的属性。并且时间戳处于字符的最前面,同时意味着ObjectId大致会按照插入顺序进行排序,这对于某些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如作为索引提高搜索效率等等。使用时间戳还有一个好处是,某些客户端驱动可以通过ObjectId解析出该记录是何时插入的,这也解答了我们平时快速连续创 建多个Objectid时,会发现前几位数字很少发现变化的现实,因为使用的是当前时间,很多用户担心要对服务器进行时间同步,其实这个时间戳的真实值并 不重要,只要其总不停增加就好。
接下来的3个字节,是所在主机的唯一标识符,一般是机器主机名的散列值,这样就确保了不同主机生成不同的机器hash值,确保在分布式中不造成冲突,这也就是在同一台机器生成的objectid中间的字符串都是一模一样的原因。
上面的机器字节是为了确保在不同机器产生的ObjectId不冲突,而PID就是为了在同一台机器不同的mongodb进程产生了ObjectId不冲突。
前面的9个字节是保证了一秒内不同机器不同进程生成ObjectId不冲突,最后的3个字节是一个自动增加的计数器,用来确保在同一秒内产生的ObjectId也不会冲突,允许256的3次方等于16777216条记录的唯一性。
因此,MongoDB不使用自增主键,而是使用ObjectId。在分布式环境中,多个机器同步一个自增ID不但费时且费力,MongoDB从一开始就是设计用来做分布式数据库的,处理多个节点是一个核心要求,而ObjectId在分片环境中要容易生成的多。
这篇关于解析MongoDB的ObjectId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