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核心内容整理

2023-12-20 11:45

本文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核心内容整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计算机组成原理

目录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3、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4、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计算机性能指标

二、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一)数制与编码

1、进位计数制及其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

2、定点数的编码表示

(二)运算方法和运算电路

1、基本运算部件

2、加/减运算

3、乘除运算

(三)整数的表示和运算

1、无符号整数的表示和运算

2、带符号整数的表示和运算

(四)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浮点数的表示

2、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三、存储器层次结构

(一)存储器的分类

(二)层次化存储器的基本结构

(三)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

1、SRAM存储器

2、DRAM存储器

3、Flash存储器

(四)主存储器

1、DRAM芯片和内存条

2、多模块存储器

3、主存和CPU之间的连接

(五)外部存储器

1、磁盘存储器

2、固态硬盘(SSD)

(六)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1、Cache的基本原理

2、Cache和主存之间的映射方式

3、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算法

4、Cache写策略

(七)虚拟存储器

1、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2、页式虚拟存储器

3、段式虚拟存储器

4、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四、指令系统

(一)指令系统的基本概念

(二)指令格式

(三)寻址方式

(四)数据的对齐和大/小端存放方式

(五)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

(六)高级语言程序与机器级代码之间的对应

1、编译器,汇编器和链路器的基本概念

2、选择结构语句的机器级表示

3、循环结构语句的机器级表示

4、过程(函数)调用对应的机器级表示

五、中央处理器(CPU)

(一)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二)指令执行过程

(三)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四)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五)异常和中断机伟制

1、异常和中断的基本概念

2、异常和中断的分类

3、异常和中断的检测与响应

(六)指令流水线

1、指令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2、指令流水线的基本实现

3、结构冒险、数据冒险和控制冒险的处理

(七)多处理器基本概念

1、SISD、SMD、MIMD、向量处理器的基本概念

2、硬件多线程的基本概念

3、多核处理器(multi-core)的基本概念

4、共享内存多处理器(SMP)的基本

六、总线和输入/输出系统

(一)总线

1、总线的基本概念

2、总线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3、总线事务和定时

(二)I/0接口(I/O控制器)

1、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2、I/0端口及其编址

(三)I/0方式

1、程序查询方式

2、程序中断方式

3、DMA方式


【考查目标】

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

2、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对计算机硬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能够对相关部件进行设计。

3、理解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高级编程语言(C语言)程序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具备软硬件协同分析和设计能力。

【考查大纲】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组成的。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程序,而应用软件则包括各种实际应用的软件程序。

2、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包括:

  1.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计算机上的指令和处理数据。

  2. 存储器:包括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3. 输入设备:用于将数据和指令输入计算机,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4.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5. 主板:将计算机硬件组件连接在一起的电路板,包括CPU插槽、内存插槽、扩展插槽等。

  6. 硬盘:用于存储大量数据的永久性存储设备。

  7. 显卡:负责计算机显示图像的设备。

  8. 网卡:用于连接计算机与局域网或互联网的设备。

  9. 电源:为计算机提供电能的设备。

  10. 其他外部设备:如音箱、摄像头、投影仪等,用于增强计算机的功能和用户体验。

3、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计算机硬件提供计算机系统的计算、存储和控制功能,而计算机软件则通过控制计算机硬件的运行来实现各种功能。计算机软件可以通过编程语言编写成指令序列,然后由计算机硬件执行。计算机硬件执行指令的过程包括指令的获取、指令的解码和执行。指令的获取是指从内存中读取指令,指令的解码是指解析指令的操作码和操作数,指令的执行是指根据操作码和操作数进行相应的运算和操作。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存储程序”的工作方式。

4、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存储程序”工作方式,高级语言程序与机器语言程序之间的转换,程序和指令的执行过程。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存储程序的工作方式、高级语言程序与机器语言程序之间的转换、以及程序和指令的执行过程。

  1. 存储程序的工作方式: 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都被存储在内存中。存储程序的工作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内存中,计算机通过按顺序执行存储在一块一块内存中的指令来完成特定的任务。每个指令被一个唯一的地址标识,计算机根据指令的地址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并执行。

  2. 高级语言程序与机器语言程序之间的转换: 高级语言是由程序员使用易于理解和编写的语法编写的程序。然而,计算机只能理解机器语言,即由二进制代码组成的指令。因此,高级语言程序需要转换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被计算机执行。这个转换过程通常通过编译器或解释器来完成。编译器将整个高级语言程序一次性地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而解释器则逐行地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程序并执行。

  3. 程序和指令的执行过程: 计算机执行程序和指令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 取指令(Fetch):计算机从内存中读取下一条指令,并将其存储在指令寄存器中。
  • 解码指令(Decode):计算机解析指令的操作码和操作数,并确定要执行的操作。
  • 执行指令(Execute):根据操作码和操作数执行指令的操作。这可以涉及到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输等操作。
  • 存储结果(Store):将执行结果存储在内存或寄存器中。

以上过程循环进行,直到程序执行完毕或遇到特定的中断或跳转指令。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硬件和软件的协作下实现的。硬件提供了计算和存储的能力,而软件则控制和组织这些能力来完成特定的任务。

(二)计算机性能指标

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GFLOPS、TFLOPS、PFLOPS、EFLOPS、ZFLOPS:

吞吐量(Throughput):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工作量或数据量。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指系统对给定请求作出响应所需的时间。

CPU时钟周期(Clock Cycle):指CPU内部时钟振荡器产生一个完整的脉冲所需的时间。

主频(Clock speed):指CPU内部时钟振荡器的频率,即每秒钟产生的时钟周期数。

CPI(Clocks per Instruction):指完成一个指令所需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CPU执行时间(CPU Execution Time):指完成一个程序或任务所需的时间。

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指每秒钟能执行的百万条指令数,计算公式为MIPS = 指令总数 / CPU执行时间。

MFLOPS(Million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指每秒钟能执行的百万次浮点运算数,计算公式为MFLOPS = 浮点运算总数 / CPU执行时间。

GFLOPS(Giga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指每秒钟能执行的十亿次浮点运算数,计算公式为GFLOPS = 浮点运算总数 / CPU执行时间。

TFLOPS(Tera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指每秒钟能执行的万亿次浮点运算数,计算公式为TFLOPS = 浮点运算总数 / CPU执行时间。

PFLOPS(Peta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指每秒钟能执行的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数,计算公式为PFLOPS = 浮点运算总数 / CPU执行时间。

EFLOPS(Exa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指每秒钟能执行的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数,计算公式为EFLOPS = 浮点运算总数 / CPU执行时间。

ZFLOPS(Zetta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指每秒钟能执行的十万亿亿次浮点运算数,计算公式为ZFLOPS = 浮点运算总数 / CPU执行时间。

二、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一)数制与编码

1、进位计数制及其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

进位计数制是一种数制表示方法,常见的有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1.1 十进制转换为其他进位计数制:

  • 二进制:将十进制数每次除以2,记录余数,直到商为0,反向排列余数即为二进制数。
  • 八进制:将十进制数每次除以8,记录余数,直到商为0,反向排列余数即为八进制数。
  • 十六进制:将十进制数每次除以16,记录余数,直到商为0,余数大于9时用字母表示,反向排列余数即为十六进制数。

1.2 其他进位计数制转换为十进制:

  • 二进制:将二进制数从最低位开始,每位乘以2的相应次方并相加。
  • 八进制:将八进制数从最低位开始,每位乘以8的相应次方并相加。
  • 十六进制:将十六进制数从最低位开始,每位乘以16的相应次方并相加,大于9的用字母表示。
2、定点数的编码表示

定点数是用固定的位数来表示实数的一种编码方式。

定点数可以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其中整数部分用原码表示,小数部分用补码表示。定点数的位数决定了可以表示的范围和精度。

在计算机中,定点数常用的表示方式有原码、反码和补码。其中原码是将实数的每一位都按照正负号进行编码;反码是在原码的基础上,将负数按位取反;补码是在反码的基础上,将最高位加1。

定点数的编码表示可以用于各种计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但是由于定点数的位数有限,所以存在精度损失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浮点数的编码表示方式。

(二)运算方法和运算电路

运算方法和运算电路是计算机中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加法器和ALU是基本运算部件,用来执行加法和其他运算。补码加/减运算器可以执行加/减运算,并生成结果和标志位。乘法电路和除法电路则可以实现乘法和除法运算。

1、基本运算部件

加法器,算术逻辑部件(ALU)。

基本运算部件是计算机中的基本单元,用来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其中最重要的部件是加法器和算术逻辑部件(ALU)。

加法器是用来执行加法运算的部件,可以对两个数字进行相加,并输出结果。常见的加法器有半加器、全加器和多位加法器。半加器只能处理一位的加法运算,全加器可以处理两位的加法运算,而多位加法器可以处理多位的加法运算。

算术逻辑部件(ALU)是一种能够执行多种运算的部件,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逻辑运算等。ALU通常由多个逻辑门和触发器组成,可以根据需要执行不同的运算操作。

2、加/减运算

补码加/减运算器,标志位的生成。

加/减运算是最基本的算术运算,可以通过补码加/减运算器来实现。补码是一种数学表示法,它可以将负数表示为正数的补码加上一个符号位。补码加/减运算器可以根据输入的两个数字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并生成结果和标志位。

3、乘除运算

乘/除法运算的基本原理,乘法电路和除法电路的基本结构。

乘除运算是更复杂的运算,乘法运算可以通过乘法电路来实现,除法运算可以通过除法电路来实现。乘法电路通常使用“乘法器树”的结构,将乘法运算分解为多个部分的乘法运算,然后再将结果累加得到最终的乘法结果。除法电路则使用“除法器树”的结构,将除法运算分解为多个部分的除法运算,并依次计算出商的每一位。

(三)整数的表示和运算

1、无符号整数的表示和运算

无符号整数是指没有正负之分的整数。它们可以表示为二进制形式,并且可以进行基本的算术运算。

表示:无符号整数通常用固定位数的二进制来表示,最左边的位为最高位,最右边的位为最低位。每个位上的值为2的幂次方,从0开始递增。例如,8位的无符号整数可以表示0到255的范围。最低位表示2^0,最高位表示2^7。例如,二进制数01010101表示85。

运算:无符号整数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些运算在整数的二进制表示上进行,按照正常的算术规则进行计算。当结果超出表示范围时,会发生溢出,即结果会回到最小值或最大值。

2、带符号整数的表示和运算

带符号整数是指有正负之分的整数。它们同样可以表示为二进制形式,并且可以进行基本的算术运算。

表示:带符号整数通常用一个符号位和其余位表示。符号位为0表示正数,为1表示负数。例如,8位的带符号整数可以表示-128到127的范围。最低位表示2^0,最高位表示-2^7。例如,二进制数10000001表示-127。

运算:带符号整数的运算与无符号整数类似,但需要特别注意溢出和符号位的处理。对于加法和减法,可以直接按照二进制表示进行运算。对于乘法和除法,需要将带符号整数转换为无符号整数进行计算,然后再将结果转换回带符号整数。

需要注意的是,带符号整数的溢出行为是未定义的,即结果可能是不确定的。因此,在进行带符号整数的运算时,需要谨慎考虑是否会出现溢出的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四)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浮点数的表示

IEEE754标准

IEEE 754是一种用于浮点数运算的标准。该标准定义了浮点数的表示方式、运算规则和舍入规则。以下是IEEE 754标准中浮点数的表示方式:

  1. 符号位(1位):用于表示浮点数的正负。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

  2. 指数位(8位或11位):用于表示浮点数的指数部分。指数部分采用偏移码表示,其中0表示最小指数,全1表示最大指数。

  3. 尾数位(23位或52位):用于表示浮点数的尾数部分。尾数部分的二进制表示范围为0到1,其中1在规范化表示时省略不写。

根据上述表示方式,IEEE 754标准定义了单精度浮点数和双精度浮点数的表示方式:

  1. 单精度浮点数(32位):符号位(1位)+指数位(8位)+尾数位(23位)

  2. 双精度浮点数(64位):符号位(1位)+指数位(11位)+尾数位(52位)

IEEE 754标准还定义了特殊值的表示,如正无穷大、负无穷大、NaN(不是一个数)等。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浮点数的四种舍入模式:向零舍入、向最近舍入、向下舍入和向上舍入。

2、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浮点数的加/减运算即两个浮点数的相加或相减。在计算机中,浮点数使用二进制表示,包括一个符号位、指数位和尾数位。

浮点数加法运算的步骤如下:

  1. 对两个浮点数的指数进行比较,将指数较小的浮点数的尾数右移,使得两个浮点数的尾数位数相同。
  2. 将两个浮点数的尾数相加,得到新的尾数。
  3. 如果尾数溢出(即超过了浮点数的表示范围),需要进行尾数舍入操作。
  4. 进行尾数规格化,即将尾数的小数点位置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5. 对两个浮点数的指数进行加法运算,得到新的指数。
  6. 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指数溢出和舍入操作。
  7. 对结果进行符号位的处理。

浮点数减法运算可以通过将被减数取相反数,然后进行加法运算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浮点数的计算可能会出现舍入误差,导致结果与实际值略有不同。这是由于浮点数的表示精度有限所导致的。

三、存储器层次结构

(一)存储器的分类

存储器通常根据其功能和特性进行分类。以下是存储器的一些主要分类:

  1. 主存储器(RAM):主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是计算机的工作区域。它是易失性存储器,即当计算机断电时,其中的数据将被清除。

  2. 辅助存储器(磁盘、固态硬盘等):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与主存储器不同,它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即数据在计算机断电后仍然保持。

  3. 高速缓存存储器(Cache):高速缓存是主存储器和CPU之间的快速存储器,用于提高数据读取和写入的速度。它通常分为一级缓存(L1缓存)、二级缓存(L2缓存)和三级缓存(L3缓存),根据其与CPU的距离和速度来划分。

  4. 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中的数据无法被修改或擦除,通常用于存储固定的、不可更改的数据和指令,如开机自检程序和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5. 快速非易失性存储器(Flash存储器):Flash存储器具有较快的读取和写入速度,且在断电情况下数据依然保持。它常用于随机存储器卡(SD卡)、USB闪存驱动器和固态硬盘等。

  6. 磁带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是一种较为低速的存储设备,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备份和归档。

这些存储器分类基于不同的特性和用途,用于满足计算机系统的存储需求。

(二)层次化存储器的基本结构

层次化存储器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 CPU寄存器:位于CPU内部,速度最快,容量最小,用于存储最常用的数据和指令。

  2. 缓存(Cache):位于CPU和主存之间,容量较小,但速度比主存快得多。缓存用于存储最近被CPU访问的数据和指令,以提高CPU的访问速度。

  3. 主存(Main Memory):也称为内存,通常是计算机中容量最大的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4. 辅助存储器:包括硬盘、光盘、磁带等,容量大,但速度相对较慢。辅助存储器主要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以及作为主存的扩展。

这些存储器层次按速度和容量逐级递减,同时成本逐级递增。层次化存储器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将数据和指令存储在更快速、容量较小的存储器中,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

(三)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

1、SRAM存储器

SRAM存储器由触发器和逻辑门构成,能够实现数据的即时读取和写入。它的读写速度快,但成本较高。SRAM存储器通常用于高速缓存(Cache)等需要快速访问的场景。

2、DRAM存储器

DRAM存储器由电容和开关构成,需要定期刷新电容以保持数据的稳定性。DRAM存储器容量大,成本低,但读写速度相对较慢。DRAM存储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内存等大容量存储需求场景。

3、Flash存储器

Flash存储器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它使用了特殊的电荷累积和擦除机制。Flash存储器具有较高的存储密度和较低的功耗,可以在断电后保持数据不丢失。Flash存储器广泛应用于固态硬盘(SSD)、USB闪存驱动器、存储卡等设备中。

(四)主存储器

1、DRAM芯片和内存条

DRAM芯片(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是一种用于存储数据的半导体芯片,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一种。DRAM芯片适用于计算机主存储器和图形处理器等需要频繁读写数据的应用。

内存条是将多个DRAM芯片集成在同一板载电路上的存储设备。内存条通常有不同的形态和容量,例如DIMM(双维插入式内存模块)、SO-DIMM(小型双维插入式内存模块)和UDIMM(非缓冲双维插入式内存模块)等。内存条通过连接到计算机主板上的内存插槽来提供额外的存储容量和更快的数据访问。

DRAM芯片是内存条的主要组成部分,内存条中的DRAM芯片数量决定了内存条的容量。内存条还包括其他元件,如控制器芯片和电路板。计算机通过内存控制器与内存条进行通信,读取和写入数据。

DRAM芯片和内存条的性能对计算机的整体运行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有着重要影响。更高容量的DRAM芯片和内存条可以提供更多的存储空间,而更高速度的DRAM芯片和内存条可以提高数据读取和写入的速度,从而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运行效率。

2、多模块存储器

多模块存储器是一种用于存储数据的设备,由多个存储模块组成。每个存储模块都有自己的地址范围和数据容量。多模块存储器可以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高的存取速度。

多模块存储器一般由读写控制器、地址传送控制器和存储模块组成。读写控制器用于控制数据的读取和写入操作,地址传送控制器用于传送地址信息以选择存储模块,存储模块则负责实际存储数据。

多模块存储器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计算机主存储器、数据库存储等。通过增加存储模块的数量,可以扩展存储容量,提高存取速度,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总之,多模块存储器是一种用于存储数据的设备,通过组合多个存储模块实现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高的存取速度。

3、主存和CPU之间的连接

主存和CPU之间的连接通常是通过总线实现的。总线是一组电子线路,用于在计算机内部各个组件之间传递数据和控制信号。在计算机系统中,有三种类型的总线用于主存和CPU之间的连接: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在主存和CPU之间传递数据。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每次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位为单位表示。较宽的数据总线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地址总线用于指定主存中的存储单元的地址。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主存的寻址范围,即能够访问的存储单元数量。较宽的地址总线可以提供更大的主存容量。

控制总线用于传递控制信号,包括读写控制信号、时钟信号、中断信号等。控制总线的作用是协调主存和CPU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操作。

主存和CPU之间的连接还涉及到一些控制器和接口芯片,用于实现数据和信号的转换和协议的处理。这些控制器和接口芯片通常集成在主板上,提供主存和CPU之间的接口功能。

(五)外部存储器

1、磁盘存储器

磁盘存储器是一种计算机外部存储设备,用于长期存储数据。磁盘存储器由一个或多个磁盘组成,每个磁盘都是由一个金属或塑料盘片组成,盘片表面上有磁性涂层,用于存储数据。

磁盘存储器使用磁头读写数据。磁头是一个感应线圈,负责在磁盘表面上读取或写入数据。计算机使用文件系统来管理磁盘存储器上的数据,将数据分割成逻辑块并存储在不同的磁道上。每个磁道又被划分成若干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储一定数量的数据。

磁盘存储器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和较快的数据读写速度,但相对于内存来说,它的访问速度较慢。因此,计算机通常会将常用的数据加载到内存中,而将较少使用的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磁盘存储器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中,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等。

2、固态硬盘(SSD)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是一种使用闪存芯片存储数据的存储设备,与传统的机械硬盘(Hard Disk Drive,简称HDD)相比,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抗震抗摔能力。

SSD的存储介质是闪存芯片,而不是机械硬盘中的旋转磁盘。它采用了快速的固态存储技术,不需要机械部件来读写数据,因此读写速度更快,响应时间更短。

由于没有机械部件,SSD比HDD更耐用,能够抵抗震动和摔落,因此更适合在移动设备中使用。此外,SSD也比HDD更轻巧和省电,延长了电池续航时间。

然而,与HDD相比,SSD的价格更高,存储容量相对较小。虽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SSD的价格逐渐下降,但仍然比HDD昂贵,因此在大容量存储需求较高的领域,如服务器和数据中心,HDD仍然是流行的选择。

总体来说,SSD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抗震抗摔的存储设备,适用于需要快速读写速度和低能耗的场景,如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游戏机和移动设备等。

(六)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1、Cache的基本原理

Cache(缓存)是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性能优化机制,其基本原理如下:

  1. 局部性原理(Locality principle):计算机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时间局部性指的是计算机程序在某个时间点访问的数据在短时间内很可能还会被再次访问;空间局部性则指的是计算机程序在访问某个数据时,很可能会连续访问其附近的数据。

  2. Cache层次结构(Cache hierarchy):计算机系统中一般会存在多级缓存,通常由更快但容量较小的高级缓存(如L1 Cache)和较慢但容量较大的低级缓存(如L2 Cache和L3 Cache)组成。这种层次结构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局部性原理,提高数据访问的效率。

  3. Cache映射(Cache mapping):将主存的数据存储到缓存中需要进行映射。常见的映射方式有三种:直接映射、全相联映射和组相联映射。直接映射将主存地址直接映射到缓存行;全相联映射将主存地址与缓存行进行全相联比较;组相联映射则是在全相联映射的基础上限制了搜索范围,通常将缓存划分为多个组,每个组中有多个缓存行。

  4. 缓存替换策略(Cache replacement policy):当缓存满时,需要替换某些缓存行来腾出空间给新的数据。常见的缓存替换策略有最近最少使用(Least Recently Used,LRU)策略、最不经常使用(Least Frequently Used,LFU)策略等。这些策略都是基于程序局部性原理的延伸,尽可能地保留近期使用频率高的数据。

  5. 缓存一致性(Cache coherence):当多个处理器共享同一份数据时,需要保证各个处理器缓存中数据的一致性。常见的缓存一致性协议有MESI(Modified、Exclusive、Shared、Invalid)协议和MOESI(Modified、Owned、Exclusive、Shared、Invalid)协议等。

通过合理地设计和使用缓存,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效率。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缓存亲和性、缓存命中率等关键因素,并进行适时的优化和调整。

2、Cache和主存之间的映射方式

缓存和主存之间有三种映射方式:直接映射、全相联映射和组相联映射。

  1. 直接映射(Direct Mapping): 直接映射是最简单的映射方式,将主存的每个存储块映射到缓存的唯一一个位置中。具体的映射方式是通过使用主存块号的一部分作为缓存的索引来实现的。例如,如果有一个4KB的主存和一个256字节的缓存,则可以使用主存地址的前10位(因为2^10=1024,即4KB)作为缓存的索引。这样,主存的每个4字节的存储块就被映射到缓存的唯一位置上。

  2. 全相联映射(Fully Associative Mapping): 全相联映射是最灵活的映射方式,主存的每个存储块可以映射到缓存的任意位置。具体的映射方式是通过使用主存地址的某些位作为缓存的标记(tag)来实现的。例如,可以使用主存地址的前10位作为标记,这样每个主存块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记。缓存的每个位置都包含了一个标记,当需要读取或写入某个存储块时,先将标记与缓存中所有位置的标记进行比较,找到匹配的位置即可。

  3. 组相联映射(Set Associative Mapping): 组相联映射介于直接映射和全相联映射之间,主存的每个存储块可以映射到缓存的一组位置中的任意一个。具体的映射方式是将主存地址的某些位用作缓存的索引,并将另外一些位用作缓存的标记。例如,可以使用主存地址的前8位作为索引,后2位作为标记。这样,主存的每个存储块被映射到缓存的一组位置中的某一个,而不是唯一的位置。在同一组中,可以使用直接映射的方式来确定具体的位置。组相联映射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和性能优化,同时也相对复杂一些。

3、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算法

常见的主存块替换算法有以下几种:

  1. 最佳(OPT)算法:选择未来最长时间内不再使用的主存块进行替换。但是这个算法需要预知将来的访问模式,实际应用较少。

  2. 先进先出(FIFO)算法:选择最早进入主存的主存块进行替换。这是一种简单且易于实现的算法,但可能会导致缓存未命中的频率较高。

  3. 最近最少使用(LRU)算法:选择最长时间未被使用的主存块进行替换。这个算法可以较好地适应当前的访问模式,但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来记录每个主存块的使用时间。

  4. 最不经常使用(LFU)算法:选择访问次数最少的主存块进行替换。这个算法考虑了主存块被使用的频率,但需要额外的计数器来记录每个主存块的访问次数。

  5. 随机(RAND)算法:随机选择一个主存块进行替换。这个算法简单且没有额外的开销,但缺乏对主存块的访问模式的分析。

以上是常见的主存块替换算法,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算法或者结合多种算法进行优化。

4、Cache写策略

Cache写策略是一种决定何时将数据从主存写入到缓存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写策略:

  1. Write-through(写透策略):写入缓存的同时立即写入主存。这样可以保持缓存和主存的数据一致性,但写操作的延迟较大。

  2. Write-back(写回策略):只在缓存中修改数据,并在缓存块被替换出缓存时才将数据写回主存。这样可以减少写操作的延迟,但可能导致缓存和主存的数据不一致。

  3. Write-allocate(写分配策略):在写操作时,如果数据不在缓存中,首先将数据加载到缓存中,然后再进行写操作。这样可以避免了缓存和主存之间频繁的数据传输。

  4. No-write-allocate(非写分配策略):在写操作时,如果数据不在缓存中,直接将数据写入主存,而不将数据加载到缓存中。这样可以节省缓存空间,但可能增加了主存的访问延迟。

选择哪种写策略取决于应用程序的特点和性能需求。一般来说,Write-back策略多用于减少写操作的延迟,而Write-through策略多用于保持数据一致性。

(七)虚拟存储器

1、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虚拟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技术,它将主存(RAM)和辅助存储器(例如硬盘)结合起来使用,扩大了计算机系统能够管理的存储空间。

基本上,虚拟存储器在计算机中创建了一个逻辑上连续的、比实际物理内存空间更大的地址空间。这个地址空间被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块,通常称为页面。当程序需要访问某个地址处的数据时,虚拟存储器将数据从辅助存储器(例如硬盘)中加载到主存中的某个页面上,并将这个页面的地址映射到程序所请求的地址上。如果请求的地址对应的页面尚未加载到主存中,系统会将当前不常用的页面置换出去,从而腾出空间加载新的页面。

这种虚拟存储器的设计有以下几个优点:

1)扩大了计算机能够访问的存储空间,使得计算机可以同时运行更多的程序和处理更大的数据集。

2)提供了更好的内存管理机制,可以动态调整页面的位置和内存分配,从而更好地利用主存资源。

3)减少了对物理内存空间的依赖,程序不需要直接操作物理内存地址,降低了程序的复杂性并提高了程序的可移植性。

总而言之,虚拟存储器是一种将主存和辅助存储器结合起来使用的技术,通过将数据加载到主存中的页面上,并实现页面的置换来扩大可访问的存储空间。

2、页式虚拟存储器

基本原理,页表,地址转换,TLB(快表)。

页式虚拟存储器是一种用于管理虚拟内存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面,并将物理内存也划分为相同大小的物理页。

页表是页式虚拟存储器中的重要数据结构,用于记录虚拟页面和物理页面的映射关系。页表中的每个表项包含了一个虚拟页号和对应的物理页框号。进程访问内存时,通过页表将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地址转换是页式虚拟存储器中的关键过程。当进程需要访问一个虚拟地址时,首先会将虚拟地址中的页号与页表进行匹配,从而获取对应的物理页框号。然后使用物理页框号和虚拟地址中的偏移量来计算得到最终的物理地址。

TLB(快表)是页式虚拟存储器中的高速缓存,用于加速地址转换的过程。TLB中存储了最近被访问的一部分页表项,当进程需要进行地址转换时,首先会在TLB中查找对应的页表项,如果找到则直接得到物理页框号,否则需要访问主存中的页表。

通过页式虚拟存储器,系统可以将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映射到物理内存,从而实现了内存的扩展和共享。同时,也提供了一种灵活的资源管理方式,可以在不同进程之间共享物理内存,并根据需要将数据从磁盘加载到内存中。

3、段式虚拟存储器

段式虚拟存储器(Segmented Virtual Memory)是一种虚拟存储器管理技术,将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若干段,每个段都具有不同的大小和权限。每个段的大小可以根据进程的需要进行动态调整,而不需要整个地址空间都加载到主存中。段式虚拟存储器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更高效的内存管理和更好的内存利用率。

段式虚拟存储器的管理通过段表来实现。段表是一个保存了段基址和段限长信息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每个段的物理地址和大小。当进程访问一个逻辑地址时,系统会根据段表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段式虚拟存储器的优点包括:

  1. 更好的内存利用率:由于每个段的大小可以根据进程的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主存空间,避免了内存空间的浪费。

  2. 更高效的内存管理:由于不需要将整个地址空间都加载到主存中,段式虚拟存储器可以更快地加载和释放段,减少了内存管理的开销。

  3. 更好的安全性:通过段的权限设置,可以实现对进程不同部分的访问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然而,段式虚拟存储器也存在一些缺点,包括:

  1. 内碎片问题:当段的大小不够大时,可能会出现内碎片问题,导致内存空间的浪费。

  2. 外部碎片问题:由于不同进程的段的大小不同,可能会导致外部碎片的产生,使得主存无法连续的分配给进程。

  3. 随机访问的复杂性:由于段的大小不同,可能导致随机访问的复杂性增加,增加了地址转换的开销。

综上所述,段式虚拟存储器是一种能够提高内存管理效率和内存利用率的技术,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系统需求进行权衡。

4、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段页式虚拟存储器是一种结合了段式和页式两种存储方式的虚拟存储管理技术。

在段页式虚拟存储器中,物理内存被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页框,每个页框可以存放一个页面的数据。虚拟内存也被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段,每个段可以存放一个逻辑地址空间。逻辑地址由段号和页号组成,段号用于定位一个段,页号用于定位一个页面。

段页式虚拟存储器的主要特点如下:

  • 段的划分使得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逻辑段,便于管理和保护。
  • 分段机制可以实现动态内存分配和共享。
  • 分页机制可以实现虚拟内存的扩展和页面置换。

段页式虚拟存储器的工作流程如下:

  1. 当程序需要访问一个逻辑地址时,先通过段号找到对应的逻辑段。
  2. 然后在逻辑段内通过页号找到对应的物理页面。
  3. 如果该物理页面已在物理内存中,直接访问;如果不在,则需要进行页面调度和页面置换操作。
  4. 当页面调度发生时,内存管理模块会将一个物理页面装入物理内存的一个页框中,同时更新页表。
  5. 在访问完成后,物理内存中的页框可能会被其他页面替换。

段页式虚拟存储器能够将多个不连续的逻辑地址空间映射到物理内存中的连续的物理页面上,提高了内存利用率和系统的性能。同时,它也有一些缺点,如复杂的页表管理、额外的地址变换开销等。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系统需求来选择适当的存储管理技术。

四、指令系统

(一)指令系统的基本概念

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方式。它定义了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操作和指令的格式。

指令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1. 指令集:指令集是计算机能够执行的全部指令的集合。它包括算术指令、逻辑指令、数据传输指令等。指令集可以分为精简指令集(RISC)和复杂指令集(CISC)两种。

  2. 指令格式:指令格式定义了每条指令在存储器中的格式和结构。它一般包括操作码(opcode)、操作数(operand)和寻址方式等字段。

  3. 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支持多种寻址方式,用于确定指令操作数的位置。常见的寻址方式包括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立即寻址等。

  4. 指令执行:指令执行是指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的操作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指令的取指(指令寄存器中读取指令)、指令的译码(解析指令格式)、指令的执行(执行指令操作)等。

  5. 控制流:指令系统通过控制指令来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常见的控制指令包括条件分支指令、循环指令、跳转指令等。

  6. 异常处理:指令系统需要支持异常处理机制,用于处理程序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如除零错误、访问越界等。异常处理机制包括异常检测、异常处理程序的调用、中断等。

指令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对计算机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好的指令系统设计能够提高计算机的执行速度和资源利用率,同时也便于程序员编写高效的程序。

(二)指令格式

一般而言,指令格式是以特定的形式在计算机系统中输入和执行指令的规范。具体的指令格式可以因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种典型的指令格式:

操作码 目标操作数 源操作数

其中,操作码指定要执行的操作类型,如加、减、乘、除等。目标操作数是指操作的结果存放的位置,可以是寄存器、内存地址等。源操作数是指操作的输入,可以是寄存器、内存地址或者立即数等。

例如,假设要执行一个加法操作,将寄存器A中的值与寄存器B中的值相加,并将结果存放到寄存器C中,可以使用以下指令格式:

ADD C, A, B

其中,ADD是操作码,表示加法操作。C是目标操作数,表示将结果存放到寄存器C中。A和B分别是源操作数,表示从寄存器A和B中取出输入值。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可能有不同的指令格式,例如,有些体系结构可能采用更复杂的指令格式,允许更多的操作数和更丰富的操作类型。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来理解和编写指令。

(三)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用来访问内存或外设的方法。常见的寻址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 直接寻址:通过给出内存地址直接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这种方式简单、直接,但寻址范围有限。

  2. 间接寻址:通过给出存储地址的地址来访问数据。在这种方式下,需要两次访存才能得到最终的数据,但能够间接地访问较大范围的存储器。

  3. 寄存器寻址:通过给出寄存器的编号或名称来访问寄存器内的数据。这种方式下,数据存储在寄存器中,访问速度快,但寄存器数量有限。

  4. 相对寻址:通过给出相对于当前或基址的偏移量来访问数据。这种方式常用于访问数组和数据结构,方便灵活,但需要计算出实际地址。

  5. 索引寻址:通过给出一个索引值和一个基址来计算出实际地址,然后访问数据。这种方式常用于访问数组中的元素,提供了方便的索引功能。

  6. 基址寻址:通过给出一个基址和一个偏移量来计算出实际地址,然后访问数据。这种方式常用于访问多个数据结构,提供了方便的偏移功能。

不同的计算机结构和指令集架构会采用不同的寻址方式,选择适合的寻址方式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四)数据的对齐和大/小端存放方式

数据的对齐是指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位置,以及数据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与数据类型的相关关系。在不同的编程语言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中,数据的对齐方式可能不同。

大/小端存放方式是指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顺序。在计算机系统中,一个多字节的数据类型(如整数和浮点数)一般会被分解为多个字节进行存储。大/小端存放方式决定了多字节数据类型中每个字节的存放顺序。

在大端存放方式中,数据的高位字节存放在低地址,低位字节存放在高地址。也就是说,数据从左到右,高位到低位的顺序存放。

在小端存放方式中,数据的低位字节存放在低地址,高位字节存放在高地址。也就是说,数据从左到右,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存放。

下面是一个示例,假设一个32位整数变量 x 的值为 0x12345678(十六进制表示):

在大端存放方式中,x 在内存中的存放顺序为 12 34 56 78。

在小端存放方式中,x 在内存中的存放顺序为 78 56 34 12。

数据的对齐和大/小端存放方式对于编程和数据传输都有重要影响。在编程中,数据的对齐和存放方式可能会影响程序的性能和可移植性。在数据传输中,如果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数据的对齐和存放方式不一致,可能会导致数据读取错误。因此,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确保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数据的对齐和存放方式一致。

(五)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

CISC (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和 RISC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是指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两种不同设计理念。

CISC 是一种指令集设计理念,它的主要特点是指令集非常复杂,包含了很多功能丰富的指令。CISC架构的处理器可以执行复杂的指令,甚至可以在一条指令中完成多个操作。CISC架构的处理器具有丰富的指令集和灵活的编程能力,可以执行复杂的计算任务,但相应的硬件设计相对复杂,执行指令的时间也相对较长。

RISC 是一种指令集设计理念,它的主要特点是指令集非常简化,只包含了最基本的操作指令。RISC架构的处理器通过简化指令集,可以使得指令的执行时间更短,提高计算机性能。RISC架构的处理器通常采用流水线技术,对指令进行分段执行,可以提高处理器的吞吐量。RISC架构的处理器更加适合执行相对简单的操作,如常见的数学计算和内存操作。

总的来说,CISC架构的处理器具有较复杂的指令集和灵活的编程能力,适合执行复杂的计算任务;而RISC架构的处理器通过简化指令集和流水线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性能,适合执行简单的计算任务。

(六)高级语言程序与机器级代码之间的对应

1、编译器,汇编器和链路器的基本概念

编译器、汇编器和链接器是计算机程序开发中的重要工具,它们用于将高级编程语言代码转换为机器代码并生成可执行文件。下面是它们的基本概念:

  1. 编译器(Compiler): 编译器是一种将高级编程语言代码转换为机器代码的程序。它将整个源代码文件作为输入,对其进行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优化和代码生成等处理过程,最终生成等效的目标代码。编译器的输出可以是目标文件、可执行文件或库文件。常见的编译器有C、C++、Java等语言的编译器。

  2. 汇编器(Assembler): 汇编器是一种将汇编语言代码转换为机器代码的程序。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的编程语言,使用助记符(mnemonic)来代表机器指令。汇编器将汇编源文件作为输入,将其转换为等效的机器代码。汇编器的输出通常是目标文件,它包含了机器代码和一些用于链接的附加信息。

  3. 链接器(Linker): 链接器是一种将多个目标文件合并为一个可执行文件的程序。当编写程序时,通常会将代码分散在多个源文件中,每个源文件编译后生成一个目标文件。链接器将这些目标文件合并为一个可执行文件,解决了跨文件的函数调用、变量引用等问题。链接器还会解析并解决外部函数和变量的引用问题,生成最终的可执行文件。常见的链接器有静态链接器和动态链接器。

总之,编译器、汇编器和链接器是程序开发中的重要工具,它们负责将源代码转换为可执行文件,并完成代码的优化和链接等任务。

2、选择结构语句的机器级表示

机器级表示是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的指令级表示,可以通过汇编语言来表示。选择结构语句在机器级表示中通常使用条件分支指令来实现。下面是一个示例的选择结构语句的机器级表示的伪代码:

   cmp $0, %eax    ; 比较 %eax 寄存器的值和 0jne then       ; 如果不相等,跳转到 then 分支; 如果相等,执行 else 分支的代码jmp endif      ; 跳过 then 分支的代码,执行 endif 分支的代码
then:; 执行 then 分支的代码jmp endif      ; 跳过 else 分支的代码,执行 endif 分支的代码
else:; 执行 else 分支的代码
endif:; 执行 endif 分支的代码

上述代码中,cmp 指令用于比较 %eax 寄存器的值和 0,jne 指令用于根据比较结果跳转到相应的代码块。

3、循环结构语句的机器级表示

在机器级表示中,循环结构语句通常使用条件跳转指令实现。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循环结构语句的机器级表示:

3.1、while循环:

while:[循环条件判断]jump_if_false loop_exit  // 如果条件为假,则跳转到循环结束的标签处[循环体]jump while  // 跳转回循环开始的标签处
loop_exit:[循环结束后的代码]

3.2、for循环:

initialize:[初始化代码]
for:[循环条件判断]jump_if_false loop_exit  // 如果条件为假,则跳转到循环结束的标签处[循环体][循环迭代代码]jump for  // 跳转回循环开始的标签处
loop_exit:[循环结束后的代码]

3.3、do-while循环:

do:[循环体][循环条件判断]jump_if_true do  // 如果条件为真,则跳转回循环开始的标签处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循环结构语句的机器级表示示例,具体的表示方式可能因不同的编程语言和编译器而有所差异。

4、过程(函数)调用对应的机器级表示

过程(函数)调用的机器级表示通常通过栈帧来实现。以下是一种典型的过程调用的机器级表示步骤:

  1. 将被调用函数的参数从调用者的寄存器或内存位置传递到被调用函数的参数寄存器或栈中。
  2. 保存调用者的返回地址,通常将其压入栈中。
  3. 建立被调用函数的栈帧。栈帧是一个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返回地址和其他相关信息的区域。栈帧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 局部变量的空间:被调用函数的局部变量将被分配在栈帧中。
    • 返回地址:被调用函数执行完后,将返回到调用者的指令地址。
    • 存储调用者保存的寄存器的值:如果被调用函数需要使用某些寄存器,为了避免干扰调用者的寄存器值,需要将这些寄存器的值保存在栈帧中。
    • 其他信息:例如,被调用函数的参数的位置,以及与异常处理相关的信息等。
  4. 跳转到被调用函数的入口地址,开始执行被调用函数的指令。
  5. 在被调用函数执行完后,将返回值存储到指定的寄存器或内存位置。
  6. 恢复调用者的栈帧:将被调用函数的栈帧从栈中弹出,并恢复调用者保存的寄存器的值。
  7. 返回到调用者的返回地址,继续执行调用者的指令。

以上是一种典型的过程调用的机器级表示过程,不同的编译器和体系结构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致上都遵循这样的步骤。

五、中央处理器(CPU)

(一)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各种操作。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如下:

  1. 控制单元(CU):控制单元是CPU的组成部分之一,负责从内存中获取指令,解码指令并执行指令。它还负责控制其他部件的操作,以确保指令的正确执行。

  2. 算术逻辑单元(ALU):算术逻辑单元是负责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它可以执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算术运算,还可以执行逻辑运算(如与、或、非等)。

  3. 寄存器:寄存器是CPU中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的部件。它提供了高速的访问速度,可以暂时存储计算结果和中间值。常见的寄存器包括累加器、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等。

  4. 数据通路:数据通路是CPU内部的数据传输路径,用于传递数据和控制信号。它连接了控制单元、ALU和寄存器,以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处理。

  5. 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地址总线用于传输CPU访问内存或外部设备的地址信息,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和指令。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内存和外部设备的容量。

  6. 时钟:时钟是CPU的节拍器,用于同步各个部件的操作。时钟以固定的频率产生脉冲信号,使CPU的操作按照严格的时间序列进行。

总之,CPU的功能是执行计算机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操作,它包括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数据通路、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等基本结构。这些部件共同工作,实现了计算、存储、控制等各种功能。

(二)指令执行过程

指令执行过程是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指令的步骤,包括取指令、解码指令、执行指令、访存和写回结果等阶段。

  1. 取指令阶段(Instruction Fetch):处理器从内存中读取下一条指令,并将其存储在指令寄存器中。

  2. 解码指令阶段(Instruction Decode):处理器解码指令,确定指令类型和要操作的数据。

  3. 执行指令阶段(Execution):根据解码结果执行指令,可能涉及算术和逻辑运算、数据传输等操作。

  4. 访存阶段(Memory Access):如果指令需要读取或写入内存中的数据,则进行内存访问操作。

  5. 写回结果阶段(Write Back):将执行结果写入寄存器或内存。

以上是经典的五段流水线结构的指令执行过程,每个阶段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并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依次执行。这样可以提高处理器的执行效率,同时允许多条指令同时在不同阶段执行,提高指令的并行性。不同的处理器架构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指令执行过程。

(三)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数计算机的数据通路(Data Path)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用于执行指令操作的硬件部分,它负责执行指令中的算术、逻辑和数据传输操作。数据通路的功能是将指令中的操作码和操作数送到相应的功能部件中进行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存储器或寄存器。

数据通路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寄存器(Register):用于存储指令操作中的操作数和结果。寄存器可以分为通用寄存器和专用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用于存储临时数据,而专用寄存器用于存储特定功能的数据。

  2. 算术逻辑单元(ALU):用于执行指令中的算术和逻辑操作。ALU可以执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以及与、或、非、异或等逻辑运算。

  3. 控制器(Controller):负责控制数据通路中各个功能部件的工作,以确保指令的正确执行。控制器根据指令的操作码来决定执行哪个操作,并根据需要控制数据的流动。

  4. 数据选择器(Selector):用于选择需要进行操作的数据。数据选择器根据指令中的地址或控制信号来选择存储器或寄存器中的数据。

  5. 数据传输部件(Data Transfer Unit):用于将数据从一个位置传输到另一个位置,比如从存储器传输到寄存器,或者从寄存器传输到ALU。数据传输部件可以通过数据通路中的数据总线(Data Bus)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6. 存储器(Memory):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存储器可以分为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

  7. 时钟(Clock):用于对数据通路中的各个功能部件进行同步操作。时钟信号可以统一控制数据通路中各个部件的工作时序,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处理。

这些部件通过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通路,可以实现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可能会有不同的数据通路结构,但基本的功能和原理是相似的。

(四)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控制器的功能是监测和控制系统的运行,确保系统按照预定的要求工作。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传感器反馈的信息,与预设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并根据差值来调整系统的输入。控制器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控制方式,如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等。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接收输入信号:控制器通过接收来自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获取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

  2. 目标设定:控制器与系统的操作者或者上位控制系统进行交互,设定系统所需达到的目标值。

  3. 误差计算:控制器根据当前的系统状态和目标设定,计算出系统的误差值,即当前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异。

  4. 控制规则:根据设定的控制规则和算法,控制器根据误差值来计算出应该进行的调整量。

  5. 输出控制信号:根据控制规则计算出的调整量,控制器通过输出控制信号,调整系统的输入,使系统向目标值靠近。

  6. 反馈调整:控制器不断地接收传感器反馈的信息,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并根据误差值进行调整,以保持系统稳定运行。

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系统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以实现精确的控制和优化系统的运行。

(五)异常和中断机伟制

1、异常和中断的基本概念

异常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状况,它表示了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一种错误或不正常情况。异常可能会导致程序终止或者产生其他的错误行为。常见的异常类型包括除零异常、空指针异常、越界异常等。

中断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事件,它表示了对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干扰或打断。中断可以来自于外部设备的请求,比如输入/输出设备的请求,也可以来自于程序内部的触发条件,比如硬件错误、软件异常等。中断会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转而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异常和中断的基本概念如下:

  • 异常是程序执行过程中的错误或不正常情况,可能导致程序终止或产生其他错误行为。
  • 中断是对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干扰或打断,可以来自于外部设备的请求或程序内部的触发条件。
  • 异常和中断都会导致程序执行的流程发生变化,转而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
  • 异常和中断的处理程序通常被称为异常处理程序或中断处理程序,它们负责处理异常和中断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异常和中断的分类

异常和中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硬件中断:由硬件设备引发的中断,例如时钟中断、键盘中断等。

  2. 软件中断:由软件应用程序主动触发的中断,例如系统调用、软中断等。

  3. 外部中断:由外部设备引发的中断,例如输入/输出设备的中断。

  4. 内部中断:由处理器内部产生的中断,例如非法指令、除零错误等。

  5. 异常:由程序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引发的中断,例如内存访问错误、整数溢出等。

  6. 陷阱:由程序故意触发的中断,例如调试中断、系统调用等。

总体来说,中断是指硬件设备或软件主动中断正常程序的执行,而异常是指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导致的中断。

3、异常和中断的检测与响应

异常和中断是计算机系统中常见的错误和事件,需要及时检测和响应。

异常是指程序执行过程中的非正常情况,例如除零错误、访问非法地址等。当发生异常时,计算机系统会中断当前程序的执行,保存现场信息,并根据异常类型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异常处理程序可以是硬件中断处理程序、操作系统内核代码或用户自定义的异常处理函数。

中断是指外部设备向计算机发出的请求,例如键盘输入、计时器到时等。当发生中断时,计算机会立即停止当前任务的执行,保存现场信息,并根据中断类型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内核代码或用户自定义的中断服务函数。

检测异常和中断的方法有两种常见的方式:轮询和中断向量表。

轮询是指系统在每个时间片结束后,检查是否有异常或中断发生。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简单直观,但效率较低,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

中断向量表是系统中预先设定的一张表,用于存放中断和异常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当发生异常或中断时,硬件会根据异常或中断类型从中断向量表中获取相应的处理程序入口地址,然后执行该处理程序。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高效,可以有效地避免资源的浪费。

响应异常和中断的方法有两种:同步响应和异步响应。

同步响应是指当前任务在处理完异常或中断后,再继续执行下一条指令。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简单可控,但可能会导致任务的延迟。

异步响应是指在处理异常或中断时,立即中断当前任务的执行,转而执行对应的异常处理程序或中断处理程序。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及时响应,但可能会导致任务切换的开销。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安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异常和中断的检测与响应方法。

(六)指令流水线

1、指令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指令流水线是一种用于提高计算机指令执行效率的技术。它通过将指令执行过程划分为多个子操作,然后将这些子操作交给不同的硬件模块并行执行,从而实现多条指令同时执行的效果。

指令流水线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点:

  1. 指令划分:将指令执行过程划分为多个子操作,每个子操作称为一个流水线阶段。常见的流水线阶段包括取指令、译码、执行、访存和写回等。

  2. 流水线寄存器:每个流水线阶段之间通过流水线寄存器连接起来,用于存储中间结果和指令信息。流水线寄存器可以暂存数据,以便在下一个时钟周期传递给下一个阶段。

  3. 并行执行:由于流水线中的各个阶段可以独立执行,因此多条指令可以同时在流水线中执行,提高了指令的并行度和整体性能。

  4. 冒险和中断:在指令流水线中,可能会出现数据相关、控制相关和结构相关等冒险情况,这些冒险会影响指令的执行顺序和结果。同时,中断和异常也需要在流水线中进行处理。

指令流水线通过将指令的执行过程细化为多个子操作,并行执行这些子操作,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的指令执行效率和吞吐量。然而,指令流水线也面临冒险和中断处理等问题,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

2、指令流水线的基本实现

指令流水线是一种将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并将不同指令在不同阶段同时执行的技术。

指令流水线的基本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指令译码:将指令从指令内存中取出,并进行译码,将指令中的操作码和操作数等信息解析出来。

  2. 指令分发:根据指令的操作码,将指令发送到相应的功能单元执行。例如,算术运算指令发送到运算单元,存储指令发送到存储单元等。

  3. 执行阶段:将指令在相应的功能单元中执行。例如,算术运算指令在运算单元中进行计算,存储指令在存储单元中进行读写操作等。

  4. 写回阶段:将指令的执行结果写回到目标寄存器或主存储器中。例如,算术运算指令的计算结果写回到目标寄存器中,存储指令的读取结果写回到主存储器中。

  5. 指令跳转:如果指令中存在跳转或分支指令,则根据跳转或分支条件来确定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并将其发送给指令内存。

通过以上步骤的循环执行,不同指令在不同阶段并行执行,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指令执行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指令在不同阶段的执行时间可能不同,因此,需要在流水线中设置适当的缓冲区和冲突检测机制,以确保指令的执行顺序和结果的正确性。

3、结构冒险、数据冒险和控制冒险的处理

结构冒险、数据冒险和控制冒险是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常见的问题,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来确保程序的正确执行。

结构冒险是指由于硬件资源冲突而导致的指令流水线中的停顿或延迟。处理结构冒险的方法包括使用乱序执行(Out-of-Order Execution)和超标量处理器(Superscalar Processor)等技术来提高指令的并行度,以减少指令流水线的停顿时间。

数据冒险是指由于指令需要使用的数据还没有准备好而导致的停顿或延迟。处理数据冒险的方法包括使用数据旁路(Data Forwarding)技术来将数据从计算单元快速传递给需要使用的指令,或者通过改变程序的顺序来减少数据冒险的发生。

控制冒险是指由于指令的分支判断结果还没有计算出来而导致的停顿或延迟。处理控制冒险的方法包括使用分支预测(Branch Prediction)技术来预测分支的结果,以便提前开始执行分支前的指令。如果预测错误,则需要进行回滚操作,重新执行正确的分支路径。

总之,处理结构冒险、数据冒险和控制冒险的关键是采用合适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来提高指令并行度、减少依赖关系和预测分支结果,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执行和高效性能。

(七)多处理器基本概念

1、SISD、SMD、MIMD、向量处理器的基本概念

SISD: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ngle Instruction Single Data)是指一种计算机体系结构,其中只有一个处理器来执行一条指令并处理一条数据。这是最基本的计算机体系结构,适用于单线程顺序执行的应用程序。

SMD: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是指一种计算机体系结构,其中多个处理器同时执行相同的指令,但每个处理器处理不同的数据。这种体系结构适用于可以并行处理的任务,如向量计算和并行处理。

MIMD: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ultip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是指一种计算机体系结构,其中多个处理器可以独立执行不同的指令,并处理不同的数据。这种体系结构适用于并行计算任务,如分布式计算和并行处理。

向量处理器:向量处理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处理器,可以同时执行相同操作的多个数据元素。它通常用于高性能计算任务,如科学计算和图像处理,其中需要大量的数据并行处理。向量处理器可以显著提高计算效率和吞吐量。

2、硬件多线程的基本概念

硬件多线程是指在一个处理器上同时执行多个线程。每个线程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PC)、寄存器和堆栈,但共享处理器的其他资源,如缓存和指令流水线。

硬件多线程有两种主要类型:同时多线程(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SMT)和时间片多线程(Time-Sliced Multithreading,TSM)。

同时多线程(SMT)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同时执行多个线程的指令。这是通过将处理器资源划分成多个逻辑处理单元(Logical Processing Units,LPUs)并将不同的线程映射到每个LPU上来实现的。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处理器的利用率,减少指令等待时间。

时间片多线程(TSM)是指将处理器的时间划分成多个时间片,每个时间片分配给一个线程。每个线程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直到时间片耗尽或者线程发生阻塞。然后,处理器会切换到下一个线程并分配一个新的时间片。这种方式可以在多个线程之间共享处理器的资源,但可能会引入一定的切换开销。

硬件多线程可以提高处理器的并行度和吞吐量,从而加快多线程应用程序的执行速度。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提高系统的响应能力和资源利用率。然而,硬件多线程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资源竞争和负载均衡,需要合理的调度和管理策略来实现最佳性能。

3、多核处理器(multi-core)的基本概念

多核处理器是一种计算机处理器,具有多个独立的处理核心(或CPU核心),这些核心可以同时执行多个指令和任务。每个核心都可以独立地执行指令,拥有自己的寄存器和缓存。多核处理器的存在使得计算机能够更有效地执行并行任务,提高处理能力和系统性能。

多核处理器的基本概念可以总结如下:

  1. 独立核心:多核处理器包含多个独立的处理核心,每个核心都可以独立地执行指令和任务。

  2. 并行处理:多核处理器的核心可以同时执行多个指令和任务,使得计算机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并行任务。

  3. 共享资源:多核处理器中的核心可以共享一些资源,如内存和外部设备接口,以便更好地协同工作。

  4. 调度和负载平衡:操作系统必须合理地调度和分配任务给多核处理器中的核心,使得任务能够充分利用处理能力并且负载平衡。

  5. 增加处理能力:多核处理器的存在使得计算机系统能够处理更多的任务和更复杂的计算,提高系统的整体处理能力和性能。

  6. 节能和降低散热:多核处理器可以通过合理的功率管理和散热设计来节能和降低热量产生,以减少对系统的负荷和成本。

综上所述,多核处理器的基本概念是指一种拥有多个独立执行核心的处理器,能够同时执行多个任务并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性能。

4、共享内存多处理器(SMP)的基本

共享内存多处理器(SMP)是一种计算机体系结构,其中多个处理器核心共享同一个物理内存。这意味着所有处理器都可以直接访问共享内存,而不需要通过消息传递或其他通信机制进行通信。

SMP体系结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多个处理器核心:SMP系统中有多个处理器核心,每个核心都可以同时执行不同的任务。这些核心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每个核心都具有自己的寄存器和缓存,以及与其他核心共享的内存总线。

  2. 共享内存:所有处理器核心都可以直接访问同一个物理内存。这意味着一个处理器的更改可以立即被其他处理器看到。共享内存可以是一个物理内存模块,也可以是由多个内存模块组成的分布式内存系统。

  3. 内存一致性:为了确保多个处理器核心之间的数据一致性,SMP系统必须提供内存一致性机制。这样,当一个处理器对共享内存进行写操作时,其他处理器可以看到最新的值。

  4. 并发执行:SMP系统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每个任务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核心处理。这种并发执行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SMP系统的主要优点是简化了并行编程,因为程序员可以将并行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处理器核心,而不需要显式地进行通信和同步。此外,SMP系统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因为可以很容易地添加更多的处理器核心来增加系统的处理能力。

然而,SMP系统也存在一些挑战。由于多个处理器核心共享同一个内存总线,可能会出现内存竞争和争用的情况,这可能导致性能下降。此外,SMP系统的成本较高,因为需要更多的处理器核心和内存来支持并发执行。

总的来说,SMP是一种强大的计算机体系结构,适用于需要大量并发处理的任务,如服务器和科学计算。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并行编程模型,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性能。

六、总线和输入/输出系统

(一)总线

1、总线的基本概念

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通信方式,用于连接多个设备并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它通常是一组电子线路,通过这些线路可以在计算机的不同部件之间传递数据和命令。

总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它是双向的,可以在计算机的不同部件之间传递二进制数据。

地址总线用于指定数据传输的目的地或来源的设备地址,它是单向的,因为只需要从一个设备发送地址给其他设备即可。

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例如读写操作的命令、时钟信号和中断请求等。

总线的宽度决定了一次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宽度越大,一次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就越大,从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

总线还可以分为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内部总线连接计算机系统中的各个内部部件,例如CPU、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等。外部总线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例如打印机、鼠标和键盘等。

2、总线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通信方式,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中的各个部件。它由多个电子线路构成,可以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总线的组成和性能指标如下:

  1. 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信息。数据线的数量决定了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

  2. 地址线:用于传输地址信息。地址线的数量决定了总线的寻址能力,即可以寻址的内存空间大小。

  3. 控制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如读写控制、时钟信号等。

  4. 性能指标:包括带宽、传输速率和时延等。

    • 带宽:指的是总线一次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量。它由数据线的数量和每条数据线的传输速率决定。

    • 传输速率:指的是总线的数据传输速度。它由计算机系统中其他部件的工作速度和总线的带宽决定。

    • 时延:指的是数据从发送到接收的时间延迟。它由总线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决定,还受到总线协议、总线控制电路等因素的影响。

总线的组成和性能指标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包括数据传输速度和系统的扩展能力。不同的计算机系统需求不同,总线的组成和性能指标也会有所不同。

3、总线事务和定时

总线事务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总线进行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操作。总线事务可以包括读取、写入、控制和同步等操作。

定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时钟周期,用于控制各个组件的操作和同步。定时周期可以决定总线事务的执行速度和顺序,以及各个组件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时机。

总线事务和定时密切相关,通过定时周期来控制总线事务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确保不同组件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能够正确执行和同步。定时周期也可以用来调整总线事务的执行速度,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二)I/0接口(I/O控制器)

1、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I/O接口(Input/Output Interface)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连接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接口,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传递。

I/O接口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传输功能:I/O接口负责将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到外部设备,或将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内部。数据传输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2. 接口逻辑功能:I/O接口需要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格式和传输协议的匹配。它负责将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转换为外部设备可以接受的格式,并将外部设备传输的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内部可以处理的格式。

  3. 控制信号传递功能:I/O接口需要传递控制信号来控制外部设备的工作状态。控制信号可以包括启动信号、停止信号、中断信号等,用于控制数据传输和设备操作。

  4. 缓冲和数据传输速度匹配功能:I/O接口通常包含缓冲区来暂存数据,以便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进行速度匹配。缓冲区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避免数据丢失或重复传输。

  5. 错误检测和纠正功能:I/O接口负责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它可以通过校验和、奇偶校验等方式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总之,I/O接口的功能是实现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传递,它的基本结构包括数据传输功能、接口逻辑功能、控制信号传递功能、缓冲和数据传输速度匹配功能以及错误检测和纠正功能。

2、I/0端口及其编址

I/O端口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接口。通过I/O端口,计算机可以发送数据给外部设备,或者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编址是指为每个I/O端口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以便计算机可以访问该端口。

在x86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系统中,I/O端口编址是通过端口号完成的。每个I/O端口都有一个8位或16位的端口号,用于唯一标识该端口。在x86系统中,有一个专门的指令集用于与I/O端口进行通信,例如IN和OUT指令。

在使用I/O端口时,需要注意编址的规范。通常将I/O端口空间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种类型的设备。例如,串行通信设备可能使用一个区域,显示器设备可能使用另一个区域。通过编址,可以确保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地址,以便计算机可以正确地与其通信。

需要注意的是,I/O端口编址是与内存编址是分开的。虽然它们都使用地址来唯一标识不同的区域,但I/O端口地址空间和内存地址空间是独立的。因此,在编程时,需要区分内存地址和I/O端口地址,以确保正确的访问和通信。

(三)I/0方式

1、程序查询方式

I/O方式是指输入/输出方式,用于描述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的方式。通常,计算机系统中有两种主要的I/O方式:

  1. 阻塞I/O方式:在该方式下,当程序执行I/O操作时,它会一直等待直到操作完成。这意味着程序在I/O操作完成之前会被阻塞,无法继续执行其他任务。这种方式适用于性能要求不高的应用,如文件读写操作。

  2. 非阻塞I/O方式:在该方式下,当程序执行I/O操作时,它不会被阻塞,而是立即返回,继续执行其他任务。程序可以定时查询I/O操作的状态,以确定是否完成。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及时响应的应用,如网络通信。

程序查询方式是指程序在执行I/O操作时,如何查询I/O操作的状态。常见的程序查询方式有以下几种:

  1. 轮询方式:程序会反复查询I/O操作的状态,直到操作完成或超时。轮询方式简单但效率较低,会占用大量的CPU时间。

  2. 事件驱动方式:程序会注册一个事件处理函数,当I/O操作完成时,系统会调用该函数进行处理。事件驱动方式相对于轮询方式来说,效率较高,因为它只在需要处理时才会调用函数。

  3. 异步方式:程序会通过回调函数来处理I/O操作的结果。当I/O操作完成时,系统会调用回调函数,并将结果传递给它。异步方式可以让程序在等待I/O操作完成期间继续执行其他任务,提高了系统的并发性能。

以上是常见的I/O方式和程序查询方式,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方式。

2、程序中断方式

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响应过程;中断处理过程;多重中断和中断屏被的概念。

中断是计算机系统中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用于处理突发事件或优先级高的任务。它可以打断正在执行的程序,转而执行一个特定的中断处理程序,处理完后再返回原来的程序继续执行。

中断的基本概念: 中断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由硬件或软件发起的一种特殊事件,它打断了当前正常的程序执行流程,转而执行一个特定的中断处理程序。

中断响应过程:

  1. 中断请求:硬件或软件发起中断请求,向CPU发送中断信号。
  2. 中断响应:CPU接收到中断信号后,暂停正在执行的指令,保存当前程序的状态。
  3. 中断处理程序:CPU跳转到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开始执行中断处理程序。
  4. 中断处理:中断处理程序根据中断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可能包括保存现场、执行特定任务、发送信号等。
  5. 中断返回:中断处理程序执行完毕后,恢复被打断的程序的状态,重新执行中断打断的指令。

中断处理过程: 中断处理程序的执行过程与普通的程序执行过程类似,但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和限制。

  1. 保存现场:在执行中断处理程序之前,需要保存被打断程序的状态,包括寄存器的内容、程序计数器的值等,以便中断处理程序执行完毕后能够正确恢复现场。
  2. 中断服务:根据中断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可能包括读取设备状态、发送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等特定操作。
  3. 恢复现场:中断处理程序执行完毕后,需要将保存的现场恢复,包括还原寄存器的值、恢复程序计数器等,以便被打断的程序可以继续执行。

多重中断和中断屏蔽的概念: 多重中断指在同一时间发生多个中断请求的情况。处理多重中断需要根据各中断的优先级来确定处理次序。一般情况下,高优先级的中断会被立即响应,而低优先级的中断则需要等待高优先级中断处理完毕后才能响应。

中断屏蔽是指CPU可以屏蔽一部分中断请求,即忽略某些中断请求,不予处理。屏蔽中断可以通过修改中断使能寄存器或中断控制器的相应位来实现。中断屏蔽通常用于限制中断的触发,优化系统的性能,或者防止某些中断干扰正在进行的关键操作。

3、DMA方式

DMA控制器的组成,DMA传送过程。

DMA方式指的是直接内存访问(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它是一种计算机系统中用来实现数据传输的一种方式。在传统的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传输通常是由CPU来完成,CPU通过读取源数据,并将其写入目的地。而在DMA方式下,数据传输的过程中,CPU不需要直接参与,而是由DMA控制器来完成。

DMA控制器的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控制逻辑:负责控制DMA传输的各个步骤,如启动传输、停止传输等。
  2. 地址生成器:负责生成读写操作的地址信息,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3. 数据缓冲区:用于存储传输的数据。
  4. 中断控制器:用于产生中断信号,通知CPU数据传输已经完成。

DMA传送的过程如下:

  1. 初始化:CPU将DMA控制器的寄存器设置为所需的传输参数,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传输长度等。
  2. 请求传输:DMA控制器向CPU发送请求,请求将总线的控制权转交给DMA控制器。
  3. 传输数据:DMA控制器根据设置的参数,生成读写操作的地址,并将数据从源地址读取到数据缓冲区中,然后将数据写入目的地址。
  4. 完成传输:DMA控制器在传输完成后,产生中断信号通知CPU,CPU可以继续执行其他操作。

使用DM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好处是可以减轻CPU的负担,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因为CPU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需要直接参与,可以同时执行其他任务。同时,DMA方式也可以减少了CPU占用总线的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并行度。

这篇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核心内容整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15927

相关文章

Redis主从复制实现原理分析

《Redis主从复制实现原理分析》Redis主从复制通过Sync和CommandPropagate阶段实现数据同步,2.8版本后引入Psync指令,根据复制偏移量进行全量或部分同步,优化了数据传输效率... 目录Redis主DodMIK从复制实现原理实现原理Psync: 2.8版本后总结Redis主从复制实

如何测试计算机的内存是否存在问题? 判断电脑内存故障的多种方法

《如何测试计算机的内存是否存在问题?判断电脑内存故障的多种方法》内存是电脑中非常重要的组件之一,如果内存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电脑出现各种问题,如蓝屏、死机、程序崩溃等,如何判断内存是否出现故障呢?下... 如果你的电脑是崩溃、冻结还是不稳定,那么它的内存可能有问题。要进行检查,你可以使用Windows 11

深入探索协同过滤:从原理到推荐模块案例

文章目录 前言一、协同过滤1.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UserCF)2.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ItemCF)3. 相似度计算方法 二、相似度计算方法1. 欧氏距离2. 皮尔逊相关系数3. 杰卡德相似系数4. 余弦相似度 三、推荐模块案例1.基于文章的协同过滤推荐功能2.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功能 前言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推荐系统成为连接用户与内容的桥梁。本文聚焦于

hdu4407(容斥原理)

题意:给一串数字1,2,......n,两个操作:1、修改第k个数字,2、查询区间[l,r]中与n互质的数之和。 解题思路:咱一看,像线段树,但是如果用线段树做,那么每个区间一定要记录所有的素因子,这样会超内存。然后我就做不来了。后来看了题解,原来是用容斥原理来做的。还记得这道题目吗?求区间[1,r]中与p互质的数的个数,如果不会的话就先去做那题吧。现在这题是求区间[l,r]中与n互质的数的和

数论入门整理(updating)

一、gcd lcm 基础中的基础,一般用来处理计算第一步什么的,分数化简之类。 LL gcd(LL a, LL b) { return b ? gcd(b, a % b) : a; } <pre name="code" class="cpp">LL lcm(LL a, LL b){LL c = gcd(a, b);return a / c * b;} 例题:

计算机毕业设计 大学志愿填报系统 Java+SpringBoot+Vue 前后端分离 文档报告 代码讲解 安装调试

🍊作者:计算机编程-吉哥 🍊简介:专业从事JavaWeb程序开发,微信小程序开发,定制化项目、 源码、代码讲解、文档撰写、ppt制作。做自己喜欢的事,生活就是快乐的。 🍊心愿:点赞 👍 收藏 ⭐评论 📝 🍅 文末获取源码联系 👇🏻 精彩专栏推荐订阅 👇🏻 不然下次找不到哟~Java毕业设计项目~热门选题推荐《1000套》 目录 1.技术选型 2.开发工具 3.功能

hdu4407容斥原理

题意: 有一个元素为 1~n 的数列{An},有2种操作(1000次): 1、求某段区间 [a,b] 中与 p 互质的数的和。 2、将数列中某个位置元素的值改变。 import java.io.BufferedInputStream;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Inpu

hdu4059容斥原理

求1-n中与n互质的数的4次方之和 import java.io.BufferedInputStream;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InputStream;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import java.io.PrintWrit

寻迹模块TCRT5000的应用原理和功能实现(基于STM32)

目录 概述 1 认识TCRT5000 1.1 模块介绍 1.2 电气特性 2 系统应用 2.1 系统架构 2.2 STM32Cube创建工程 3 功能实现 3.1 代码实现 3.2 源代码文件 4 功能测试 4.1 检测黑线状态 4.2 未检测黑线状态 概述 本文主要介绍TCRT5000模块的使用原理,包括该模块的硬件实现方式,电路实现原理,还使用STM32类

计算机视觉工程师所需的基本技能

一、编程技能 熟练掌握编程语言 Python: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广泛应用,有丰富的库如 OpenCV、TensorFlow、PyTorch 等,方便进行算法实现和模型开发。 C++:运行效率高,适用于对性能要求严格的计算机视觉应用。 数据结构与算法 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和算法(如排序、搜索、动态规划等),能够优化代码性能,提高算法效率。 二、数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