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级程序员那些年曾经告诉我们的高效学习的态度

2023-12-15 00:45

本文主要是介绍骨灰级程序员那些年曾经告诉我们的高效学习的态度,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背景

以前阅读陈皓老师的左耳听风专栏中关于如何高效学习的总结让我收货颇丰,今天总结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老师说:

学习是一件“逆人性”的事,就像锻炼身体一样,需要人持续付出,会让人感到痛苦,并随时想找理由放弃。

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爱学习,但是:

  • 他们都是只有意识没有行动,他们是动力不足的人。
  • 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他们缺乏方向和目标。
  • 他们都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正确的方法和技能。
  • 更要命的是,他们缺乏实践和坚持。

对于学习首先需要做的是端正态度,如果不能自律,不能坚持,不能举一反三,不能不断追问等,那么,无论有多好的方法,你都不可能学好。所以,有正确的态度很重要。

二、 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

老师关于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见解也让我们技术人员收货颇丰。

1946 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之后,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也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发布了「学习金字塔」报告。

人的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个层次。

  • 被动学习:如听讲、阅读、视听、演示,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为 5%、10%、20% 和 30%。
  • 主动学习:如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会将原来被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从 5% 提升到 50%、75% 和 90%。

这个模型很好地展示了不同学习深度和层次之间的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你听别人讲,或是自己看书,或是让别人演示给你,这些都不能让你真正获得学习能力,因为你是在被别人灌输,在听别人说。

你开始自己思考,开始自己总结和归纳,开始找人交流讨论,开始践行,并开始对外输出,你才会掌握到真正的学习能力。

所以,学习不是努力读更多的书,盲目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这会让人产生低层次的勤奋和成长的感觉,这只是在使蛮力。要思辨,要践行,要总结和归纳,否则,你只是在机械地重复某件事,而不会有质的成长的。

好多书中也这么说:

这里推荐阅读下这本书:

三、深度学习和浅度学习

对于当前这个社会:

  • 大多数人的信息渠道都被微信朋友圈、微博、知乎、今日头条、抖音占据着。这些信息渠道中有营养的信息少之又少。
  • 大多数公司都是实行类似于 996 这样的加班文化,在透支和消耗着下一代年轻人,让他们成长不起来。
  • 因为国内互联网访问不通畅,加上英文水平受限,所以,大多数人根本没法获取到国外的第一手信息。
  • 快餐文化盛行,绝大多数人都急于速成,心态比较浮燥,对事物不求甚解。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你根本不需要努力的。你只需要踏实一点,像以前那样看书,看英文资料,你只需要正常学习,根本不用努力,就可以超过你身边的绝大多数人。

在这样一个时代下,种种迹象表明,快速、简单、轻松的方式给人带来的快感更强烈,而高层次的思考、思辨和逻辑则被这些频度高的快餐信息感所弱化。于是,商家们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看到了如何在这样的时代里怎么治愈这些人在学习上的焦虑,他们在想方设法地用一些手段推出各种代读、领读和听读类产品,让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体会到轻松获取知识的快感,并产生勤奋好学和成长的幻觉。

这些所谓的“快餐文化”可以让你有短暂的满足感,但是无法让你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把知识转换成自己的技能的有效路径,因为那些都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人们开始在朋友圈、公众号、得到等这样的地方进行学习,导致他们越学越焦虑,越学越浮燥,越学越不会思考。于是,他们成了“什么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状态。

只要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少数的精英人士,他们在训练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他们到源头查看第一手的资料,然后,深度钻研,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后,生产更好的内容。而绝大部分受众享受轻度学习,消费内容。你有没有发现,在知识的领域也有阶层之分,那些长期在底层知识阶层的人,需要等着高层的人来喂养,他们长期陷于各种谣言和不准确的信息环境中,于是就导致错误或幼稚的认知,并习惯于那些不费劲儿的轻度学习方式,从而一点点地丧失了深度学习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再也没有能力打破知识阶层的限制,被困在认知底层翻不了身。

四、如何深度学习

有4点最关键:

  • 高质量的信息源和第一手的知识。
  • 把知识连成地图,将自己的理解反述出来。
  • 不断地反思和思辨,与不同年龄段的人讨论。
  • 举一反三,并践行之,把知识转换成技能。

从以上4点来说,学习会有三个步骤。

知识采集。信息源是非常重要的,获取信息源头、破解表面信息的内在本质、多方数据印证,是这个步骤的关键。

知识缝合。所谓缝合就是把信息组织起来,成为结构体的知识。这里,连接记忆,逻辑推理,知识梳理是很重要的三部分。

技能转换。通过举一反三、实践和练习,以及传授教导,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技能。这种技能可以让你进入更高的阶层。

我觉得这是任何人都是可以做到的,就是看你想不想做了。

五、学习的目的

5.1、学习是为了找到方法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找到答案,而更是为了找到方法。很多时候,尤其是中国的学生,他们在整个学生时代都喜欢死记硬背,因为他们只有一个 KPI,那就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所以,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成了他们的学习习惯。然而,在知识的海洋中,答案太多了,你是记不住那么多答案的。

只有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你才算得上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的练习,所有的答案,其实都是在引导你去寻找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或能力。在这种能力下,你不需要知道答案,因为你可以用这种方法很快找到答案,找到解,甚至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最优解或最优雅的答案。

这就好像,你要去登一座山,一种方法是通过别人修好的路爬上去,一种是通过自己的技能找到路(或是自己修一条路)爬上去。也就是说,需要有路才爬得上山的人,和没有路能造路的人相比,后者的能力就会比前者大得多得多。所以,学习是为了找到通往答案的路径和方法,是为了拥有无师自通的能力。

5.2、学习是为了找到原理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知道,而更是为了思考和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是为了知道某个事的表面是什么,而是要通过表象去探索其内在的本质和原理。真正的学习,从来都不是很轻松的,而是那种你知道得越多,你的问题就会越多,你的问题越多,你就会思考得越多,你思考得越多,你就会越觉得自己知道得越少,于是你就会想要了解更多。如此循环,是这么一种螺旋上升上下求索的状态。

但是,这种循环,会在你理解了某个关键知识点后一下子把所有的知识全部融会贯通,让你赫然开朗,此时的那种感觉是非常美妙而难以言语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问自己,这个技术出现的初衷是什么?是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那个问题要用这种方法解?为什么不能用别的方法解?为什么不能简单一些?

这些问题都会驱使你像一个侦探一样去探索背后的事实和真相,并在不断的思考中一点一点地理解整个事情的内在本质、逻辑和原理。一旦理解和掌握了这些本质的东西,你就会发现,整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在变得越来越简单。你就好像找到了所有问题的最终答案似的,一通百通了。

5.3、学习是为了了解自己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开拓眼界,而更是为了找到自己的未知,为了了解自己。英文中有句话叫:You do not know what you do not know,可以翻译为: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东西。也就是说,你永远不会去学习你不知道其存在的东西。就好像你永远 Google 不出来你不知道的事,因为对于你不知道的事,你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关键词,你不知道关键词,你就找不到你想要的知识。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你不知道的,所以,学习可以让你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只有当我们知道有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我们才会知道我们要学什么。所以,我们要多走出去,与不同的人交流,与比自己聪明的人共事,你才会知道自己的短板和缺失,才会反过来审视和分析自己,从而明白如何提升自己。

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人活着最怕的就是坐井观天,自以为是。因为这样一来,你的大脑会封闭起来,你会开始不接受新的东西,你的发展也就到了天花板。开拓眼界的目的就是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上升空间,从而才能让自己成长。

5.4、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成长,而更是为了改变自己。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但是其实,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然后才能获得成长。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人都是有直觉的,但如果人的直觉真的靠谱,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学习了。而学习就是为了告诉我们,我们的很多直觉或是思维方式是不对的,不好的,不科学的。

只有做出了改变后,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你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哪一次你有质的成长时,不是因为你突然间开窍了,开始用一种更有效率、更科学、更系统的方式做事,然后让你达到了更高的地方。不是吗?当你学习了乘法以后,在很多场景下,就不需要用加法来统计了,你可以使用乘法来数数,效率提升百倍。

当你有一天知道了逻辑中的充要条件或是因果关系后,你会发现使用这样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时,你比以往更接近问题的真相。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与生俱来的那些垃圾和低效的算法。总之,学习让我们改变自己,行动和践行,反思和改善,从而获得成长。

六、总结

1、首先,学习是一件“逆人性”的事,就像锻炼身体一样,需要人持续付出,但会让人痛苦,并随时可能找理由放弃。如果你不能克服自己 DNA 中的弱点,不能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能自律,不能坚持,不能举一反三,不能不断追问等,那么,无论有多好的方法,你都不可能学好。因此,有正确的态度很重要。

2、要拥有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找到答案,而更是为了找到方法;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知道,而更是为了思考和理解;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开拓眼界,而更是为了找到自己的未知,为了了解自己;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成长,而更是为了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与生俱来的那些垃圾和低效的算法。

这篇关于骨灰级程序员那些年曾经告诉我们的高效学习的态度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94499

相关文章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本文介绍了DJL库的背景和基本功能,包括NDArray的创建、数学运算、数据获取和设置等,同时,还展示了如何使用NDArray进行数据预处理... 目录1 NDArray 的背景介绍1.1 架构2 JavaDJL使用2.1 安装DJL2.2 基本操

轻松上手MYSQL之JSON函数实现高效数据查询与操作

《轻松上手MYSQL之JSON函数实现高效数据查询与操作》:本文主要介绍轻松上手MYSQL之JSON函数实现高效数据查询与操作的相关资料,MySQL提供了多个JSON函数,用于处理和查询JSON数... 目录一、jsON_EXTRACT 提取指定数据二、JSON_UNQUOTE 取消双引号三、JSON_KE

Tomcat高效部署与性能优化方式

《Tomcat高效部署与性能优化方式》本文介绍了如何高效部署Tomcat并进行性能优化,以确保Web应用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响应,高效部署包括环境准备、安装Tomcat、配置Tomcat、部署应用和启动T... 目录Tomcat高效部署与性能优化一、引言二、Tomcat高效部署三、Tomcat性能优化总结Tom

Python利用自带模块实现屏幕像素高效操作

《Python利用自带模块实现屏幕像素高效操作》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如何利用自带模块实现屏幕像素高效操作,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1、获取屏幕放缩比例2、获取屏幕指定坐标处像素颜色3、一个简单的使用案例4、总结1、获取屏幕放缩比例from

使用Python实现高效的端口扫描器

《使用Python实现高效的端口扫描器》在网络安全领域,端口扫描是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技能,通过端口扫描,可以发现目标主机上开放的服务和端口,这对于安全评估、渗透测试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如何使... 目录1. 端口扫描的基本原理2. 使用python实现端口扫描2.1 安装必要的库2.2 编写端口扫

Oracle查询优化之高效实现仅查询前10条记录的方法与实践

《Oracle查询优化之高效实现仅查询前10条记录的方法与实践》:本文主要介绍Oracle查询优化之高效实现仅查询前10条记录的相关资料,包括使用ROWNUM、ROW_NUMBER()函数、FET... 目录1. 使用 ROWNUM 查询2. 使用 ROW_NUMBER() 函数3. 使用 FETCH FI

在C#中获取端口号与系统信息的高效实践

《在C#中获取端口号与系统信息的高效实践》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尤其是系统管理、运维、监控和性能优化等场景中,了解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的状态至关重要,C#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提供了丰富的API来帮助开... 目录引言1. 获取端口号信息1.1 获取活动的 TCP 和 UDP 连接说明:应用场景:2. 获取硬

Python实现高效地读写大型文件

《Python实现高效地读写大型文件》Python如何读写的是大型文件,有没有什么方法来提高效率呢,这篇文章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在Python中高效地读写大型文件,需要的可以了解下... 目录一、逐行读取大型文件二、分块读取大型文件三、使用 mmap 模块进行内存映射文件操作(适用于大文件)四、使用 pand

高效管理你的Linux系统: Debian操作系统常用命令指南

《高效管理你的Linux系统:Debian操作系统常用命令指南》在Debian操作系统中,了解和掌握常用命令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系统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Debian的常用命令,帮助读者更好地使... Debian是一个流行的linux发行版,它以其稳定性、强大的软件包管理和丰富的社区资源而闻名。在使用

HarmonyOS学习(七)——UI(五)常用布局总结

自适应布局 1.1、线性布局(LinearLayout) 通过线性容器Row和Column实现线性布局。Column容器内的子组件按照垂直方向排列,Row组件中的子组件按照水平方向排列。 属性说明space通过space参数设置主轴上子组件的间距,达到各子组件在排列上的等间距效果alignItems设置子组件在交叉轴上的对齐方式,且在各类尺寸屏幕上表现一致,其中交叉轴为垂直时,取值为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