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一周新闻简报,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周新闻盘点
01
数据真的能被科技巨头"垄断"并用来作恶吗?
最近,科技巨头似乎遭受了集体的“水逆”。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监管机构都对科技巨头发起了严格的调查,一些科技巨头还收到了巨额的罚单。那么,科技巨头们究竟做错了什么,以至于各国的监管机构要联合起来,对它们采取如此严厉的行动呢?相关理由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它们垄断了数据,并且正在用数据作恶。
那么,真实情况究竟是否如此?科技巨头们究竟有没有垄断数据,或者说,究竟能不能垄断数据?它们又有没有利用数据在作恶?“数据垄断”究竟会产生怎样的问题?面对科技巨头们的“数据垄断”问题,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加以应对?所有的这些,都是颇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尽管“数据垄断”这种说法经常被提到,但是在很多著述中,其定义经常是不清的。在一些作品中,它被用来指称企业对数据资源的垄断,而在另一些作品中,它却被用来形容企业通过数据来强化自身力量,实现、巩固自身垄断地位的行为。但有意思的是,无论是按照哪一种定义,“数据垄断”在现实中似乎都不大可能出现。
事实上,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无论是用于预测,还是用于企业内部管理,数据的规模越大、维度越多,其用处就越大。如果数据是孤立的、零散的,那么它的作用就完全不能发挥出来。从这个角度看,为了鼓励企业提升自身的效率,就应该允许它们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搜集、使用数据,而不应该用一个“数据垄断”的概念束缚了它们的手脚。
当然,在实践当中,企业搜集、利用数据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也确实有不少企业利用数据来谋取私利,损害消费者利益。对于这些具体的问题,应该研究具体的方法来加以治理。如果以此为理由,就搬出“数据垄断”的概念,再祭出反垄断法的“大杀器”,就很有可能产生事倍功半的负面效果。
02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网络安全漏洞管理规定》近期将印发
7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CSS2019)上,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杨宇燕在演讲中指出,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也随之扩展和叠加,加速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领域蔓延,网络安全形势日益复杂严峻。对此,杨宇燕称,工信部主要围绕“三个体系”推进网络安全工作。
03
苹果无线与密码共享功能潜藏个人信息外泄威胁
近日,安全人员Hexway称,苹果iPhone、Mac和其它苹果设备之间的无线分享功能如AirDrop和Wi-Fi密码共享功能存在被利用外泄个人信息的威胁,尽管这些功能并不直接发送个人隐私相关的任何信息,但安全人员指出利用这些无线信息,某些人员可以追踪到机主号码,或者发动更加严重的信息安全攻击。
04
专业吃瓜!浙大博士用人工智能挑西瓜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已成世界最大的西瓜生产和消费国,但由于检测和处理手段的落后,中国西瓜的出囗量不到产量的1%。浙江大学博士毛建华曾在2017年写了130页的论文来说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从敲西瓜的声音判别西瓜的成熟度,最终他成功设计出了便携式西瓜成熟度分类和空洞判定的声学检测试验装置。
05
报告:90后被骗概率高、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上当
《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2019上半年)》指出,在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性别比例分布上,男女比例分别为63%、37%,男性被骗数量是女性近2倍。在十大诈骗类型中,以交易诈骗最多,占比39.67%,排第二的兼职诈骗所占比例为13.5%,交友诈骗所占比例为11.8%。除返利、兼职和免费送诈骗外,其余的诈骗类型中,男性被害人均占比过半。最为突出的是色情诈骗,98%受害人为男性;交友诈骗次之,85%受害人为男性。报告指出,45岁以上被害人的人均受骗金额约为7000元,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人群。中等收入、经济自主的中老年人受骗比例更高。
06
APP收集个人信息将有“国标”:用户不同意就不得对外共享
APP提供服务需要调取用户哪些信息?现在有规范可依了。昨天,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APP)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规范(草案)》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依照管理要求,当用户同意APP收集某服务类型的最少信息时,APP不得因用户拒绝提供最少信息之外的个人信息而拒绝提供该类型服务。
对外共享、转让个人信息前,APP应事先征得用户明示同意。当用户不同意,则不得对外共享、转让用户个人信息。
07
博通宣布以107亿美元现金收购赛门铁克企业业务:芯片制造商博通正式宣布
以107亿美元现金收购赛门铁克企业安全业务,该业务2019财年创造了23亿美元的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一半。赛门铁克业务陷入困境,一方面面临小企业竞争,另一方面,高管离开,并遭监管机构调查。
08
百度回应信息安全报道:未开展此类业务,坚决抵制黑产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卧底”骚扰电话源头企业,揭露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地下黑色产业链,其中,百度等一些知名互联网企业存在泄露用户信息的行为。对此,百度公司表示,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属于法律禁止行为,百度坚决抵制这种行为,也绝不会开展此类业务,任何时候、发现任何黑产不法行为,百度都将报送公安部门,依法惩治。据百度方面透露,公司一直在配合公安部门打击损害网络及信息安全的行为,打击黑产。仅2018年,百度累计下线“涉嫌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恶意网站达34万,网址达1490万,并配合公安打击数十个涉嫌用黑客手段制作“营销工具”的团伙,抓获相关犯罪嫌疑人近百人。
09
用户浏览器被互联网大厂私自“托管”?仔细一查,这事并不简单
可能很多人之前都有过浏览器被人私自篡改的经历。比如强制更改首页,替换默认搜索引擎。不过这种情况在各种驱动级(也就是内核级)电脑管家的强力封杀下,现在基本不存在了。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有了电脑管家就可以高枕无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关于安全的攻防,其实一刻都没有停止。
10
30亿条信息泄露,96家互联网公司遭殃,案子破了!
百度公司员工接到竞品公司的猎头骚扰电话,怀疑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经由公司相关部门携线索向广东警方报案,广东省公安厅组织广州警方侦破了这起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30 余人,查获公民信息 2 亿余条。这起由猎头疯狂挖人引发的大案让人啼笑皆非,2 亿条数据也着实吓人。
这篇关于一周新闻简报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