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操作系统原理 解读(笔记一期),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操作系统原理 -- 概念篇
操作系统概述
进程管理(CPU)
存储管理(内存)
外部设备管理(IO等)
文件管理(软件部分)
用户接口(命令接口)
命令的表示形式:字符,图形,菜单
命令的使用方式:脱机使用方式,联机使用方式
组织协调作业的运行:以批处理的形式 提交
历史:
50年代中期,称为简单批处理操作系统
60年代中期,多道程序批处理操作系统
不久,分时、实时操作系统
80年代,微机及网络操作系统
多道程序批处理系统, 些多道 实质上是指 多条内存通道,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允许多个程序同时驻留内存)
这就是传统的多道程序设计技术(multiprograming),当然现代操作系统大多都彩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当然会引发起不少的问题:
处理机的处理与回收(进程的调度)
内存的分配与保护
IO设备的共享与效率
文件的有效管理
作业的组织
分时系统--联机系统
服务器对应多个终端,为每个终端发来的命令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片。
在经典的多任务操作环境下,作为与进程是等同的,都被认为是系统的最小工作单位
批处理操作系统工作方式:
一批作业在外存上排成一个队列;
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负责从此队列中选取一个或者多个作业进入内存,并分别为它们建立进程,使若干进程共享包括处理机、内存空间在内的系统资源,以提高 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作业与进程是否一一对应关系?
PCB(Process Control Block) ,进程控制块,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创建进程时就创建PCB,结束进程时PCB就撤消了。
交换技术(对换技术) swapping ;
将内存中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换出外存中,把已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换入内存中,
虚拟内存技术;
通过原语实现 进程创建步骤:
1.为进程分配一个标识号id
2.为进程分配空间(用户地址空间、用户栈空间、PCB空间)
3.初始化pcb
4.建立链接(插入 就绪/等链表)
5.建立或扩展其他数据结构
影响磁盘性能I/O性能的技术:决定于 平均寻道时间 和 转速
访问时间 = 寻首时间 + 旋转延迟 + 数据传输时间
磁盘容错技术: SFT (System fault Telerance)
低级 防止磁盘表面由于介质缺陷引起的数据丢失
中级 防止磁盘驱动器和磁盘控制器....
高级 使用双服务器,确实一个服务器出了问题,还可以运行
jj
这篇关于操作系统原理 解读(笔记一期)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