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nyoj 265 积木 【左右两边加中间】,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wa了三次, 每次都是想的不全面, 两次是只考虑左边, 一次只考虑两边!!!最后终于知道还得加上自己的, 考虑欠佳啊!!
积木
- 描述
-
在一个矩形的坑的底部,无缝地铺了一层积木(为简单起见,本题中,用矩形表示积木),如下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地,中空的部分表示坑,所有的白色矩形都表示坑底的积木):
现在,我们要在这个坑中再放入一块正方形积木,但我们希望这块积木的位置最低。如下图所示,左图中的灰色积木的位置就比右图中灰色积木的位置更好(本题不考虑重力因素,假定新放入的积木不会倾倒,它的边永远平行于坑壁)。而且,可以看出,左图中灰色方块的位置是所有可能的位置中最低的位置(本题中,假定坑足够宽也足够深,后加的那块积木不会放不进去)。
- 输入
- 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N<=10)表示测试数据的组数)
每组测试数据 第一行为一个整数m(<=20),表示坑底积木的数量
之后m行,每行两个整数,依次表示从左至右的每块积木的宽度和高度(以厘米为单位)。
每组测试数据最后一行中还有一个整数 ,表示后加的积木的边长(以厘米为单位)(<1000)
输出 - 每组测试数据输出只有一个整数,表示将后加的积木放入坑中最低位置之后,它的上沿距离坑底地面的高度,每个输出占一行。 样例输入
-
1 2 10 40 15 60 20
样例输出 -
80
代码:
#include<stdio.h> struct str{ int w, h; }s[21]; int min( int a, int b ) { return a<b?a:b; } int main() { int n, m, ans, i, j, add; scanf( "%d", &n ); while( n -- ) { scanf( "%d", &m ); for( i = 0; i < m; i ++ ) { scanf( "%d%d", &s[i].w, &s[i].h ); } scanf( "%d", &add ); int temp; ans = 10000; for( i = 0; i < m; i ++ ) { temp = s[i].w; if( temp >= add )//如果能放下就不用找左右最大宽度了 { ans = min( ans, s[i].h ); continue; } for( j = i+1; j < m&&s[i].h >= s[j].h; j ++ )//右边找比该点低的相邻的点 { temp +=s[j].w; } for( j = i-1; i!=0&&j >= 0&&s[i].h >= s[j].h; j -- )//左边 第一个是没有左边的 { temp += s[j].w; } if( temp >= add ) ans = min( ans, s[i].h ); } printf( "%d\n", ans+add ); } return 0; }
- 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N<=10)表示测试数据的组数)
这篇关于nyoj 265 积木 【左右两边加中间】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