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每日一库之 bubbletea

2023-11-28 21:20
文章标签 go 每日 一库 bubbletea

本文主要是介绍Go 每日一库之 bubbletea,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简介

bubbletea是一个简单、小巧、可以非常方便地用来编写 TUI(terminal User Interface,控制台界面程序)程序的框架。内置简单的事件处理机制,可以对外部事件做出响应,如键盘按键。一起来看下吧。先看看bubbletea能做出什么效果:

感谢kiyonlin推荐。

快速使用

本文代码使用 Go Modules。

创建目录并初始化:

$ mkdir bubbletea && cd bubbletea
$ go mod init github.com/darjun/go-daily-lib/bubbletea

安装bubbletea库:

$ go get -u github.com/charmbracelet/bubbletea

bubbletea程序都需要有一个实现bubbletea.Model接口的类型:

type Model interface {Init() CmdUpdate(Msg) (Model, Cmd)View() string
}
  • Init()方法在程序启动时会立刻调用,它会做一些初始化工作,并返回一个Cmd告诉bubbletea要执行什么命令;

  • Update()方法用来响应外部事件,返回一个修改后的模型,和想要bubbletea执行的命令;

  • View()方法用于返回在控制台上显示的文本字符串。

下面我们来实现一个 Todo List。首先定义模型:

type model struct {todos    []stringcursor   intselected map[int]struct{}
}
  • todos:所有待完成事项;

  • cursor:界面上光标位置;

  • selected:已完成标识。

不需要任何初始化工作,实现一个空的Init()方法,并返回nil

import (tea "github.com/charmbracelet/bubbletea"
)
func (m model) Init() tea.Cmd {return nil
}

我们需要响应按键事件,实现Update()方法。按键事件发生时会以相应的tea.Msg为参数调用Update()方法。通过对参数tea.Msg进行类型断言,我们可以对不同的事件进行对应的处理:

func (m model) Update(msg tea.Msg) (tea.Model, tea.Cmd) {switch msg := msg.(type) {case tea.KeyMsg:switch msg.String() {case "ctrl+c", "q":return m, tea.Quitcase "up", "k":if m.cursor > 0 {m.cursor--}case "down", "j":if m.cursor < len(m.todos)-1 {m.cursor++}case "enter", " ":_, ok := m.selected[m.cursor]if ok {delete(m.selected, m.cursor)} else {m.selected[m.cursor] = struct{}{}}}}return m, nil
}

约定:

  • ctrl+cq:退出程序;

  • upk:向上移动光标;

  • downj:向下移动光标;

  • enter:切换光标处事项的完成状态。

处理ctrl+cq按键时,返回一个特殊的tea.Quit,通知bubbletea需要退出程序。

最后实现View()方法,这个方法返回的字符串就是最终显示在控制台上的文本。我们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形式,根据模型数据拼装:

func (m model) View() string {s := "todo list:\n\n"for i, choice := range m.todos {cursor := " "if m.cursor == i {cursor = ">"}checked := " "if _, ok := m.selected[i]; ok {checked = "x"}s += fmt.Sprintf("%s [%s] %s\n", cursor, checked, choice)}s += "\nPress q to quit.\n"return s
}

光标所在位置用>标识,已完成的事项增加x标识。

模型类型定义好了之后,需要创建一个该模型的对象;

var initModel = model{todos:    []string{"cleanning", "wash clothes", "write a blog"},selected: make(map[int]struct{}),
}

为了让程序工作,我们还要创建一个bubbletea的应用对象,通过bubbletea.NewProgram()完成,然后调用这个对象的Start()方法开始执行:

func main() {cmd := tea.NewProgram(initModel)if err := cmd.Start(); err != nil {fmt.Println("start failed:", err)os.Exit(1)}
}

运行:

GitHub Trending

一个简单的 Todo 应用看起来好像没什么意思。接下来,我们一起编写一个拉取 GitHub Trending 仓库并显示在控制台的程序。

Github Trending 的界面如下:

可以选择语言(Spoken Language,本地语言)、语言(Language,编程语言)和时间范围(Today,This week,This month)。由于 GitHub 没有提供 trending 的官方 API,我们只能爬取网页自己来分析。好在 Go 有一个强大的分析工具goquery,提供了堪比 jQuery 的强大功能。我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介绍它——Go 每日一库之 goquery。

打开 Chrome 控制台,点击 Elements 页签,查看每个条目的结构:

基础版本

定义模型:

type model struct {repos []*Repoerr   error
}

其中repos字段表示拉取到的 Trending 仓库列表,结构体Repo如下,字段含义都有注释,很清晰了:

type Repo struct {Name    string   // 仓库名Author  string   // 作者名Link    string   // 链接Desc    string   // 描述Lang    string   // 语言Stars   int      // 星数Forks   int      // fork 数Add     int      // 周期内新增BuiltBy []string // 贡献值 avatar img 链接
}

err字段表示拉取失败设置的错误值。为了让程序启动时,就去执行网络请求拉取 Trending 的列表,我们让模型的Init()方法返回一个tea.Cmd类型的值:

func (m model) Init() tea.Cmd {return fetchTrending
}func fetchTrending() tea.Msg {repos, err := getTrending("", "daily")if err != nil {return errMsg{err}}return repos
}

tea.Cmd类型为:

// src/github.com/charmbracelet/bubbletea/tea.go
type Cmd func() Msg

tea.Cmd底层是一个函数类型,函数无参数,并且返回一个tea.Msg对象。

fetchTrending()函数拉取 GitHub 的今日 Trending 列表,如果遇到错误,则返回error值。这里我们暂时忽略getTrending()函数的实现,这个与我们要说的重点关系不大,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去我的 GitHub 仓库查看详细代码。

程序启动时如果需要做一些操作,通常就会在Init()方法中返回一个tea.Cmdtea后台会执行这个函数,最终将返回的tea.Msg传给模型的Update()方法。

func (m model) Update(msg tea.Msg) (tea.Model, tea.Cmd) {switch msg := msg.(type) {case tea.KeyMsg:switch msg.String() {case "q", "ctrl+c", "esc":return m, tea.Quitdefault:return m, nil}case errMsg:m.err = msgreturn m, nilcase []*Repo:m.repos = msgreturn m, nildefault:return m, nil}
}

Update()方法也比较简单,首先还是需要监听按键事件,我们约定按下 q 或 ctrl+c 或 esc 退出程序。具体按键对应的字符串表示可以查看文档或源码bubbletea/key.go文件。接收到errMsg类型的消息,表示网络请求失败了,记录错误值。接收到[]*Repo类型的消息,表示正确返回的 Trending 仓库列表,记录下来。在View()函数中,我们显示正在拉取,拉取失败和正确拉取等信息:

func (m model) View() string {var s stringif m.err != nil {s = fmt.Sprintf("Fetch trending failed: %v", m.err)} else if len(m.repos) > 0 {for _, repo := range m.repos {s += repoText(repo)}s += "--------------------------------------"} else {s = " Fetching GitHub trending ..."}s += "\n\n"s += "Press q or ctrl + c or esc to exit..."return s + "\n"
}

逻辑很清晰,如果err字段不为nil表示失败,否则有仓库数据,显示仓库信息。否则正在拉取中。最后显示一条提示信息,告诉客户怎么退出程序。

每个仓库项的显示逻辑如下,分为 3 列,基础信息、描述和链接:

func repoText(repo *Repo) string {s := "--------------------------------------\n"s += fmt.Sprintf(`Repo:  %s | Language:  %s | Stars:  %d | Forks:  %d | Stars today:  %d
`, repo.Name, repo.Lang, repo.Stars, repo.Forks, repo.Add)s += fmt.Sprintf("Desc:  %s\n", repo.Desc)s += fmt.Sprintf("Link:  %s\n", repo.Link)return s
}

运行(多文件运行不能用go run main.go):

获取失败(国内 GitHub 不稳定,多试几次总会遇到????):

获取成功:

让界面更美观

黑白色我们已经看了太多太多了,能不能让字体呈现不同的颜色呢?当然可以。bubbletea可以利用lipgloss库给文本添加各种颜色,我们定义了 4 种颜色,颜色的 RBG 值是我在http://tool.chinaz.com/tools/pagecolor.aspx挑的:

var (cyan  = lipgloss.NewStyle().Foreground(lipgloss.Color("#00FFFF"))green = lipgloss.NewStyle().Foreground(lipgloss.Color("#32CD32"))gray  = lipgloss.NewStyle().Foreground(lipgloss.Color("#696969"))gold  = lipgloss.NewStyle().Foreground(lipgloss.Color("#B8860B"))
)

想要将文本变为什么颜色,只需要调用对应颜色对象的Render()方法将文本传入即可。例如我们想让提示变为暗灰色,中间文字使用暗黄色,修改View()方法:

func (m model) View() string {var s stringif m.err != nil {s = gold.Render(fmt.Sprintf("fetch trending failed: %v", m.err))} else if len(m.repos) > 0 {for _, repo := range m.repos {s += repoText(repo)}s += cyan.Render("--------------------------------------")} else {s = gold.Render(" Fetching GitHub trending ...")}s += "\n\n"s += gray.Render("Press q or ctrl + c or esc to exit...")return s + "\n"
}

然后仓库的基本信息我们用青色(cyan),描述用绿色,链接用暗灰色:

func repoText(repo *Repo) string {s := cyan.Render("--------------------------------------") + "\n"s += fmt.Sprintf(`Repo:  %s | Language:  %s | Stars:  %s | Forks:  %s | Stars today:  %s
`, cyan.Render(repo.Name), cyan.Render(repo.Lang), cyan.Render(strconv.Itoa(repo.Stars)),cyan.Render(strconv.Itoa(repo.Forks)), cyan.Render(strconv.Itoa(repo.Add)))s += fmt.Sprintf("Desc:  %s\n", green.Render(repo.Desc))s += fmt.Sprintf("Link:  %s\n", gray.Render(repo.Link))return s
}

再次运行:

成功:

嗯,现在好看多了。

我没有偷懒

有时候网络很慢,加上一个请求正在处理的提示能让我们更放心(程序还在跑,没偷懒)。bubbletea的兄弟仓库bubbles提供了一个叫做spinner的组件,它只是显示一些字符,一直在变化,给我们造成一种任务正在处理中的感觉。spinnergithub.com/charmbracelet/bubbles/spinner包中,需要先引入。然后在模型中增加spinner.Model字段:

type model struct {repos   []*Repoerr     errorspinner spinner.Model
}

创建模型时,同时需要初始化spinner.Model对象,我们指定spinner的文本颜色为紫色:

var purple = lipgloss.NewStyle().Foreground(lipgloss.Color("#800080"))func newModel() model {sp := spinner.NewModel()sp.Style = purplereturn model{spinner: sp,}
}

spinner通过Tick来触发其改变状态,所以需要在Init()方法中返回触发TickCmd。但是又需要返回fetchTrendingbubbletea提供了Batch可以将两个Cmd合并在一起返回:

func (m model) Init() tea.Cmd {return tea.Batch(spinner.Tick,fetchTrending,)
}

然后Update()方法中我们需要更新spinnerInit()方法返回的spinner.Tick会产生spinner.TickMsg,我们对其做处理:

case spinner.TickMsg:var cmd tea.Cmdm.spinner, cmd = m.spinner.Update(msg)return m, cmd

spinner.Update(msg)返回一个tea.Cmd对象驱动下一次Tick

最后在View()方法中,我们将spinner显示出来。调用其View()方法返回当前状态的字符串,拼在我们想要显示的位置:

func (m model) View() string {var s stringif m.err != nil {s = gold.Render(fmt.Sprintf("fetch trending failed: %v", m.err))} else if len(m.repos) > 0 {for _, repo := range m.repos {s += repoText(repo)}s += cyan.Render("--------------------------------------")} else {// 这里s = m.spinner.View() + gold.Render(" Fetching GitHub trending ...")}s += "\n\n"s += gray.Render("Press q or ctrl + c or esc to exit...")return s + "\n"
}

运行:

分页

由于一次返回了很多 GitHub 仓库,我们想对其进行分页显示,每页显示 5 条,可以按pageuppagedown翻页。首先在模型中增加两个字段,当前页和总页数:

const (CountPerPage = 5
)type model struct {// ...curPage   inttotalPage int
}

拉取到仓库时,计算总页数:

case []*Repo:m.repos = msgm.totalPage = (len(msg) + CountPerPage - 1) / CountPerPagereturn m, nil

另外需要监听翻页按键:

case "pgdown":if m.curPage < m.totalPage-1 {m.curPage++}return m, nil
case "pgup":if m.curPage > 0 {m.curPage--}return m, nil

View()方法中,我们根据当前页计算需要显示哪些仓库:

start, end := m.curPage*CountPerPage, (m.curPage+1)*CountPerPage
if end > len(m.repos) {end = len(m.repos)
}for _, repo := range m.repos[start:end] {s += repoText(repo)
}
s += cyan.Render("--------------------------------------")

最后,如果总页数大于 1,给出翻页按键的提示:

if m.totalPage > 1 {s += gray.Render("Pagedown to next page, pageup to prev page.")s += "\n"
}

运行:

很棒,我们只显示了 5 页。试试翻页吧:

总结

bubbletea提供了一个 TUI 程序运行的基本框架。我们要显示什么,显示的样式,要对哪些事件进行处理都由我们自己指定。bubbletea仓库的examples文件夹中有多个示例程序,对编写 TUI 程序感兴趣的童鞋千万不能错过。另外它的兄弟仓库bubbles中也提供了不少组件。

大家如果发现好玩、好用的 Go 语言库,欢迎到 Go 每日一库 GitHub 上提交 issue????

参考

  1. bubbletea GitHub:https://github.com/charmbracelet/bubbletea

  2. bubble GitHub:https://github.com/charmbracelet/bubbles

  3. Go 每日一库 GitHub:https://github.com/darjun/go-daily-lib

  4. issue:https://github.com/darjun/go-daily-lib/issues/22

我的博客:https://darjun.github.io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GoUpUp】,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这篇关于Go 每日一库之 bubbletea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30283

相关文章

基于Go语言实现一个压测工具

《基于Go语言实现一个压测工具》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基于Go语言实现一个简单的压测工具,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整体架构通用数据处理模块Http请求响应数据处理Curl参数解析处理客户端模块Http客户端处理Grpc客户端处理Websocket客户端

Go中sync.Once源码的深度讲解

《Go中sync.Once源码的深度讲解》sync.Once是Go语言标准库中的一个同步原语,用于确保某个操作只执行一次,本文将从源码出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sync.Once的具体使用,x希望对大家有... 目录概念简单示例源码解读总结概念sync.Once是Go语言标准库中的一个同步原语,用于确保某个操

Go语言实现将中文转化为拼音功能

《Go语言实现将中文转化为拼音功能》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Go语言中如何实现将中文转化为拼音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有这么一个需求:新用户入职 创建一系列账号比较麻烦,打算通过接口传入姓名进行初始化。想把姓名转化成拼音。因为有些账号即需要中文也需要英

Go语言使用Buffer实现高性能处理字节和字符

《Go语言使用Buffer实现高性能处理字节和字符》在Go中,bytes.Buffer是一个非常高效的类型,用于处理字节数据的读写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下如何使用Buffer实现高性能处理字节和... 目录1. bytes.Buffer 的基本用法1.1. 创建和初始化 Buffer1.2. 使用 Writ

Go Gorm 示例详解

《GoGorm示例详解》Gorm是一款高性能的GolangORM库,便于开发人员提高效率,本文介绍了Gorm的基本概念、数据库连接、基本操作(创建表、新增记录、查询记录、修改记录、删除记录)等,本... 目录1. 概念2. 数据库连接2.1 安装依赖2.2 连接数据库3. 数据库基本操作3.1 创建表(表关

Go信号处理如何优雅地关闭你的应用

《Go信号处理如何优雅地关闭你的应用》Go中的优雅关闭机制使得在应用程序接收到终止信号时,能够进行平滑的资源清理,通过使用context来管理goroutine的生命周期,结合signal... 目录1. 什么是信号处理?2. 如何优雅地关闭 Go 应用?3. 代码实现3.1 基本的信号捕获和优雅关闭3.2

Go Playground 在线编程环境

For all examples in this and the next chapter, we will use Go Playground. Go Playground represents a web service that can run programs written in Go. It can be opened in a web browser using the follow

【每日一题】LeetCode 2181.合并零之间的节点(链表、模拟)

【每日一题】LeetCode 2181.合并零之间的节点(链表、模拟)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链表,链表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整数。链表中的整数由 0 分隔开,表示不同的区间。链表的开始和结束节点的值都为 0。任务是将每两个相邻的 0 之间的所有节点合并成一个节点,新节点的值为原区间内所有节点值的和。合并后,需要移除所有的 0,并返回修改后的链表头节点。 思路分析 初始化:创建一个虚拟头节点

go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无缓冲的 channel 和有缓冲的 channel 的区别? 在 Go 语言中,channel 是用来在 goroutines 之间传递数据的主要机制。它们有两种类型:无缓冲的 channel 和有缓冲的 channel。 无缓冲的 channel 行为:无缓冲的 channel 是一种同步的通信方式,发送和接收必须同时发生。如果一个 goroutine 试图通过无缓冲 channel

如何确定 Go 语言中 HTTP 连接池的最佳参数?

确定 Go 语言中 HTTP 连接池的最佳参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分析应用场景和需求 并发请求量: 确定应用程序在特定时间段内可能同时发起的 HTTP 请求数量。如果并发请求量很高,需要设置较大的连接池参数以满足需求。例如,对于一个高并发的 Web 服务,可能同时有数百个请求在处理,此时需要较大的连接池大小。可以通过压力测试工具模拟高并发场景,观察系统在不同并发请求下的性能表现,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