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Android10.0 Binder通信原理(三)-ServiceManager篇

2023-11-23 04:52

本文主要是介绍第三节-Android10.0 Binder通信原理(三)-ServiceManager篇,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概述

        在Android中,系统提供的服务被包装成一个个系统级service,这些service往往会在设备启动之时添加进Android系统,当某个应用想要调用系统某个服务的功能时,往往是向系统发出请求,调用该服务的外部接口。在上一节我们了解到,这种外部接口,我们通常称之为代理接口,也就是我们要拿到目标服务对应的代理对象。
    //TODO

    在Android8.0后,谷歌引入Treble机制,binder机制增加了hwbinder和vndbinder,其中vndbinder的守护进程为vndservicemanager。
    vndservicemanager和service共用同一份代码,只是传入的参数和宏控制的流程有部分差异。
    vndservicemanager会传入参数“/dev/vndbinder”,servicemanager使用默认的“/dev/binder”。
    servicemanager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打开binder驱动,申请了128k的内存空间
    2、然后调用binder_become_context_manager()让自己成为整个系统中唯一的上下文管理器,其实也就是service管理器
    3、调用binder_loop()进入无限循环,不断监听并解析binder驱动发来的命令


2、Binder架构

//TODO

3、servicemanager的启动

//TODO

4、service_manager调用栈:

//TODO

5、源码分析

    5.1 主程序启动main()

         //TODO

    5.2 binder_open()

        servicemanager启动后,先通过binder_open()来打开“/dev/binder”,代码如下:
        

binder_open()的工作也比较简单,分为以下几步:

1、通过系统调用open()来打开“/dev/binder”,获得一个句柄信息,在Binder驱动重对应的是函数binder_open()

2、通过ioctl获取binder的版本信息,比较binder协议版本是否相同,不同则跳出,在Binder驱动重对应的是函数binder_ioctl()

3、通过mmap内存映射128k的内存空间,即把binder驱动文件的128K字节映射到了内存空间,这128K内存空间的servicemanager使用,在Binder驱动重对应的是函数binder_mmap()。

其他的binder服务进程会映射BINDER_VM_SIZE((1*1024*1024)-sysconf(SC_PAGE_SIZE)*2)的内存空间,SC_PAGE_SIZE表示一个page页的大小,通常情况下为4K,即(1M-4K*2)=(1M-7K)

这个page的大小,不同厂家有时候也会调整大小,一般有1M,64K,4K,1KB,通常为4K。

ServiceManager进程mmap的内存大小可以通过adb shell命令得出:

其中0x7457b61000 -0x745d41000=0x20000,转成10进制,即为128K

ARM32内存映射:

虚拟空间的低3GB部分从0-0XBFFFFFFF的虚拟线性地址,用户态和内核态都可以寻址,这部分也是每个进程的独立空间。

虚拟空间的高1G部分从0XC00000000到0XFFFFFFFF的虚拟地址,只有内核态的进程才能访问,这种限制由页目录和页眉描述符的权限标示位决定,通过MML启动控制

ARM64内存映射:

默认情况下,32位系统默认只能支持4G的内存,在打开PAE后,最大可以扩展到64G的内存,随着物理硬件的不断升级,现在的内存越来越大,因此基本上都切换到了64位系统。

理论上讲,64位的地址总线可以支持高达16EB(2^64)的内存。

2^64次方太大了,Linux内核只采用了64bits的一部分(开启CONFIG_ARM64_64K_PAGES时使用42bits,页大小是4K时使用39bits),该文假设使用的页大小是4K(VA_BITS=39)

ARM64有足够的虚拟地址,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可以有各自的2^39=512GB的虚拟地址。

需要注意到,32位应用仍然拥有512GB的内核虚拟地址空间,并且不与内核共享自己的4GB空间,但在ARM32上,32位应用只有3GB的地址空间。

ARM32和ARM64内存地址比较:


    5.3 binder_become_context_manager()

binder_become_context_manager()的作用是让servicemanager成为整个系统中唯一的上下文管理器,其实也就是service管理器,这样我们就可以把ServiceManager称之为守护进程。

对应的binder驱动中操作如下:

从用户空间拷贝ioctl的参数,调用binder_ioctl_set_ctx_mgr()进行设置

BINDER_SET_CONTEXT_MGR_EXT带参数,BINDER_SET_CONTEXT_MGR不带参数

binder_ioctl_set_ctx_mgr()的流程也比较简单

1、先检查当前进程是否具有注册Context Manager的SEAndroid安全权限

2、如果具有SELinux权限,会为整个系统的上下管理器专门生成一个binder_node节点,便该节点的强弱应用加1

3、新创建的binder_node节点,记入context->binder_context_mgr_node,即ServiceManager进程的context binder节点,使之成为serviceManager的binder管理实体


    5.4 binder_loop()

        下一步进行守护进程的循环处理,binder_loop()会先向binder驱动发出了BC_ENTER_LOOPER命令,告诉binder驱动“本线程要进入循环状态了”,接着进入一个for循环不断调用ioctl()读取发来的数据,接着解析这些数据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结构体是binder_write_read,它用来记录Binder buffer中读和写的数据信息结构体如下:

    5.5 binder_parse()

        在binder_loop()进入for循环之后,核心处理流程就是ioctl和binder_parse(),即不停的从Binder驱动接收读写数据,进行binder解析后,进行处理。

在binder_loop()中声明了一个128字节的栈内存-readbuf,用BINDER_WRITE_READ命令从驱动读取一些内容,并传入binder_parse(),binder_parse()根据binder驱动传来的“BR_XXX”协议码,进行相关的逻辑处理,最重要的有三个“BR_XXX”协议:

BR_TRANSACTION:事务处理,解析binder_transaction_data的数据,调用回调函数svcmgr_handler()进行服务的注册,获取等操作

BR_REPLY:消息回复

BR_DEAD_BINDER:死亡通知

只要binder_parse()解析正常,binder_loop()就会一直执行下去,ServiceManager进程不退出。

binder_parse()解析binder驱动传来的readbuf的内存,readbuf拥有128字节的栈内存,每次可以只处理一个cmd,也可以有多个cmd,所以存在一个while循环,可以同时解析多个cmd,多个cmd的结构体如下图所示:

        5.5.1 BR_XXX 协议码分析

        BR_XXX码,也称为Binder响应码,这里介绍了ServiceManager处理的一些响应码的作用:

        5.5.2 BR_TRANSACTION解析

        我们这里单独分析下BR_TRANSACTION的流程,这也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流程,这是Binder驱动向Server端发送请求数据。

从readbuf中解析出binder_transaction_data的数据,最后对接收和发送数据进行了封装,传递给svcmgr_handler()做详细处理

从上main的逻辑看,我们重点关注的是binder_transaction_data这个结构,binder_transaction_data说明了transaction到底在传输什么语义,而语义码就记录在其code成员中,不同语义码需要携带的数据也是不同的,这些数据由data指定。

结构体说明如下:

从上面binder_transaction_data的结构可以看出,data可存入的数据很少,主要采用了数据其实地址和数据偏移量,根据代码上下文可知,调用了bio_init_from_txn(),从txn.transaction_data解析出binder_io的信息,存入msg

        5.5.2.1 bio_init_from_txn()

bio_init_from_txn()的作用就是把binder_transaction_data的“数据起始地址”,“偏移量”,“data数据的总大小”和“偏移数组中可用的条目”:

binder_transaction_data和binder_io的关联

初始化完binder_io的replay,并把transaction_data转换成了binder_io的msg后,调用回调函数svcmgr_handler()进行最终逻辑处理

    5.6 svcmgr_handler()

        在BR_TRANSACTION的命令解析后,就把binder_transaction_data_secctx的数据传给回调函数svcmgr_handler()进行处理。

根据不同的传输语义码(txn->code)来进行相应的操作:查询服务,注册服务,以及列举所服务

源码如下:

    5.7 ServiceManager是如何管理service信息的?

        //TODO

    5.8 注册服务

        根据传入的code:SVC_MGR_ADD_SERVICE得知,本次binder流程想要进行服务注册。

步骤:

从binder_io msg中获取服务名称和长度

从binder_io msg中获取handle

检查该服务是否有注册的selinx权限

查询服务列表svclist是否存在该handle,如果有handle,就更新该服务的handle信息,通过这个handle我们最终就能找到远端的service实体

如果svclist不存在该服务,申请一个svcinfo的空间,把服务名,长度,handle等信息存入其中

把svcinfo进入svclist的链表中

再以BC_ACQUIRE命令,handle为目标的信息,通过ioctl发送给binder驱动

最后以BC_REQEST_DEATH_NOTIFICATION命令的信息,通过ioctl发送给binder驱动,主要用于清理内存等收尾工作        

    5.9 查找服务

        //TODO

6、总结

        //TODO

这篇关于第三节-Android10.0 Binder通信原理(三)-ServiceManager篇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15486

相关文章

深入探索协同过滤:从原理到推荐模块案例

文章目录 前言一、协同过滤1.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UserCF)2.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ItemCF)3. 相似度计算方法 二、相似度计算方法1. 欧氏距离2. 皮尔逊相关系数3. 杰卡德相似系数4. 余弦相似度 三、推荐模块案例1.基于文章的协同过滤推荐功能2.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功能 前言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推荐系统成为连接用户与内容的桥梁。本文聚焦于

hdu4407(容斥原理)

题意:给一串数字1,2,......n,两个操作:1、修改第k个数字,2、查询区间[l,r]中与n互质的数之和。 解题思路:咱一看,像线段树,但是如果用线段树做,那么每个区间一定要记录所有的素因子,这样会超内存。然后我就做不来了。后来看了题解,原来是用容斥原理来做的。还记得这道题目吗?求区间[1,r]中与p互质的数的个数,如果不会的话就先去做那题吧。现在这题是求区间[l,r]中与n互质的数的和

系统架构师考试学习笔记第三篇——架构设计高级知识(20)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本章知识考点:         第20课时主要学习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的理论和工作中的实践。根据新版考试大纲,本课时知识点会涉及案例分析题(25分),而在历年考试中,案例题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并不多,虽在综合知识选择题目中经常考查,但分值也不高。本课时内容侧重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按照以往的出题规律,通信系统架构设计基础知识点多来源于教材内的基础网络设备、网络架构和教材外最新时事热点技术。本课时知识

【STM32】SPI通信-软件与硬件读写SPI

SPI通信-软件与硬件读写SPI 软件SPI一、SPI通信协议1、SPI通信2、硬件电路3、移位示意图4、SPI时序基本单元(1)开始通信和结束通信(2)模式0---用的最多(3)模式1(4)模式2(5)模式3 5、SPI时序(1)写使能(2)指定地址写(3)指定地址读 二、W25Q64模块介绍1、W25Q64简介2、硬件电路3、W25Q64框图4、Flash操作注意事项软件SPI读写W2

hdu4407容斥原理

题意: 有一个元素为 1~n 的数列{An},有2种操作(1000次): 1、求某段区间 [a,b] 中与 p 互质的数的和。 2、将数列中某个位置元素的值改变。 import java.io.BufferedInputStream;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Inpu

hdu4059容斥原理

求1-n中与n互质的数的4次方之和 import java.io.BufferedInputStream;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InputStream;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import java.io.PrintWrit

vue2 组件通信

props + emits props:用于接收父组件传递给子组件的数据。可以定义期望从父组件接收的数据结构和类型。‘子组件不可更改该数据’emits:用于定义组件可以向父组件发出的事件。这允许父组件监听子组件的事件并作出响应。(比如数据更新) props检查属性 属性名类型描述默认值typeFunction指定 prop 应该是什么类型,如 String, Number, Boolean,

Java第二阶段---09类和对象---第三节 构造方法

第三节 构造方法 1.概念 构造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方法,主要用于创建对象以及完成对象的属性初始化操作。构造方法不能被对象调用。 2.语法 //[]中内容可有可无 访问修饰符 类名([参数列表]){ } 3.示例 public class Car {     //车特征(属性)     public String name;//车名   可以直接拿来用 说明它有初始值     pu

寻迹模块TCRT5000的应用原理和功能实现(基于STM32)

目录 概述 1 认识TCRT5000 1.1 模块介绍 1.2 电气特性 2 系统应用 2.1 系统架构 2.2 STM32Cube创建工程 3 功能实现 3.1 代码实现 3.2 源代码文件 4 功能测试 4.1 检测黑线状态 4.2 未检测黑线状态 概述 本文主要介绍TCRT5000模块的使用原理,包括该模块的硬件实现方式,电路实现原理,还使用STM32类

linux中使用rust语言在不同进程之间通信

第一种:使用mmap映射相同文件 fn main() {let pid = std::process::id();print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