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BDD 的相关概念

2023-11-22 23:12
文章标签 python 概念 相关 bdd

本文主要是介绍python BDD 的相关概念,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Python 语言中进行BDD的规格和测试文件的编写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下面的概念:

  • Fixture : 测试设施。设定测试环境的预设状态或值的机制。
  • Background: 背景。所有场景的公共部分。
  • Scenario: 场景。
  • Given : 前置条件
  • When: 用户操作
  • Then:预期结果

规格文件

pytest-bdd 和Behave 是Python中比较流行的BDD 框架,两种使用的规格文件基本类型,规格文件都是以 .feature结尾,一个需求文件中只能有一个Feature字段,可以包含多个Scenario(用户场景)。
Given->When->Then类似于准备->执行->验证/清理的流程。

  • Given:一般可以用来做预置条件/数据准备,下面第一个And也属于Given。
  • When下面的And都属于When, 一般是操作步骤。
  • Then: 一般用于验证结果(断言),也可以进行清理数据。

Fixture 测试设施

在软件测试中,“Fixture” 是一种设定测试环境的预设状态或值的机制。通常为了某个测试或一组测试,需要一些预设的对象、文件或数据库等等。如何设置和管理这些预设状态就是 “Fixture” 的作用,它通常用来初始化测试环境,或者在每次测试完成后进行清理。

考虑到这个功能,有些中文翻译可能会把 “Fixture” 翻译为 “固件” 或 **“前置条件” **或 “测试设施”。然而,这通常还需要结合上下文具体理解。在很多开发文档或技术讨论中,也常常直接使用英文 “Fixture”。

在 BDD 和测试中,Fixture 是设置给定环境或编写 “Given” 步骤所需的一项工作。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重复使用的预设条件,使你能够用一致的环境运行测试。这些预设条件可能涉及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创建数据库、初始化变量、创建类的实例,或者运行特定的命令等。

在 pytest,这些 fixtures 是用 @pytest.fixture 装饰器声明的 Python 函数。例如:

@pytest.fixture
def client():from myapp import MyClientreturn MyClient()

这个 client fixture 可以在测试函数、类或模块中通过参数 re-use。

def test_get_data(client):data = client.get_data()assert data is not None

在 pytest-bdd 中,fixture 的使用方式非常相似,但支持为步骤 (given, when, then) 设置 fixture,使在 BDD 测试中更容易设置和共享上下文。

举个例子:

from pytest_bdd import given, scenario, then, when
import pytest@scenario('calculations.feature', 'Adding numbers')
def test_add():pass@pytest.fixture
def calc():return Calculator()@given('I have a calculator', target_fixture='calculator')
def i_have_a_calculator(calc):return calc@when('I add <number1> and <number2>')
def add_numbers(calculator, number1, number2):calculator.add(int(number1), int(number2))@then('I should get <result>')
def get_result(calculator, result):assert calculator.result == int(result)

在这个例子中,

  • @pytest.fixture 注解的 calc()方法创建了一个 Calculator 类的实例
  • @given('I have a calculator', target_fixture='calculator') 的作用是 返回一个名为“calculator”的fixture(即测试用例执行前需要准备的对象或数据)。这个fixture可以在之后的测试步骤中被引用和使用。
    使用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在 BDD 的步骤中更容易地重用和共享设置和数据。同时,它也可以帮助你分离你的测试代码,使得它们更加模块化和易维护。

Background 是什么?

在 BDD 中,Background关键字用于定义在执行每个场景时都需要执行的步骤。通常,这些步骤用于设置初始条件或预设环境。换句话说,它是需要在每个场景开始之前运行的给定(Given)步骤。

以下是一个例子,演示如何在 Background 中设置初始的环境状态:

Feature: 乘坐地铁Background:Given 我有一张有效的地铁卡Scenario: 乘坐地铁When 我刷地铁卡Then 旋转门应该打开Scenario: 余额不足Given 我的卡余额是0When 我刷地铁卡Then 旋转门不会打开 

在这个示例中,Background包含了一个 “Given 我有一张有效的地铁卡” 的步骤。这意味着在执行每个场景 “乘坐地铁” 和 “余额不足” 之前,测试始终会先执行这个步骤。

Background的目的是帮助减少测试场景之间的重复,并传达对所有场景都有效的前提条件。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使用Background可能会使测试复杂化和难以理解,特别是在Background中有很多步骤或它们的效果不明显时。

Fixture 和 Background 的区别

FixtureBackground都是在开启测试前设置预期环境或状态的工具,但它们在用途和功能上有所区别,用在不同的场景。

  • Fixture:在 pytest 和许多其他测试框架中,fixture 是设置测试环境的一种工具,它为测试提供了需要的初识状态或值。可以把 pytest fixture 理解为设置给定环境或预设需要的工作,它可以创建对象、连接数据库、开启服务器或其他任何为了测试需要预先设定的操作。Fixture 可以被多个测试用例重复使用,从而避免代码的重复。

  • Background:在 Gherkin 语言(被许多 BDD 框架,如 Cucumber 和 behave 使用)中,Background 是一个特殊的场景,它在包含它的Feature中的每个ScenarioScenario Outline开始前运行。我们可以把 Background 理解成作为每个场景前提的共享步骤。背景的目标是为了消除场景之间的冗余

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

  • Background 是 BDD 中 Gherkin 语法的一部分,用于描述在每个测试场景开始时的共享行为,
  • 而 Fixture 是 pytest 测试中的一个概念,它更倾向于代码层面,负责进行一些设置和清理工作。

Background 和Fixture 也可以一起使用。例如,在 Given 步骤中使用fixture去实现在Background中描述的行为。

Feature: 乘坐地铁Background:Given 我有一张有效的地铁卡

对应的Given实现可能如下:

@given("我有一张有效的地铁卡", target_fixture="card")
def have_subway_card():return SubwayCard(is_valid=True)

在这个例子中,have_subway_card就是一个 fixture,它在Background描述的Given步骤中被使用。

Scenario 用户场景

在行为驱动开发(Behavior-Driven Development,BDD)中,Scenario是描述一个特定功能如何在特定情境下工作的方法,或者说是描述功能如何被使用的故事。每个Scenario是一个完整的可测试的用户故事。

Scenario通常使用 “Given-When-Then” 的格式描述,这种格式可以清晰地阐述环境条件、行为和期望结果。每个Scenario应该是自足并可以单独运行。

以下是一个例子:


Scenario: User login with correct username and passwordGiven a user has been registered with username "user1" and password "pass1"When the user login with username "user1" and password "pass1"Then the login should be successful

在这个例子中:

  • Given步骤设定了开始条件,即已经有一个注册用户 “user1”,其密码是 “pass1”。

  • When步骤描述了用户尝试使用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的行为。

  • Then步骤描述了期望的结果,即登录应该成功。

  • 每个Scenario开始都是独立的,不依赖于其他Scenario,每个Scenario均应清理其测试环境,以确保不会影响其他测试。这就是所谓的测试原子性。

  • Scenario是 BDD 的核心部分,它帮助我们将抽象的需求转化为具体、可执行和可验证的测试。



这篇关于python BDD 的相关概念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13610

相关文章

使用Python删除Excel中的行列和单元格示例详解

《使用Python删除Excel中的行列和单元格示例详解》在处理Excel数据时,删除不需要的行、列或单元格是一项常见且必要的操作,本文将使用Python脚本实现对Excel表格的高效自动化处理,感兴... 目录开发环境准备使用 python 删除 Excphpel 表格中的行删除特定行删除空白行删除含指定

Python通用唯一标识符模块uuid使用案例详解

《Python通用唯一标识符模块uuid使用案例详解》Pythonuuid模块用于生成128位全局唯一标识符,支持UUID1-5版本,适用于分布式系统、数据库主键等场景,需注意隐私、碰撞概率及存储优... 目录简介核心功能1. UUID版本2. UUID属性3. 命名空间使用场景1. 生成唯一标识符2. 数

Python办公自动化实战之打造智能邮件发送工具

《Python办公自动化实战之打造智能邮件发送工具》在数字化办公场景中,邮件自动化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技能,本文将演示如何使用Python的smtplib和email库构建一个支持图文混排,多附件,多... 目录前言一、基础配置:搭建邮件发送框架1.1 邮箱服务准备1.2 核心库导入1.3 基础发送函数二、

Python包管理工具pip的升级指南

《Python包管理工具pip的升级指南》本文全面探讨Python包管理工具pip的升级策略,从基础升级方法到高级技巧,涵盖不同操作系统环境下的最佳实践,我们将深入分析pip的工作原理,介绍多种升级方... 目录1. 背景介绍1.1 目的和范围1.2 预期读者1.3 文档结构概述1.4 术语表1.4.1 核

基于Python实现一个图片拆分工具

《基于Python实现一个图片拆分工具》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基于Python实现一个图片拆分工具,可以根据需要的行数和列数进行拆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简单介绍先自己选择输入的图片,默认是输出到项目文件夹中,可以自己选择其他的文件夹,选择需要拆分的行数和列数,可以通过

Python中反转字符串的常见方法小结

《Python中反转字符串的常见方法小结》在Python中,字符串对象没有内置的反转方法,然而,在实际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反转字符串的场景,比如处理回文字符串、文本加密等,因此,掌握如何在Pyt... 目录python中反转字符串的方法技术背景实现步骤1. 使用切片2. 使用 reversed() 函

Python中将嵌套列表扁平化的多种实现方法

《Python中将嵌套列表扁平化的多种实现方法》在Python编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将嵌套列表(即列表中包含列表)转换为一个一维的扁平列表的需求,本文将给大家介绍了多种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需要的朋... 目录python中将嵌套列表扁平化的方法技术背景实现步骤1. 使用嵌套列表推导式2. 使用itert

使用Docker构建Python Flask程序的详细教程

《使用Docker构建PythonFlask程序的详细教程》在当今的软件开发领域,容器化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流行,而Docker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文我们就来聊聊如何使用Docker构建一个简单的Py... 目录引言一、准备工作二、创建 Flask 应用程序三、创建 dockerfile四、构建 Docker

Python使用vllm处理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技巧

《Python使用vllm处理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技巧》本文深入探讨了在Python环境下使用vLLM处理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技巧,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出发,详细讲解文本、图像、音频等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目录1. 背景介绍1.1 目的和范围1.2 预期读者1.3 文档结构概述1.4 术语表1.4.1 核

Python使用pip工具实现包自动更新的多种方法

《Python使用pip工具实现包自动更新的多种方法》本文深入探讨了使用Python的pip工具实现包自动更新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开始,逐步介绍手动更新方法、自动化脚本编写、结合CI/C... 目录1. 背景介绍1.1 目的和范围1.2 预期读者1.3 文档结构概述1.4 术语表1.4.1 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