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老手艺“蒸出”致富路 胶东花饽饽变身农民增收“香饽饽”,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新春见闻)老手艺“蒸出”致富路 胶东花饽饽变身农民增收“香饽饽”
中新网烟台1月30日电 (刘冰 娇妮)进入腊月,年味渐浓,烟台市福山区门楼镇周家岘村的巧手大姐们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刻,来自各地的花饽饽订单让她们应接不暇。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烟台市福山区门楼镇周家岘村的巧手大姐们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刻。 刘冰 摄
走进周家岘村的村委大院,香甜的面食香味儿扑鼻而来,8名制作花饽饽的大姐围在两张大圆桌前,一起发面、揉面、做大枣饽饽、蒸发糕、卡莲子。在一双双巧手下,柔软的面团很快变身为洁白瓷实的大枣饽饽、饱满蓬松的发糕、惟妙惟肖的莲子。
看似简单的饽饽,做起来并不简单。仅是“发面”程序,就要经过两三遍的反复揉制,“揉的劲儿越大,次数越多,面越劲道,饽饽也更有嚼劲儿”。
花饽饽订单应接不暇。 刘冰 摄
周家岘村第一书记邹少忠30日告诉记者,2017年他们成立了专门的大饽饽合作社,组织村民农闲再创业,吸引了许多村民报名。时下该合作社每天可蒸500多个大饽饽,腊月时节累计可生产销售大饽饽10000余个,预计至少带来十万元收入,做大饽饽成了村里人羡慕的好差事。
2017年周家岘村成立了专门的大饽饽合作社,组织村民农闲再创业。 刘冰 摄
合作社带头人姜华芝说:“成立合作社以前,我们都是闲在家里打打麻将,跳跳广场舞。现在有了合作社,我们姊妹几个在一起蒸馒头,当合伙人,也算是有了一份自己的事业,不仅充实了生活,还增加了不少收入。”
如今,在门楼镇周家岘村,不少年轻人也开始跟着长辈学习制作面食。谈到未来的计划,大姐们表示,希望能将周家岘大饽饽做成大品牌,让周家岘大饽饽美名远扬。
腊月时节预计生产销售大饽饽10000余个,可为村民带来至少十万元的收入。 刘冰 摄
据悉,胶东花饽饽是胶东妇女根据地域特色、节日和生活习俗而创造的一种艺术样式。在烟台、威海、青岛等胶东地区,最具年味儿的年俗莫过于蒸上几锅大饽饽。(完)
这篇关于老手艺“蒸出”致富路 胶东花饽饽变身农民增收“香饽饽”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