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浅谈用Surface Go折腾CentOS双系统的非洲人常见问题与解决方式,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浅谈用Surface Go折腾CentOS 7双系统的非洲人常见问题与解决方式
- 一点废话
- 问题1:重启无法进入引导界面(即UEFI无法U盘Boot启用)
- 问题2:能进入引导界面但在安装过程中报错「Warning: /dev/root does not exist」
一点废话
Surface Go是无法进入pe的,所以开机时狂按 F2,F10,F12或者Del键是没用的。也不要问为什么要用Surface Go折腾双系统。
问题1:重启无法进入引导界面(即UEFI无法U盘Boot启用)
首先,这个问题得建立在【已经在UEFI界面关闭了「Secure Boot」并且将「USB Storage」的优先级调整在了「Windows Boot Manager」之上】的前提下重启还无法进入引导页面。
可能问题及其解决方式:
U盘未被读入:
- 设置-更新和安全-恢复-高级启动「立即重新启动」,进入如下界面:
- 选择「使用设备」,尝试「EFI USB Device」。
- 若还是未能进入引导界面,则回到第一步的界面,选择「使用设备」,尝试一个类似「Linux - Linpus Lite」的选项(不同的U盘显示名称可能不一样,大概就是除开「EFI Network」和「EFI USB Device」这两个选项之后剩下的一个选项)。
做到最后一步基本上就能进入引导界面了,大致原因就是Surface Go未能识别用typeC转接的USB为USB而是另外一个接口。
问题2:能进入引导界面但在安装过程中报错「Warning: /dev/root does not exist」
大致报错:Warning: /dev/root does not exist
详细原理参考:链接: link.
解决方式:
- 进入U盘 - isolinux - isolinux.cfg,将第70行“LABEL=”后面的一串带“CentOS…”的东西改为“CentOS\x207\x20x8 rd.live.check quiet”
- 在进入引导界面时,将选项调到「Install CentOS 7」按下“e”键,会看到:
initrd=initrd.img inst.stage2=hd:LABEL=CentOS\x207\x20x86_64 quiet
将“LABEL”后面的那一串改为第一步的那一串,即:
initrd=initrd.img inst.stage2=hd:LABEL=CentOS\x207\x20x8 rd.live.check quiet
p.s. 其实LABEL改成啥都可以,只要前后两步的代码一致就行。
- 改完之后按下「Control+X」即可。
Fin.
这篇关于浅谈用Surface Go折腾CentOS双系统的非洲人常见问题与解决方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