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IC | 从小白助理级,到总监专家级,到底要经历怎样的成长阶段呢?

本文主要是介绍入行IC | 从小白助理级,到总监专家级,到底要经历怎样的成长阶段呢?,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是业内和IC设计、IC人才都息息相关的一份报告。

(文末可领全部报告资料)
*需要报告全文的,在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加粗样式

从报告数据来看,无论在半导体产业的哪个环节,个人发展路径和年薪待遇都是逐级攀升的趋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从小白助理级,到总监专家级,到底要经历怎样的成长阶段呢?

小白阶段

首先,是小白阶段。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处于入门阶段的你,刚刚接触IC行业,需要不断汲取知识,建立起知识架构。

你需要开始梳理系统、前端设计、验证、后端设计的过程。通过教材图书,学习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慢慢熟悉接口、算法和结构。语言方面,你需要熟悉编程语言、硬件描述语言。工具方面,需要熟练掌握使用EDA工具、Linux系统等。

众所周知,IC行业重经验重技术。

除了上述理论知识,项目经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拥有项目经验等于拥有了一块含金量很高的敲门砖。如果有任何实习、比赛、培训机会,请抓住。

这个阶段以学为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很多转行的朋友,可能还需要再额外参加培训班,进行系统且高效地学习、积累项目经验。

初级工程师

接下来,是初级工程师阶段。

入行的前1-3年,这是作为一名数字前端设计工程师的基础阶段,你必须能够保质且保量地完成项目工作。由于不同方向之间有所区分,此处以ASIC设计岗为例:

你需要按照模块规格和总体方案要求,承担电路的设计及其相关算法的实现。根据协议和模型,将协议硬件化,撰写设计文档。负责处理算法的硬件加速模块实现,负责各子模块的系统整合与接口规划。完成数字电路模块设计、RTL设计、仿真验证、性能评估和时序分析等。

在这个阶段,学习借鉴一些经典设计案例、请教前辈、查阅文献论文……都会是你积累经验的辅助手段。

工作习惯的养成和工程师思维的形成,也都会在这个阶段逐渐培养起来。

薪资方面,学历、经验不同,薪资水平自然也不同。985/211硕士起薪30-50W,985/211本科+双非硕士起薪25-30W,双非本科起薪15-25W。

随着工作年限增长和工作经验积累,企业自然也有相应的涨薪政策。以入职30W为例,年涨幅20%,3年后就是年薪40W。

中级工程师

继续成长,是中级工程师阶段。

这时的你已经入行4-6年了,经历过多次流片,积累了不少设计案例与设计思想,很多工作已经开始变得游刃有余。

比如,你能够在这个阶段熟练掌握各种脚本语言、掌握各类EDA工具的快捷操作。当模块发生问题后,你能够迅速定位并知道该如何优化。这个阶段的你,知识储备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所以需要在初级工程师的基础上,寻求突破——突破自己的在初级阶段积累的基础能力。

如果有不同方向的业务机会,可以去多做尝试。避免多年如一日做重复的工作,最终沦为一颗螺丝钉。

薪资方面,不同方向、不同技术、不同经验的工程师也各不相同。不谈跳槽涨薪,只谈在一家公司深耕的话,第6年的薪资也会在40W-60W之间。

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你的内心也已经有了轮廓,技术路线or管理路线,你也会有大致的方向。

高级工程师

成长的里程碑之一,是高级工程师阶段。

这时的你入行7-9年,熟悉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已经是非常成熟稳重的高级工程师了。

高级工程师需要更加具备全局观和团队观。你的工作内容早就包括但不限于初、中级的内容了。

比如,你需要按照芯片需求完成算法优化和逻辑设计、开发、验证,符合功能、性能和质量要求的逻辑IP核。负责芯片及前端设计的工作,时钟、复位、低功耗、总线、芯片总体集成等。除此之外,新人带教、团队配合等也是高级工程师众多工作中的一小部分。

高级工程师,已经深耕多年,自身所具备的经验就是弥足珍贵的财富,薪资70-100W不在话下。

学习与进步也永无止境,成为高级工程师的你,可以开始考虑走技术还是走管理。走技术,负责起整个芯片的系统架构集成设计,未来转架构师也是一种选择。走管理,用自己的实际经验带动一个项目的流片,未来成为项目经理、CTO同样是一种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深、专家的名头也会逐渐冠之你名。年薪也是以百万起步。

需要集成电路人才分析报告的同学可按需领,可以直接分享给大家~

这里放个口:集成电路人才分析报告

这篇关于入行IC | 从小白助理级,到总监专家级,到底要经历怎样的成长阶段呢?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04273

相关文章

CRtmpServer转推流到Nginx Rtmp及SRS(SimpleRtmpServer)的经历

转自:http://blog.csdn.net/fengyily/article/details/42557841 本人一直用的是CRtmpServer服务,在CRtmpServer服务中根据自已的想法也加入了许多功能,如通过http接口来加载配置等,苦于不支持HLS,自已添加ts分片水平又有限,思来想去决定借助SimpleRtmpServer的HLS功能。说干就干,马上查找相关资源

笔记整理—内核!启动!—kernel部分(2)从汇编阶段到start_kernel

kernel起始与ENTRY(stext),和uboot一样,都是从汇编阶段开始的,因为对于kernel而言,还没进行栈的维护,所以无法使用c语言。_HEAD定义了后面代码属于段名为.head .text的段。         内核起始部分代码被解压代码调用,前面关于uboot的文章中有提到过(eg:zImage)。uboot启动是无条件的,只要代码的位置对,上电就工作,kern

LabVIEW程序员是怎样成长为大佬

成为一名LabVIEW编程领域的“大佬”需要时间、实践、学习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经验。尽管LabVIEW作为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在初期可能相对容易上手,但要真正成为精通者,需要在多个层面上深入理解。以下是LabVIEW程序员如何逐步成长为“大佬”的路径: 1. 打好基础 LabVIEW的大佬们通常在初期会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理解LabVIEW编程的核心概念,包括: 数据流编程模型:Lab

【H2O2|全栈】Markdown | Md 笔记到底如何使用?【前端 · HTML前置知识】

Markdown的一些杂谈 目录 Markdown的一些杂谈 前言 准备工作 认识.Md文件 为什么使用Md? 怎么使用Md? ​编辑 怎么看别人给我的Md文件? Md文件命令 切换模式 粗体、倾斜、下划线、删除线和荧光标记 分级标题 水平线 引用 无序和有序列表 ​编辑 任务清单 插入链接和图片 内嵌代码和代码块 表格 公式 其他 源代码 预

腾讯社招面试经历

前提:本人2011年毕业于一个普通本科,工作不到2年。   15号晚上7点多,正在炒菜做饭,腾讯忽然打电话来问我对他们的Linux C++的职位是否感兴趣,我表达了我感兴趣之后,就开始了一段简短的电话面试,电话面试主要内容:C++和TCP socket通信的一些基础知识。之后就问我一道算法题:10亿个整数,随机生成,可重复,求最大的前1万个。当时我一下子就蒙了,没反应过来,何况我还正在烧

8阶段项目:五子棋(附带源码)

8阶段项目:五子棋 8.1-技术实现 1.静态变量 静态变量只能定义在类中,不能定义在方法中。静态变量可以在static修饰的方法中使用,也可以在非静态的方法中访问。主要解决在静态方法中不能访问非静态的变量。 2.静态方法 静态方法就相当于一个箱子,只是这个箱子中装的是代码,需要使用这些代码的时候,就把这个箱子放在指定的位置即可。   /*** 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public cl

十四、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子用例与扩展用例

用例模型作为UML中4+1视图中非常重要的一员,非常集中地体现了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思想。用例模型将现实世界中连续的一个一个业务流程,按照场景划分到了一个一个的用例中。由于场景的出现,使得用例中的业务流程存在着高度的内聚性,从而成为了日后各种对象的雏形。同时,在用例分析中,又将那些存在于各个用例中的,相同或相近的业务操作提取出来,形成一个一个的子用例或扩展用例,又体现了面向对象设计中的复用性。现在

十三、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查询报表分析

在我以往的用例分析中,使用这样格式的用例模式,对于大多数业务操作流程来说是得心应手的,但对于有些功能来说总感觉不对劲。感觉不对劲的,就是那些查询、汇总与报表功能。对于这部分功能,需要我们描述的不是什么操作流程,而更重要的是那些数据项、数据来源、报表格式、数据链接,以及使用者、使用频率的说明。而这些,在以往的用例说明格式中统统都没有,怎么办呢?俗话说“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把我们的用例格式改改吧。

九、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功能角色分析与用例图

在我们进行一系列需求调研工作的同时,我们的需求分析工作也开始启动了。需求调研与需求分析工作应当是相辅相伴共同进行的。每次参加完需求调研回到公司,我们就应当对需求调研的成果进行一次需求分析。当下一次开始进行需求调研时,我们应当首先将上次需求分析的结果与客户进行确认,同时对需求分析中提出的疑问交给客户予以解答。这就是一个需求捕获->需求整理->需求验证->再需求捕获的过程。  但是,当我们经

八、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调研:需求捕获(下)

前面我们讨论了,需求分析工作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求捕获->需求整理->需求验证->再需求捕获······需求捕获是这个迭代过程的开始,也是整个需求分析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没有捕获哪来后面的整理与验证工作?但是,非常遗憾,按照我以往的经验,需求捕获是我们最薄弱的环节。前面我提到的许许多多项目开发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需求分析的问题,而许许多多需求分析的问题又都可以归结为需求捕获不完整的问题。需求捕获是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