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中select_related和prefetch_related的用法与区别详解

2023-11-21 08:59

本文主要是介绍Django中select_related和prefetch_related的用法与区别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0. 本文借助django-debug-toolbar来展现效果

django-debug-toolbar的安装

1. 介绍

select_related:

将会根据外键关系(注意: 仅限单对单和单对多关系),在执行查询语句的时候通过创建一条包含SQL inner join操作的SELECT语句来一次性获得主对象及相关对象的信息

prefetch_related

对于多对多字段,你不能使用select_related方法,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对多对多字段执行JOIN操作从而造成最后的表非常大。

Django提供了prefect_related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prefect_related可用于多对多关系字段,也可用于反向外键关系(related_name)。

相同点:

都作用于queryset对象上面

注意点:

  • 对与单对单或单对多外键ForeignKey字段,使用select_related方法
  • 对于多对多字段和反向外键关系,使用prefetch_related方法
  • 两种方法均支持双下划线指定需要查询的关联对象的字段名
  • 使用Prefetch方法可以给prefetch_related方法额外添加额外条件和属性。

2. 使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lass UserInfo(models.Model):

    username = models.CharField(verbose_name='用户名', max_length=225)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elf.username

  

class Tag(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verbose_name='标签名称', max_length=225)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elf.name

  

class Article(models.Model):

    title = models.CharField(verbose_name='标题', max_length=225)

    content = models.CharField(verbose_name='内容', max_length=225)

    # 外键

    username = models.ForeignKey(verbose_name='用户', to='UserInfo', on_delete=models.DO_NOTHING)

    tag = models.ManyToManyField(verbose_name='标签', to='Tag')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elf.title

2.1 原生的查询

2.1.1 代码

1

2

3

4

5

def article_list(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GET':

        # select_related---->queryset

        article_queryset = models.Article.objects.all()

        return render(request, 't2.html', context={'article_queryset': article_queryset})

2.1.2 图示

2.1.3 查询解释 

1.从图示我们可以看出来,一共进行13次查询,且有10次重复的!!!

原因是:当我们第一次查询时,返回的值,只有文章对象,对于标签以及用户,并没有查询,当前端界面需要这两个时,每循环一次,就会去数据库查询一次

2.为了避免重复查询,django提供select_related和prefetch_related方法来提升数据库查询效率,类似于SQL的JOIN方法。

3.效果就是当第一次查询时,进行连表,一次性把所有数据全部查询到

2.2 使用select_related

2.2.2 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from blog import models

  

  

def article_list(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GET':

        # select_related---->queryset

        article_queryset = models.Article.objects.all().select_related('tag', 'username')

        return render(request, 't2.html', context={'article_queryset': article_queryset})

2.2.3 图示

 2.2.4 解释

可以看到现在只有三次查询,耗时大大减少

 2.2.5 其他常用用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获取id=1的文章对象同时,获取其相关username信息

Article.objects.select_related('username').get(id=1)

  

# 获取id=1的文章对象同时,获取其相关作者名字信息

Article.objects.select_related('username__username').get(id=1)

  

# 获取id=1的文章对象同时,获取其相关tag和相关作者名字信息。下面方法等同。

# 方式一:

Article.objects.select_related('tag', 'username__username').get(id=1)

# 方式二:

Article.objects.select_related('tag').select_related('username__username').get(id=1)

  

# 使用select_related()可返回所有相关主键信息。all()非必需。

Article.objects.all().select_related()

  

# 获取Article信息同时获取username信息。filter方法和selected_related方法顺序不重要。

# 方式一:

Article.objects.filter(tag__gt=3).select_related('username')

# 方式二:

Article.objects.select_related('username').filter(tag__gt=3)

2.3. 使用prefetch_related方法

对于多对多字段,你不能使用select_related方法,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对多对多字段执行JOIN操作从而造成最后的表非常大。

2.3.1 常用的案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rticles = Article.objects.all().select_related('category').prefecth_related('tags')

  

# 文章列表及每篇文章的tags对象名字信息

Article.objects.all().prefetch_related('tags__name')

  

# 获取id=13的文章对象同时,获取其相关tags信息

Article.objects.prefetch_related('tags').get(id=13)

  

# 获取文章列表及每篇文章相关的名字以P开头的tags对象信息

Article.objects.all().prefetch_related(

    Prefetch('tags', queryset=Tag.objects.filter(name__startswith="P"))

)

  

# 文章列表及每篇文章的名字以P开头的tags对象信息, 放在article_p_tag列表

Article.objects.all().prefetch_related(

    Prefetch('tags', queryset=Tag.objects.filter(name__startswith="P")),

to_attr='article_p_tag'

这篇关于Django中select_related和prefetch_related的用法与区别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01300

相关文章

Python函数作用域示例详解

《Python函数作用域示例详解》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LEGB作用域规则,详细解析了变量查找的四个层级,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展示了各层级的变量访问规则和特性,对python函数作用域相关知识感兴趣... 目录一、LEGB 规则二、作用域实例2.1 局部作用域(Local)2.2 闭包作用域(Enclos

Python实现对阿里云OSS对象存储的操作详解

《Python实现对阿里云OSS对象存储的操作详解》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实现对阿里云OSS对象存储的操作相关知识,包括连接,上传,下载,列举等功能,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一、直接使用代码二、详细使用1. 环境准备2. 初始化配置3. bucket配置创建4. 文件上传到os

解读GC日志中的各项指标用法

《解读GC日志中的各项指标用法》:本文主要介绍GC日志中的各项指标用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基础 GC 日志格式(以 G1 为例)1. Minor GC 日志2. Full GC 日志二、关键指标解析1. GC 类型与触发原因2. 堆

Java内存分配与JVM参数详解(推荐)

《Java内存分配与JVM参数详解(推荐)》本文详解JVM内存结构与参数调整,涵盖堆分代、元空间、GC选择及优化策略,帮助开发者提升性能、避免内存泄漏,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内存分配与JVM参数详解,... 目录引言JVM内存结构JVM参数概述堆内存分配年轻代与老年代调整堆内存大小调整年轻代与老年代比例元空

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举例详解

《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举例详解》在Python编程语言中注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前言二、什么是注释?示例:三、单行注释语法:以 China编程# 开头,后面的内容为注释内容示例:示例:四

mysql表操作与查询功能详解

《mysql表操作与查询功能详解》本文系统讲解MySQL表操作与查询,涵盖创建、修改、复制表语法,基本查询结构及WHERE、GROUPBY等子句,本文结合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感兴趣的朋友跟随... 目录01.表的操作1.1表操作概览1.2创建表1.3修改表1.4复制表02.基本查询操作2.1 SE

MySQL中的锁机制详解之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

《MySQL中的锁机制详解之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MySQL锁机制通过全局、表级、行级锁控制并发,保障数据一致性与隔离性,全局锁适用于全库备份,表级锁适合读多写少场景,行级锁(InnoDB)实现高并... 目录一、锁机制基础:从并发问题到锁分类1.1 并发访问的三大问题1.2 锁的核心作用1.3 锁粒度分

MySQL数据库中ENUM的用法是什么详解

《MySQL数据库中ENUM的用法是什么详解》ENUM是一个字符串对象,用于指定一组预定义的值,并可在创建表时使用,下面:本文主要介绍MySQL数据库中ENUM的用法是什么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mysql 中 ENUM 的用法一、ENUM 的定义与语法二、ENUM 的特点三、ENUM 的用法1

JavaSE正则表达式用法总结大全

《JavaSE正则表达式用法总结大全》正则表达式就是由一些特定的字符组成,代表的是一个规则,:本文主要介绍JavaSE正则表达式用法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常用的正则表达式匹配符正则表China编程达式常用的类Pattern类Matcher类PatternSynta

MySQL count()聚合函数详解

《MySQLcount()聚合函数详解》MySQL中的COUNT()函数,它是SQL中最常用的聚合函数之一,用于计算表中符合特定条件的行数,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count()聚合函数,感兴趣的朋... 目录核心功能语法形式重要特性与行为如何选择使用哪种形式?总结深入剖析一下 mysql 中的 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