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terOS V6.41 IGMP Snooping测试

2023-11-20 13:10

本文主要是介绍RouterOS V6.41 IGMP Snooping测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6.41调整了bridge菜单和功能,并新增了IGMP Snooping,对此我做了基于hAP ac的IGMP测试,IGMP Snooping仅只有少数几款CRS产品支持hw-offloading,大部RB设备都不支持hw-offloading的交换IC处理,全部需要交给CPU来处理,包括hAP ac。

这里测试的组播信号通过VLAN传递,上级设备是华为s5700,通过千兆以太网接口与hAP ac连接,组播信号配置在vlan 3000
 

hAP ac配置如下

/interface bridge
add name=bridge1 vlan-filtering=yes
 
/interface bridge port
add bridge=bridge1 disabled=no interface=ether2 pvid=3000
add bridge=bridge1 disabled=no interface=ether3 pvid=3000

add bridge=bridge1 disabled=no interface=ether1 pvid=3000

/interface bridge vlan
add bridge=bridge1 tagged=bridge1 untagged=ether1,ether2,ether3 vlan-ids=3000

配置完成后,进行实际的流量测试,这里特别说明下,由于组播信号配置问题,在一个组播IP配置了多个不同端口的频道,导致获取一个组播视频流时,会接收到其他频道的信号,因此流量达到237Mbps。

Ether2为接收s5700的组播信号,ether1为windows测试组播视频电脑,而ether3是为配合测试组播信号广播添加的


测试环境1:关闭IGMP Snooping

/interface bridge

Set bridge1 igmp-snooping=no 

下面是测试截图


这个测试可以看到没有开启IGMP Snooping下,ether1接到windows电脑播放组播视频,ether3同样会发送组播信号,说明没有实现IGMP Snooping功能,同时CPU达到74%。
 

测试环境2:打开IGMP Snooping

/interface bridge
Set bridge1 igmp-snooping=yes 
 
下面是测试截图


这个测试开启IGMP Snooping后,组播数据只发到了ether1接到windows电脑播放组播视频,而ether3没有出现组播数据。说明IGMP Snooping功能实现,同时CPU降低到27%。
 

WLAN无线组播问题

基于RouterOS系统在做无线网桥传输时,会涉及到组播问题,普通配置是无法正常传输到另外一端的,需要在ap-bridge端单独开启multicast-helper=full(v5.15后支持),station端的设备需要配置为station-bridge模式
 
multicast-helper=full打开后,组播能正常传输,但要注意组播是多播方式,因此在传输组播信号时,会向局域网内所有端口进行广播数据,因此支持组播协议,很多设备需要支持IGMP Snooping,RouterOS也不例外,而桥接支持IGMP Snooping只有在RouterOS v6.41版本支持,因此需要升级到该版本,并打开bridge的IGMP Snooping功能,以此避免广播发生,节约系统资源开销。
 
下面测试是在一台hAP ac和hAP lite之间做的测试,只是为了验证IGMP Snooping在无线桥接开启和关闭的情况对比
 
hAP ac 配置wlan1无线网卡:
 /interface wireless
    set wlan1 band=2ghz-g/n channel-width=20/40mhz-eC frequency=auto mode=ap-bridge multicast-helper=full \

    ssid=MikroTik wds-default-bridge=bridge2 wds-mode=dynamic-mesh wireless-protocol=nv2 


hAP lite 配置wlan1无线网卡:
/interface wireless
   set wlan1 band=2ghz-g/n channel-width=20/40mhz-eC frequency=auto mode=station-bridge \
    ssid=MikroTik wds-default-bridge=bridge2 wds-mode=dynamic-mesh wireless-protocol=nv2 
 
下面是hAP lite的bridge1未启用IGMP Snooping,CPU为68%

下面hAP lite在开启IGMP Snooping后的情况,CPU使用率为51%


这篇关于RouterOS V6.41 IGMP Snooping测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94842

相关文章

SpringBoot中整合RabbitMQ(测试+部署上线最新完整)的过程

《SpringBoot中整合RabbitMQ(测试+部署上线最新完整)的过程》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虚拟机和宝塔面板中安装RabbitMQ,并使用Java代码实现消息的发送和接收,通过异步通讯,可以优化... 目录一、RabbitMQ安装二、启动RabbitMQ三、javascript编写Java代码1、引入

Nginx设置连接超时并进行测试的方法步骤

《Nginx设置连接超时并进行测试的方法步骤》在高并发场景下,如果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长时间未响应,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影响其他正常请求的处理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置Nginx的连接... 目录设置连接超时目的操作步骤测试连接超时测试方法:总结:设置连接超时目的设置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如何测试计算机的内存是否存在问题? 判断电脑内存故障的多种方法

《如何测试计算机的内存是否存在问题?判断电脑内存故障的多种方法》内存是电脑中非常重要的组件之一,如果内存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电脑出现各种问题,如蓝屏、死机、程序崩溃等,如何判断内存是否出现故障呢?下... 如果你的电脑是崩溃、冻结还是不稳定,那么它的内存可能有问题。要进行检查,你可以使用Windows 11

性能测试介绍

性能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旨在评估系统、应用程序或组件在现实场景中的性能表现和可靠性。它通常用于衡量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等关键指标。 为什么要进行性能测试 通过性能测试,可以确定系统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的性能要求,找出性能瓶颈和潜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和调整。 发现性能瓶颈:性能测试可以帮助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即系统在高负载或高并发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问题

字节面试 | 如何测试RocketMQ、RocketMQ?

字节面试:RocketMQ是怎么测试的呢? 答: 首先保证消息的消费正确、设计逆向用例,在验证消息内容为空等情况时的消费正确性; 推送大批量MQ,通过Admin控制台查看MQ消费的情况,是否出现消费假死、TPS是否正常等等问题。(上述都是临场发挥,但是RocketMQ真正的测试点,还真的需要探讨) 01 先了解RocketMQ 作为测试也是要简单了解RocketMQ。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分

【测试】输入正确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没有响应的可能性原因

目录 一、前端问题 1. 界面交互问题 2. 输入数据校验问题 二、网络问题 1. 网络连接中断 2. 代理设置问题 三、后端问题 1. 服务器故障 2. 数据库问题 3. 权限问题: 四、其他问题 1. 缓存问题 2. 第三方服务问题 3. 配置问题 一、前端问题 1. 界面交互问题 登录按钮的点击事件未正确绑定,导致点击后无法触发登录操作。 页面可能存在

业务中14个需要进行A/B测试的时刻[信息图]

在本指南中,我们将全面了解有关 A/B测试 的所有内容。 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的A/B测试,如何有效地规划和启动测试,如何评估测试是否成功,您应该关注哪些指标,多年来我们发现的常见错误等等。 什么是A/B测试? A/B测试(有时称为“分割测试”)是一种实验类型,其中您创建两种或多种内容变体——如登录页面、电子邮件或广告——并将它们显示给不同的受众群体,以查看哪一种效果最好。 本质上,A/B测

Verybot之OpenCV应用一:安装与图像采集测试

在Verybot上安装OpenCV是很简单的,只需要执行: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libopencv-dev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opencv         下面就对安装好的OpenCV进行一下测试,编写一个通过USB摄像头采

BIRT 报表的自动化测试

来源: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opensource/os-cn-ecl-birttest/如何为 BIRT 报表编写自动化测试用例 BIRT 是一项很受欢迎的报表制作工具,但目前对其的测试还是以人工测试为主。本文介绍了如何对 BIRT 报表进行自动化测试,以及在实际项目中的一些测试实践,从而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

可测试,可维护,可移植:上位机软件分层设计的重要性

互联网中,软件工程师岗位会分前端工程师,后端工程师。这是由于互联网软件规模庞大,从业人员众多。前后端分别根据各自需求发展不一样的技术栈。那么上位机软件呢?它规模小,通常一个人就能开发一个项目。它还有必要分前后端吗? 有必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分别是可测试,可维护,可移植。 可测试 软件黑盒测试更普遍,但很难覆盖所有应用场景。于是有了接口测试、模块化测试以及单元测试。都是通过降低测试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