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二叉树的后序遍历(Binary Tree Postorder Traversal)

2023-11-12 00:38

本文主要是介绍16 二叉树的后序遍历(Binary Tree Postorder Traversal),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1 题目
    • 2 描述
    • 3 解决方案
      • 3.1 递归算法
        • 3.1.1 遍历法(Traverse)
          • 思路
          • 源码
        • 3.1.2 分治法(Devide And Conquer)
          • 思路
          • 源码
      • 3.2 非递归算法
        • 3.2.1 二叉树遍历的非递归通用解法
          • 思路
          • 源码
          • 图解
      • 3.3 时间复杂度
      • 3.4 空间复杂度

1 题目

  二叉树的后序遍历(Binary Tree Postorder Traversal)

lintcode:题号——68,难度——easy

2 描述

  给出一棵二叉树,返回其节点值的后序遍历。

名词:

遍历

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树中所有节点进行访问的过程叫做树的遍历。

后序遍历

在二叉树中,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采用这种规则,这样的遍历方式叫做二叉树的后序遍历。

序列化规则:

使用大括号包裹节点序列来表示二叉树,首个数据为根节点,后面接着是其左儿子和右儿子节点值,"#"表示不存在该子节点,之后以此类推。

样例1:

输入:二叉树 = {1,2,3}
输出:[2,3,1]
解释:上述{1,2,3}序列按照序列化规则表示的二叉树如下

     1/ \2   3

按照后序遍历规则,先左右子树再根,顺序为[2,3,1]

样例2:

输入:二叉树 = {1,#,2,3}
输出:[1,3,2]
解释:上述{1,#,2,3}序列按照序列化规则表示的二叉树如下

        1/   \#       2/3

按照后序遍历规则,先左右子树再根,顺序为[3,2,1]

3 解决方案

  后序遍历与前序遍历1、中序遍历2一样可以使用递归和非递归两类方式,递归和非递归各自的优缺点在前序遍历的介绍中已提过了。

3.1 递归算法

  递归写法比较简单,注意防止死循环,明确递归的三要素。

递归的三要素:

  1. 递归的定义(递归函数的返回值、参数要如何定义)
  2. 递归的拆解(递归如何向下拆分)
  3. 递归的出口(递归的结束条件)

  递归又有两种形式,遍历和分治。

3.1.1 遍历法(Traverse)
思路

  遍历的整个过程可以看成是为了完成某项大任务,于是领导亲自下基层处理各项小任务,所有工作都“亲历亲为”,参与了所有工作最终完成了大任务。

遍历法的主要递归函数一般不带返回值,会拥有全局参数或者贯穿整个递归过程的函数参数用来处理数据。

源码

  C++版本:

/**
* @param root: A Tree
* @return: Postorder in ArrayList which contains node values.
*/
vector<int> postorderTraversal(TreeNode * root) {// write your code herevector<int> result;traverse(root, result);return result;
}// 遍历法的递归函数,没有返回值,函数参数result贯穿整个递归过程用来记录遍历的结果
void traverse(TreeNode * root, vector<int> & result) // 递归三要素之定义
{if (root == nullptr){return; // 递归三要素之出口}// 前、中、后序三种遍历在此处对子树与根节点的处理顺序不同,后续遍历先处理左子树,再处理右子树,最后处理根节点traverse(root->left, result); // 递归三要素之拆解traverse(root->right, result);result.push_back(root->val);
}
3.1.2 分治法(Devide And Conquer)
思路

  分治法的整个过程可以看成是为了完成某项大人物,于是领导把各项工作分派给各个下属,各个下属又把工作继续细分层层向下分派给基层人员,每一级都只需要获取下级完成的任务结果即可,最终所有层级任务都完成了,大任务也对应完成了。

分治法的主要递归函数一般需要有返回值,用来向上一层提供结果。

源码

  C++版本:

/**
* @param root: A Tree
* @return: Postorder in ArrayList which contains node values.
*/
// 由于主函数的形式已经符合分治法需要的形式(具有合适的返回值),直接使用主函数做为递归函数
vector<int> postorderTraversal(TreeNode * root) {// write your code herevector<int> result;if (root == nullptr){return result; // 递归三要素之出口}// 获取左子树的遍历结果vector<int> leftResult = postorderTraversal(root->left); // 递归三要素之拆解// 获取右子树的遍历结果vector<int> rightResult = postorderTraversal(root->right);// 前、中、后序三种遍历在此处对子树与根节点的处理顺序不同,后续遍历先处理左子树,再处理右子树,最后处理根节点result.insert(result.end(), leftResult.begin(), leftResult.end());result.insert(result.end(), rightResult.begin(), rightResult.end());result.push_back(root->val);return result;
}

3.2 非递归算法

3.2.1 二叉树遍历的非递归通用解法
思路

  在后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中,采用针对二叉树的前、中、后序遍历都比较通用的形式来解决遍历问题,在该通用解法中,后序遍历与前序遍历1、中序遍历2的不同之处在于对节点的解析操作发生的时刻与处理方式,前序遍历是“边入栈边解析”,中序遍历是“出栈时解析”,后序遍历则是“出栈时判断条件解析”。

  1. 左穿入栈到底;
  2. 从栈内弹出当前节点,可能是左子树或者根节点(相对),出栈时判断解析;(前序遍历是在入栈时解析,中序是弹出时解析,后序是弹出时判断条件解析)

判断条件为:下一步是否需要解析右子树?
需要解析右子树:右子树非空且未被解析;(cur->right != nullptr && prev != cur->right)
不需要解析右子树:右子树为空或已经被解析过。

  1. 右子树的根节点入栈,重复1、2步骤(即对右子树做中序遍历),直到满足循环结束条件,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即在结果序列中。

后序遍历的初始条件和循环结束条件在通用解法中与前、中序遍历一致。
初始条件:栈为空当前指针指向根节点
循环结束条件:栈为空当前指针为空
后序遍历为了判断右子树是否已经被解析过,需要额外使用一个指针prev来记录上一个解析过的节点。

源码
/**
* @param root: A Tree
* @return: Postorder in ArrayList which contains node values.
*/
vector<int> postorderTraversal(TreeNode * root) {// write your code herevector<int> result;if (root == nullptr){return result;}stack<TreeNode *> nodeStack;TreeNode * prev = nullptr; // prev用来记录上一个解析过的节点TreeNode * cur = root;while (cur != nullptr || !nodeStack.empty()){while (cur != nullptr){nodeStack.push(cur);cur = cur->left;}cur = nodeStack.top();// 此处是后序遍历不同的地方,出栈时判断条件解析if (cur->right != nullptr && prev != cur->right) // 右子树存在且未被解析{cur = cur->right; // 右节点成为下一个要处理的节点}else // 右子树为空或者右子树已经被解析过了{result.push_back(cur->val);nodeStack.pop();// 后序遍历在此处比前、中序遍历多了两行prev = cur; // 使用prev记录解析过的节点cur = nullptr; // 将cur至空,防止重复解析存在右子树的节点}}return result;
}
图解

  在逻辑上,前、中、后序遍历的过程大致相同,可以参考前序遍历1的图解,区别只是解析操作发生的时刻和处理方式不同。

3.3 时间复杂度

  对二叉树的遍历,不管使用什么方式都是将整棵树中的所有节点走一遍,所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都为O(n)。

  关于二叉树和分治法的时间复杂度的更多内容,在前序遍历1中已经进行了计算分析。

3.4 空间复杂度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分治法为O(n),上述其余方法都为O(1)。


  1.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https://blog.csdn.net/SeeDoubleU/article/details/119834420 ↩︎ ↩︎ ↩︎ ↩︎

  2. 二叉树的中序遍历:https://blog.csdn.net/SeeDoubleU/article/details/119943283 ↩︎ ↩︎

这篇关于16 二叉树的后序遍历(Binary Tree Postorder Traversal)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93899

相关文章

uva 575 Skew Binary(位运算)

求第一个以(2^(k+1)-1)为进制的数。 数据不大,可以直接搞。 代码: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const int maxn = 100 + 5;int main(){char num[maxn];while (scanf("%s", num) == 1){if (num[0] == '0')break;int len =

leetcode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一棵树的前序遍历与中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前序遍历 preorder = [3,9,20,15,7]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9 20/ \15 7   class Solution {public TreeNode buildTree(int[] pr

【JavaScript】LeetCode:16-20

文章目录 16 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字串17 找到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异位词18 和为K的子数组19 滑动窗口最大值20 最小覆盖字串 16 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字串 滑动窗口 + 哈希表这里用哈希集合Set()实现。左指针i,右指针j,从头遍历数组,若j指针指向的元素不在set中,则加入该元素,否则更新结果res,删除集合中i指针指向的元素,进入下一轮循环。 /*** @param

树(Tree)——《啊哈!算法》

树 什么是树?树是一种特殊的图,不包含回路的连通无向树。 正因为树有着“不包含回路”这个特点,所以树就被赋予了很多特性。 一棵树中的任意两个结点有且仅有唯一的一条路径连通。一棵树如果有n个结点,那么它一定恰好有n-1条边。在一棵树中加一条边将会构成一个回路。 一棵树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没有父结点的结点称为根结点(祖先)。没有子结点的结点称为叶结点。如果一个结点既不是根结点也不是叶

PHP实现二叉树遍历(非递归方式,栈模拟实现)

二叉树定义是这样的:一棵非空的二叉树由根结点及左、右子树这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根据节点的访问位置不同有三种遍历方式: ① NLR:前序遍历(PreorderTraversal亦称(先序遍历)) ——访问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前。 ② LNR:中序遍历(InorderTraversal) ——访问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中(间)。 ③ LRN:后序遍历(PostorderT

16 子组件和父组件之间传值

划重点 子组件 / 父组件 定义组件中:props 的使用组件中:data 的使用(有 return 返回值) ; 区别:Vue中的data (没有返回值);组件方法中 emit 的使用:emit:英文原意是:触发、发射 的意思components :直接在Vue的方法中声明和绑定要使用的组件 小炒肉:温馨可口 <!DOCTYPE html><html lang="en"><head><

react笔记 8-17 属性绑定 class绑定 引入图片 循环遍历

1、绑定属性 constructor(){super()this.state={name:"张三",title:'我是一个title'}}render() {return (<div><div>aaaaaaa{this.state.name}<div title={this.state.title}>我是一个title</div></div></div>)} 绑定属性直接使用花括号{}   注

react笔记 8-16 JSX语法 定义数据 数据绑定

1、jsx语法 和vue一样  只能有一个根标签 一行代码写法 return <div>hello world</div> 多行代码返回必须加括号 return (<div><div>hello world</div><div>aaaaaaa</div></div>) 2、定义数据 数据绑定 constructor(){super()this.state={na

226 Invert Binary Tree

//226 Invert Binary Tree//算法思路:主要使用递归算法public class Solution {public TreeNode invertTree(TreeNode root) {//1 出口 空节点if (root==null)return null;//2 递归 调用自己TreeNode left = root.left;TreeNode right = ro

在二叉树中找到两个节点的最近公共祖先(基于Java)

如题  题解 public int lowestCommonAncestor(TreeNode root, int o1, int o2) {//记录遍历到的每个节点的父节点。Map<Integer, Integer> parent = new HashMap<>();Queue<TreeNode> queue = new LinkedList<>();parent.put(r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