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计算第n个斐波那契数,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计算第n个斐波那契数
斐波那契数列
又称为“兔子数列”,最初该数列是为了解决兔子繁殖问题而提出的。问题如下:
如果一对兔子每个月能剩一对兔子,而每对兔子在它出生后第三个月,又能开始生一对兔子。加入兔子没有死亡,由一对兔子开始,50个月之后会有多少对兔子。
抽象成数学表达式既为:
解决方案
待选的解决方案有两种
- 我们可以根据计算机的特性,通过递推表达式来简单粗暴地求出从2到n所有的斐波那契数。当然我们要承担这一过程所消耗的庞大的时间成本
- 既然有递推表达式,我们可以求解这个带常系数的齐次二次线性递推式,来得到斐波那契数列的通式,进而在O(1)的成本下求出这个解
- 我们可以设计基于此等式的算法:
当然,我们要知道如何高效的计算矩阵的乘方,这个方法还有点复杂,这里先不展开了,只能透露的是,这个方法的复杂度高效到只有O(log n)。但是耐不住我不会呀~~。
方案一:
第一种的实现比较简单,我们可以用很多种方法实现,递归也行,非递归也行
递归实现:
/**
* @Description: 使用递归来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 @return: 返回第n个斐波那契数
* @Author: Mr.Gao
* @Date: 2021/2/1
*/
public int result(int n){if(n==1||n==2){return 1;}else{return result(n-1)+result(n-2);}
}
非递归实现:
/**
* @Description: 使用非递归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 @return: 返回第n个斐波那契数
* @Author: Mr.Gao
* @Date: 2021/2/1
*/
public int result2(int n){int [] a=new int[n+1];a[1]=a[2]=1;for (int i = 3; i <= n; i++) {a[i]=a[i-1]+a[i-2];}return a[n];
}
- 这两种方案都限制于数值的大小,因为斐波那契数的增长速度是相当快的,int能表示的范围相比较来讲还是太小了。
复杂度分析:
- 在递归实现下,我们容易得知,移动次数:M(n)=M(n-1)+M(n-2),M(1)=M(2)=1,使用反向替换法解这个式子,得知:基本操作的次数即为数列本身的值,我们依然要解出这个通解才能得知复杂度O(2的n次方)
- 在非递归的实现下,我们要遍历填充这个数组,所以我们的时间复杂度为O(n)
方案二:
第二种方案要借助数学的力量,我们要求出斐波那契数列的解。我们根据之前离散里面学的解各种递推式的公式(见下方)。得我们的通式为:
我们根据这个递归公式来解得每一项的值,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计算机没办法表示无理数。我们这里有两种解决方案
- 可以借鉴Matlab中表示无理数的方式,将无理数看做是一个符号,然后再定义
之类的操作,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计算这个公式
- 可以使用近似的方法
这样我们就可以来计算,因为我们知道,斐波那契数都是整数,所以在结果上我们采取向上取整即可得到结果,但是同样在较大数字的计算下,会有误差。
Java代码:
/**
* @Description: 使用数学的方法计算第n个斐波那契数
* @return: 返回第n个斐波那契数
* @Author: Mr.Gao
* @Date: 2021/2/2
*/
public int result3(int n){double a=2.23606797;double b=1.61803398;double c=0.61803398;double temp=(Math.pow(b,n)-Math.pow(c,n))/a;int re=(int)(temp+0.5);return re;
}
- 这里我们使用近似的方法得到结果,至于将根号保存为另一种运算,等我水平高点儿再考虑吧~~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这里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O(1),因为在计算乘方的时候,我看了看Java底层的源码,我真的有点力不从心了,因为Java中这个方法中的n是可以为小数的,说实话,用手算一个数的小数次方我都算不出来,更别说用计算机实现了,到这里真的佩服Java的编写者,属实有些牛逼。这里我也不班门弄斧的去分析一下Java中这个pow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了
- 通过查看大神解析,这里我们放心假设,这个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1)
- 以下为大神解析:
这篇关于计算第n个斐波那契数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