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yo Tyrant(TTServer)介绍和安装 以及配置

2023-11-06 19:50

本文主要是介绍Tokyo Tyrant(TTServer)介绍和安装 以及配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Tokyo Cabinet 是日本人Mikio Hirabayashi 开发的一款DBM 数据库,该数据库读写非常快,哈希模式写入100 万条数据只需0.643 秒,读取100 万条数据只需0.773 秒,是Berkeley DB 等DBM 的几倍。
Tokyo Tyrant 是由同一作者开发的Tokyo Cabinet 数据库网络接口。它拥有Memcached兼容协议,也可以通过HTTP 协议进行数据交换。

Tokyo Tyrant 加上Tokyo Cabinet,构成了一款支持高并发的分布式持久存储系统,对任何原有Memcached 客户端来讲,可以将Tokyo Tyrant 看成是一个Memcached,但是,它的数据是可以持久存储的。


本文记录在linux上的安装过程:

1) 安装Tokyo Cabinet

在安装Tokyo Tyrant之前,首先需要安装Tokyo Cabinet。

安装过程非常简单,标准流程如下:

gunzip tokyocabinet-1.4.45.tar.gz
tar xvf tokyocabinet-1.4.45.tar 
cd tokyocabinet-1.4.45/
./configuration
make
make install

注意configuration时可能会发现缺少一些依赖包,需要自行安装。

2) 安装Tokyo Tyrant

Tokyo Cabinet安装完成之后继续安装Tokyo Tyrant。安装过程同样简单,依然是标准流程:

tar xvf tokyocabinet-1.4.45.tar 
cd tokyocabinet-1.4.45/
./configuration
make
make install

3) 启动

启动tt最简单的方式,直接输入命令
ttserver

可以看到默认使用1978端口,监听所有地址。

也可以指定端口与进程文件:/home/openpf/app/tokyotyrant-1.1.41/bin/ttserver -port 9032 -pid /home/openpf/app/tokyotyrant-1.1.41/data/tt_account2/tt_9032.pid /home/openpf/app/tokyotyrant-1.1.41/data/tt_account2/tt_account2.tch

对于Tokyo Tyrant的启动, 除了直接ttserver外,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使用Tokyo Tyrant脚本。Tokyo Tyrant脚本默认地址为/usr/local/sbin/ttservctl,提供方便实用的命令如start / stop / restart / hup,最后还是调用ttserver. 

至此,tt server安装完成,可以使用了。

4) 验证

为了验证安装后的tt是否可以使用,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验证。

Tokyo Tyrant的安装包自带了一个检测工具,进入Tokyo Tyrant解压后的目录,执行make check
可以看到有Writing Test / Reading Test / Removing Test / Random Concatenating Test / Miscellaneous Test / Wicked Writing Test / Typical Access Test / Threading Test 等多种测试方式被执行,并打印出测试结果。

5)测试
telnet 127.0.0.1 9032,如果顺利,你可以看到可以连通,键入stats然后回车,可以看到一些类似如下的状态信息。

请注意:在32位操作系统下,Tokyo Cabinet的单个数据库文件不能超过2G,而在64位操作系统下则没有这一限制。所以推荐使用64位操作系统和CPU。



启动参数介绍

ttserver命令可以启动一个数据库实例。因为数据库已经实现了Tokyo Cabinet的抽象API,所以可以在启动的时候指定数据库的配置类型。

支持的数据库类型有:

  1. 内存hash数据库
  2. 内存tree数据库
  3. hash数据库
  4. B+ tree数据库
命令通过下面的格式来使用,‘dbname’制定数据库名,如果省略,则被视作内存hash数据库。
ttserver [-host name] [-port num] [-thnum num] [-tout num] [-dmn] [-pid path] [-log path] [-ld|-le] [-ulog path] [-ulim num] [-uas] [-sidnum] [-mhost name] [-mport num] [-rts path] [-ext path] [-extpc name period] [-mask expr] [dbname] 
下面来说这些参数的功能:
  • -host name :指明服务器的hostname或者ip地址。默认服务器的所有地址都会被绑定。比如:指定127.0.0.1这样的ip,就只是本地可以访问了。
  • -port num : 指定服务启动的端口. 默认1978.如果要启动多个数据库实例,端口需要不一样。
  • -thnum num : 指定服务工作的线程数。默认8.
  • -tout num : 指定每个会话的超时时间。默认永不超时。
  • -dmn : 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
  • -pid path : 输出进程IP到指定的文件。
  • -log path : 输出日志信息到指定文件。
  • -ld : 日志中记录debug信息。
  • -le :日志中只记录错误信息。
  • -ulog path : 指定存放更新日志(update log)的目录.可以用来备份恢复数据库,主从库之间的同步。
  • -ulim num : 指定每个更新日志文件的大小限制.
  • -uas :使用异步IO记录更新日志。(使用此项可以减少写入日志的IO开销,但是在服务器意外关机,进程被kill时可能会丢失数据。根据经验,一般可以不使用)。
  • -sid num : 指定服务的ID号。主从复制的时候通过不同的ID号来识别。
  • -mhost name : 指定主从复制模式下的主服务器的IP或域名。
  • -mport num : 指定主从模式下主服务器的端口号.
  • -rts path : 指定用于主从复制的时间戳存放文件
  • -rcc 检查同步是否正常
  • -ext path : 指定扩展脚本语言文件。
  • -extpc name period : 指定被周期调用的函数名和间隔时间.
  • -mask expr : 指定被禁止的命令名(比如可以禁止使用清空vanish).
  • -unmask expr : 指定被允许的命令名.
  • 数据库类型

  •    下面我们再来看下数据库类型的详细配置。
  1.     数据库名的命名方式被Tokyo Cabinet的抽象API指定。
  2.     如果数据库名为"*",表示内存hash数据库。
  3.     如果数据库名为"+"表示内存tree数据库。
  4.     如果数据库名为".tch",则数据库为hash数据库。
  5.     如果数据库名的后缀为".tcb",数据库将为B+ tree数据库。
  6.     如果数据库名的后缀为".tcf"。则数据库将为fixed-length数据库。
  7.     如果数据库名的后缀为".tct",则数据将为一个table数据库(有表的概念)。
数据库的调整参数通过数据库名的延伸来指定,通过"#"分开,每个参数通过一个参数名和值来指定,用"="隔开。


1、内存hash数据库支持"bnum", "capnum", 和 "capsiz"
2、 内存tree数据库支持"capnum" 和 "capsiz", capnum指定记录的最大容量,capsiz指定最大的内存使用量(在内存数据库中),记录通过存储的顺序移除。
3、hash数据库支持"mode", "bnum", "apow", "fpow", "opts", "rcnum", 和 "xmsiz". 
`rcnum'指定最大的缓存记录数。如果它不大于零,那么缓存记录不可用。默认不可用。
 xmsiz   指定外部内存的大小。如果不大于0,内存不可用。默认是67108864,即64M。
`bnum' 指定bucket存储桶的数量。如果指定的数目不大于0,将会使用默认的数值131071.推荐数量应该在所有需要存储的记录总数的0.4-4倍
`apow' 跟一个key关联的记录数,2的N次方表示.  如果不指定,默认2^4=16.
`fpow' specifies the maximum number of elements of the free block pool by power of 2.  默认2^10=1024.
`opts' 指定选项,位或:`HDBTLARGE' 指定数据库的大小通过使用64位数组桶能够超过2G。
                       `HDBTDEFLATE'  指定每个记录被Deflate encoding压缩。
                      `HDBTBZIP' 指定每个记录被BZIP2 encoding压缩

                       `HDBTTCBS'指定每个记录被 TCBS encoding压缩


4、B+ tree数据库支持"mode", "lmemb", "nmemb", "bnum", "apow", "fpow", "opts", "lcnum", "ncnum", 和 "xmsiz". 

5、Fixed-length 数据库 支持 "mode", "width", and "limsiz". 

6、Table 数据库支持 "mode", "bnum", "apow", "fpow", "opts", "rcnum", "lcnum", "ncnum", "xmsiz", 和 "idx"
      "idx"指定表的索引。
     "mode"可以包含 "w" 写, "r" 读, "c" 创建, "t" 截断,"e" 无锁,和"f" 非阻塞锁。默认的的mod为"wc"。

例如如下启动参数:
./ttserver -port 9032 -pid ~/app/tokyotyrant-1.1.41/data/tt_account2/tt_9032.pid ~/app/tokyotyrant-1.1.41/data/tt_account2/tt_account2.tch



通过Memcache协议使用ttserver

通过telnet 127.0.0.1 9032 telnet连接到到启动的实例。
以下我们通过add增加key为key1和value为value1的数据。
通过get key1获取数据。( <key> <flags> <exptime> <bytes>
add key1 1 0 6
value1
STORED
get key1
VALUE key1 0 6
value1
END
编写php脚本
$mem=new Memcache();
$mem->
connect("127.0.0.1",9032);
$mem->
add("key2","xifeijian");
print_r( $mem->
get("key2"));
echo "<br />";
$mem->
add("key3",array("value3"=>"this is xifeijian"));
echo $mem->
get("key3");
?>
运行后输出:(在服务器上直接执行php脚本,如果在浏览器中访问,效果就更加直观。)


需要注意的问题

序列化问题

   如果你熟悉memcache协议,或者你曾经用php的memcache来使用ttserver,你可能马上就发现了上面的问题。

比如我们key3是一个数组,但是我们取回来的是一个序列化的字符串,没有自动反序列化,在memcached服务器上是会自动反序列化的。

    通过上面的telnet示例我们可以看到,我们add key1的时候设置flag参数为1,但是我们get回来的时候,返回的flag参数是0,实际上,ttserver是没有存储flag参数的,统一的都使用0,这就造成了php使用时不会自动反序列化,当然,如果你使用压缩参数,一样会有这样的问题。

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要修改ttserver的代码实为不方便。我们完全可以在php,或者我们的客户端来控制。
比如value我们统一的都序列化后存储,取出来的时候我们再反序列化。

自增问题

//使用ttserver自增
$mem=new Memcache();
$mem->
connect("127.0.0.1",9032);
var_dump($mem->
increment("incr"));
//结果为int(1)
?>

 

//使用memcache自增
$mem=new Memcache();
$mem->
connect("127.0.0.1",9023);
var_dump($mem->
increment("incr"));
//结果为bool(false)
?>
我们看到同样的代码用在memcache返回了失败(false)。我们可以在php手册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Memcache::increment()  does not create an item if it didn't exist.”但是同样的,用在ttserver上就是成功的。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参考:http://blog.csdn.net/xifeijian/article/details/37744131

这篇关于Tokyo Tyrant(TTServer)介绍和安装 以及配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58703

相关文章

Linux系统中卸载与安装JDK的详细教程

《Linux系统中卸载与安装JDK的详细教程》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系统中通过Xshell和Xftp工具连接与传输文件,然后进行JDK的安装与卸载,安装步骤包括连接Linux、传输JDK安装包... 目录1、卸载1.1 linux删除自带的JDK1.2 Linux上卸载自己安装的JDK2、安装2.1

SpringCloud动态配置注解@RefreshScope与@Component的深度解析

《SpringCloud动态配置注解@RefreshScope与@Component的深度解析》在现代微服务架构中,动态配置管理是一个关键需求,本文将为大家介绍SpringCloud中相关的注解@Re... 目录引言1. @RefreshScope 的作用与原理1.1 什么是 @RefreshScope1.

Linux卸载自带jdk并安装新jdk版本的图文教程

《Linux卸载自带jdk并安装新jdk版本的图文教程》在Linux系统中,有时需要卸载预装的OpenJDK并安装特定版本的JDK,例如JDK1.8,所以本文给大家详细介绍了Linux卸载自带jdk并... 目录Ⅰ、卸载自带jdkⅡ、安装新版jdkⅠ、卸载自带jdk1、输入命令查看旧jdkrpm -qa

SpringBoot日志配置SLF4J和Logback的方法实现

《SpringBoot日志配置SLF4J和Logback的方法实现》日志记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日志配置SLF4J和Logback的方法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 目录一、前言二、案例一:初识日志三、案例二:使用Lombok输出日志四、案例三:配置Logback一

springboot security之前后端分离配置方式

《springbootsecurity之前后端分离配置方式》: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security之前后端分离配置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 目录前言自定义配置认证失败自定义处理登录相关接口匿名访问前置文章总结前言spring boot secu

一文详解SpringBoot响应压缩功能的配置与优化

《一文详解SpringBoot响应压缩功能的配置与优化》SpringBoot的响应压缩功能基于智能协商机制,需同时满足很多条件,本文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响应压缩功能的配置与优化,需... 目录一、核心工作机制1.1 自动协商触发条件1.2 压缩处理流程二、配置方案详解2.1 基础YAML

springboot简单集成Security配置的教程

《springboot简单集成Security配置的教程》: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简单集成Security配置的教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 目录集成Security安全框架引入依赖编写配置类WebSecurityConfig(自定义资源权限规则

SpringBoot中封装Cors自动配置方式

《SpringBoot中封装Cors自动配置方式》: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中封装Cors自动配置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SpringBoot封装Cors自动配置背景实现步骤1. 创建 GlobalCorsProperties

Spring Boot结成MyBatis-Plus最全配置指南

《SpringBoot结成MyBatis-Plus最全配置指南》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结成MyBatis-Plus最全配置指南,包括依赖引入、配置数据源、Mapper扫描、基本CRUD操... 目录前言详细操作一.创建项目并引入相关依赖二.配置数据源信息三.编写相关代码查zsRArly询数据库数

MySQL Workbench 安装教程(保姆级)

《MySQLWorkbench安装教程(保姆级)》MySQLWorkbench是一款强大的数据库设计和管理工具,本文主要介绍了MySQLWorkbench安装教程,文中通过图文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 目录前言:详细步骤:一、检查安装的数据库版本二、在官网下载对应的mysql Workbench版本,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