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电子制造业产品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随着电子制造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行业的制造工艺,质量控制等环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时候,仅仅某个材料出现小误差,就会造成批量品质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制造业产品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品质追溯难题
电子行业是品质检测项目明确,容易检测,但发生检测参数偏差时,排查问题点难度非常高。成品机出现问题,判断可能某个材料引起的,为了有效防范批量品质事故,品质都想知道,这批成品机,是谁做的?什么时候做的?材料分别是哪个供应商的? 还想知道是哪个批次的?… …
有了这些信息,电子制造企业才能够快速展开事故的防范,如:同批次的产品,都要开箱抽检,确认有无同类问题,避免批量品质事故。
解决方法:生产履历一键快速追踪
ERP系统-履历追溯
ERP系统提供履历追溯,在出现产品品质异常问题时,出现异常的电子成品关联信息可以实时查询,品管可以随时掌握同批次库存还有哪些?是哪个生产部门生产的?……快速定位问题来源,展开相应的事故应对措施,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
ERP系统:去向追溯
此外,ERP系统提供去向追溯,引起异常的原材料关联信息可以一键调出,帮助企业及时追溯物料去向,及时、精准地批次召回有品质异常问题的产品。
问题二:批次时间管理
很多电子元器件,都会有老化,失效时间的问题,电性参数会随着时间变化,所以有时间管理的难题;同供应商同产品,不同批次的元器件,参数偏差都会不一样,也就是品质稳定性不容易控制,要管理好品质,必须严格管好每个批次;
同一批次元器件,过期后,也不是报废,而是需要重新检测能不能用,若能用尽快用掉,不能使用时,只能降级使用。
解决方法:批号出入库控制
1.批号规则
系统可以灵活设定批号产生规则,如可依供应商、客户、时间等。
2.批号入库控制
批号入库控制,可依照不同的物料使用不同的入库控制方式,支持双批号管理。
3.批号出库控制
系统支持多种出库取值方式,包括自动取值、近效期先出、先进先出。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出库方式,例如有些电子产品的有效期较短,为了风险控制,需要先进先出的出库方式,或者采用近效期先出的管理方式。
4.结合PDA应用
PDA入库上架作业流程,如图所示:
PDA入库上架作业流程
PDA领料作业流程,如图所示:
PDA领料作业流程
问题三:品质过程控制问题
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一般对于生产条件、工艺、环境等要求较高,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程度决定了生产中良品率的高低,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差错往往就会造成整个批次的报废。因此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从材料购买、工序、生产入库、保存、包装、出库等全过程进行质量检验。
而电子产品的原材料规格多,检测环节多、项目多… …同样的电子原材料,针对不同供应商采取不同的检验方法、标准;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异常质量问题无法及时的反馈给当班组长、厂长,导致没能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品质过程控制难。
解决方法: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
1.检验方案、标准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案。预先设置检验项目的检验标准,作为检测的评判依据。如尺寸误差或者性能指标。
2.检验作业设定
针对不同物料设定检验作业,例如生产入库检验/进料检验,可预先使用配置的检验方案。
3.检验条件
以产品、往来对象、工序、工作中心等为维度进行检验方案的配置,同一材料也可按照特定条件设置不同的检验方法。例如:同一种采购原料,不同供应商的检验方法与标准不同。
4.采购/委外件质量控制
对采购/委外件进行产品检验,合格入库,不合格待采/验退。对于启用检验管理的产品来说,在未经检验合格的情况下,是不允许进行后续流通的。
质量管理贯穿整个产品开发生产周期,只有在每个环节、阶段都严格把控好最后才能出好品质的产品。
这篇关于电子制造业产品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