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生命周期详细解析及新旧对比

本文主要是介绍React 生命周期详细解析及新旧对比,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React 生命周期(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act旧版生命周期包含三个过程:

1、挂载过程
constructor()
componentWillMount()
componentDidMount()

2、更新过程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nextProps)
shouldComponentUpdate(nextProps,nextState)
componentWillUpdate (nextProps,nextState)
render()
componentDidUpdate(prevProps,prevState)

3、卸载过程
componentWillUnmount()

其具体作用分别为:
1、constructor()
完成了React数据的初始化。

2、componentWillMount()
组件已经完成初始化数据,但是还未渲染DOM时执行的逻辑,主要用于服务端渲染。

3、componentDidMount()
组件第一次渲染完成时执行的逻辑,此时DOM节点已经生成了。

4、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nextProps)
接收父组件新的props时,重新渲染组件执行的逻辑。

5、shouldComponentUpdate(nextProps, nextState)
在setState以后,state发生变化,组件会进入重新渲染的流程时执行的逻辑。在这个生命周期中return false可以阻止组件的更新,主要用于性能优化。

6、componentWillUpdate(nextProps, nextState)
shouldComponentUpdate返回true以后,组件进入重新渲染的流程时执行的逻辑。

7、render()
页面渲染执行的逻辑,render函数把jsx编译为函数并生成虚拟dom,然后通过其diff算法比较更新前后的新旧DOM树,并渲染更改后的节点。

8、componentDidUpdate(prevProps, prevState)
重新渲染后执行的逻辑。

9、componentWillUnmount()
组件的卸载前执行的逻辑,比如进行“清除组件中所有的setTimeout、setInterval等计时器”或“移除所有组件中的监听器removeEventListener”等操作。

React生命周期(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act16.4后使用了新的生命周期,使用getDerivedStateFromProps代替了旧的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及componentWillMount。使用getSnapshotBeforeUpdate代替了旧的componentWillUpdate。

使用getDerivedStateFromProps(nextProps, prevState)的原因:
旧的React中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方法是用来判断前后两个 props 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则将新的 props 更新到相应的 state 上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际上是可以访问到当前props的,这样我们可能会对this.props做一些奇奇怪怪的操作,很可能会破坏 state 数据的单一数据源,导致组件状态变得不可预测。

而在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 中禁止了组件去访问 this.props,强制让开发者去比较 nextProps 与 prevState 中的值,以确保当开发者用到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 这个生命周期函数时,就是在根据当前的 props 来更新组件的 state,而不是去访问this.props并做其他一些让组件自身状态变得更加不可预测的事情。

使用getSnapshotBeforeUpdate(prevProps, prevState)的原因:
在 React 开启异步渲染模式后,在执行函数时读到的 DOM 元素状态并不总是渲染时相同,这就导致在 componentDidUpdate 中使用 componentWillUpdate 中读取到的 DOM 元素状态是不安全的,因为这时的值很有可能已经失效了。

而getSnapshotBeforeUpdate 会在 render 之后被调用,也就是说在 getSnapshotBeforeUpdate 中读取到的 DOM 元素状态是可以保证与componentDidUpdate 中一致的。

这篇关于React 生命周期详细解析及新旧对比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44513

相关文章

部署Vue项目到服务器后404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部署Vue项目到服务器后404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文章介绍了Vue项目部署步骤以及404错误的解决方案,部署步骤包括构建项目、上传文件、配置Web服务器、重启Nginx和访问域名,404错误通常是... 目录一、vue项目部署步骤二、404错误原因及解决方案错误场景原因分析解决方案一、Vue项目部署步骤

Java调用DeepSeek API的最佳实践及详细代码示例

《Java调用DeepSeekAPI的最佳实践及详细代码示例》: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Java调用DeepSeekAPI,包括获取API密钥、添加HTTP客户端依赖、创建HTTP请求、处理响应、... 目录1. 获取API密钥2. 添加HTTP客户端依赖3. 创建HTTP请求4. 处理响应5. 错误处理6.

Spring AI集成DeepSeek的详细步骤

《SpringAI集成DeepSeek的详细步骤》DeepSeek作为一款卓越的国产AI模型,越来越多的公司考虑在自己的应用中集成,对于Java应用来说,我们可以借助SpringAI集成DeepSe... 目录DeepSeek 介绍Spring AI 是什么?1、环境准备2、构建项目2.1、pom依赖2.2

前端原生js实现拖拽排课效果实例

《前端原生js实现拖拽排课效果实例》: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课程表拖拽功能,通过HTML、CSS和JavaScript的配合,我们实现了课程项的拖拽、放置和显示功能,文中通过实例代码介绍的... 目录1. 效果展示2. 效果分析2.1 关键点2.2 实现方法3. 代码实现3.1 html部分3.2

Goland debug失效详细解决步骤(合集)

《Golanddebug失效详细解决步骤(合集)》今天用Goland开发时,打断点,以debug方式运行,发现程序并没有断住,程序跳过了断点,直接运行结束,网上搜寻了大量文章,最后得以解决,特此在这... 目录Bug:Goland debug失效详细解决步骤【合集】情况一:Go或Goland架构不对情况二:

Python itertools中accumulate函数用法及使用运用详细讲解

《Pythonitertools中accumulate函数用法及使用运用详细讲解》:本文主要介绍Python的itertools库中的accumulate函数,该函数可以计算累积和或通过指定函数... 目录1.1前言:1.2定义:1.3衍生用法:1.3Leetcode的实际运用:总结 1.1前言:本文将详

Deepseek R1模型本地化部署+API接口调用详细教程(释放AI生产力)

《DeepseekR1模型本地化部署+API接口调用详细教程(释放AI生产力)》本文介绍了本地部署DeepSeekR1模型和通过API调用将其集成到VSCode中的过程,作者详细步骤展示了如何下载和... 目录前言一、deepseek R1模型与chatGPT o1系列模型对比二、本地部署步骤1.安装oll

Spring Boot整合log4j2日志配置的详细教程

《SpringBoot整合log4j2日志配置的详细教程》: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项目中整合Log4j2日志框架的步骤和配置,包括常用日志框架的比较、配置参数介绍、Log4j2配置详解... 目录前言一、常用日志框架二、配置参数介绍1. 日志级别2. 输出形式3. 日志格式3.1 PatternL

Springboot 中使用Sentinel的详细步骤

《Springboot中使用Sentinel的详细步骤》文章介绍了如何在SpringBoot中使用Sentinel进行限流和熔断降级,首先添加依赖,配置Sentinel控制台地址,定义受保护的资源,... 目录步骤 1: 添加 Sentinel 依赖步骤 2: 配置 Sentinel步骤 3: 定义受保护的

CSS弹性布局常用设置方式

《CSS弹性布局常用设置方式》文章总结了CSS布局与样式的常用属性和技巧,包括视口单位、弹性盒子布局、浮动元素、背景和边框样式、文本和阴影效果、溢出隐藏、定位以及背景渐变等,通过这些技巧,可以实现复杂... 一、单位元素vm 1vm 为视口的1%vh 视口高的1%vmin 参照长边vmax 参照长边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