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网络类型和MGRE小实验,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华子目录
- 网络类型
- 一、点到点
- 1.HDLC
- 2.PPP
- PPP认证方式
- 3.GRE
- 二、MA
- 1.BMA
- 以太网
- 2.NBMA
- MGRE
- 中心站点配置
- 分支站点配置
- 查看分支站点表
- 伪广播
- 物理传输介质
- MGRE小实验
网络类型
不同网络类型实际为不同的数据链路层技术,由于二层同时作为了物理层的大脑,故当选择不同数据链路层技术,也将调用不同的物理层设备。
一、点到点
物理上一个网段内只能存在两个物理节点,不用存在唯一的二层单播地址。
1.HDLC
高级链路控制协议,物理网线为串线
串线----T1:1.544M/S T2:2.048M/S
默认华为设备的串线接口二层封装默认为PPP,需要手工修改为HDLC
HDLC技术最早有Cisco公司提出,故各种抓包类软件在识别到HDLC数据帧时,会进行Cisco标识
注:所有厂家的HDLC技术均为私有技术----互相不通,HDLC实际在二层没有其他的特殊功能,只是单纯实现数据链路层需要的基本工作----控制物理层
2.PPP
点到点协议,属于点到点类型,也是串线上存在的二层技术。是HDLC的升级版----华为等一系列设备的默认串口二层技术----属于公有技术
升级点:拨号
- 直连间配置不同网段ip地址可以正常互通(PPP协议会在链路物理连接时,进行互相的协商,共享各自接口的真实ip地址,生成到达对端接口的32位主机路由(相当于一个固定ip))
- 可以进行身份的核实与认证----认证
- 可以建立虚链路,分配ip地址
PPP认证方式
1.pap明文发送账号密码
主认证方
[r1]aaa
[r1-aaa]local-user a password cipher 123456
[r1-aaa]local-user a service-type ppp
[r1]interface s4/0/0
[r1-Serial4/0/0]ppp authentication-mode pap
被认证方
[r2]interface s4/0/0
[r1-Serial4/0/0]ppp pap local-user a password cipher 123456
2.chap密文发送账号密码
主认证方
[r1]aaa
[r1-aaa]local-user a password cipher 654321
[r1-aaa]local-user a service-type ppp
[r1]interface s4/0/0
[r1-Serial4/0/0]ppp authentication-mode chap
被认证方
[r2]interface s4/0/0
[r2-Serial4/0/0]ppp chap user a
[r2-Serial4/0/0]ppp chap password cipher 654321
3.GRE
通用路由封装,标准简单的VPN技术,属于虚拟的点到点网络类型
VPN:虚拟专用网络,通过虚拟手段,将两个独立网络,穿越中间一个公共网络进行互联,模拟出点到点专线的效果。(也可以用来游戏加速)
配置原理
[r1]interface Tunnel0/0/0
[r1-Tunnel0/0/0]ip address 192.168.3.1 24 配置ip
[r1-Tunnel0/0/0]tunnel-protocol gre 定义该接口转发流量时需要进行GRE封装
GRE实则在源IPV4报头前方再封装一个IPV4报头,必须定义封装报头中的源目ip地址
[r1-Tunnel0/0/0]source 12.1.1.1
[r1-Tunnel0/0/0]destination 23.1.1.2
GRE原理
当流量来到边界路由器上时,如果走的是Tunnel口,则会在3层报头前再封装一个3层层报头,源ip地址:边界路由器的公网接口ip,目标ip地址:目标网段边界路由器上的公网接口ip。(总的来说就是:一个私网在访问另一个私网时,要借助公网搭建一条到达私网的虚链路,最后成功访问私网)
二、MA
多路访问,在一个网段内物理节点的数量不限制
1.BMA
广播型多路访问,在一个网段内可以放置多个物理节点,同时该范围内可以实施广播洪泛机制
以太网
共享型,属于典型的BMA类型
以太网技术的核心为频分----在同一物理介质上,使用多个相互不干涉的频分来共同传输数据,实现带宽的不断提升。其中以太网的频分为物理技术,主要在于提升带宽,逻辑上以太网选择了加入BMA类型,故需要二层单播地址:MAC地址,存在广播和洪泛来实现BMA功能
2.NBMA
非广播型多路访问
MGRE
多点GRE,是GRE的一种扩展配置,归类于虚拟的NBMA网络
所有节点存在同一个MA网段,且为中心到站点结构,该结构中,默认仅中心站点需要固定公用ip地址,分支站点地址可变化。-----大大降低了管理难度,资源占有量,成本。
**NHRP:**下一跳路径发现协议,存在服务端和客户端,服务端需要固定公用ip地址,客户端ip地址可变,客户端在本地公有ip变化后,主动向服务端进行注册,服务端生成map,map中记录客户端的公有ip与tunnel接口的ip地址对应关系,若其他客户端需要访问另一个客户端,可以到服务端下载该map,进行访问。
中心站点配置
[r1]interface t0/0/0 创建隧道接口
[r1-Tunnel0/0/0]ip address 192.168.4.1 24 隧道接口ip地址
[r1-Tunnel0/0/0]tunnel-protocol gre p2mp 定义该隧道为多点GRE隧道
[r1-Tunnel0/0/0]source 14.1.1.1 该隧道加封装的报头源ip地址通过NHRP协议来获取加封装的目标ip地址
[r1-Tunnel0/0/0]nhrp entry multicast dynamic
[r1-Tunnel0/0/0]nhrp network-id 100 NHRP的工作编号,要求该网段所有设备必须是同一id,否则不通
分支站点配置
[r2]interface Tunnel0/0/0
[r2-Tunnel0/0/0]ip address 192.168.4.2 24
[r2-Tunnel0/0/0]tunnel-protocol gre p2mp加封装的源ip地址,为本地的隧道实际通过接口的ip地址,填写接口编号,而不是接口ip,原因在于该接口ip地址可变
[r2-Tunnel0/0/0]source g0/0/0加封装的目标ip地址,需要到NHRP中心站点获取
[r2-Tunnel0/0/0]nhrp entry 192.168.4.1 14.1.1.1 register
[r2-Tunnel0/0/0]nhrp network-id 100
查看分支站点表
[r1]display nhrp peer all
伪广播
当目标ip地址为组播或广播地址时,将流量基于每个用户进行一次单播;外层报头(新增报头)为单播报头,内层报头为组播或广播报头;该功能不开启,正常基于组播和广播工作的动态路由协议将无法正常使用;
1.若所有tunnel对应的公有ip均为固定ip地址,可以让每台路由器均成为中心站点,两两间均进行手工注册;
可以形成全连网状结构拓扑;—rip这种存在水平分割机制的协议能够正常收敛;
2.当拓扑结构为中心到站点(轴辐状、星型)—不是所有网点均为固定的公有ip,没法所有tunnel设备相互注册;只能通过关闭水平分割来实现路由的全网正常收敛;
[r1-Tunnel0/0/0]undo rip split-horizon
物理传输介质
- RJ-45双绞线----可全双工通讯,民用带宽最大2.5G/s,商用最大100G/s
- 光纤----可适用于远距离传输,在大带宽要求时成本低于电口
- 同轴电缆
- WiFi
MGRE小实验
以下为实验要求和拓扑:
1.第一步合理的分配ip地址和网段规划
2.第二步:先配公网ip地址
3.
R1-R2之间为HDLC封装
R2-R3之间为ppp封装,pap认证,R2为主认证方(华为设备默认为ppp封装)
R2-R4之间为ppp封装,chap认证,R2为主认证方
先创建aaa服务,一个a,一个b
主认证方
被认证方
4.R1、R2、R3构建MGRE环境,仅R1P地址固定
中心站点配置
分支站点配置
5.内网使用RTP获取路中,所有pc可以五相访问,并日可访问B2的环回。(在MGRE上进行rip)
6.内网可以上网(ACL+NAT一对多)
7.测试实验结果
私网访问私网
私网访问公网
这篇关于网络类型和MGRE小实验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