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RE 与ospf

2023-11-04 03:30
文章标签 ospf mgre

本文主要是介绍MGRE 与ospf,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网络类型:

点到点 :在一个网段内只能存在 两个物理节点 

MA 多路访问 在一个网段内物理节点的数量不限制 

MA --- BMA --- NBMA

BMA 广播型多路访问  NBMA 非广播多路型访问

注 不同网络类型实际为不同的数据链路层技术 由于二层同时作为了物理层大脑 故当选择不同数据链路层技术 也讲调用不同物理设备 

 

BMA ---广播型多路访问 在一个网段内可以放置多个物理节点 同时该范围内可以实施广播洪范机制 

1. 以太网--- 共享型 属于典型BMA :以太网技术核心为频分  在同一屋里介质上 使用多和相互不干涉的频率电波来共同传输数据 实现带宽的不断提升 

使用的物理传输介质  RJ-45双绞线  民用带宽最大2.5G/s 商用最大100G/s  光纤 --- 可适用远距离传输 在大宽带要求时低于电口   同轴电缆 : WiFi 

以太网的频分为物理技术,主要在于提升带宽,逻辑上以太网选择加入BMA类型 MA 多路访问 — 一个网段内 以太网允许存在多个节点 故需要二层单播地址 — MAC地址 存在广播和洪范 来实现BMA 功能 

 

点到点 :物理上一个网段内仅存在两个节点 不用存在唯一的二层单播地址 

DHLC ---高级链路控制协议---物理网线为串线  串线---T1 1.544M/S T2 2.048M/S

默认华为设备的串行为pop 需要手工修改为 hdlc

 

HDLC 最早由cisco公司提出 故各种抓包软件在识别到HDLC数据帧时 会进行cisco标识 注 所有厂家的hdlc技术均为私有技术 互相不通 HDLC实际在二层没有其他的特殊功能 只是单纯实现数据链路层需要的基本工作 --- 控制物理层 

 

PPP --- 点到点协议 属于点到点类型 串线存在的二层技术hdlc升级版 --- 华为等一系列设备默认串口二层技术---公有技术    [Huawei-Serial4/0/0]link-protocol ppp

升级点:拨号 

1.直连间配置不同网段ip地址可以正常互通

2.可以进行身份核实与认证

3.可以建立虚拟链路 分配ip地址 

ppp认证方式  

pap明文发送账号密码 

主认证方

[r1-aaa]local-user a password cipher 123456 

[r1-aaa]local-user a service-type ppp

[r1-Serial4/0/0]ppp authentication-mode pap

被认证方

[r1-Serial4/0/0]ppp pap local-user a password cipher 123456 

Chap密文发送账号密码 

主认证方

r1-aaa]local-user a password cipher 123456 

[r1-aaa]local-user a service-type ppp

[r1-Serial4/0/0]ppp authentication-mode chap 

被认证方

[r2-Serial4/0/0]ppp chap user a 分开输

[r2-Serial4/0/0]ppp chap password cipher 123456

 

GRE

--- 通用路由封装 ---- 标准简单的VPN技术 属于虚拟的点到点网络类型 VPN 虚拟专用网络--- 通过虚拟手段将两个独立网络穿越到中间一个公共网络进行互联 模拟出点到点专线的效果 

配置命令 

[r1]interface Tunnel 0/0/0 创建隧道接口

[r1-Tunnel0/0/0]ip address 192.168.3.1 24 配置ip

[r1-Tunnel0/0/0]tunnel-protocol gre 定义该接口转发流量时需要GRE封装

GRE实则在源IPV4报头前方再封装一个IPV4报头,必须定义封装报头的中源目ip地址

[r1-Tunnel0/0/0]source 12.1.1.1

[r1-Tunnel0/0/0]destination 23.1.1.2

 

 MGRE

---多点GRE GRE的一种扩展配置 归类于虚拟的NBMA网络  

NBMA

【1】MGRE --- 多点GRE   GRE的一种扩展配置;归类于虚拟的NBMA网络

所有节点存在同一个MA网段;且为中心到站点结构;该结构中,默认仅中心站点需要固定公有ip地址;分支站点地址可变化;--- 大大降低的管理难度,资源占有量,成本;

NHRP:下一跳路径发现协议;存在服务端和客户端;服务端需要固定公有ip地址,客户端ip地址可变;客户端在本地公有ip变化后,主动向服务端进行注册;服务端生成MAP,

MAP中记录客户端的公有ip与tunnel接口的ip地址对应关系;若其他客户端需要访问另一个客户端,可以到服务端下载该MAP;

 

中心站点配置

[r1]interface Tunnel 0/0/0  创建隧道接口

[r1-Tunnel0/0/0]ip address 192.168.4.1 24  隧道接口ip地址

[r1-Tunnel0/0/0]tunnel-protocol gre p2mp 定义该隧道为多点gre隧道

[r1-Tunnel0/0/0]source 14.1.1.1  该隧道加封装的报头源ip地址

通过NHRP协议来获取加封装的目标ip地址

[r1-Tunnel0/0/0]nhrp entry multicast dynamic 本地成为NHRP服务端

[r1-Tunnel0/0/0]nhrp network-id 100  NHRP的工作编号,该网段所有设备必须在同一id

 

分支站点:

[r2]interface Tunnel 0/0/0

[r2-Tunnel0/0/0]ip address 192.168.4.2 24

[r2-Tunnel0/0/0]tunnel-protocol gre p2mp 

加封装的源ip地址,为本地的隧道实际通过接口的ip地址,填写接口编号,而不是接口ip,原因在于该接口ip地址可变    

[r2-Tunnel0/0/0]source GigabitEthernet 0/0/0

加封装的目标ip地址,需要到NHRP中心站点获取

[r2-Tunnel0/0/0]nhrp entry 192.168.4.1 14.1.1.1 register 

[r2-Tunnel0/0/0]nhrp network-id 100

d3820b5ffbe74922876840892309e48b.png

 

 

静态  ip rout -static 192.168.2.0 24   t0/0/0 出接口

 

伪广播—当目标IP地址为组播或广播地址时,将流量基于每个用户进行一次单播;外层报头(新增报头)为单播报头,内层报头为组播或广播报头;该功能不开启,正常基于组播和广播工作的动态路由协议将无法正常使用;

 

[r1]dis nhrp peer all  查看分支站点注册结果

 

若所有tunnel对应的公有ip均为固定ip地址,可以让每台路由器均成为中心站点,两两间均进行手工注册;

可以形成全连网状结构拓扑;---rip这种存在水平分割机制的协议能够正常收敛;

当拓扑结构为中心到站点(轴辐状、星型)---不是所有网点均为固定的公有ip,没法所有tunnel设备相互注册;只能通过关闭水平分割来实现路由的全网正常收敛;

[r1-Tunnel0/0/0]undo rip split-horizon   

 

 

OSPF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无类别链路状态型路由协议 邻居间基于拓扑信息进行交互 更新量很大 故为了能在中大型复杂网络中工作 需要结构化部署 ---- 良好的ip地址规划  区域划分  区域之内传拓扑 区域之间传路由  

更新方式 --- 触发更新 --- 224.0.0.5/6 

周期更新 --- 30min  

1. ospf数据包类型 --- 跨层封装3层报头  协议号89

b5d466f0852e4a45a745ad8e9949511d.png

Hello包 认识对方 (周期收发用于邻居发现 关系建立 周期保活--10s或者30s)

DBD 数据库描述包 吧我的目录给你看(用于携带数据库目录)

LSR链路状态请求 看完以后有些对方没有的来问(基于本地未知的LSA信息进行查询)

LSU链路状态更新 问完之后我回答你(用于传递具体的LSA信息)

Lsack链路状态确认 回答好了确认(可靠性确认包)

 

LSA链路状态通告 --- 具体的每一条拓扑或者路由信息 

 

2.ospf状态机 --- 邻居间的邻居关系的不同状态

邻居关系

7e2c76f221184b16b5585c2494274d66.png

邻接关系

e402b1368c324b229d4f06d9b5a82cc4.png

Down  一旦接收到hello包进入下一个状态

Init 初始化  收到的hello包中若存在本地的RID,进入下一状态

2way双向通讯    邻居关系建立的标志   

条件:点到点网络直接进入下一个状态机;MA网络进行DR/BDR选举(默认一个dead time),非DR/BDR间不能进入下一状态;

    

Exstart 预启动  使用不携带数据库目录信息的DBD包进行主从关系的选举,RID数值大为主,优先进入下一个状态 ---   排序(避免同时更新,导致网络拥塞)

Exchange 准交换 使用携带目录信息的DBD包,进行交互

Loading 加载 查看完其他邻接发送过来的DBD后,基于当中本地未知的LSA信息,使用LSR查询,对端使用LSU来共享这些LSA信息,本地收到后需要ACK确认;--- 邻接间的数据库一致

Full 转发  邻接关系建立的标志

 

3、 OSPF的工作过程

启动配置完成后,邻居间组播收发hello包,获取对端的RID,建立邻居关系,生成邻居表;

邻居关系建立后,关注条件;条件不匹配的邻居间,将维持邻居关系,仅hello包周期保活即可;

条件匹配:可以建立邻接(毗邻)关系

将使用DBD/LSR/LSU/LSack来进行交互、共享,同步数据库,获取未知的LSA信息;最终生成与邻接一致的数据库表;

当数据库表同步完成后,本地使用SPF算法,将数据库表转换为有向图,再将有向图计算成为最短路径树,然后以本地为起点,计算到达所有未知网段的最短路径,然后将这些路由加载于本地的路由表中;收敛完成。

拓扑结构突变:

1) 新增网段 直连新增网段的设备,使用LSU直接向本地所有邻接进行触发更新,对端需要确认

2) 断开网段 直连断开网段的设备,使用LSU直接向本地所有邻接进行触发更新,对端需要确认

3) 无法沟通 --- 没有周期的hello包;dead time为hello time的4倍--倒计时,正常被每一个新的hello包刷新,归0时断开邻居关系,删除该邻接共享的信息

 

 

 OSPF协议的基础配置

r1]ospf 1 router-id 1.1.1.1 启动时可以定义进程号,仅具有本地意义,默认为1;

      可以定义RID --- 手工 -- 环回上最大数值ip地址-- 物理接口上最大数值ip地址

宣告:1)区域划分  2)激活接口OSPF协议   3、共享接口信息

[r1-ospf-1]area  0

[r1-ospf-1-area-0.0.0.0]network 12.1.1.1 0.0.0.0

[r1-ospf-1-area-0.0.0.0]network 1.1.1.1 0.0.0.0

OSPF区域划分规则:

1) 必须为星型结构   区域0为骨干,大于0为非骨干,非骨干必须连接骨干区域

2) 区域间必须使用ABR来互联  -- ABR区域边界路由器

 

宣告配置全部完成后,邻居间周期组播收发hello包,建立邻居关系;生成邻居表;

 

OSPF协议的hello包为周期收发;邻居间hello包中必须完全一致的参数:否则无法建立邻居关系

Hello、dead time;区域编号;认证字段;末梢区域标记;在华为设备中邻居间hello包还将携带建邻的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也必须和邻居一致;

<r2>display  ospf peer 查看邻居表

<r2>display  ospf peer brief 查看邻居简表

 

        OSPF Process 1 with Router ID 2.2.2.2

                 Peer Statistic Information

----------------------------------------------------------------------------

Area Id          Interface                        Neighbor id      State    

0.0.0.0          GigabitEthernet0/0/0             1.1.1.1          Full        

0.0.0.1          GigabitEthernet0/0/1             3.3.3.3          Full        

----------------------------------------------------------------------------

邻居关系建立后,邻居间进行条件的匹配;匹配失败维持邻居关系,仅hello包周期保活;

匹配成功,可以建立邻接关系;使用DBD/LSR/LSU/LSack来获取本地未知的LSA信息;实现邻接关系间设备的数据库一致; 数据库表:

 

<r1>display ospf lsdb 查看数据库表 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

DBD包:DBD包中携带接口的MTU值,要求两端接口MTU一致,否则将卡在exstart状态机;华为设备默认不携带MTU值

[r1]interface g0/0/1

[r1-GigabitEthernet0/0/1]ospf mtu-enable 两端直连接口均需开启

DBD包中的描述位:

I 为1表示本地发出的第一个DBD

M 为0表示本地发出的最后一个DBD

MS 为1表示本地为主,为0表示本地为从

DBD使用序列号来进行隐性确认,从基于主的序列号进行;

当邻接关系间数据库同步完成后,本地基于数据库中的所有LSA;生成 有向图 --> 最短路径树-->将本地作为起点,计算到达所有未知网段的最短路径,然后将其加载到路由表中:

在华为设备中,默认的优先级为10;使用cost作为度量;

Cost=开销值=参考带宽/接口带宽

默认参考带宽100M;cost值向上取整数;故当接口带宽大于参考带宽时,cost值为1;可能导致选路不佳;可以手工修改默认的参考带宽:

[r1]ospf 1

[r1-ospf-1]bandwidth-reference ?

 INTEGER<1-2147483648> The reference bandwidth (Mbits/s)

[r1-ospf-1]bandwidth-reference 1000

切记:一旦修改,全网所有设备需一致;

ospf协议默认将选择cost值之和最小的路径,为最短路径加表;

 

 

4、 OSFP邻居关系建立成为邻接关的条件

从邻居关系建立成为邻接关系,关注网络类型;点到点 MA

在点到点网络中,邻居直接全部建立为邻接关系;

在MA网络中若两两间均建立邻接关系,将可能出现大量的重复更新;DV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可以使用接口水平分割来解决,由于OSPF协议邻接需要数据库比对,故不能设计接口水平分割;只能进行DR/BDR选举来解决;所有非DR/BDR之间为邻居关系,不进行数据库同步;

选举规则:

1、 先比较参选接口优先级,默认1;大优 为0标识不参选

2、 若优先级相同,比较参选设备的RID数值,大优

 

 

[r1]int g0/0/1

[r1-GigabitEthernet0/0/1]ospf dr-priority 0

 

5、 OSPF的接口网络类型 --- ospf协议在不同网络类型的接口上,不同的工作方式

 

[r1]display ospf interface g0/0/1 查看OSPF协议在接口具体的工作方式名称

Interface: 12.1.1.1 (GigabitEthernet0/0/1)

Cost: 1 State: BDR Type: Broadcast ;

 

接口类型 OSPF工作方式

LoopBack 华为显示p2p,实为环回专用工作方式 无hello包 以32位主机路由传递

点到点类型(HDLC/PPP/GRE) p2p hello time10s 不选DR,邻居直接建立为邻接

BMA(以太网) Broadcast hello time10s 选DR/BDR 非DR/BDR间仅建立邻居关系

NBMA(MGRE) 默认和普通GRE一样接口工作方式为p2p,该工作方式在华为设备上仅和最先收到的hello包建立邻居关系;

故在MGRE环境需要手工修改接口工作方式:

[r1-Tunnel0/0/0]ospf network-type ?

 broadcast Specify OSPF broadcast network

 nbma Specify OSPF NBMA network

 p2mp Specify OSPF point-to-multipoint network

 p2p Specify OSPF point-to-point network

注:p2p 和broadcast 两种工作方式的hello time均为10s,故可以建立邻居关系,但在DR选举上不同,故无法正常交流LSA;

切记:邻居间ospf接口工作方式必须一致,才能正常建邻和正常收敛;

 

若将MGRE下所有接口的工作方式修改为broadcast,需要关注拓扑结构:

1) 全连网状结构,可以正常工作,正常选举DR/BDR

2) 非全连 ---管理员手工合理安排DR位置

3) 星型结构-- 仅中心站点为DR,无BDR

 

 

 

 

 

 

 

 

 

 

 

 

 

 

 

 

 

 

 

 

这篇关于MGRE 与ospf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42914

相关文章

H3C SR-MPLS通过OSPF通告SID配置

首先在配置前理解几个基本概念 Prefix SID配置 统一分配和配置(全局规划)loopback和prefix sidPrefix SID=SRGB Base(16000)+index Adj SID自动生成 对应SR节点间的互联链路SR节点本地标识,从设备本地Segment池中动态分配设备会为其IGP中的链路自动分配Adj SID,并通过IGP进行广播 IGP SID的分发与传递

《Cloud Native Data Center Networking》(云原生数据中心网络设计)读书笔记 -- 09部署OSPF

本章的目的是帮助网络工程师确定网络的理想 OSPF 配置。本章将回答以下问题 应何时在数据中使用OSPF ?配置 OSPF 的关键设计原则是什么?OSPFv2 和 OSPFv3 之间有什么区别,应如何使用?如何在路由协议栈中配置 OSPF ?如何在服务器上配置 OSPF,例如为容器提供路由环境?如何使用 OSPF 来协助升级路由器软件? OSPF是最流行的IGP 目前针对IPv4协议使用

OSPF路由配置--控制选路

目录 不熟悉和理解OSPF动态协议的可以回顾OSPF详解,OSPF相关的实验都不再做过多的解释 一. 实验拓扑: 二. 实验配置: R1: R2: R3: R4: R1: 不熟悉和理解OSPF动态协议的可以回顾OSPF详解,OSPF相关的实验都不再做过多的解释 OSPF路由原理详解与关键点https://blog.csdn.net/2301_77362941/ar

73 OSPF图解LSA(华三)

71 OSPF多区域实验(华三)-CSDN博客文章浏览阅读166次,点赞8次,收藏3次。实操https://blog.csdn.net/qq_56248592/article/details/141563010?spm=1001.2014.3001.5501 一  基础配置省略 上次的原图基础上扩展

OSPF理论

OSPF专题 OSPF工作原理 建立领据表 选择DR/BDR 选取规则 同步数据库 计算路由表 OSPF背景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组织开发的一个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关协议。目前针对IPv4协议使用的是OSPF Version 2。下

71 OSPF多区域实验(华三)

HCIE认证体系 一 网络结构图(OSPFv2) 这个网络结构图为基准后期会常用到主要是(OSPF BGP ISIS OSPFV3 BGP4+ ISISV6) 二 需求 利用OSPF实现全网互通

OSPF路由配置--四种特殊区域(详解)

目录 不理解OSPF路由动态协议的可以回顾一下OSPF详解,下这一系列的实验都不再做解释,直接开始配置  一. 实验拓扑图 二. 实验配置 (命令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到CLI中) 三. 实验结果 不熟悉和理解OSPF动态协议的可以回顾OSPF详解,OSPF相关的实验都不再做过多的解释 OSPF路由原理详解与关键点https://blog.csdn.net/2301_77

OSPF与BGP防环机制总结

目录 1)OSPF防环机制: 2)BGP的防环: 1)OSPF防环机制: LSA1类优于3类area 0的3类优于其他非骨干区域3类骨干区域不能分割OSPF非骨干区域必须和骨干区域相连,区域间路由必须经过区域0中转LSA-3 -- MPLS中DN bit位 ;LSA-5/7 --DN bit位和route tag ----- MPLS场景下转发地址防环(LSA-5/LSA-7)--

OSPF路由配置--单区域

目录 因为OSPF有很多重要的特殊区域和内容,所以划分为多篇博客来配置 一. 实验拓扑图 二. 实验配置 三. 实验验证: 因为OSPF有很多重要的特殊区域和内容,所以划分为多篇博客来配置 不理解OSPF路由动态协议的可以回顾一下OSPF详解,下这一系列的实验都不再做解释,直接开始配置  OSPF路由原理详解与关键点https://blog.csdn.net/2301_7

OSPF路由配置--多区域

目录 不理解OSPF路由动态协议的可以回顾一下OSPF详解,下这一系列的实验都不再做解释,直接开始配置  一. 实验拓扑 二. 实验配置 (命令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到CLI中) 三. 实验验证 不理解OSPF路由动态协议的可以回顾一下OSPF详解,下这一系列的实验都不再做解释,直接开始配置  OSPF路由原理详解与关键点https://blog.csdn.net/2301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