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802.11e(Direct Link Protocol,DLS),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DLS(Direct Link Protocol)
在通信技术下面有一个典型的技术叫做终端直通(Device-to-Device,D2D)。由于蜂窝网是需要基站负责数据的中转的,但是有时会出现节点与节点间距离比较近,通信质量比较好,而节点与基站间都距离比较远,通信质量比较差的情况。所以此时,如果能让节点与节点间直接形成链路,那么就最好的了。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就是D2D技术。
在802.11中,由于本身就存在支持节点与节点间连接的Ad-hoc模式(IBSS模式),所以D2D技术需求并没有很大。所以直到802.11e才开始定义这样的场景。不过时至今日,不少基于802.11的directlink技术,倒是往这个场景上偏向。
按照图上的4个过程大致描述下:
1) QoS STA1发起DLS,其向QoS AP发送DLS Request帧。 DLS Request帧中包含了其所支持的物理层速率集合,物理层的支持能力,STA1的MAC地址和想要建立DLS链路的目的MAC地址(即STA2的MAC地址)。
2) 如果QoS STA2是和AP关联上的,并且AP和目标节点(STA2)是支持DLS的。则QoS AP会向QoS STA2发送DLS Request。
Remark:如果AP或者目标节点不支持DLS,那么AP在接收到STA1的DLS request后,会直接反馈response,指示无法建立连接。(具体是在result code里面指示)
3) 如果QoS STA2允许DLS连接, STA2会向AP发送DLS Response帧, Response中包含了其所支持的物理层速率集合,物理层的支持能力,以及STA1和STA2的MAC地址。如果QoS STA2不允许DLS连接,那么其反馈的DLS Response帧则指示拒绝连接。
4) 当QoS AP接收到QoS STA2的Response后,其会向QoS STA1转发DLS Response的帧。
5)当QoS STA1收到AP的反馈后,如果指示链路成功(result code中为success),DLS链路建立成功。STA 1可以和STA 2直接以DLS进行双向会话,这里对应的MAC地址会被放入DLS List存放。如果指示链路失败的话,那么DL无法建立。
以上就是802.11e中关于DLS链路的内容。在802.11e协议中,我们并没有发现关于秘钥交换的内容,也就是安全特性。这一个部分在TDLS里面都有所改善,所以DLS整体结构还是很简单的,这里作为一个记录。
这篇关于802.11e(Direct Link Protocol,DLS)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