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入门到成神系列 三】如何写出让CPU跑出更快的代码?

2023-11-01 02:40

本文主要是介绍【操作系统入门到成神系列 三】如何写出让CPU跑出更快的代码?,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 👏作者简介:大家好,我是爱敲代码的小黄,独角兽企业的Java开发工程师,Java领域新星创作者。
  • 📝个人公众号:爱敲代码的小黄(回复 “技术书籍” 可获千本电子书籍)
  • 📕系列专栏:Java设计模式、数据结构和算法、Kafka从入门到成神、Kafka从成神到升仙
  • 📧如果文章知识点有错误的地方,请指正!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 🔥如果感觉博主的文章还不错的话,请👍三连支持👍一下博主哦
  • 🍂博主正在努力完成2022计划中:以梦为马,扬帆起航,2022追梦人

文章目录

    • 如何写出让CPU跑出更快的代码
      • 一、引言
      • 二、CPU Cache 有多快
      • 三、CPU Cache 的数据结构和读取过程是什么样的
        • 1. 直接映射 Cache
      • 四、如何写出让CPU跑的更快的代码
        • 1. 如何提升数据缓存的命中率
        • 2. 如何提升指令缓存的命中率
        • 3. 如何提升多核CPU的缓存命中率

如何写出让CPU跑出更快的代码

代码都是由 CPU 跑起来的,我们代码写的好与坏就决定了 CPU 的执行效率,特别是在编写计算密集型的程序,更要注重 CPU 的执行效率,否则将会大大影响系统性能。

CPU 内部嵌入了 CPU Cache(高速缓存),它的存储容量很小,但是离 CPU 核心很近。

所以缓存的读写速度是极快的,那么如果 CPU 运算时,直接从 CPU Cache 读取数据,而不是从内存的话,运算速度就会很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引言

本文参考 小林coding 的《图解操作系统》,也是我十分喜欢的一个公众号博主,为他打 call

老读者知道我之前再写 Kafka 的博文,为什么突然开始写操作系统的呢?

原因在于:

当我看到 Kafka 服务端的一些 IO 操作时,我发现我看不懂了,了解之后发现这里 Netty 的概念。

当我尝试了解 IO 时,我发现一些内存、磁盘的交换,搞的我焦头烂额,于是,想静下心来从头开始。

当我把 小林coding 的 《图解操作系统》看完之后,我发现对操作系统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用一段话,作为今天的开场白:

读书的根本目的,未必是解决现实问题,它更像一场心灵的抚慰。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可能不会记得自己读过哪些书。
但是那些看过的故事、收获的感悟、浸染过的气质,就像一颗种子,会在你的身体里慢慢发芽长大,不断提升你的认知,打开你的视野。

二、CPU Cache 有多快

为什么有内存还需要 CPU Cache?

  • 根据摩尔定律,CPU的访问速度每 18 个月就会翻倍,内存的速度也会不断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远远小于CPU,于是CPU和内存的访问性能被不断的拉大。

为了弥补 CPU 与内存两者的差距,在 CPU 内部引进了 CPU Cache,也被成为高速缓存

CPU Cache 通常分为大小不等的三级缓存,分别是 L1 Cache、L2 Cache 和 L3 Cache

img

CPU 访问高速缓存的时间:

  • L1 Cache:需要 2~4 个时钟周期
  • L2 Cache:需要 10~20 个时钟周期
  • L3 Cache:需要 20~60 个时钟周期
  • 内存:需要 200~300 个时钟周期

img

三、CPU Cache 的数据结构和读取过程是什么样的

CPU Cache 的数据是从内存中读取过来的,以一小块一小块的读取数据,在CPU Cache 中,这样的一小块数据被称为:Cache Line(缓存块)

一般来说,缓存块的大小为:64字节。也就意味着 L1 Cache 一次载入数据的大小是 64 字节

L1 Cache 一次性载入数据大小为 64 字节有什么作用?

在 Java 中,如果我们开辟一个 int[100] 的数组,每一个数组元素的大小为 4 字节。

相当于我们访问 int[0] 的数据,实际上 int[1]~int[15] 的数据都会被加载到我们的 CPU Cache 中。

因此,当我们下次访问这些数据时,直接从 CPU Cache 中查询,大大的提升了 CPU 读取数据的性能。

我们的 CPU 是怎么知道内存的数据在不在 CPU Cache 中呢?

1. 直接映射 Cache

前面我们提到过,CPU 访问内存数据时,是一小块一小块的读取的,这一小块的大小取决于:coherency_line_size

这里需要记住:

  • 在内存中,这一小块被称为:内存块
  • 在 CPU Cache 中,这一小块被称为:缓存块(Cache Line)

直接映射的策略:将我们内存块的地址映射到一个缓存块中的地址,映射实现的方式为【取模运算】,取模运算的结果就是内存块地址所对应的缓存块的地址。

比如:内存被划分 32 个内存块,CPU Cache 共有 8 个缓存块。假如我们的CPU想要访问第 15 号内存块,如果我们内存的数据已经被缓存到 CPU Cache 中,那么必定在第 7 号缓存块。因为 15 % 8 = 7

img

为了区分不同的内存块,在对应的缓存块中还会存储一个 组标记(Tag)。根据这个组标记来区分当前缓存块中的内存块的地址。

当然,除了组标记外,缓存块还有两个信息:

  • 从内存加载过来实际存放的数据(data)
  • 有效位(Valid bit):用来标记当前的缓存块的数据是否有效。如果为 0,则缓存块无效,会读取内存。

当然,我们的 CPU 从缓存块中读取数据时,并不是读取整个缓存块,而是读取 CPU 所需要的一个数据片段,这样的数据被称为一个 字(Word)

问题来了,我们怎么能找到这个 字 呢?答案是:需要一个偏移量(offset)

因此,一个内存的访问地址,包括 组标记(Tag)、缓存块索引(Index)、偏移量 这三种信息,于是 CPU 能够通过这些信息,在缓存块中找到缓存的数据。

而对于 CPU Cache 的数据结构,则是由 索引 + 有效位 + 组标记 + 数据块

img

如果内存的数据已经在 CPU Cache 中了,我们的CPU会得到内存地址的信息(组标记、索引、偏移量)。

那 CPU 访问一个内存地址的时候,会经历以下 4 个步骤:

  • 根据我们内存地址中的【索引】进行取模运算,计算出缓冲块中的索引,也就是缓冲块的地址。
  • 找到对应的缓存块后,需要判断当前缓存块的有效位
    • 如果是无效的,则直接访问内存,刷新数据
    • 如果是有效的,则继续往下执行
  • 根据我们内存地址的组标记找到缓存块中的组标记
    • 如果不相等,则直接访问内存,刷新数据
    • 如果相等,则继续往下执行
  • 根据内存地址的偏移量,从我们的缓存块中读取对应的 字(word)

四、如何写出让CPU跑的更快的代码

我们想一下,怎么才能写出让 CPU 跑的更快的代码?如果我们想要访问的数据在 CPU Cache 中,那么我们 CPU 的速度也会跑的越快。

L1 Cache 通常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这是因为 CPU 会分别处理数据和指令,比如 1 + 1 = 2 这个运算,+ 是指令,会被放在 指令缓存 中,而输入的数字 1 会被放在数据缓存中。

1. 如何提升数据缓存的命中率
// 二维数组
int N = 100;
array[N][N] = 0;// 样例一:
for(int i = 0; i < N; i++){for(int j = 0; j < N; j++){array[i][j] = 0;}
}// 样例二:
for(int i = 0; i < N; i++){for(int j = 0; j < N; j++){array[j][i] = 0;}
}

我们猜测一下上述样例一和样例二当中,哪一个样例的速度比较快?

经过测试,样例一 array[i][j] 执行时间比样例二 array[j][i] 快好几倍。

因为我们上面讲过,CPU Cache 会一次性加载 64KB 的顺序数据到缓存中, 我们样例一的数据为顺序数组数据,样例二为跳跃数组数据。

因此,遇到这种遍历数组的情况时,按照内存布局顺序访问,将可以有效的利用 CPU Cache 带来的好处,这样我们代码的性能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2. 如何提升指令缓存的命中率

有如下数组:

// 当前数组的值在 0~99 进行随机
int array[N];
for(int i = 0; i < N; i++){array[i] = random(100);
}

接下来对这个数组做两个操作:

// 操作一:数组遍历
for(int i = 0; i < N; i++){if(array[i] < 50){array[i] = 0;}
}// 操作二:排序
sort(array, array + N);

有一个问题:你觉得是先遍历再排序速度快,还是先排序再遍历速度快呢?

CPU的分支预测器:如果分支预测可以预测到接下来要执行 if 里的指令,还是 else 指令的话,就可以「提前」把这些指令放在指令缓存中,这样 CPU 可以直接从 Cache 读取到指令,于是执行速度就会很快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如果元素是随机的,我们的分支预测器无法有效的工作,而当数组元素是顺序的,分支预测器会动态的根据历史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这样命中率就会很高。

所以,答案是:先排序再遍历速度快

我们排序之后,刚开始数组的数据都小于 50,会疯狂的命中我们 if 指令,于是分支预测器将 if 指令放入指令缓存中,大大的提高运算的速度。

3. 如何提升多核CPU的缓存命中率

现代 CPU 都是多核心的,线程可能在不同 CPU 核心来回切换执行,这对 CPU Cache 不是有利的,虽然 L3 Cache 是多核心之间共享的,但是 L1 和 L2 Cache 都是每个核心独有的,如果一个线程在不同核心来回切换,各个核心的缓存命中率就会受到影响

当有多个同时执行「计算密集型」的线程,为了防止因为切换到不同的核心,而导致缓存命中率下降的问题,我们可以把线程绑定在某一个 CPU 核心上,这样性能可以得到非常可观的提升。

这篇关于【操作系统入门到成神系列 三】如何写出让CPU跑出更快的代码?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19896

相关文章

Python通过模块化开发优化代码的技巧分享

《Python通过模块化开发优化代码的技巧分享》模块化开发就是把代码拆成一个个“零件”,该封装封装,该拆分拆分,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简单聊聊python如何用模块化开发进行代码优化吧... 目录什么是模块化开发如何拆分代码改进版:拆分成模块让模块更强大:使用 __init__.py你一定会遇到的问题模www.

springboot循环依赖问题案例代码及解决办法

《springboot循环依赖问题案例代码及解决办法》在SpringBoot中,如果两个或多个Bean之间存在循环依赖(即BeanA依赖BeanB,而BeanB又依赖BeanA),会导致Spring的... 目录1. 什么是循环依赖?2. 循环依赖的场景案例3. 解决循环依赖的常见方法方法 1:使用 @La

使用C#代码在PDF文档中添加、删除和替换图片

《使用C#代码在PDF文档中添加、删除和替换图片》在当今数字化文档处理场景中,动态操作PDF文档中的图像已成为企业级应用开发的核心需求之一,本文将介绍如何在.NET平台使用C#代码在PDF文档中添加、... 目录引言用C#添加图片到PDF文档用C#删除PDF文档中的图片用C#替换PDF文档中的图片引言在当

C#使用SQLite进行大数据量高效处理的代码示例

《C#使用SQLite进行大数据量高效处理的代码示例》在软件开发中,高效处理大数据量是一个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SQLite因其零配置、嵌入式、跨平台的特性,成为许多开发者的首选数据库,本文将深入探... 目录前言准备工作数据实体核心技术批量插入:从乌龟到猎豹的蜕变分页查询:加载百万数据异步处理:拒绝界面

用js控制视频播放进度基本示例代码

《用js控制视频播放进度基本示例代码》写前端的时候,很多的时候是需要支持要网页视频播放的功能,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用js控制视频播放进度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 目录前言html部分:JavaScript部分:注意:总结前言在javascript中控制视频播放

Spring Boot + MyBatis Plus 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推荐)

《SpringBoot+MyBatisPlus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推荐)》本文将详细介绍SpringBoot+MyBatisPlus的完整开发流程,并深入剖析分页查询、批量操作、动... 目录Spring Boot + MyBATis Plus 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1. MyBatis

Spring Boot 3.4.3 基于 Spring WebFlux 实现 SSE 功能(代码示例)

《SpringBoot3.4.3基于SpringWebFlux实现SSE功能(代码示例)》SpringBoot3.4.3结合SpringWebFlux实现SSE功能,为实时数据推送提供... 目录1. SSE 简介1.1 什么是 SSE?1.2 SSE 的优点1.3 适用场景2. Spring WebFlu

java之Objects.nonNull用法代码解读

《java之Objects.nonNull用法代码解读》:本文主要介绍java之Objects.nonNull用法代码,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 目录Java之Objects.nonwww.chinasem.cnNull用法代码Objects.nonN

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

《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加盐算法是一种用于增强密码安全性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 目录一、什么是加盐算法二、如何实现加盐算法2.1 加盐算法代码实现2.2 注册页面中进行密码加盐2.

python+opencv处理颜色之将目标颜色转换实例代码

《python+opencv处理颜色之将目标颜色转换实例代码》OpenCV是一个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可以运行在Linux、Windows和MacOS操作系统上,:本文主要介绍python+ope... 目录下面是代码+ 效果 + 解释转HSV: 关于颜色总是要转HSV的掩膜再标注总结 目标:将红色的部分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