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我看硬件(一):大疆帝国的往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故事时间线
2017年的销售额达到180亿元(约28亿美金);
童年
曾接触过一本画着红色直升机的漫画书《动脑筋爷爷》,汪滔也就是因为它,与航模结缘了。
在高中,***汪滔的学习成绩既称不上太好,也称不上太坏,就在中等水平上下浮动。***有一次,他的父亲为了激励他勤奋学习,就对他说:只要你在考试中拿到高分,我就奖励你一架遥控直升机。在90年代,遥控直升机还是社会中的“尖货”,很难获得。对于痴迷于航模的汪滔,无疑,父亲许诺的这个奖励给了他极大的诱惑。他使出了浑身解数,疯狂地学习,终于,在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也如愿地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遥控直升机。
那个时候的遥控直升机还十分初级,只包含简单的向上、向下、前进、拐弯等初级动作,就是一个玩具。因为还比较初级,所以,经常发生因为电池没电而造成直升机从空中突然摔下来的情况。有一次,汪滔就在操作中,直升机因为没电了,从空中摔了下来,散架了。
汪滔为了尽快修好这架飞机,只好求助于他的父亲,而他父亲因为工作忙碌的缘故,就让他自己去联系厂商,更换零件。汪滔只好硬着头皮去和香港的厂商联系,但令他气愤的是,仅仅就更换几个零件,可是他左等右等,零件就是迟迟发不过来。一直等了几个月,汪滔快升新的年级的时候,这几个零件才姗姗来迟。
大学
2005年:港科大毕业
汪滔在大三的时候,决定退学。他给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发出入学申请,但由于本科成绩只是中等偏上,这些世界名校没有看上他,最后只有香港科技大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2005年,汪滔从港科大毕业时,决定把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
闲暇之余,汪滔把自己发明的飞行控制系统(以下均简称飞控)放在航模爱好者论坛上贩卖,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订单。
2006年:账面仅剩2万现金
2006年年初,汪滔带着家里资助的20万和2个同学一起来到了深圳,在舅舅杂志社(深圳车公庙阳光高尔夫大厦)20平米的库房成立了大疆。2006年1月,汪滔终于制造出了能成功控制直升机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原型。
卢致辉是当时团队中年纪最小的成员,还是***哈工大信电学院的大四学生。***在来大疆之前,他在东莞找了一份结构设计的工作,做浴缸的控制器,但觉得实在太无聊。
做了一天,郁闷之际的他接到了大疆的面试电话。当时他还不知道大疆是什么,对无人机的了解也不多,之所以收到大疆的电话是因为他在网上海投的简历。接到电话后,他立马去网吧查了下这家公司,网上对于大疆的描述,唯一的信息是参加了2006年的珠海航展,汪滔本人的信息也不多,只知道他是香港科大的,有一个项目得了机器人大赛的奖,然后他就想把这个产业化。这些给了卢致辉一点信心,至少觉得不是骗子,然后他毅然就把工作给辞了,背着锅碗瓢盆就往深圳跑。当时,他的身上只剩下100块钱。
陈金颖与陈楚强也是以同样的方式进入大疆,而且都是放弃现有的工作投入到一无所有的大疆。陈楚强是最为疯狂的,在进入大疆之前,他已经在一家企业干了一年的时间,当初的合同签的是三年,要离开的话需要赔偿3万元的违约金。尽管如此,出身于军事世家的的陈楚强因为从小对飞机的热爱,很快就被无人机彻底征服,最后毫不犹豫地为大疆选择了离开。之后,这笔违约金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偿还。也因此,他得了一个“陈三万”的称号。
当时他们的直升机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抖动。为了消除那个抖动的问题,他们前后找了四五十种方法试,就是看哪个对它的去抖效果最好。来回做实验,来回测。卢致辉在大二的时候就在学校实验室里搞实验,进了大疆以后,感觉又进了一个实验室。“汪韬他是那种为了搞清楚一个东西,从来不放弃的人,不管是多麻烦。”卢致辉说。
汪滔回忆,2006年,大疆的第一个产品卖出了5万元,成本只有1.5万。在两年多时间里,大疆就这样以小作坊的方式运转。
***根据汪滔的计划一个月只要卖20套芯片,就能养活几个人的创业团队。***虽然有了智能芯片,但无人机的整机飞控效果依然不理想,而这并不是汪滔所能控制的。
智能芯片的出现并没有让航模市场的用户群,有显著的增长。即便是每月销售只有20套的销售目标,汪滔依然还是没能完成,大疆的运营举步维艰,创业团队几乎全部离开。
伤心之余,汪滔最喜欢去的就是安德森的DIY Drones论坛。这里他能够感受到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人凝聚在一起的力量,这就是支持他继续向前的动力。直到一天,他看到了让他突然眼前一亮的东西。汪滔注意到一个讨论四旋翼无人机的帖子,相比单旋翼的直升机,四旋翼的结构简单、制造难度低、飞行平稳、可靠性强大太多、机械结构简单、生成成本低、产品一致性强就成为四旋翼最大的优势。
2007年:选择融资和销售策略
大疆在刚创业的时候,埋头做研发,基本上是一直做烧钱。2006年年底,那是大疆最艰难的时候,当时公司账上只有2万元现金,估计很难熬到2007年了。那时候,汪滔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注销公司,回香港科技大学老老实实读书;要么继续奋战,一手抓研发,一手抓销售。这时候,汪滔开始调整销售策略,他化整为零,不仅销售遥控直升机整机,还将整机分拆成各种零部件分散销售。这些零部件包括机架、主旋翼、尾桨、平衡翼、舵机、主电机、电池、电子调速器、接收机、发射机、遥控器等。
当时大疆的一个很重要的销售渠道是国内外的航模爱好者网站、论坛,汪滔将自己的产品和零件的图片、视频信息免费发到上面,既有效、成本又低。汪滔采用化整为零的销售策略后,网上的订单络绎不绝。东西卖出去了,大疆活过来了。
这个时候,陆地进来了,陆地是汪滔家的好友,先前做饮食生意赚了不少钱。他向大疆慷慨解囊,投资了大约50万人民币,同时他也进入大疆公司管大疆的财务和行政。这个时候,大疆已经有了自己的造血能力,同时也有了外部资金进入,最终度过了自己最艰难的时刻。据汪滔回忆,从此以后,大疆再也没有担心过资金。
陆地的空降式加入,也引起了其他早期员工的不满,如上面所述,造成了几个核心骨干的离开。
在资金上,其实2006年年底,汪滔父亲的朋友陆迪投了大概9万美金给大疆,后来成为大疆的财务负责人;汪滔的中学同学谢嘉也卖房筹钱投资了大疆,后来成为大疆的市场负责人。
而这次,李泽湘联合哈工大博士导师生朱晓蕊给大疆投了100万。在人才上,除了朱晓蕊顺势成为大疆的首席科学家,2007年恰逢哈工大深圳研究院第一批学生毕业,李泽湘动员很多人加入了大疆。
2008年:200台×2万=每年400万收入,盈亏平衡
2008年,汪滔与研发团队推出了大疆第一款较为成熟的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XP3.1。XP3.1是专门给传统遥控模型飞机安装的自动飞行系统,并不是无人机产品,这款产品可以让模型飞机在无人操作下,实现在空中自动悬停。
市面上并没有多少人做这种产品,汪滔将信息放在网上,通过论坛爱好者的自来水推广进行购买。每个月20来台,每台2万多的价格,让公司一年能有400万的现金,刚刚实现盈亏平衡。
2010年起大疆接连推出哪吒、悟空等几款性能优异的四旋翼飞控芯片。然而市场依旧是波澜不惊,很多航模玩家对四旋翼完全不了解,它超出了大家对飞机只有固定翼和直升机两种固有形态的认知,这种新型态的飞行器可不可靠呢?
安德森的DIY Drones 论坛的开源APM算法,也宣布开始支持四旋翼。一场争夺市场的竞赛开始了。
那个时候大家在淘宝上购买各种零件,搭配各家的飞控芯片,DIY四旋翼无人机。大疆的飞控效果最好,跟定在空中一样。但大疆的芯片也是最贵的,APM芯片很便宜,很多动手能力强的玩家还是倾向于用APM。和开源芯片抢市场,大疆面临先天的价格劣势,战斗异常艰难,此时的大疆压力超过以往,汪滔也不得不由产品的研发全力转向产品的销售。
2009年:研发产品阶段,每年3倍增长
在2009年和2014年间,大疆的销售额以每年两到三倍的速度增长。2009年,大疆开始从单旋翼设计切换到多旋翼无人机的研发。同年,大疆完成了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试飞,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高海拔地区放飞无人飞行器。
2011年:科林奎恩打开美国市场
2011年,他带着自己的四旋翼飞控芯片,参加印第安纳州举办的无线电遥控飞机展销会,在这个展会上汪滔结识了一位名叫科林·奎恩的美国人。奎恩当时经营着一家从事航拍业务的创业公司。他询问汪滔,大疆能否提供一种用无人机从空中拍摄稳定视频的办法。奎恩的需求像雷电一样击中了汪滔,无人机到目前为止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玩,满足玩家更刺激的需求,而为什么不能让无人机做些更有用的事情。只要开发出稳定云台,就能开辟无人机一大广阔天地。
汪滔日以继夜的不停的工作,在只有一位实习生做助理的条件下。几个月就开发出了三款原型产品,并且实现了满意的稳定效果。这让科林·奎恩惊讶不已,并且意识到这个产品的巨大的市场潜力,他决定放弃自己的事业追随大疆。
当拥有了飞控芯片和稳定云台两项核心产品之后,汪滔终于要实现他心中的产品计划了。能够到手即飞的无人整机,免去一切手工DIY的繁琐步骤。
2012年底:年销售额突破1亿
2012年底,大疆发布了它的第一台无人机整机–大疆精灵,搭配外置的运动相机,开箱几分钟之内就可以起飞。大疆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攀升至北美第一,年营业额突破一亿美元。
*科林是个营销奇才,他为大疆提出了“未来无所不能”的口号,并利用他参加《极限挑战》等综艺节目积累的明星资源在 Facebook 等社交媒体上大肆宣传禅思和 Phantom。*科林的社交式营销使得大疆的用户群打破了航模爱好者的边界,普通大众也开始注意到大疆的产品。
这篇关于我看硬件(一):大疆帝国的往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