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调用函数时为什么要在函数名前加“(void)”,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我们知道,在定义函数时,加在函数名前的“void”表示该函数没有返回值。但在调用时,在函数名前加“(void)”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表示程序并不关心调用该函数后的返回值是什么,比如函数strcpy,我们直接用“strcpy(des_str, src_str);”这样的形式来调用。“(void)strcpy(des_str, src_str);”这样的形式还真不多见!
原因是这种写法不针对人,也不针对编译器,而是针对静态代码检测工具,它会把函数返回值作为一项检测标准。在某些大公司,比较重视代码规范,若在代码静态检测时需要检测该项。此时就需要用在被调用的函数(名)前加上“(void)”这种形式来告诉静态代码检测工具程序并非没有处理该函数的返回值,而是该处确实不需要处理它(该函数的返回值),不需要再对该处代码作此项检测。其实这和我们在代码中使用“#pragma warning (disable: XXXX)”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篇关于调用函数时为什么要在函数名前加“(void)”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