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眼中小米的粉丝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2023-10-28 05:30

本文主要是介绍外媒眼中小米的粉丝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家刚满两年的公司,不到一年时间里,小米手机销量超过350万台;米聊同时在线用户突破100万;靠一款上市不到一年的手机,月销售额过10亿人民币;这一切很很像美国式创业故事,速度之快令人惊奇。这一点,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雷军也没想到,他最初计划一年卖30万台,还不到现在一个月的销量。如果说小米是成功的,那么它最成功的一点便是塑造了自己的粉丝文化,让粉丝成为产品的代言人,去宣传小米的优点,去维护小米的品牌荣誉,所以说米粉成就了小米也毫不为过。而且显然,小米也非常重视米粉文化的塑造,“因为米粉,所以小米”也是雷军经常讲的一句话。

当小米于8月16日发布米2时,有超过1000名小米粉丝(也就是大加俗称的米粉)到场助阵。小米的成功,也引起了外媒的关注。近日,美国科技博客The Next Web驻中国记者Josh Ong撰稿分析了小米是如何学习苹果和Google打造粉丝文化的,以下是文章的主要观点:

一、超凡魅力的领导者雷布斯

我们都知道,苹果的用户忠诚度很高。那么用户为何如此忠诚于苹果呢?这主要得益于苹果的灵魂人物乔布斯,乔布斯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而小米的联合创始人雷军同样具备不错的人格魅力,乔布斯被称作全世界企业家中最会讲故事的人,一直声称乔布斯是自己偶像的雷军,自然也从乔帮主那里学到了不少,就拿前几天召开的米2发布会来说,在介绍米2一系列达到极致的硬件配置之后,才迟迟公布最终的价格,熟悉苹果的人都知道,这是乔布斯惯用的手法,乔布斯懂得如何将顾客的胃口吊到极致,而雷军看来也将乔布斯的精髓学习得很到位。

米2发布会上,雷军身着黑色T恤和蓝色牛仔裤,显得格外休闲,而这正是乔布斯在苹果产品发布会的“标配服装”,两者可谓是及其相似。虽然雷军本人拒绝这种比较,而且表示只是在为凡客(雷军本人参与了凡客的投资)打广告,不过雷军还是很坦然地承认乔布斯是鼓舞他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榜样。

当雷军在发布会上宣布小米1的升级版1S时,很多人立马就联想到了iPhone 4S。连命名都如此相似,不得不说乔布斯对于雷军的影响真的不一般。

从以上几点来看,雷军已经被深深烙上了乔布斯的影子,不管雷军本人愿不愿意被拿来和乔布斯进行对比,他的粉丝一定会,或许给雷军冠以“雷布斯”的绰号是对他效仿苹果和乔布斯最好的诠释了。

二、让用户产生共鸣品牌形象

对于一家想象打造客户忠诚度的公司来说,小米需要给用户传递一个积极的信号。不管苹果还是Google,他们都有让追随者产生共鸣的地方,小米也不例外。就拿小米公司的名字来说,联合创始人林斌表示“小米”的名字能让很多人联想到“小米加步枪”,能够唤起很多爱国人士的民族情结。另外,小米公司吉祥物米兔,脖系红领巾和头戴雷锋帽的可爱形象能够激发很多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老外这也能联想,话说不是米粉的我表示对这个观点不是很理解)。

三、T恤

通过具有很强识别性的T恤产品的营销,能够培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苹果在这方面可谓是做得相当成功。苹果商店的员工穿着印有苹果Logo的蓝色T恤已经是一种标志,中国的很多苹果山寨店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是山寨的,员工也会穿着苹果特色的蓝色T恤,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苹果T恤文化的成功。

作为苹果和乔布斯的忠实拥趸,雷军不可能不知道T恤能够带来的强大宣传力。米2发布会的时候,小米公司就专门给每个与会人员发了一件小米专门制作的T恤,整个发布会现场瞬间变成了橙色的海洋。

另外,在小米的官网也在卖各种“MI”主题相关的T恤,目的就是为了给米粉们一种归属感。而且很多T恤印有非常卡通的图像,如下图展示的设计是米兔在维修一台机器人。除此之外,小米同时也在卖其他的配件来进一部推广“米粉文化”。

四、社交媒体互动

小米同时也在新浪微博上和米粉们积极互动、让粉丝参与MIUI设计改进的成分不断加强、定时会给米粉们发一些赠品来回馈他们的支持,这些举措都表明小米公司再为用户打造有用的产品。 另外,小米公司还开通了Twitter账号,但是粉丝数量不是很多,主要原因是Twiiter在中国是被限制使用的,如果小米最终打算走向国际市场,Twitter会是一个很好的与国外米粉互动的平台。

五、小米“香飘”海外?

目前,因为小米只在中国大陆销售,小米的粉丝主要还是集中在中国。有消息称,小米计划于明年登陆欧洲市场。如果真的如此,小米的商业模式以及小米文化能否成功移植到欧洲市场,这显然是摆在雷军面前的首要问题。但不管如何,能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对小米公司来说将会是一步重大的举措。

结语

从目前看来,小米也许还不能盈利,但公司正在极力打造的粉丝文化一定能在将来帮助小米取得成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米粉,首先小米手机的销量就会上去,销量意味着什么?显然是利润。我们知道,当订单量越来越多的时候,小米供应商的元器件价格也会随之降低,那么小米手机的整体成本也就下来了,利润自然就增长了。另外,米粉给小米带来的除了销量就是品牌影响力,米粉的热情和忠诚能够让更多人知道小米、甚至成为小米的粉丝,然后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的人会跻身到米粉的阵营中,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小米手机的销量。所以说,小米是在放长线钓大鱼。

最后附上一幅比较有趣的漫画,描述的是发布会之后米粉们忙着上厕所的景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整个发布会下来几乎没有尿点,雷军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超出期望的刺激,可见米2发布会算是相当成功,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米2将帮助取得进一步的成功!

PS:以上仅代表外媒观点,小编本人也不是米粉!

ViaThenextweb

(Danice供雷锋网专稿,转载请注明来自雷锋网及作者,并链回本页)

这篇关于外媒眼中小米的粉丝文化是怎样形成的?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90997

相关文章

百度/小米/滴滴/京东,中台架构比较

小米中台建设实践 01 小米的三大中台建设:业务+数据+技术 业务中台--从业务说起 在中台建设中,需要规范化的服务接口、一致整合化的数据、容器化的技术组件以及弹性的基础设施。并结合业务情况,判定是否真的需要中台。 小米参考了业界优秀的案例包括移动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技术中台等,再结合其业务发展历程及业务现状,整理了中台架构的核心方法论,一是企业如何共享服务,二是如何为业务提供便利。

国产游戏崛起:技术革新与文化自信的双重推动

近年来,国产游戏行业发展迅猛,技术水平和作品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以《黑神话:悟空》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作品,成功打破了过去中国游戏市场以手游和网游为主的局限,向全球玩家展示了中国在单机游戏领域的实力与潜力。随着中国开发者在画面渲染、物理引擎、AI 技术和服务器架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国产游戏正逐步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然而,面对全球游戏行业的激烈竞争,国产游戏技术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未来的

基于javaweb的茶园茶农文化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源码+L文+ppt)

springboot基于javaweb的茶园茶农文化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源码+L文+ppt)4-20 系统功能结构 系统结构图可以把杂乱无章的模块按照设计者的思维方式进行调整排序,可以让设计者在之后的添加,修改程序内容的过程中有一个很明显的思维方向。同时结构图还可以让设计者以外的其他人更直观的看出整个系统的设计理论和设计过程。让系统的设计变的更直观。该系统的功能架构图如图3-1所示:

安卓玩机工具------小米工具箱扩展工具 小米机型功能拓展

小米工具箱扩展版                     小米工具箱扩展版 iO_Box_Mi_Ext是由@晨钟酱开发的一款适用于小米(MIUI)、多亲(2、2Pro)、多看(多看电纸书)的多功能工具箱。该工具所有功能均可以免root实现,使用前,请打开开发者选项中的“USB调试”  功能特点 【小米工具箱】 1:冻结MIUI全家桶,隐藏状态栏图标,修改下拉通知栏图块数量;冻结

LabVIEW程序员是怎样成长为大佬

成为一名LabVIEW编程领域的“大佬”需要时间、实践、学习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经验。尽管LabVIEW作为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在初期可能相对容易上手,但要真正成为精通者,需要在多个层面上深入理解。以下是LabVIEW程序员如何逐步成长为“大佬”的路径: 1. 打好基础 LabVIEW的大佬们通常在初期会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理解LabVIEW编程的核心概念,包括: 数据流编程模型:Lab

十四、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子用例与扩展用例

用例模型作为UML中4+1视图中非常重要的一员,非常集中地体现了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思想。用例模型将现实世界中连续的一个一个业务流程,按照场景划分到了一个一个的用例中。由于场景的出现,使得用例中的业务流程存在着高度的内聚性,从而成为了日后各种对象的雏形。同时,在用例分析中,又将那些存在于各个用例中的,相同或相近的业务操作提取出来,形成一个一个的子用例或扩展用例,又体现了面向对象设计中的复用性。现在

十三、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查询报表分析

在我以往的用例分析中,使用这样格式的用例模式,对于大多数业务操作流程来说是得心应手的,但对于有些功能来说总感觉不对劲。感觉不对劲的,就是那些查询、汇总与报表功能。对于这部分功能,需要我们描述的不是什么操作流程,而更重要的是那些数据项、数据来源、报表格式、数据链接,以及使用者、使用频率的说明。而这些,在以往的用例说明格式中统统都没有,怎么办呢?俗话说“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把我们的用例格式改改吧。

九、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功能角色分析与用例图

在我们进行一系列需求调研工作的同时,我们的需求分析工作也开始启动了。需求调研与需求分析工作应当是相辅相伴共同进行的。每次参加完需求调研回到公司,我们就应当对需求调研的成果进行一次需求分析。当下一次开始进行需求调研时,我们应当首先将上次需求分析的结果与客户进行确认,同时对需求分析中提出的疑问交给客户予以解答。这就是一个需求捕获->需求整理->需求验证->再需求捕获的过程。  但是,当我们经

八、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调研:需求捕获(下)

前面我们讨论了,需求分析工作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求捕获->需求整理->需求验证->再需求捕获······需求捕获是这个迭代过程的开始,也是整个需求分析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没有捕获哪来后面的整理与验证工作?但是,非常遗憾,按照我以往的经验,需求捕获是我们最薄弱的环节。前面我提到的许许多多项目开发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需求分析的问题,而许许多多需求分析的问题又都可以归结为需求捕获不完整的问题。需求捕获是整

七、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调研:需求捕获(上)

前面我们讨论了,需求分析工作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求捕获->需求整理->需求验证->再需求捕获······需求捕获是这个迭代过程的开始,也是整个需求分析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没有捕获哪来后面的整理与验证工作?但是,非常遗憾,按照我以往的经验,需求捕获是我们最薄弱的环节。前面我提到的许许多多项目开发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需求分析的问题,而许许多多需求分析的问题又都可以归结为需求捕获不完整的问题。需求捕获是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