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Python 的炫技操作:海象运算符三种用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Python 版本发展非常快,如今最新的版本已经是 Pyhton 3.9,即便如此,有很多人甚至还停留在 3.6 或者 3.7,连 3.8 还没用上。
很多 Python 3.8 的特性还没来得及了解,就已经成为旧知识了,比如今天要说的海象运算符。
海象运算符是在 PEP 572 被提出的,直到 3.8 版本合入发布。
它的英文原名叫 Assignment Expressions,翻译过来也就是 赋值表达式,不过现在大家更普遍地称之为海象运算符,就是因为它长得真的太像海象了。
- 第一个用法:if/else
可能有朋友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新特性,所以还是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海象运算符有什么用?
在 Golang 中的条件语句可以直接在 if 中运算变量的获取后直接对这个变量进行判断,可以让你少写一行代码
import "fmt"func main() {if age := 20;age > 18 {fmt.Println("已经成年了")}
}
若在 Python 3.8 之前,Python 必须得这样子写
age = 20
if age > 18:print("已经成年了")
但有了海象运算符之后,你可以和 Golang 一样(如果你没学过 Golang,那这里要注意,Golang 中的 := 叫短变量声明,意思是声明并初始化,它和 Python 中的 := 不是一个概念)
if (age:= 20) > 18:print("已经成年了"
这篇关于Python 的炫技操作:海象运算符三种用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