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独聊——人是什么?你真的是社恐吗?,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本篇文章只是我的个人思考,给未来那个迷茫的我看的。没有查阅任何文献,只是根据我的个人阅历得到的,纯属是我个人的胡说八道。
文章目录
- 一、人是什么?
- 二、你真的是社恐吗?
前几天我朋友和我说,自己其实是个社恐,我惊讶道,真的假的,你认识那么多人,陌生人你都能聊上两句,大家都觉得你是社牛。他说你别看我这样,其实主要是为了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和一些不认识甚至合不来的人,我是真不愿意去相处和交流。事后我就在想,那他这种究竟算什么呢,我又究竟算什么呢?想知道这个,应该得往深处去思考。
一、人是什么?
- 人是由本心和本性构成的,假如将人比作一张纸,那本性就是纸的染色,本心就是纸上的内容。我一开始是,人之初,性本恶的观点,人类本身是存在着劣根性的,祖先能成为万物的主宰,骨子里绝对是有各种狠性的,我们需要后天的教育来约束,骨子里的恶。我现在仍然认可这个观点,但这是所有人都有的,所有人都有那等于所有人都没有,剔除掉这一点,那一个刚出生的个体,就可以被看作一张白纸,懵懂的智慧未开的童年,会为你的纸染上颜色,当自我意识觉醒之后,你便会开始往纸上写东西,比如你的性格,行为,思考方式,这就是本心。外人永远只能看见你纸上的内容,而看不见你纸的颜色,甚至有些人,一辈子自己也看不清。
- 本性是由懵懂的童年环境认知造成的,本心是自我意识觉醒后的生活认知形成的,本性是最初的种子,本心是成长的模具,共同构成了现在的自己。
- 本性中是存在劣根性的,不论是祖先的遗留还是后天的早就,自我意识觉醒后产生的本心,会有意的去摆脱劣根性,但是本性是种子,是起源,只能削减,无法根除。
- 一般情况下,人的行为逻辑由本性决定大方向,本心决定小细节,本心会让人的行为逻辑,在保留本性的同时最大程度上趋利避害。
- 情绪就是本性的最外在体现,情绪的高涨代表获得了预料之中的正反馈,当遇到符合本性的劣根性事件后,例如本性中存在着怯懦,遇到了一件想拒绝第一时间却不好意思拒绝的事,那就是受了本性的影响,事后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些拒绝,就是受了本心的影响。所以如果遇到下意识觉得不对的事,但是又觉得脸上挂不住的情况,就直接说再想想,事后再细细分析利弊,做出正确的决定,而不是头一热事后反悔陷入精神内耗,随着经历的增多,逐渐去压制自身的本性劣根性。
二、你真的是社恐吗?
- 关于社恐和社牛的问题,我个人并不想给自己或别人贴标签,社牛和社恐就是标签,这两者是评判了人的社会属性,但人本身首先是个个体,应该考虑到个体属性。既然人与人之间是独立的个体,那自然存在着距离感。有些人的编织的网比较疏,具备有相同相性的人很容易融合在一起。而有些人由于本性中的胆怯,编织的网比较密,就像滴在大海里的一滴油,永远不能和水融合在一起。如果不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那按照贴标签的方法,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被贴上社恐的标签。但人与人,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如果你失去了社会属性,那也不算一个完整的人了,在自我意识觉醒后,本心会去尝试克服本性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如果你成功克服了,即使你是一滴油,那你就会在大海里游刃有余,和别的水去互动,成为别人嘴里的社牛,但在没遇到下一个相性相同的人之前,你永远是孤独的。如果你没克服,即使你是一滴水,在没有别的水主动过来找你互动之前,你永远融入不了集体,只会是别人嘴里的社恐。
- 所以如果真的要给我的朋友订个标签,那他应该还是社牛,一个有着较强距离感的社牛。
- 思考社牛社恐是小事,思考如何做人才是大事。
这篇关于独聊——人是什么?你真的是社恐吗?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